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500000001

第1章 1999,北京游走故事 (1)

1

我从二十七八岁开始酗酒。

那之前也喝,也大醉,但不是离不开酒。我记得二十五六岁的某年冬天,我一个人躲在一个朋友在虎坊桥的空房里写作,我印象中有时下楼买吃的,顺便带两瓶啤酒,我记得是北京白牌,好几天之后,竟然还剩一瓶。

现在,除了狂醉(10瓶以上)的次日我不想酒,其他时间最少每天两瓶。我大约一周狂醉一至二次。

当然我只喝啤酒。原因是,啤酒可以“痛饮”。

我第一次醉酒是我18岁过生日。这个口气有点像庸俗的文学女青年在说:我第一次失身是在……

那天我们是在三里河的河南饭庄一楼。是个下午,5月28日,1984年。我喝了两升,那种塑料升,喝第二升时就有点困难,勉强喝完了,浑身难受。那时我还不会抠嗓子眼,但身体的本能就是想上厕所。我跑到饭庄东侧邮局旁边的公共厕所,很惬意地拉了泡屎,难受也随着那泡屎被拉出去了。出了厕所,我感觉基本没事了。

之后是去玉渊潭游泳还是到月坛北街弹吉他唱歌,我就忘了。或许是先游泳后唱歌。

那时候一升啤酒五毛六。那天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这么一件事:我们这桌喝着喝着,忽然发现邻桌是熟人,是44中的几个小子。别小看这44中,它在我的青春中给我留下很多美好印象,并且它是王朔的母校。

那几个小子中有一个是我们的小学同学,外号“大舌头”,小学时老被我们欺负,现在就数他混得好。他是著名电视台的著名制片人,他没成节目主持人或许跟他的舌头有点关系。

我现在特别痛恨对别人的生理缺陷抱歧视态度的人,可我们小时候就是那么干的,所以我像反感“美好青春”这个说法一样反感“金色童年”。人生真是“苦海无涯”啊。只要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谁都别想落好。但人生又遵循着某些公平原则,谁能说大舌头今日之辉煌不正是对他凄惨童年的补偿呢?

再看看当年欺负他的那几个小子:我就不用说了,惨;还有一个叫杨红兵的小子,是小学我们班的文艺委员,颇有表演天分,当年以模仿大舌头说话而名扬全班。在他的带动下一部分男生将平时的说话全改为大舌头,边说边乐,并且时常能赢得女生们一阵阵的笑声。不要认为女人天生比男人有同情心,我不记得任何一个女生当年站出来制止这场羞辱,她们只是以欢笑的方式助纣为虐。“建立在他人痛苦基础上的欢乐”这一现象,从小到大,从来就没有有效的制止方法。

终于有一天大舌头忍无可忍,在某个课间,一腔愤怒对准了始作俑者杨红兵,先是饱以老拳(大舌头身材魁梧,杨则偏瘦)。无奈杨红兵身手敏捷,笑叫着东躲西藏,满教室乱窜,大舌头竟不能把他怎么样,于是大舌头情急中抄起把椅子便掷了过去……没砸着杨红兵,却把玻璃黑板砸了道大裂缝!

这件事的结局是:大舌头这一不堪凌辱的义举受到老师严厉批评(是否赔了钱我不记得了),并在班会上念了检查。而杨红兵只受到口头提醒,没事儿。

多么不公平的世界!

但似乎又很公平。后来的杨红兵是那么不走运。例1:初考、中考,杨红兵都是差半分或几分而没考上理想学校。例2:高考时杨红兵认准了电影学院导演系,但初试就被刷了下来,第二年第三年他分别报考了中戏导演系和广播学院导演系,均不中。结果,等我们大学都快毕业了的时候,杨红兵灰不出溜落脚于人大一分校学了个什么企业管理。例3:有一次令人心痛的婚姻……

现在的杨红兵混得还算可以,外企的高级白领,至少小款,或许这也是对他当年在艺术殿堂前碰得鼻青脸肿的一种补偿?他要是当了导演,肯定就是最惨的那种,比如一根筋认准了艺术电影,高不成低不就,除了大骂好莱坞什么本事也没有,搞不好堕落为一个白酒主义者也未可知。

回到我的18岁生日,我们跟44中那几个小子不知怎的就坐到了一起,而且聊得火热。我怀疑我是不是又向人家约稿了?当时我们正在办一本叫《蔚蓝花》的文学刊物,油印或复印。我们时常打着这个旗号到各校泡妞、盘道、发展哥们。

44中那帮人中有一个叫李泉的哥们,跟我们最聊得来,他也喜欢文学,酷爱探讨人生,正合我们胃口。后来只留下李泉跟我们聊,大舌头等人对人生、文学、哥们、妞等似乎不感兴趣,先走了。

我们聊着聊着没酒也没菜了,那就干聊。那年头常干聊,就着酒菜简直太奢侈了,大家根本没那个愿望,不像现在,没了酒菜都说不出话来,以至有时完全颠倒为只是喝酒吃菜,聊?没的聊啦!

