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400000025

第25章 痛并快乐着-鲁迅(3)

1917年,她就是许广平19岁的这年,父亲因病逝世。于是,劣绅家便放出口风,说他家与许家早已结亲,新媳妇必须尽早过门,然而,许广平所生活的年代毕竟和鲁迅那时有了一些不同。广东是沿海地区,不像内地那样封建,报刊上已经在宣传婚姻自主和男女平等。所以许广平就抓住二哥许崇欢回家奔丧的时机,帮助她解除了婚约。同年,她背井离乡,北上投奔了住在天津的姑母,得其资助,考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即天津女师)就读。

1922年,许广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天津女师。为了继续深造,她考入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24岁的许广平已是青春年华,她身材高大壮实,生得端庄秀丽。入学不久,她同一个热情豪爽,聪明好学的青年初次恋爱了。

这小伙子也是广东人,名叫李小辉。他和许广平不仅是同乡,而且还有一点表亲的关系。他到北京来,原是想到法国勤工俭学的,但因错过了考期,便考入了北京大学。他俩经常见面,互相帮助,过从之际,不知不觉便由互相倾慕沉入了相互热恋的幸福中。可是不久,小辉染了猩红热,不幸夭亡,这段恋情无疾而终。

鲁迅从1923年起,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的学生讲授《中国小说史》。他的课,连生病的学生都很少缺课,他们一个个都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注视这位头发直立、满身补丁、学富如海、大名鼎鼎的先生,聆听他朴素而幽默的话语。许广平每次总是挤到第一排中间的座位上,面对先生认真听讲。鲁迅提出什么问题,她常直率的举手回答,看到先生微笑而默然地点头,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而这位身材高大,秉性刚正的姑娘,也自然获得了鲁迅的初步赏识。

1924年,女高师改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杨荫梅窃取了校长的职务,她虽曾留学日本和美国,还得了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头衔,但她思想陈腐,独断专行。同年11月,女师大终于爆发了“驱羊(杨)运动”。而杨荫梅到底老练多谋,采用软化的手腕,给学潮设置障碍,同时也使进步学生的忧虑和苦闷与日俱增。

许广平,作为一个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她感到了压力。她不肯屈服,觉得有许多愤懑、许多怀疑、许多久蓄于心的话要说。于是,她拿起笔,向她最可敬可亲的鲁迅先生诉说。1925年3月11日,他将写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寄出去:

鲁迅先生:

现在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望着听讲《小说史略》的,是当你授课时每每忘 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则决的言语,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他有许多怀疑而愤懑不平的久蓄于中的话,这时许是按抑不住了罢,所以向先生低诉:

……

在这封信的最后,还这样写道:“他虽则被人视为学生二字上应一‘女’字,但是他之不敢以小姐自居,也如先生之不以老爷自命,因为他实在不配居小姐的身份地位,请先生不要怀疑,一笑。”鲁迅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女学生写来的,但她却故意用了一个“他”字,于是,也故意开她一个小玩笑,当即复道:

广平兄:

今天收到来信,有些问题恐怕我答不出,姑且写下去看——

……

这种“姑且写下去看——”的称“师”道“兄”的“两地书一发不可收拾。

短短一个月间,双方的书信往来多达12封。而且要知道,当时鲁迅正给女师大上课,他们之间本来就有机会见面的,却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书信交往的方式,看来他们都喜欢这样。正如许广平所说:"在信札中得先生的指教,比读书听讲好得多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如何将这种交往更进一步,看来双方都有些犹豫。但许广平显然还会主动,例如就在上面引的那封信中,许广平就十分巧妙地说?quot;可惜我自己太浅薄,不能将许多要说的话充分的吐露出来,贡献于先生之前求教。"这种暗示鲁迅当然是不会不明白的,他也乐得不要再扮演导师的角色,而变得轻松起来。这样,当他们的书信来往仅仅一个月后,信中就开始出现互相开玩笑的句子,气氛也由严肃变为幽默。而且,许广平并不满足书信的来往。她采取的另一个举动,就是到鲁迅的住处“探险”。从现在材料我们不知此事是否出于鲁迅的邀请(恐怕不会如此主动),看他们的书信似乎是许广平不请自到。关于鲁迅住处的印象,许广平的描述十分优美,姑且引在下面,供读者欣赏这位才女的文笔:

