登陆注册
616600000035

第35章 AIG靠卖日本总部还债

美国国际集团简称AIG,金融危机一来,大家才发现这个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原来在裸泳——股价狂跌,负债累累,最后无奈的被政府收购,甚至要靠卖掉日本总部大楼来偿还债务。首先,美国国际集团到底是干什么的?一个卖保险的为什么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这么大的冲击呢?美国国际集团也算世界五百强中前几名,十好几万的员工,一百三十个国家都有他们家业务。各种伤害保险、人寿保险,甚至退休基金、金融服务他们都管。要看他们一步步滑下深渊的过程,咱先看它的收入。在次贷债券最火爆的2006年,美国国际集团赚了140亿美元,2007年前三季度转了62亿美元,这时候美国国际集团应该已经发现,营业额减少了多一半,事实上他们并没把这个显著的标志放在心上,在AIG老总和高管眼里,这只不过是寻常的市场波动罢了。他们信心满满地认为,“牛市”经济马上会回来。2007年底的时候,AIG还对外宣称,自己只亏了15亿美元,但是当时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些金融机构出问题了,开始派大批审计员去核查。

这一查不要紧,AIG非常尴尬地从亏损15亿美元变成亏损了60亿美元,紧接着又变成了115亿美元。这样大的差距立刻引起评级机构的反感——标准普尔和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立刻把美国国际集团的评级前景从“稳定”改成“负面”。可是让人困惑的是,这些评级公司早干嘛去了?为什么把几乎致AIG于死地的危险债券给评成AAA级?AIG掌门人非常苦恼的说:“从来没人告诉我那是不安全的。我们的金融产品部门在稳步扩张。”事实上,在20世纪8年代末,AIG就做了一个决定:从德崇证券中聘用一些衍生品专家。这是AIG金融部门的基础,该部门在过去为公司创造了最丰厚的利润,远远高出AIG的老本行保险业务部门,但是今天却成了AIG破产的根源。该部门和其他投行一样豪迈地扩张,包括进入信用违约互换等领域,以及开创新的抵押贷款和消费者金融业务、违约保险等等,终于让美国国际集团走上了不归路。美国国际集团一直在对导致这个公司完蛋的“信用违约”进行争论,这事实上就是保险合同,价值高达624亿美元,这包括刺激按揭贷款在内的抵押品做担保。

这种高度专业化的保险合同即使在市场状况正常的情况下也很难卖得出去,在2007年末期经济低迷,给他们估价就更难了。美国国际集团开始自欺欺人——这些金融机构的保险合约不会出什么问题,美国国际集团还煞有其事地说:“我内部模型显示,这种投资工具风险非常的低,而没有亏损就不应该担忧。”不过,美国国际集团的评估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金融衍生工具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抛售,就会出现巨额亏损。美国国际集团所做的一切评估都是市场在“牛市”的时候才能实现,他们根本没考虑市场状况,投资者对这种价值的看法,还有产品的风险到底有多大。不过再换个角度想想,美国国际集团也算是个金融衍生品的老主顾,他们的信用评级和预防风险的机制怎么这么不完善?这么大的漏洞难道他们事先毫无警觉之心?集团和投资基金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对难以估值的证券进行定价?还是自己一相情愿的愿望?这些个问题非常难以解答,尽管现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调查,但是许多与按揭或者其他各种债券有关的证券并不在证交所中进行正常交易,因此具体的价格很难了解。

当情况变坏的时候,买家和卖家全跑了,评估这类证券的价值也开始变得难上加难。到了2008年5月的时候,美国国际集团终于迎来了可怕的市场恐慌,市场纷纷传言,这家公司恐怕以后会在亏损和商机流失中度过。这几乎是给已经非常尴尬疲惫的美国国际集团雪上加霜,因为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股票,投资者开始巴掌朝上和美国国际集团要钱了,不是一两个,而是很多个,无数个。这让这个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开始无所适从,因为保险公司最怕的就是系统性风险,大家都想要钱的时候,保险公司离倒闭也就不远了。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尼加尔·达利说,美国国际集团更显得脆弱,因为他们的资本缓冲能力受到了限制,集团的基本状况受到方方面面的打击。到了2008年5月,美国国际集团宣布亏损额又增加了91亿美元,才短短不到6个月的时间。这种方方面面的打击让美国国际集团资产负债面上又填写了几大笔,评级信用也在一直躞蹀。这进而有可能放大赔偿高管责任险等其他威胁因素的影响,并且导致当时的美国国际集团可以任人宰割,被其他的对手收购,而自己几乎没什么筹码可以和别人谈。

