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00000002

第2章 经济热点面对面(1)

中国为什么会在2008年出现通胀迹象

继2007年5月猪肉价格飞涨之后,我国粮食价格、蔬菜价格也紧跟着上涨。2007年8月,CPI加速上升,2008年初的雪灾更是把物价推向了高峰。2008年以来,我国CPI涨幅持续走高,2008年2月CPI上涨8.7%,创近12年来新高,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3.4%,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6.4%。

2008年5、6、7三个月CPI稍有走低。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使2008年以来CPI涨幅连续第三个月走低,通胀压力稍微得到缓解。而CPI未来的发展尚不明显,仍有多种因素在制约CPI走势。

当物价上涨时,货币就开始贬值了。如果物价指数上升10%,今年100元钱只能买到去年90元能买到的东西,那么今年的100元钱就只值去年的90元了。所以,政府在想办法怎么让中国的物价水平降下来。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找到物价升上去的原因。

物价水平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涨起来的?涨到现在让政府紧张,让普通老百姓每月都为生活费用多支出好几百元而担心。

一种观点从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是流动性过剩和投资过热导致了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源于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激增。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推升,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地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因而造成基础货币投放增加,过剩的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导致物价普遍上涨;而同样由于市场中的人民币过多,而导致了对能源和初级产品旺盛的投资需求,从而推高了生产资料价格,引发了物价全面上涨。 另一种观点则从总供给角度出发,认为是供给的减少造成了物价的上涨。供给为什么减少有诸多原因。例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从而降低了养猪的劳动力数量,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劳动力数量导致供给减少。还有前些年的农产品利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削弱了农民养猪、种田等的积极性,等等。

那么,造成2008年严重通货膨胀局面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1.高增长时期埋下通货膨胀的种子

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别来解析高通胀,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要更加深入地剖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还得从当前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层面中跳出来,到历史中去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事实上,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实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为国民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为通货膨胀埋下了爆发的种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施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试图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并积累国民财富,最终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完成向发达经济体的跃迁。然而,要成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要让本国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当时唯一现实的选择,就是千方百计压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用物美价廉的商品来赢得国际市场。

为了压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中国政府采取了这样的策略:第一,维持人民币相对于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低估,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低估,从而压低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第二,维持出口行业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推迟对非熟练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培训方面的改革;第三,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其他生产成本,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维持了生产要素的低廉价格,包括原油、煤炭、电力、水资源、土地等;第四,中国政府迄今并未将环境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未征收污染税,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实际上被严重低估。此外,中国政府还实施了大规模的引入外资政策,相对于国内企业,给予出口导向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更优惠的条件,包括更廉价的土地、更优惠的所得税、更便宜的生产要素价格等。

中国政府实行的这些政策,的确在短期和中期内促进了“中国制造”风靡全球,出口的高速增长既拉动了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然而,巨大的外汇储备也孕育了流动性过剩的潜在趋势。

2.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转型加速通货膨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弊端愈发凸显:

第一,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导致了错误的资源配置。低估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导致了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的过度繁荣,造成服务业发展不足,甚至有所停滞。第二,农民工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长期以来不能得到提高,繁荣的出口状况是以牺牲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和再教育机会为代价的。第三,用压低生产要素价格来人为地刺激出口,本质上是用中国的资源来补贴外国消费者,这是得不偿失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第四,环境是不可再生的,用牺牲环境来换取出口增长的做法更不可取,这种短视的做法已经引发越来越多国人的担忧和谴责。第五,尽管发达国家消费者购买了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并在无形之中享受了来自中国的资源和环境补贴,但发达国家还是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怨声载道,甚至加以指责,认为中国通过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水平向发达国家市场倾销商品,从而可能冲击到发达国家的进口替代行业和蓝领工人就业。随着中国贸易顺差规模的增加,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也与日俱增。这逼迫着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不得不在全球环境下作出调整。

基于以上这些压力,中国政府已经到了不得不考虑由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向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转型。而在这个重大的转型中,种种因素增加了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相比,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意味着要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而要扩大内需就要重视劳动者的工资、教育和福利。

