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300000001

第1章 序一

四大医家守护,健康如莲次第绽放

中医作为国粹,其传承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理念,还有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本身,可以说中医是映照人文思想与文化精粹的活化石。当我们翻开历史画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无数名医相继涌现,为中医的发展谱写了一页又一页精彩华章。

在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优秀代表人物中,有几颗特别璀璨夺目,他们熠熠生辉,被后人永远铭记,这就是以四大流派彪炳于史册的金元四大名医。他们秉承华夏文明之光,汲取先贤的智慧,尽毕生之力为后人创造了宝贵的财富,为中医学铸就了不朽的辉煌。

刘完素:寒凉派

刘完素从实际出发,以火热病机大为倡说,并从表里两个方面提出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他根据人的体质及热性病流行特点,总结治疗经验,反对套用古方,力排用药燥热之偏,善用寒凉药,收效甚佳,对后世治疗温热病有很大启发。同时,他也突破了魏晋以来墨守成规的医界风气,被后世称为“寒凉派”代表。

此外,刘完素还注重养生,从精与气的角度阐述养生的机理,提出“省约俭育”是“却老全形,身安无疾”的重要论述及人一生要“养、治、保、延”的摄生思想。

张从正:攻下派

张从正主张攻邪,反对妄用温补,力主“邪气加诸身,攻之可也”,要祛邪正始能安。其思想主要表现在“三法六门”,即以汗、吐、下三种攻邪之法,以驾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由于善用攻邪之法疗病,故后世称之为“攻下派”代表。

李东垣:补土派

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被称作“补土派”代表人物。

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黄帝内经》中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其原因有三:一为饮食不节,二为劳逸过度,三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个脏器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同时,各脏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

朱丹溪:滋阴派

中医学中的“养阴论”是由朱丹溪最先提出并创建的,为此医家普遍尊他为“滋阴派鼻祖”。

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养生和治病均应以滋阴为主。为此他专门写了《阳有余阴不足论》,向世人宣告:“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此外,他还有句名言:“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中医的派系纷争纵横交错,但无论侧重点如何,其共通之处却是尘埃下掩藏的宝藏。回春妙手自成一派,纵横南北各有所长,我们不妨随着文火熬就的淡淡药香走进金元的医学圣殿,在中医各个派系之中发掘养生之道。

其实,这也是创作《金元四大名医现代养生方案》的初衷。在本书中,作者以另类的写作手法、幽默的语言,将金元四大名医的养生精髓串联起来,将枯燥乏味的保健知识与相关的个案情节紧密结合,深植于宝贵的养生经验,撷取医册中尘封已久的细枝末节,与君分享。

本书以游记形式,由细微之处切入,将一颗颗散落的明珠缀连在一起,谈脏腑,论气血,读情绪,讲房事,繁而不芜,精而不碎,亦庄亦谐,挥洒成文。这是一本旅行随感,也是一册小说传记,更是一部养生秘籍,记录精彩瞬间,传承经典文化,摄取养生经验,在一章幕镜头的转换中为广大读者亮出精彩实用的养生智慧。

人体起伏如四季,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让我们一起追随金元四大名医的脚步,采撷千百年前医林经典中的名医箴言,在只言片语中发现并学习传统精粹吧!金元四大名医完全档案

刘完素个人档案

姓名:刘完素

外号:河间先生、刘河间

性别:男

籍贯:金朝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

头衔:“寒凉派”掌门人

特长:找“热”的碴儿,摆老大的架子

主要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消论》等。

人气指数:★★★★★

刘完素如是说

老夫刘完素也,人称刘河间,寒凉派掌门人,虽不是才高八斗,但也学富五车。皇帝金彦宗三次请我进宫为官,都被我一口拒绝,也因此博了个“高尚先生”的美名。记得当年老母病危不得治而逝,于是我对天起誓,此生非医生不做。而今,我用自己的医术救无数人于水火,也算对得起离世的母亲!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养生还是治病,都要根据身体状况、所处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方法,不可一成不变。想当年我就是因为打破常规,使用寒凉药物治疗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结果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也因此当选了寒凉派掌门人。