美国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丁·苏利文说过,并购交易对美国国际集团意义重大。但当时是多么意气风发,美国国际集团一直在吞并别人,长成了巨无霸。比如出资813亿美元收购汽车保险业21st的剩余股权,并且在德国和英国也都展开了收购交易,就是在2007年,美国国际集团还大胃口地吞下了哥伦比亚一些银行。可没想到现在,自己也快要被收购了。也就是说,美国国际集团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根本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复杂债券抵押保险这方面有问题,直到损失得越来越惨重,美国国际集团依然固执得可怕。在2008年第二季度的收益报告中,再次重蹈覆辙,还是继续支持抵押债券,竟然达到了230亿美元,第一季度才190亿美元,结果下错了赌注,越输越惨,第二季度净亏损为536亿美元。好多金融机构都有风暴中换帅的习惯,你不行别人上,冷酷现实,马丁·苏利文这个为美国国际集团立下汗马功劳的前任CEO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2008年6月,花旗集团前高官、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罗伯特·维纶斯坦德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他最需要做的就是先给美国国际集团止血,然后再继续前行。

可是市场并没给这位新领军人物什么好脸色看,美国国际集团面对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该集团股价再次暴跌,到了2008年年末,股价已经下跌了75%左右。美国政府一开始真的不想亲自出手,这简直是丢美国一向崇尚“自由市场”的脸,而且要救就得花钱,花谁的钱?纳税人的钱,纳税人肯定会愤怒的。政府鼓励美国国际集团自救,美国国际集团还不乐意被政府收购呢,这就代表以后戴着镣铐行走了。于是他们制定出一个计划,第一个措施就是出手旗下资产,增加融资规模。最先被考虑卖出去的是子公司国际租赁金融公司,可是美国国际集团到底还是舍不得,反反复复反悔了几次,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终于决定把这个公司——有900架飞机,总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公司以低价卖掉。除此之外,美国国际集团还在考虑卖点别的业务,比如同房地产和意外伤害保险有关的资产。美国国际集团的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普尔已经三番五次地威胁要把美国国际集团的评级下调。大家都在担心,这个评级会是致命一刀,连锁反应会非常可怕,给集团带来灭顶之灾。

但是,美国国际集团还是举步维艰,实在没办法,维纶斯坦德终于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寻求帮助。但是保尔森当时表现得非常犹豫,这位华尔街出身的、一向崇尚“自由主义”的美国财长不想自己煽自己的耳光,他坚持号召让摩根和高盛帮着美国国际集团筹集贷款,走出困境。但摩根和高盛也很犹豫,局势僵硬下来。直到有一件事改变了保尔森的做法,那就是因为他的“自由主义”直接导致了雷曼的破产,他根本没想到雷曼破产引起的影响会这么大。当天纽约三大指数跌幅创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直接把美国金融系统抛入不确定的深渊。人们不知道次贷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还会恶化到什么程度,市场恐慌情绪非常严重。而且美国国际集团的状况越来越糟糕,该集团股市市值缩水了180亿美元,也就是说原来美国国际集团辛辛苦苦地折腾半天,避免信誉评级被下调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而保尔森也开始担心,雷曼的倒台已经推高了短期借贷的成本,也就是说,短期融资会越来越难,因为大家都不敢借钱给别人了,谁知道这个银行是不是下一个雷曼。

但是如果,美国国际集团崩溃了,会给各个市场都造成沉重的打击,从散户到华尔街用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再到那些企业用的金融工具,没有一个能逃得过,特别是美国国际集团又这么大,触角早就遍布金融市场每个角落,万一崩溃,美国绝对受不了。保尔森开始倾向于救助美国国际集团,他先让美国财政部人员去探探政府的口风,又把摩根大通和高盛的代表聚集到曼哈顿下城美联储办公室开会,得出的新结论是:美国国际集团需要800亿美元的注资,所以他们不会去救助美国国际集团。连这两家“硕果仅存”的金融机构都不借钱给它,更何况那些浅水里的小银行,他们一看美国国际集团濒临破产,跑得比兔子还快。终于,在美国国际集团走投无路的时候,美联储发话了:我们愿意救。至此,保尔森·伯南克和布什·盖那全部同意救援。

但是政府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三叶纸的方案,超高的放贷利率,以及政府要获得美国国际集团80%的股权——如果政府插手,股东要为此买单!保尔森直接说:“如果你们还有任何条件,那么拿着你们的条件走人!”美国国际集团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威尔伦斯德,这位临危授命的美国国际集团CEO,才干了三个月,就黯然离去了——这也是合约之一,一切都别无选择。在2008年9月16日,小布什签署了美联储向美国国际集团注资的议案,深陷财务危机中的保险巨头AIG将获得850亿美元的注资。白宫和纳税人解释说:“这是为了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更深的经济危害。”受到这一“喜讯”的影响,2008年9月17日,亚太股市普遍上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全线飘红。

让人尴尬的是,到了10月10日,美国联邦储备局再向美国国际集团注资了387亿美元,来帮它还债,美国国际集团被人骂做“无底洞”,成了政府手里的“烫手山芋。”美国国际集团的救助有一个环节很引人深思,政府救你可以,但是你必须得付出代价。美联储对美国国际集团的救助和两房很类似,那就是在关键时候,你这个CEO我们不要了,你私人股东的利益我们也可以抹杀,最重要的是要对纳税人的钱负起责任来,而且,我们要让你明白,政府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你以为美国政府真的很想要美国国际集团的股票吗?此言非也,他们只是想在严格严管美国国际集团的同时,给他们一个教训。这对于中国的有些国企,自己把厂子折腾垮了就和国家要钱,国家也爽快,给了,这钱就像“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爱怎么花怎么花,国家不管了。要知道,这钱也是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的纳税钱,不让那些企业的领导们负起责任来,他们永远不知道如何花这笔钱,如何管理好国企。