十一五规划和十七大以来,从出口导向战略到内外平衡战略的转型已经启动。在这种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生着劳动力、能源、资源、环境价格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由于上述生产要素的价格长期以来被人为压制,因此要素价格市场化的过程本身就是要素价格上涨的过程。而伴随生产要素价格的重估,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也带来了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全面上升,造成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而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多因素在加剧着通货膨胀的演变。

第一,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企业聘用劳动力的直接成本显著上升,同时还必须对劳动力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保和医疗条件,这意味着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将会发生较大幅度的上升。第二,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重新调动起了农民工返乡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工劳动力供给减少,企业不得不提高薪酬。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无疑是通货膨胀最有力的助推器。第三,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推动成品价格上涨。第四,中国政府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的推出,也使企业的土地成本迅速增加。如果污染税得以实施,那么企业的运营成本将会再显著提升。这些因素都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

在国内发展战略调整导致的要素价格重估以及美元贬值导致的全球要素价格飙升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面临的通胀压力十分巨大。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大量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实施贷款数量管理等。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显著加快,相当程度上抑制了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在国家货币从紧政策的抑制下,CPI在2008年5月份开始出现较大回落。

中国的粮食安全吗

2008年4月16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对母子在国家粮食署销售点把刚刚购买的低价大米小心地装进口袋。面对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菲律宾政府决定在两周内实行一项限购低价米的政策。菲国家粮食署将不再向市场投放每公斤18.25比索(约合0.45美元)的低价大米,而是改由粮食署在各区市公共场所设立大米直销点等新的销售渠道,直接向贫困家庭销售政府补贴的大米,以保障贫困人口的口粮供应。届时,贫困家庭将凭借政府颁发的“购粮卡”购买这种低价大米。

在下一场农业革命尚未到来时,各国应付眼下的“粮荒”已想出奇招。

粮食都到哪儿去了?全亚洲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在整个亚洲地区,从小麦到大米的价格都以疯狂的速度上涨。

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底,大米价格飙升至20年来的最高点,大米价格上涨了40%。全世界面临一场粮食危机,而在局部地区这种危机已经到了悲惨的地步。由于粮食收成不理想,朝鲜正面临一场迫在眉睫的粮食以及人道危机。

面对全球粮荒愈演愈烈的局面,中国该怎么办?

同类推荐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热门推荐
  • “眼底影像还原仪”之研究

    “眼底影像还原仪”之研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村民组长的五月

    村民组长的五月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世界风情(求知探索)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独特而富有风趣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这些民情,就像一颗颗光芒四射的灿烂瑰宝,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宝库,显示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独家千金亿万宠溺

    独家千金亿万宠溺

    人前,她是美丽的天使,人后,她却是人人敬畏的恶魔。她落跑之际,他紧紧地抱着她,霸道的宣示主权。
  • 萌妻爱出逃:老公,请息怒

    萌妻爱出逃:老公,请息怒

    她带着目的接近他,却一步步的走进他的圈套里。随之她无处可逃,连心也跟着一点迷失。她设计了一场没有新娘的婚礼,逃至大洋彼岸,他追随,强制纠缠,“老婆,不管你怎么逃,你都必须尽到你做妻子的义务……”婚后,他狂狷温柔,宠她上天入地。他说给她一个春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是有一天,她视为挚友得女人,竟是他深爱的女人。她痛苦难产,他牵着她的手走进婚姻的殿堂。片段一:她华丽回归,一个恶魔宝贝从头而降,牵着她的裙摆到他的跟前:“爹地,这是我的新女朋友,怎么样?很漂亮吧!”某人暴走,儿子连老子的女人都敢抢,这是要逆天吗?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红顶女商

    红顶女商

    当商业奇才穿越成宅门庶女,遇见闷骚坠夫门主,萌萌哒正太皇子,老少通吃的帅哥掌柜,风流倜傥的江湖剑客……将上演一段怎样的离奇故事?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