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100000114

第114章 商典

见二相都被皇太子给堵了回来,索性以选官不易为由拖延时间。

赵惇心中明白,下一次省试要在一年多以后,这根本是臣子们拖延时间的技量:“本宫此次调配官员,不以考核为准。监察之事,过去从未有之,原来的考核又有何用?至于大比出来的士子,他们尚无任何执政的经验,如何能够担任监察官员之责?今次调官,以本次上奏的奏本为凭据,本宫会在其中选择有才干、言之有物之臣充实监察台。”

众臣这才明白,敢情这位皇太子提前给他们挖了个陷坑,从要下面上报真实情况开始,他就打算着设立一个监察的机构,顺便建立起自己主政的班子。现在,此次上报的情况与过去的出现了巨大的偏差,让众臣想反对也反对不了,谁也不敢保证今后会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看下面的臣子们鸦雀无声,皇太子赵惇知道他们已经明白自己花了一年多时间清查家底的真正目的,就是用赦免臣子们过去的失职来换取自己控制朝廷政务主导权的机会,淡淡的问道:“诸位卿家,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

吏部尚书晏敦复看看下面的臣子们没了声息,知道他们不敢再和皇太子争执,一时间心灰意冷,长叹一声:“从我大宋建立以来,素来礼敬士大夫,从无此等羞辱。老夫不才,不敢再立于朝堂之上,请皇太子殿下许我荣休。”

“晏卿真的要荣休?那好,本宫现在就批复,念在你多年为朝廷效力,加三级薪俸。适哥,你送尊师回府休息。”赵惇看到自己长兄脸上出现了不忍之色,但还是下决心不给这些臣子任何反对的机会,吏部尚书晏敦复虽然为人正直、做官清正,但也属于守旧一派,他要求荣休,正好给了自己唱红脸的机会:“另外,还有谁想休息或是想辞职?尽管交上来,本宫绝不会强人所难。”

看着肃郡王赵适扶着颤颤微微的晏敦复走下殿去,几乎所有的臣子都闭上了嘴巴,这皇太子可够狠的!年高德勋的晏敦复到现在已经是两朝老臣,虽然没有教过赵惇,却是其他皇家子弟们的老师,过去孝贤皇后还在的时候,也很得皇后的敬重。

并无任何过失的老臣,却因为反对太子设立监察台而被迫荣休,看来,太子绝不会在他想做的事情上让步。

这一场大清查的最后,是皇太子赵惇终于按自己的意思建立起了独立的监察台,与御史台平级,长官称监察使,官位品级为正四品。皇太子从奏章中和自己的太子宫属官中,选择了一批年轻、又有经验的官员加入其中,那个最早提出建议的谏院参事刘兵也被调入其中。

一个月后,监察台开始运转,让大家震惊的是,监察台并没有任命第一任的监察使,反而是由肃郡王赵适代管。峦明也进入了监察台,只是由于他的出身,没有担任官职,而是负责协助肃郡王调控监察台。

众臣只有一个想法:这对兄弟的关系也好的太过了吧?皇太子赵惇就不怕自己的皇兄借机培养势力?!

赵适一开始得知自己的二弟居然想让他掌控监察台的时候,也给吓了一跳,连忙推拒。他倒不是害怕自己的二弟会有什么疑心,但他很清楚,这监察虽无处置权,却掌握着所有官员的阴私,稍有不慎就会被卷进朝廷里的争斗,当然不愿意坐这个蜡。

可赵惇却非要把这监察大权扔给他,理由嘛,一、现在赵惇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来掌控监察之权,他信任的臣子却又都没有什么资历,压制不住那些老臣,而这两点赵适都有;二、赵适现今还在参与朝政,那些臣子还是会在兄弟之间捣乱,干脆把监察之权交给赵适,等于是明确向臣子们表示兄弟之间的牢不可分,让他们老实点儿;三、赵惇认为赵适太过良善,复兴大业要的是一往无前、果断干练,让赵适负责监察,也是让他看一看大宋官员的真实状况,改变他过于柔和的个性。

无奈的赵适只好被弟弟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代管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了。

还没等给皇太子赵惇一棒子打昏的众臣回过神儿来,这位皇太子的新举措又出台了,他下旨重新在朝廷设立榷易院主管全国的对外商贸,取消了原广州、明州、杭州三个市舶司的限制,规定凡境内有良港的沿海省份都可以向朝廷请旨设立市舶司,为榷易院的下属机构。

市舶司的权利也不再是限制民间贸易,转成了收取税费,控制不允许进口和出口的货物,其它的市舶司也不再过问;还有就是登记来往船只和人员,但大宋商人和商船出海要领取凭票,并有家乡之人做保。而且,还将原来只允许官卖的乳香、珠贝、牙犀等放开,只需交纳超过其它商品一倍的关税,民间商户也可以经营。