这时李泉说去上趟厕所。没多大工夫,他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满头是汗,没容大伙发问,他从怀里掏出5块钱!说了一些充满哥们义气的大话,好像有“寿星”什么的,那番话充满了成人味和痞味,加之他是跑步回44中取的,大约来回也有个400米吧,外加上楼下楼,其言其行令在座者无比感动(关键是我们跟他在此之前并不很熟),因而也令我至今不忘他那一头大汗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所谓侠肝义胆也不过如此吧。那时的5块钱对于我们绝对是个大数,我没记错的话,我们一个月的午餐费就是5块。

于是又要了酒和菜,于是我就是再难受也要把那第二升啤酒喝完,于是此后李泉成了我们的好哥们。

从1984到1999,15年。

这之间的时间算是青春吧。

对这15年,我心中似是一个大空洞,我不知怎么面对它,我不知我此刻的感觉是否叫做“欲哭无泪”,我找不出什么词来形容这15年的青春,比如残酷,悲惨,幸福,无聊……都不对,我没词。

这是一个让人面对起来似乎是奇异的东西,这是你亲身度过的东西,是你(15年的你)!可你却不知道这是什么!

回避它吗?绕过它吗?我的很多朋友都这样做了。

然而对我而言,我只能选择“面对它”,谁让它时不时蹦出来面对我呢?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是“闲得没事”。

最近两年,我先后供职于数家报刊,它们是:《中国企业报》、《音乐生活报》、《世界体育周报》、《中国文化报影视娱乐周刊》、《追求》杂志。

我现在无业。

我离开这些报刊的原因,除了我“生性懒惰、不爱工作”这一老毛病外,再有就是我觉得现在的媒体实在让人提不起情绪。

当然,为了谋生,我也为报刊写一些随笔。

前一阵,一个报社的朋友狂催我为他们报纸写稿,当时我身上有俩钱,懒得写,禁不住他狂催,我就写了这么一篇东西——《一个垃圾制造者的独白》,稿件寄过去,石沉大海,这位朋友也不催了。兹录如下吧:

我,编辑,报人,文化垃圾的制造者。

我正当壮年,干这行已有10年。我也是一步一步成熟起来的。一开始,我生产的东西总是不合格,我写的文章一般在一审就被枪毙,为此,我痛苦过也彷徨过,我换过若干家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并曾一度失业,我怀疑我根本就不是干这行的料。

我曾试过干体力活养活自己,甚至想过干脆捡破烂儿去得了,当个“破烂儿王”也蛮不错的嘛!

但事实证明,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社会。一方面,体力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另一方面,劳动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一眼看穿了我,不认我。

最要命的是,我高估了我内心的纯洁。我曾以为我内心纯洁的力量相当大,甚至一个人的时候也曾着脸嘟囔出“我本纯洁”这样的酸词儿,实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举个例子,我很好色,为了这一“好”,我有时就不得不放弃纯洁,古希腊最完美的一位神还有脚后跟上的弱点呢,何况我辈。

我想我倒不是在自我开脱,也不是说我就认输了,我的意思是,我本就不纯洁,或者说,我的纯洁与我的邪恶是搅和在一块儿的,我要想斩断邪恶就必定连纯洁一块斩断,也就是将我这个人消灭,这我做不到,我从没想过自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生即使做不到彻底纯洁,那么也争取让纯洁在与邪恶的搏斗中多赢两局,万一能把邪恶斗垮了呢?

唉,话题有点扯远了,什么纯洁邪恶的,其实我现在已很少想这类问题了,真要说的话,我估摸现在我内心邪恶对纯洁的比分大约是7∶4的样子。得承认,早些年我无业的时候,它们的比分曾经是4平,甚至是3∶4,纯洁还曾稍稍领先过。这些年邪恶追上来啦,而且已反超出很多。倘若人生就算11分一局吧,别别别,还是13分吧,多给我些机会。我多么希望21分一局呀,可我的岁数(33岁)摆在这儿,我的机会明显没那么多了。

最终,我落脚于一家小报。小报与大报的区别在于:小报所生产的垃圾是新鲜的、不带包装的,是原汁原味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心知肚明,谁都不摆架子。而大报的产品则需要包装,需要各种添加剂,使之“看上去很美”,完全让人想不到那是垃圾。所谓包装和添加剂一般是这样的:比如拿出打世界大战的架势围剿某个贪污腐化的乡长;比如养几位一脑子圣贤书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教授来兼任技术员,从他们那神奇的试管中滴出几滴液体,垃圾便有了色香味,这就叫化腐朽为神奇;再有就是笼络一大批因大任在肩而长年皱着眉头的“名记”,这些人虽各怀绝技,但有一样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是脚法细腻的擦边球专家。

小报就完全不用这么累。比如我吧,我一周上一天班,我根本就不用写,我只需去别的“垃圾场”(报刊及互联网)转转,弄点人家的产品,往我的版上一堆,得,一版眼花缭乱的“娱乐天地”就算齐活儿!