“尊府”居然控险过了!归来后的印象,是觉得熄灭了通红的灯光,坐在那间一面满镶玻璃的室中时,是时而听到雨声的淅沥,时而窥月光的清幽,当枣树发叶结实的时候,则领略它的微风振枝,熟果坠地,还有鸡声喔喔,四时不绝。晨夕之间,时或负手在这小天地中徘徊俯仰,盖必大有一种趣味,其味如何,乃一一从缕缕的烟草中曲折的传入无穷的空际,升腾,分散……。是消灭!?是存在!?

不愧是鲁迅的得意弟子,大有《野草》之韵致,《秋夜》之遗风,也许是故意为之?不过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对"尊府"的向往,是否许广平已经在设想,有一天她也会"晨夕之间,时或负手在这小天地中徘徊俯仰"呢?此外,请注意"探险"一词,去老师家拜访有什么"险"可探呢?大潘约阂丫馐兜秸庵纸煌?quot;冒险性"了罢。不管怎么说,通过这次"探险",显然更坚定了她与鲁迅继续交往的决心。

1925年8月许广平住进了鲁迅家里,但她日夜牵挂着学校里的斗争,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为了躲避杨荫榆的无耻迫害,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曾有几个军警进门来查问,都被鲁迅顶了回去。这更使许广平只得暂时安心住下来。    以前,她曾多次来这个家,已吃过几次饭,对这个家已多少有所了解。几天住下来,她对这个家更了解了,对先生也更理解了。先生是名扬四海的大作家,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作者,在报刊上继续不断地发表着作品,在好几所大学授课,是许多青年崇拜的名人。外面是轰轰烈烈,可是回到家里,一个老母,一个不了解世事的妻子,家庭生活是清冷的枯寂的。他埋头在看书写作之中,不断地抽烟,一根又一根。世上竟有这样不公平的事!先生的生活应该改变!他应该有合情合理的家庭生活……她这样想着,竟夜不能寐。

在后来的日子里,许广平心中澎湃的热情时时激荡着鲁迅。可是他明白,他在许多方面与许广平不相配:论年龄,他大17岁,而且身体不好;论长相,许广平身材修长,端正大方,而他身材较矮,由于不修边幅,四十几的人已显得老相:他虽已是著名作家,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没有丰厚的家产和积蓄,尽管许广平绝不计较,可在他也应考虑必要的生活条件。除这几条外,更为重要的,是他已有元配,是个文盲,长期与外界隔绝,无自谋生计的能力。她思想守旧,如被丈夫“休出”,无异是宣判她的死刑,即使是名义上的离婚而生活上仍然养着她,她也决不会接受,硬要办离异手续,无异将她逼上死路。而且她本人也是封建婚姻受害者,她无辜无罪,倒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在这样的家庭情况下,如有人愿意和鲁迅结合,这在世俗的某些人看来,无异是当了“小妾”。这怎么对得起对方呢?所以鲁迅曾说:“异性,我是爱的,但我一向不敢,因为我自己明白各种缺点,深怕辱没了对方。”鲁迅可说是有充分的自知之明的。所以,当许广平主动向他表示相爱的时候,鲁迅力陈自己“不配”的种种因素,并问:“为什么还要爱呢?”许广平答:“神未必这样想!”

“神未必这样想”,是英国诗人勃朗宁一篇诗的题目。它写一对恋人,男的因年长很多,不敢结婚。10年后,女的委身于不爱的人,而他仍单身,和一位女伶结识。这样,四个人都很不幸,是违反天意的。这时他才悟到:当初他的种种顾虑,而“神未必这样想”!

经过“神未必这样想”的谈话后,鲁迅再三考虑,终于答复许广平:“我可以爱!我只爱你一人!”许广平后来在诗篇《为了爱》中写道:“在深切了解之下,/你说:‘我可以爱。’/你就爱我一人。/我们无愧于心,/对得起人人。”当时鲁迅还笑着对许广平说:“你胜利了!”