所有进出口货物必须向市舶司通告,便于市舶司的检查。如有违反法令的行为,市舶司有权进行处罚。并命令在原大宋所公布的商法基础上,研究包括外贸在内的《商典》,规范所有大宋境内外的商业行为。

此旨一下,又引起了一片哗然。大宋商业繁盛,鼓励和保护民间商贸,但在对外贸易上一直采取限制措施,这也是因为对外贸易无法控制,自由度太大的原故。虽然对外商贸也占到了朝廷不小的收入,但从未放开对民间大宋商人出海的控制。

更让大家吃惊的是,没多久,皇太子居然下旨成立皇家远航船队,专门负责官办工场的出口。

在这之前,官方各工场的产品只供应皇室、官府和军队,不会在市面上流通。物以稀为贵,官方工场的产品精致华美,数量又少,早就成为交易各方的抢手商品。这下,得知大宋同意出口官办工场产品的商人,早已把刚刚成立的榷易院给挤爆掉了。

朝中的臣子对这位皇太子的举措当然是反对的多,但也知道你光跟皇太子说什么祖宗规据,他理都不会理。所以,有臣子上书,认为海外贸易虽然获利巨大,但风险也大,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放开对海外贸易的限制,万一有什么变故,会导致朝廷政局动荡。

谁知,皇太子接到大量反对的奏章之后,又召开了一次全体官员参加的朝会。

有了上一次朝会的经验,诸位大人再也不敢泛泛而论,一开始就是以没有经验进行外贸、而且也没有值得相信的人手,如此冲动的放开外贸风险太大云云上奏。

等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皇太子赵惇这才开口总结:“你们的反对意见,不就是集中在派出去的人员、船队不好管,允许过多商船来我朝贸易,会导致不可测的风险吗?”

看众臣点头赞成,赵惇淡淡一笑:“这些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诸位卿家倒是不必担心。”

看到众臣露出一脸的茫然,他向一边招了招手:“请几位卿家上朝,与大家一见。”

从左边上来五名年龄在二十到四十多岁文士打扮的人,向太子行礼后,转向大家。

赵惇指点着给大家介绍:“这两位年长一些的是原延庆殿学士赵良嗣的孙子,也就是本宫外祖父至交马林的两位儿子:长子马允、次子马文,后面的是康公为、左企毅、韩民功。马林一家在大食国经商多年,熟悉我朝与各地的外贸情况。康公为、左企毅、韩民功三人也在外经商多年,这次外贸的改动,就是因为有他们的帮助和前面的经验。”

“原延庆殿学士赵良嗣我等都听说过,马林先生在二十年前来朝贺孝贤皇后的时候,不少臣子也与他见过。但马家多年久居海外,并非我大宋治下之民,这……”五相之一的参知政事折彦质犹豫着说道,现在留正和龚茂良都因为上次被皇太子给驳了回去,不敢轻易开口,他只好站了出来,但话还是没敢说全。

“折卿是想说,他们不在我大宋治下,这忠诚之心无法保证,对吧?”皇太子赵惇倒是直接,把折彦质没说出来的话给补全了。然后他扫了一圈下面的臣子,看他们大都露出赞同的表情,淡淡的说道:“折卿的这个担心倒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这外贸之事关系着国家命脉,理当小心谨慎。至于本宫为何会信任他们,这里有十几个帐本,你们传看一下吧。”

内侍将帐本捧了下去,递给前排的大臣向下面传看,所有翻看过的臣子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发出了惊叹之声。

等大殿里的群臣看过一遍,帐本又回到了赵惇的桌上,赵惇抬手抚摸着这厚厚的帐本,似乎在抚摸着母后的一颗拳拳之心:“当年马林叔祖返回大宋之时,母后为了寻求国家强盛之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摸索,这外贸便是其中之一。母后将自己历年来所得的赏赐、还有出嫁时所得的礼金礼物,再加上孟太后、韦太后和景姨她们几个知道的人集中来的钱物,一起交给了马林叔祖,托他经营取利,摸索出增加国家收入的方法。如今,当年仅值不足百万贯的钱物,经多年经营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千六百多万贯,还有一支由十七只大型商船组成的船队。此事,只有我父皇、母后和数位第一批参与出资的人知道。”

“这些帐本,是马林叔祖一家帮助经营的资产变化的全部帐目。这么多年来,我母后从未查过帐,也没有问过经营的状况,全凭叔祖回报。但是,这帐目一本本、一笔笔清晰明确,没有半点差错。我想请问诸位爱卿,请问你们有谁敢说自己能做到?”

