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300000002

第2章 世界里:最真实的人性是“自利” (1)

善恶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我们儿时看影视剧,很容易将剧中的人物分为好人和坏人,而当逐渐接触纷杂的社会后,会猛然醒悟过去对人物的划分如此幼稚。其实,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关于“好人”与“坏人”的划分和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古今中外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其争论焦点在人性的根源和人性的善恶问题上。

善恶这两个概念,是评价人的道德或事件的最一般范畴。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善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之善是先天赋予的,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开端。而荀子明确提出“性恶论”,他认为性恶乃是自然本性,人生来就是有贪利求乐,好逸的欲望,必须进行后天教化,才能将恶转化为善。

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世间所有人无不为“私”而忙碌着。“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也就是说,“私”和“利”是人们做一切事情的直接动因。

在经济学家看来,人性并无善恶之分,经济学世界中的人都只是经济人。什么是经济人呢?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经济人的概念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在追逐自己的最大利益。

在经济学世界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程度满足的理性的人。也就是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欲望,离不开人对利的追求。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们所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是使个人利益最大化。总结起来,所有人都是“自利”的。下面这个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自利”的本性。

有两个信徒,千里迢迢去圣山朝见。快到圣山的山脚下时,遇见了一个圣者。圣者就对两个信徒说:“你们两人可以许个愿。第二个许愿的比第一个许愿的要多一倍的收获。”两个信徒谁也不先许愿,生怕自己先许愿后,就少了一半的收获。于是,两个信徒就相互推让。最后信徒甲气势汹汹地对信徒乙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你先许愿,如果你还不许愿,我就把你的腿打断。”信徒乙看到与自己一起来朝圣的好朋友说出这样无情无义的话,心里很气愤,于是就说:“好,我先许愿。”于是信徒乙双手合掌,狠心许愿说:“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信徒乙的左眼立即就瞎了。因为信徒甲要比信徒乙多一倍的收获,所以他的双眼都瞎了。

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人性自利的一面:个人的私心得不到满足,于是就毁掉美好的愿望。传统社会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利己的人性看作是万恶之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结果人性没有被消灭。如今,经济学承认人性利己的合理性,承认人利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正是对人性的这一尊重,才促使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如果今天我们仍然鄙视追求私利的人,认为追求私利的都是不义小人,那么交换将严重受阻,社会分工不可能发达,社会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改进。我们肯定追求私利是人的正当权利,并不等于一切对私利的追逐都是正当的,否则社会就没有道德禁忌了。可以这样说,以不合理的方式追求私利即为恶,以合理的方式追求利即为善。

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要看到经济人假设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一味把自利的观点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会有点变味。经济人假设的正确性,并不是说它适用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这是指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如果假设人是利己的,又假设人是利他的,经济学就不能成之为一门严谨的科学。

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并不是赞扬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客观认识。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将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为变成增加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君子国”永远只是镜中花

人们通常以为自利是可鄙的,无私是高尚的。在很多人的眼里,自利是无私天然的反对面。那么什么是自利,什么是无私呢?笼统来说,自利者为自己生活,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无私者不为自己生活,为他人生活,为他人谋取更大利益。但是,对经济学有所了解或者善于观察生活的人都不难发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自利。严格来说,自利的内涵是利己且不害人,在主观意图上既不侵犯他人,也不依赖他人,既不奉献他人,也不乞求他人;在客观行为上,自己尽量单独劳动生存,如果要协助就坚持等价交换。如果侵犯他人,就成为自私这种极端化形式。

或许是人们憎恶人性“自利”的一面,“无私”总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永远的追求。清代小说《镜花缘》中的“君子国”代表了人的一种追求:

有一个君子国,在这个国家,人人都大公无私,绝不存半点私心。

君子国也有交易行为,但卖者却少要钱,而买者却要多给钱。以下是其中的一幕场景:

买东西的人说:“我向你买东西所付的钱已经很少了,你却说多,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东西的人说:“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平常,不如别人家的好。我收你付价的一半,已经显得很过分,怎么可能收你的全价?”

买东西的人说:“我能识别好货物,这样好的货物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买东西的人又说:“如果你真想买,就照前价减半,这样最公平。如果你还说这价格太低了,那你到别的商家那儿去买,看还能不能买到比我儿这更贵的货物。”

他们一番争执不下,买东西的人给了全价,拿了一半的货物转身就走。卖主坚决不让走,路人驻足观看,都说买东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后,买东西的人拗不过大家,只好拿了上等与下等货物各一半才离开。

“君子国”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人利他的大公无私的社会。实际上,不可能有这样的社会存在,一切无私的背后总会有自利的影子。这也许表明无私具有某种不洁性,但更加雄辩地表明了无私的实在基础和真实客观。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不用天地去灭,自己就把自己灭了,你自己不为自己生活,难道让别人养活你吗? 而无私不仅表明别人要帮助你,同时要求你帮助别人,把你的收入给他人一部分,让你在休息时间给别人干活。那时,你会认为自利该多好啊。

其实,无私中总是存在自利的痕迹。起源于自利的事实决定了,无私永远不可能摆脱自利。例如,爱情被人们称作最无私、最强烈的需求之一,但是在形成过程中,男女对爱情对象的选择非常苛刻,要考虑相貌、身高、年龄、性格、品德、学识、财富、家庭、前途、是否真的爱自己,这一系列的问题紧紧围绕着自己能否从爱情中得到幸福;当恋爱关系确定后,如果对方在对待自己方面有不理想的情况,也会促使男女进行怀疑和反思,甚至斗争和分手。所以只有在自利的基础上才能谈论无私的感情。