他们同居期间,鲁迅因母病,曾先后两度离沪到京探视母亲。第一次在1929年,时间只有20多天,他们两人的通信多达21封。通信内容浓烈、奔放、亲昵,洋溢着恩爱夫妻的思念、甜蜜和幸福。许广平称鲁迅为“小白象”,鲁迅还以“乖姑”、“小刺猬”、“乖乖莲蓬”的称呼。有趣的是,多情的鲁迅在给怀孕妻子的两张信笺中,一张画了一枝淡红色的枇杷,权枝叶间结有三个果实,两大一小,并旁书诗一首:“无忧扇底坠金丸,一味琼瑶沁齿寒。黄珍似梅甜似桔,北人曾作荔枝看。”另一张上画的是两个莲蓬,一高一矮,莲子饱满,旁题一诗:“并头曾忆睡香波,老去同心住翠窠。甘甘个中侬自解,西湖风月味还多。”1929年9月26日,他们的爱情结晶周海婴诞生了。鲁迅之所以取名海婴,谓上海所生的婴儿,比喻通俗,不易雷同。鲁迅为视贺许广平母子平安,在花店专门买了一盆文竹,以示他们的爱情永葆常青。

毋庸讳言,婚姻在约鲁迅带来幸福快乐的同时,也带给他难以叙说的烦恼和焦躁。年龄上的差异和彼此个性的独立和自尊,加上家务的烦琐和孩子的吵闹,对视写作为生命的鲁迅不可避免有所影响。他在给友人李秉中的信中,述说“结婚之后,也有大苦,有大累,怨天尤人,往往不免,但两害相权,我以为结婚较小”。他在给萧军的信中也谈到:“连孩子也来捣乱,也很少有人来领去,给我安静一下,所以我近来的译作,是几乎没有一篇不在焦躁中写成的。”许广平在《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流露他们生活中的不和谐,鲁迅有时以沉默相对,一言不发,甚至茶烟不吃,使自尊心很强的许广平“抑郁,怅惘,彷徨,真想痛哭一场”。但这种不和谐的状况,在鲁迅的抱歉和许广平的谅解声中,“至多不过一天半天,慢慢雨散云消,阳光出来了。”

鲁迅尊重许广平的独立人格,虽在一起生活,所出著作和译著都要赠送许广平一本,并题字盖章,以示尊重。1933年9月,还把他们相识出来的通信编成一集《两地书》公开出版,虽经删改,也未收全,但毕竟是作家生前公开向世人证实他们相爱的记录,也是对他们历经艰辛的爱情的一个纪念。1934年12月9日,鲁迅将《芥子园画谱》三集赠送给许广平,并在第三集扉页上题七绝一首: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

1936年10月19日,一代民族巨人鲁迅告别了他心爱的战友和爱人,去了另一个安静的世界。病逝前鲁迅拉着许广平的手对她说:“忘记我,寻找新的生活。”10月22日下午,鲁迅安葬,许广平亲自书写《至鲁迅夫子》的挽辞。她在挽辞中写道:

鲁迅夫子:

悲哀的氛围笼罩了一切,

我们对你的死,有什么话说!

你曾对我说:

“我好像一只牛,

吃的是草,

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你“不晓得,什么是休息,

什么是娱乐。”

工作,工作!

死的前一日还在执笔,

如今……

希望我们大众,

锲而不舍,跟着你足迹。

同类推荐
  • 聪明女孩恋爱秘笈

    聪明女孩恋爱秘笈

    我们常说,遇见了不对的人,要“快刀斩乱麻”;遇见了对的人就要好好爱护珍惜。爱他,就不要迟疑不决,要坚信自己的那份感觉,感觉对了,一切也就对了。爱情,让多少人赴汤蹈火,让多少个寂寞的夜晚因思念变得美丽。每个人都会拥有只属于自己和那个他/她的爱情。美好的爱情发展顺利,就会成为一生一世相互扶携的夫妻。就算成为夫妻,也一定要用心经营自己的爱情。爱情只有小心培养,用心浇灌,才会开出灿烂的花,并且一生不谢。会恋爱的女孩,一定是幸福的,一定是可爱的。我们何不做一个会恋爱的女孩?这样的女孩,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精致爱情。
  • 善待婚姻