张从正个人档案

姓名:张从正

曾用名:张子和

性别:男

籍贯: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今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

头衔:“攻下派”代表人

座右铭:是医生就应该干医生该干的事

主要著作:《儒门事亲》乃其代表作。此外,尚有《三复指迷》、《子和心法》、《汗吐下法》、《秘传奇方》等。

人气指数:★★★★★

张从正如是说

鄙人张从正,又名张子和,喜欢读书、做诗、饮酒,承蒙刘完素老师“万事不可一成不变”的教诲,在吸取老师思想精华的同时,我认为病由邪生,而汗、吐、下三法可以攻邪防病,所以被人认为是“攻下派”的代表。

我以前当过军医,金宣宗兴定中多次召我到京都太医院工作。在朝戈暮戟、疫病流行的乱世,我看不惯迎送长吏、马前唱喏的丑态,于是辞职悬壶应诊,为人治病。因为我觉得:是医生就应该干医生该干的事!

李东垣个人档案

姓名:李东垣

曾用名:李杲

性别:男

籍贯:金元时期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

头衔:“补土派”代表人

特长:说脾胃

主要著作:《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药象论》、《医学发明》、《伤寒会要》等。

人气指数:★★★★★

李东垣如是说

在下李东垣,补土派代表,本人才疏学浅,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我个人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而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所以,我一向擅温补脾胃之法。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和另外三位虽然没有师徒关系,又分属于不同的派别,但我和他们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让身在21世纪的你们能在现代医学的制高点上回眸中医养生之妙,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享受快乐的生活。

朱丹溪个人档案

姓名:朱丹溪

曾用名:朱震亨

外号:朱一贴

性别:男

籍贯:元代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

头衔:“滋阴派”创始人

主要著作:《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三卷。其门人整理编纂的《丹溪心法》可以体现他的医疗经验,对后世影响较大。

人气指数:★★★★★

朱丹溪如是说

大家好,我是朱丹溪,别人都叫我朱一贴。我之所以被认为是“滋阴派”的创始人,是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在一般情况下是阴不足而阳有余的,人体的阴气、元精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根基,不能任意耗伤。所以我奉劝大家,要把养阴保精贯穿于一生的健康计划之中。

同类推荐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一扫光

    纯食材配方!速查速用,值得珍藏! 医学博士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中老年病痛的经典老偏方。 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 最安全的系列养生书,畅销200万册! 医学博士朱晓平执笔,万千读者盛赞:实用,有效,安全。
  • 免疫养生

    免疫养生

    本书的内容大多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不单是医学研究证实的,也是经过了人们的反复实践证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难得的是这些方法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不神秘,也不难学,关键是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贯彻实行。读者可以慢慢读,边读边实践,在全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同时,获得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本书让您了解到真正的健康是怎样的状态,您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态、运动以及饮食与健康有怎样的关系。本书重点讲述了家中的少儿、男人、女人和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并提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和一些常见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此外,本书还讲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和儿童及成人的急救知识以及身体发出的一些健康警讯。拿起这本书,您会发现,它内容涵盖广,信息量大,而且条目详细又切实可行。那么现在您还犹豫什么呢?请拿起这本《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吧,试着翻翻它,觉着可以读·读的话,再试着把它置于床头案牍,时常翻阅。您或许会发现,原来,健康是与它结伴而来的!
  • 养肾食谱

    养肾食谱

    《养肾食谱》精选了近百种养肾食谱的做法,你能在短时间内享用色香味美的养肾菜肴。既有大众熟悉的传统菜式,也有名厨新近的创新品种,种类齐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
热门推荐
  • 一泪成劫