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每个人为达到利己的目的,必须以利他为手段,给别人“所要的东西”,利己并不损人,否则经济交换活动难以长久维持。“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这样说。因此,自利与无私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会秩序不会变得紊乱?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更能在客观上维护社会的秩序。

可见自利与无私并不是永远的悖论,我们应该正视人的自利本性。如果因势利导,自利就能激发巨大发展力量;如果横加禁锢,自利就会引起消极反应;如果粗暴践踏,就能引起反抗力量。因此,所有人不可不敬畏自利。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的精辟论述。可以说,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动力,对利益的渴望在人类行为的背后发挥着主导性、操纵性的作用。

资源总是有限的,人类生存的本能决定了人必须是利己的。经济学正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利。具体来说:对个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对国家而言就是GDP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功利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边沁总结为,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

同类推荐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 教室外的经济学

    教室外的经济学

    这本书,能帮你在需要决策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教你如何在经济上做一个精明聪慧的人。
热门推荐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野蛮女孩进化论

    野蛮女孩进化论

    第二次相遇,她买衣服、学化妆、改发型,从丑小鸭华丽转型,请喜欢虐的孩纸们耐心等待吧!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精彩!】第一次见面,成为众人注目之焦点!一场契约,改变了她平凡的命运。神秘人突然现身,意外层出不穷,她送了他一鼻子血。第三次、第四次……当丑女VS恶魔,惊喜纷至沓来,噩耗接踵而至……一幕幕、一场场,【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为了心爱之人,她赏了他一个乌眼青。当野蛮PK毒舌,战争从拳打脚踢升级为口舌之争!【本文先(欢乐)后(虐心),到底是无心之失还有有意策划?!且看丑小鸭如何排除万难,向天鹅进化!
  • 后宫美男三千人

    后宫美男三千人

    我妈死了,我接过了她的皇位也顺带接收了她后宫的三千美男。——齐夏王朝第二任女皇帝,昏君齐成碧和她的男宠们的八卦与艳史。“陛下,您有一天是在处理政事中度过的吗?”“哦呵呵呵,不是有丞相吗?”“陛下,您的节操呢?”“和朕的下限双双私奔了。”
  • 少年丞相本红装

    少年丞相本红装

    二十一世纪顶级杀手的她魂穿异世,双亲早逝,爷奶相依。她不信神不信佛更不信命!是女子又怎样,女扮男装行天下,书院青楼任穿梭!即便女儿身被识破,她仍旧做着世人眼中惊世骇俗之事,只因为她本就是属于异世的魂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为报家仇,看女主如何穿梭于几国,经历了怎样的光怪陆离,才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丞相!★★★他,一身黑衣,俊美如雕刻般的俊脸冷如寒冰,身为南宫国的冷面皇子,却只为她一人展开笑颜。▲▲▲万山丛林之间,万丈悬涯之上,一席白衣的她遗世独立,风华绝代。只见她一手捂着受伤的腹部,面对着千军万马,笑容浅浅淡淡。“我夏候宣要不想被你们捉到那你们就是妄想!”狂傲的话语让听见的人都为之一振,这人莫不是……只见她转身一跳,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她已经向悬涯之下扑去,给众人留下一个白色弧度便消失不见。“不……”远远的一黑衣男子骑马而来,人未到,声先至,那撕心裂肺、痛入骨髓的声音让所有人都震撼当场!……此文美男多多,但绝对的1对1~~~~~~此文文讲述的不只是爱情,更有亲情与友情。◆◆◆请各位亲动动你们的小食指,收一个,嘿嘿……★
  •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名门宠妻

    重生之名门宠妻

    她是沈家千金,医学奇才,前世,胞妹与未婚夫勾搭,害她死于非命。重生,回到十年前,她发誓,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让对不起她的人生不如死,想死不能。他是岑家最强大的人,是敌人口中的岑阎王,是少女心中的完美情人,冷血无情的活了好多年,直到遇到她。幸运被她所救,他发誓,今生今世,他的财富,他的地位,包括他的性命都是她的,他要努力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想看解恨的,报仇的,男女强双打的,宠得不像话的,请入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 冷情总裁:前妻难追

    冷情总裁:前妻难追

    三年婚姻,叶晨一直在仰望他的鼻息中度日,也知道自己从没走进过他的心里,但是,她不计较,一切只因她爱着他,如果不是那两个痛彻心扉的耳光,叶晨怎么也不会心死。呵,她从没想到她的生活里也会有小三这种生物的出现,她更没想到三年来对他冷若冰霜的丈夫,在搀扶着另外一个女人时,笑意盎然。“凌漠!”她看着他隽秀绝尘的脸,轻声笑了,笑得眼泪滚落,前俯后仰,“原来你也不是那么淡漠,原来,你也是有心的。”男人始终不语,搀在另外一个女人手上的胳膊却是蓦然用力,把她掐的生疼。女人吃痛惊呼,“漠,你怎么了?”“没什么。”男人忽然松开手,扔下身后人,大步朝前走去。凌漠是谁?没人知道他何而来,将去何处。外界只知道,三年前,他风光大娶本市副市长的女儿,从此,商路亨通;在功成名就的三年后,他毫不犹豫的和结发妻子离了婚。这个一个关于爱和恨,阴谋错综的故事,男主沉稳深情。
  •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

    《善待生活》融书本知识的生活经验于一体,行文旁征博引,汪洋瓷肆,语言平易流畅、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