赵惇慢慢的拿起一册帐本,举在手上,然后扫视群臣:“更主要的是,多年的经营不仅获得了资产,还训练出了一批熟悉商贸往来和经营的干才,康公为、左企毅、韩民功他们原为义抚堂收养的孤儿,在马林叔祖一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和他们一样熟悉外贸的商业活动的有一百多人,分布在与大宋有着贸易往来的各地和各支商船队上,他们就是此次外贸之规变更的基础。而且,早在本宫被册封为皇太子之前,父皇已经下旨,让他们中的佼佼者集中回归大宋,以备本宫应用。现在,诸位臣工还想说什么?”

下面的众臣无语,没想到这场似乎是突如其来的变革,居然是起自早已过世的孝贤皇后,不得不佩服她的长远眼光,看来连太上皇都被蒙在了鼓里。

总不能说这些为国求利之人有违圣人之道吧,这里面可是有帝后、岳王一家、数位太妃和两位天子后妃的娘家在内,连原来的孟太后和韦太后娘家也有份额。

在大宋这个有着深厚的经商传统的国家,富贵人家参与商业经营原是常事,朝廷也从不禁止。孟太后甚至还以太后的身份发了懿旨,要求各地官员放行,这可是贤惠、自仰的孟太后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公然发旨行为。只是,孟太后懿旨的内容涉及的仅仅是外贸,所以没有引起众臣的注意。

当然,那些出资的外围人员,并不知道是此次出资,居然还有为国家开拓财源的打算在里面。

皇太子没有公开说明的是,这支名义上挂在马家的船队上还有派出的皇家近卫护从,这是从忠信郡王世子岳云手下挑选出来的。

同类推荐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大明亲王

    大明亲王

    PS:新书:黄庭真仙大家收藏支持下,弘治末年,谢谢,已然回明曾毅一个落魄秀才初入朝堂,一梦千年,搅动了江海之水!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热门推荐
  • 最佳导演

    最佳导演

    做一个导演,制作出让全世界为之疯狂的电影。这是王扬的梦想,可是他的人生刚刚受到了重大打击,因为被人诬陷而遭到南加大开除。但是上帝对王扬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在马路上被一辆BB车撞了之后,王扬竟然能看到未来的电影!于是,1998年是那么的不平凡,除了《泰坦尼克号》上演神迹,还有一个21世纪最伟大的传奇导演悄然崛起。
  • 超级神警

    超级神警

    刘秀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拥有了“回到过去”和“预见未来”的异能,于是他那超级神警的人生就此开启,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子,也没有他解不开的谜题。匪夷所思的案件,不可思议的现场。诡异莫测的凶手,闻所未闻的手法。稀奇古怪的线索,出人意料的真相。啼笑皆非的事迹,令人无语的警察。超级神警带你亲临每一个案发现场,为你讲述那些千奇百怪的案件。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去支持《超级神警》的下部《超警》,同样的精彩故事在等着大家。
  • 疤神

    疤神

    张宇豪偶然穿越了时间隧道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他没有记忆,被世人称做"宠"一段曲折离奇的神秘经历,一幕荡气回肠的异界之旅,永不停息的死亡争斗,并不强大的他何以在异世界里功成名就,轻松并幽默着...一切尽在《疤神》中...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那五

    那五

    邓友梅的创作风格可用刚健、平实四个字归纳。而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京味儿”小说是《那五》《烟壶》等。这批“京味儿”小说,大都取材于旗人的故事。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今日读者不大熟悉的旗人的生活画卷,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和现实的启示。收入本集的有其代表作《烟壶》《那五》等,这几篇小说表现了邓友梅丰富的“民俗学”知识,也显示了他非凡的灵气。
  • 礼仪金说:公务礼仪

    礼仪金说:公务礼仪

    本书由知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根据多年礼仪经验与研究精心撰写,为公众解答日常公务中可能遇到的礼节方面的问题,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使用名片、如何接待外宾、如何应对媒体等章节,介绍的知识要点较为全面,其内容主要特点是兼具权威性、规范性、知识性、时效性与技巧性。可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公司职员使用。...,孔子说过:“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际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此即礼者敬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萌妃甜妻:冷王的俏娇丫头

    萌妃甜妻:冷王的俏娇丫头

    她与他梨树下想见,便从此沦陷。那年她身中剧毒,他为她寻遍名医,却不想将她推入水深火热之中。那年她昏迷不醒,他在床边后悔自责。昏迷中她总是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男子看不清长相,却异常熟悉。待她醒来,不过数日,他却要娶她人为妻。她一怒之下不辞而别,远走他乡。到底是前世的纠葛还是命运的额轮回?“为什么……你还不来……我就在这儿……等你……”恍惚中,她又听到了那微微的呼唤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