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400000026

第26章 从“守夜人”到“干预者” (2)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停滞和30年代全世界出现了普遍的生产过剩和严重失业。凯恩斯对此给出了让人们信服的经济学解释,凯恩斯从宏观上分析,在短期中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总需求决定了短期中国民收入的水平。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从微观上分析,某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但从宏观上分析,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

公众节俭→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社会商品总销量下降→厂商生产规模缩小,失业人口上升→国民收入下降、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

1933年当英国经济处于萧条时,凯恩斯曾在英国BBC电台号召家庭主妇多购物,称她们此举是在“拯救英国”。在《通论》中他甚至还开玩笑地建议,如果实在没有支出的方法,可以把钱埋入废弃的矿井中,然后让人去挖出来。

已故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陈岱孙曾说过,凯恩斯只是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人们多消费,并非真的让你这样做。但增加需求支出以刺激经济则是凯恩斯本人和凯恩斯主义者的一贯思想。

引起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正是总需求不足,或者用凯恩斯的话来说是有效需求不足。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因此,正确理解节俭悖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储蓄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认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增长受到影响。

只有消费才能拉动生产,才能让整个经济活动持续和循环起来,明白了“节俭悖论”的内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崇尚节俭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而不是一味去节俭,这样对自身、对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节俭悖论”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味的、不分场合的奢侈。

凯恩斯主义——让“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

【经济学释义】

凡是政府调节能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凡是个人无法进行平等竞争的事务,都应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凯恩斯强调政府的作用:即政府可以协调社会总供需的矛盾、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大比例的协调和产业调整。它最基本的经济理论,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与读者侃经济】

在凯恩斯的一本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他通过一则“挖坑”的寓言故事阐述了“凯恩斯主义”的精髓。

乌托邦国处于一片混乱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决定兴建公共工程,雇佣200人挖坑。雇200人挖坑时,需要发200个铁锹;发铁锹时,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开工了;发铁锹时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时食品行业也发动了。通过挖坑,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大坑终于挖好了,政府再雇200人把这个大坑填好,又需要200把铁锹……萧条的市场终于一点点复苏了。经济恢复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了。

在凯恩斯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人们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观点,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只扮演一个极其简单的被动的角色——充当“巡夜警察”。凡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依靠市场能够达到更高效率的事,都不应该让政府来做。国家机构仅仅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如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但从不直接插手经济运行。

然而,历史的事实证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导致了严重的财富不均,经济周期性巨大震荡,社会矛盾尖锐。1929~1933年期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自由经济主义弊症爆发的结果。因此,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一批凯恩斯主义者浮出水面,他们提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不再仅仅扮演“巡夜警察”的角色,而是要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平衡以及调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相比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凯恩斯强调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可以协调社会总供需的矛盾,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要的资源协调和产业调整。

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滞胀”的状态,无论政府如何挥舞那只“看得见的手”,经济总是停滞不前,而物价却在不断地上涨。这便是“政府失灵”的状况。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人们认为“两只手”应配合运用。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政府干预的积极方面及其局限性。

公共产品——为什么只能由政府提供

【经济学释义】

经济学家认为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

【与读者侃经济】

在生活中,我们能经常享受到免费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城市道路上的路灯照亮了甲回家的路,并不妨碍照亮乙回家的路;甲得到了路灯照亮道路的好处,也并没有减少乙得到相同益处的机会。路灯便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可以试想一下,假如路灯有一天坏了,政府不去维修。你会去修吗?对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假如没有政府维修,我们的路灯多数会一直黑着。

早期的英国,灯塔设施的建造与管理是由私人提供的。由于海上航行经常出事故,为了满足航海者对灯塔服务的需要,一些临海人家自己出钱建设了灯塔,然后根据过往船只的大小和次数向船只收费,以此作为维护灯塔的日常开销并获取一定的利润。