当然,我们也养了一批为我们小报工作的“业内人士”,这些人大多相貌奇形怪状,人品也高下不一,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即文辞华美,文风统一是从醋厂里吹来的——酸,内容风花雪月爱恨离愁,光看文章有时猜不出作者是男是女,虽然他们统统都是林黛玉转世。

我一周剩下的时间用来制造生活垃圾。过程就是:吃吃喝喝,然后拉拉撒撒。我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干我们这行的,胖子不少,没办法,我们这一行跟餐饮娱乐业是近亲,甚至可以说是相濡以沫。有时候我们面对的消费者是同一的,比如在餐厅里某些食客会一边等着上菜一边阅读小报,还有,某些人不看小报就上不了厕所,上不了厕所必定影响食欲,倘若人民食欲不振,餐饮业则必定萎缩。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们这一行新出现的一种浪费现象(我也算老报人了,或说是老垃圾制造工——老工人,有些事得允许我看不惯),即铜版纸印刷。说它浪费,是因为铜版纸是不能作为手纸使用的,这么干,大大降低了我们产品的使用价值,造价上去了,使用价值却降低了,这简直是极大的浪费,比犯罪还犯罪!

好了,就到这儿,这就是我,文化垃圾的制造者兼造粪机,我也算精神物质双丰收啦!

同类推荐
  • 哈周和他的

    哈周和他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细香

    细香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高校学系:学园禁地,校内惊悚事件(新惊魂六计)

    高校学系:学园禁地,校内惊悚事件(新惊魂六计)

    死亡的气味,让人如此胆寒心惊!绝对恐惧、凄婉、离奇、诡异!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场景、恐怖的气氛、奇异的故事,一切,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吓到你胆颤-吓到你神经错乱!阅读时务必当心,胆小者切勿尝试!越恐怖越上瘾,让你冷彻骨髓、胆寒崩溃的恐怖故事。
  • 罪全书1

    罪全书1

    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起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此文中十起特大案件都是首次公布内幕,每一案都会颠覆你对人性的认知,让你不寒而栗,也许读完本书,你真的会相信人性本恶。
  • 锅庄

    锅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世礼赞

    创世礼赞

    看一个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奸馋懒滑坏、阴险毒辣狠的小人物,如何成长为这个世间的创世之神!
  •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盛世蜜婚:阔少的千金新娘

    盛世蜜婚:阔少的千金新娘

    他将她拥入怀中,我追尾了...”炎辰易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丢下一干商界大亨...“老婆,“老婆,我马上到...”“老公,他说我把自己卖了都赔不起...”“不对,别怕,炎辰易接到了乐樱的电话。乐樱委屈的声音再次响起。”,他说我把我全家卖了都赔不起...”炎辰易快速地推开布加迪威龙的车门,十几亿的签约仪式上,淡淡地瞟了一眼前方报废的兰博基尼。十几分钟后。只听见车祸现场再次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老公,别怕,问题解决了。
  • 雕龙刻凤

    雕龙刻凤

    谢斌原本只是一个古玩街上的小贩,会一手还算不错的雕刻手艺,一次机缘巧合,修得高超雕刻神技,从此成为惹人瞩目的雕刻名家!在古玩这个暴利而又充满神秘气息的行业,陷阱和诱惑众多,突如其来的奇遇,让谢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绝色赌医

    绝色赌医

    赌是她的爱好,医得看她心情,创建神女帮派只是一时的兴趣,却夺得武林中第一大帮派的头衔。皇帝是她哥哥,愿把江山拱手相让。魅影帮的帮主愿听从她的号令。药谷的药王愿教授他毕生所学,只愿她能留在身边。赌坊、青楼、酒坊的开业为的只不过是让她过上一个有输不完钱的日子。虽然前度珑玥荒淫成性,后度珑玥嗜赌如命,一样臭名远昭。就算如此,她珑玥也有让兰月国翻天覆地的能力,有魅惑世间男子的能力,谁能耐她何?
  •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爆笑无良妃:我的王妃太爱钱

    (本文完结于2010年,抄袭本文的自重)她是个把黑也能说白,把歪理也能掰成道理,把死人也能气活过来的无良少女,靠着一张毒嘴说遍天下无敌手。她的格言:挡我金萝萝财路者死!当超牛逼的爱钱女穿到古代,遭遇三个厉害皇子,会擦出什么爆笑火花?本文女主以另类的方式,演绎一段爆笑的倾城之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川菜杂谈

    川菜杂谈

    《川菜杂谈》是车辐先生九十岁高龄时推出的美食著作。书中自称为“好吃嘴”的车老,不仅把他多年来总结下来的川菜绝活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们,而且还收录了不少车老写的名人谈川菜的文章。书中将车老早年发表过和未曾发表的关于川菜的文章收入其中,用川菜表现老成都的文化。既有川菜的具体做法,也有川菜的故实旧闻,既有名流交往中的美酒佳肴,也有蕴藏在饮食中的文人雅识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