    善待婚姻

    本书为婚姻生活提供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可以帮助婚姻中的或是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人们,正确认识婚姻,了解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有助于巩固婚姻关系,有助于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善待婚姻》是一本夫妻可以共同阅读和探讨的书,在共同阅读与探讨中也能进一步增进感情。
  • 男人的弱点女人的弱点大全集(超值金版)

    男人的弱点女人的弱点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男人就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女人就是一座瑰丽的花园。打本书,读懂自己,读懂异性,让我们一起发现男人、女人内心深处的阳光和阴影,深刻理解男人、女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 千万别这么爱

    千万别这么爱

    本书通过大量反面的实例,呈现了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包括爱情观、婚姻观、夫妻相处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形形色色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我们不能决定自己在何时何地以及何种情况下寻找到爱情,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能够把握住一份已经到手的爱情,只要我们学会怎样去爱。本书的观点十分符合时代的节拍,所以读来亲近又自然;没有大量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让本书显得质朴又亲切;此外,作者巧妙的写作技巧又使作品虽带有劝诫的性质,却毫无说教的色彩,使人读来倍感轻松。现在请翻开这本书,让我们领略爱的真谛。
  • 与爱一起成长

    与爱一起成长

    此书是对70余名当代大学生情感经历的口述实录,融可读性、真实性、文学性于一体。此书是对莘莘学子情感个案的实录与刻画,重在故事性。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公子倾城

    网游之公子倾城

    新书已发,各位亲请看!推荐票什么的不要大意的投到新书吧!瑶瑶再此拜谢……众人:女神,你是怎么上世界公告的?小七:单挑boss!众人:女神,你是怎么升级的?小七:努力打boss!众人:女神,你和大神是怎么在一起的?小七:和大神一起打boss!众人:女神,怎么会有这么多boss?小七:系统抽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时下,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今天会明天会会会重要”,下联是“这思路那思路路路都好”,横批是“谁来落实”。《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任何事情计划得再好,不如现在卷起衣袖始做。向着目标,面对伟大的战略,最重要的是立即行动起来!
  • 史海沉钩(走进科学)

    史海沉钩(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小蜗牛的好朋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小蜗牛的好朋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本书中通过描写小蜗牛及其好朋友们的故事,实际上描写了这些动物与气象变化的关系,池塘边大榕树下的小蜗牛有许多好朋友,是一本关于气象知识的科普书籍。像蚂蚁、蜜蜂、青蛙、燕子等
  • 异界都市之神游

    异界都市之神游

    因为一次意外的空难,而降临到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大陆,在那个大陆,一个没有办法看到东西的人,要怎么生存下去呢?他那双天生的盲眼,在那个世界会不会好起来呢?他是怎么样从一个吟游诗人,一个盲人摔跤运动员,成为一位人人敬仰的大侠呢?他是不是可以在那个世界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中国字,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呢?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随着明宇去看,啊,不对,是感觉一下这个新奇的世界吧!
  • 三界,乱舞

    三界,乱舞

    她是没有灵力的圣女,她是魅惑人心的血蝴蝶,她是雪族受人爱戴的皇女,他是纨绔不羁的太子爷,他是魔界的尊主,他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他是冷酷的蛟龙,他是雪族受人唾弃的皇子,一场霸主的角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马云一介草根,长得其貌不扬,一没资金,二没背景,三没技术。是什么让他从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到万众瞩目的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自信、霸气甚至狂妄?运气和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方法却是可以研究和学习的,而这些方法,也正是本书想要与读者探讨的。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马云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和创业历程,我们发现,在他身上有这样几种人格品质——永远激情、认真专注、永不放弃、标新立异、勇往直前、以诚换信、合作共赢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经过岁月的光合作用而慢慢沉淀,逐渐形成他为人处世、开拓事业的高效能习惯,最后凝结成他所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