同类推荐
  •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为什么优秀

    “温商的头发丝都是空心的!”“温商的血液里都流淌着铜钱的味道。”十个温州人九个商,还有一个会算账。 本书荟萃温州人传奇的创富经典,打造中国犹太人的致富圣经,阐释天下温商的经商哲学,聚焦东方犹商的赚钱艺术。
  •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本书中这套方法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一份穿行于新领地当中的路线图,并能收获优异的表现与心灵上的满足感。无论是销售业界的前辈级人物,还是初涉销售圈的新人,阅读这本书,都会体验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永远不要表现得“像一名推销员”!接近客户的30秒,决定了营销的成败: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客户的拒绝将带来销售,只要你处理得当!60秒成为营销之王!
  •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生意人纷纷钻进这个充分体现精明与算计的“龙袍”里,乐而忘返。环境在改变,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问题。时代在改变,生意人几乎人手一册《孙子兵法》;90年代,“温州热”“犹太热”席卷生意场。20世纪80年代,商业处于排列布局的阶段,生意场上出现兵法热,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生意人那种如醉如痴的热情。我们不难发现,商业处于上升期,三国文化顿热,凝结胜算与谋划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几乎现身每个生意人的书架之上;21世纪,商业急速发展,竞争合作变化无常,有一条神秘的隐性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富于智慧的算计。做生意更是如此
  •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炒股致富心理学:沃伦巴菲特笑傲股市的28个简单法则

    巴菲特思考的基本方式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付出的买价决定投资报酬率;其二,必须先能够合理地推算企业的未来盈余。巴菲特说:“投资企业,是购买它的未来。”“你应当投资于一家甚至连傻子都可以经营的企业,因为有朝一日,可能真会有傻子这么做的。因此我喜欢那种根本不需要管理仍能赚大钱的行业,它们才是我喜欢从事的那种行业。”年轻的巴菲特想要开一家公司赚更多的钱。如果他要获取复利的好处,他知道越早开始越好。
热门推荐
  • 爱情买卖

    爱情买卖

    如果结婚只为了找一个长期饭票,那卖笑是零售,是批发……生活富有富的开心,穷有穷的开心,重要的是开心,而不是富穷。
  • 重生之弈道

    重生之弈道

    叶闲竹上一辈子最缺的就是运气。女子定段录取前两名,她当了7年的第三,参加重大赛事,第一轮淘汰她的最后必然成为最后的冠军。而曾以为会一直陪着自己的那一位,也终于发现不过是误会一场。回到当初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上,任它翻天覆地,那又如何?你不需回头,因为我已经不在你的身后;这一次,换你来仰望我,可好?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同时,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青年时代,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上世纪20年代起,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盛世嫡妃

    盛世嫡妃

    无论对与错,一段预言已受命于天,她就是那乱世中的红颜,聪慧和善却敌不过内心深处的冷酷与残忍,她必将颠覆三个皇朝!与他的青梅,与他的相依,风波历尽,点点暧昧片刻情愫尽数在阴谋中被利用。
  • 重生之指末的幸福

    重生之指末的幸福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死在他的手上,六年的婚姻,全部的努力换回的既然是这样一个结果。再回首,她意外地回到了六岁那年,她平复心中的心情,努力想要重来,可看到他的那一刻,她发现真的要忘掉的一个人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即使这个人杀了她。前世她活了二十八年,在遇见他的那一天开始,她似乎就没有为自己真正的活一天,现在,时间重来,她不再打扰他的人生,守着父母朋友的人身份做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此,他们不再有任何的交际,她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做真正的自己。辗转挣扎,只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舞姬花

    舞姬花

    平安时代。妖魔当道,怨灵肆虐。天皇贴于告示,诚招天下有志之士,斩妖除魔。一时之间,各方术师,山中隐士,纷纷涌入京城平安。夕阳渐落,暮色四合。庭院花圃中,一位女子身着流云舞服,伫立在百花中间。淡黄色的余光落下来,犹如一幅安和雅然的图画。
  • 以胖为美

    以胖为美

    李媛媛觉得自己终于变成了一个绝世美女,但没想到在时光荏苒,岁月变幻,沧海桑田之后这个世界的审美居然特么的变了……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谁动了朕的弃后

    谁动了朕的弃后

    她是最不受宠的皇后,大婚之日就被皇帝打入冷宫,受尽欺凌。后来,他动了真情,黑夜里热情地向她索取,“摇光,朕要你,只想要你。”她却冷冷笑道,“谢陛下厚爱,可惜,我不想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