    一泪成劫

    本应是一次瑰丽的黄山之旅,却意外地看到一株红色妖娆的曼珠沙华,却将自己送入了另一个时空。华丽的一场异世梦却是情劫一场。一滴仙泪而已,却是酝酿成三生的情缘,遇上了,谁又是谁的劫?云雾缭绕的花神殿上,她看向九天之下的凡尘,为了他而落下一滴泪,因此被贬转世,却不知他是刺族王爷历劫所化之人。花神大殿,她为了姐姐匆匆忙忙,撞到了他,他看向她却是一改冷淡,微笑而语:“如此美丽的花灵怎么不去神殿呢?”她却是不知他便是让前世自己流泪之人。为救她一命,竟是舍弃了一根法刺,那盈盈绿光中融入她体内的不只是法刺,更是缘分!人间,他转世为幽深皇子,受太子所害,暂时失去了内力,她却白衣胜雪,手持一朵菊花,翩翩而来。
  • 老公,你很坏

    老公,你很坏

    “嫁给他,嫁给他……”耳边是众人异口同声的呼喊,伴着些许的尖叫和口哨声。林檬无措的看着拿着戒指单腿跪在自己面前的顾瑾白,今天是她二十岁的生日,可是她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选择在今天向她求婚。和顾瑾白结婚,她从来没有想过,而且她才二十岁。她抬眼看向站在顾瑾白身后的欧阳骏,想从他脸上看出些她想要看到的表情。可是他的脸上却带着暖暖的笑意,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她的心开始下沉,他什么……
  • 妃上云宵

    妃上云宵

    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出生时是不详人,一道圣旨却令她麻雀变凤凰成为和亲公主。又因着她的绝世容貌,被太后钦册为美人,成为对付受宠昭仪的棋子。她生性单纯率真,如何能圆滑的在宫中生存?她一点也不想侍伴君侧,可谁来救她出苦海?俊逸太子斗胆向老爹请呈:父皇,赏她给儿臣做太子妃。倾刻间,她从他的女儿变成他的女人,又变成他的儿媳。可为何,高贵的天子,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心肝惊痛一下......以为能躲过尔虞我诈的宫斗,却不料皆是命中注定宠绝后宫。一步步血腥谨慎,她能否到达荣极的云宵?
  • 六指农女

    六指农女

    一觉醒来,小业主苏柳穿越了!“来都来了,就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吧”,苏柳握紧拳头!然而,事实是:苏柳,女,贫困户苏家长女,天生六指,不详之名远播海外。内有包子娘,外有贱二房,上有极品爷奶,下有白莲花庶妹。苏柳轻抚着被破布条包裹的手指:唉,六指上位,难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会说才会赢

    会说才会赢

    一本终于让你开窍的口才书!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就把“口才、金钱、原子弹”作为在世界上生存的三大法宝;而20世纪60年代后,世人又将“口才、金钱、电脑”作为最有力的三大法宝。在这几大“法宝”改变的情况下,“口才”一直都独居法宝之首,足见其重要性。《会说才会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口才实例,详细地介绍了一些说话方法与技巧,也单独介绍了交谈口才、社交口才、职场口才、处世口才、朗诵口才、演讲口才、论辩口才等。实景实情,令人身临其境,发现口才的奥妙,学会说话的技巧。
  •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凡禹编著的《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基于大量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
  • 剩女穿越:贤夫拐回家

    剩女穿越:贤夫拐回家

    一朝穿越,从28岁的剩女华丽转身变成十四岁相府千金。众人皆知这千金的脾气骄纵跋扈,另奉旨迎娶她的王爷十分头痛。月黑风高圆月当头时,他与她在院中相遇,谎称侍卫,却发现这位千金小姐并非外人所说那般,却是可爱聪慧别有一番风情。两心渐渐贴近之时,得知他要夺皇位成帝王,那娇小柔弱的她,百般谋划祝他成就大业。当他登基之时,女子亦然选着了冷宫。傲慢不屑对当今皇上冷嘲热讽道:“你如今也是这一朝天子,后宫佳丽三千人。你又何必为难我这一个不合后宫的人……”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小说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小说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