经营一段时间后,灯塔的建造者逐渐发现,过往的船只总是想方设法逃避交费。他们或者绕过灯塔行驶,或者以自己熟悉海路为名拒绝缴费。建造者们只能增雇人手加强管理,但他们又没有执法权,碰上不交费的人,他们也无可奈何。增雇人手也加大了建造者们的成本,慢慢的,他们就入不敷出了,于是,私人建造的灯塔慢慢也就关闭了。

可是,海上航行仍然需要灯塔的指引,那么灯塔就只能由政府出面来建设。过往的船只也不用向政府交费,他们将免费使用灯塔资源。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公共产品多是由政府提供而非私人提供。

总体而言,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第三类公共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资源物品。

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物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即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是像纯公共物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物品到达“拥挤点”后,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

通常而言,纯公共物品都需要政府来提供,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国家安全更重要了。但国防作为一种经济品,与面包等私人物品完全不一样。10块面包可以按人头分为许多份,而且一个人吃过的面包另一个人就不可能再吃一遍。而国防一旦有人提供,就会对所有人产生平等的影响。无论是和平主义者还是好战分子,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无论是目不识丁者还是饱学之士,都会享受到同样质量的国防服务。

公地悲剧——都是“全民所有”惹的祸

【经济学释义】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

【与读者侃经济】

一群牧民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有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有利润的。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牛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牛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对于单个牧民来说,他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可以由大家负担。于是他增加了一头牛。慢慢的,其他的牧民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增加了一头牛。结果因为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不能满足牛的需要,所有牧民的牛都饿死了。

同类推荐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
热门推荐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本丛书分为五个分册,分别为《人力资源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行政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财务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生产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为读者提供了在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制度范例和工作流程。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最清晰、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范例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 我的庄园

    我的庄园

    无意间得到了传说中的真龙精魄,哎?好象有一些玄幻的风格……不,其实你想多了,这是一本种田文。故事讲的是,一个得到了真龙精魄,并且可以用血液改良万物的普通人的生活。*****************小飞都市小说第二部,换了一个风格,总打打杀杀的多不好,现在轻松一些,才是王道。
  • 重生之白莲花升华史

    重生之白莲花升华史

    容如雅是一朵纯纯正正的白莲花,但是最后竟然败给了一个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黑莲花,直到被黑莲花给谋害了,容如雅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一本小说里面的炮灰。好在祖上传下来的传家宝是一个空间并且让容如雅重生了。其实这就是一个白富美级的白莲花被一朵黑莲花谋害以后重生,带着空间然后虐渣男渣女追忠犬的故事。
  • 大魔祖

    大魔祖

    诸天万界,以强者为尊,俯瞰天地,执掌一切霸权。弱者只能任人欺凌,卑躬屈膝,懦弱无为,一辈子活在他人的阴影之下。少年姜尚自偏隅之地走出,拥有妖孽的天赋,更是获得了上古强者,魔祖的传承,自此潜龙出渊,逆转阴阳,搅乱天地,与万界奇才争锋,登上穹顶,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我是魔祖传人,欲做大魔祖!
  • 青瑶纪事

    青瑶纪事

    她本是被剥离神格的远古上神之一,轮回几世再踏修仙之途。她天资聪颖过人,却依旧躲不过命运的安排。他是她命中注定的劫。重遇他后,她的漫漫修仙长路又将遭遇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体破译(走进科学)

    人体破译(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兰陵醉

    兰陵醉

    盛元天下,豫王在位。我是右相府不受宠爱的五小姐。兰陵。在讳莫如深的宫廷,只为争权夺位,我变成了爹爹的一颗棋子。一场桃花宴,一次桃源行,从此卷入宫中是非。无心争斗,却不得不用心自保;无意争春,却纠缠在几个出色的男子之间;何去,何从?迷惘,却不得不一路前行~~~~~兰陵视频?pstyle=1欢迎收看扇舞新文《斗蔻》,请继续支持哦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男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