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200000012

第12章 驾驭团队的潜智慧 (3)

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下级认识情况、纠正错误,保证整体目标和要求的实现,不是为了培植个人势力,拉帮结伙,那么,我们在控制方法和手段上,就必须光明正大,坚持科学管理办法,彻底肃清旧的一套办法的影响。一是对下级不能搞权术,不能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二是不能安置亲信,听信谮言。三是不要喜欢听“小报告”,否则不正派的人就会投其所好,说东道西,拔弄是非,形成对一部分人的不正确看法,进而采取不正确的措施。四是与人为善,态度要端正,言语要讲究分寸。这样,既可达到控制效果,又不挫伤积极性,避免消极待控情绪和反控行为。

2因人而异

正确有效的控制,是领导者从下属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某种状态作为目标,并通过对其施加主动的、积极的影响,改变其行为状态,使之朝着既定的或新的目标努力。显然,对不同的人,要灵活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方能实现优化控制的目的。

3合理适度

控制的要义和真谛在于合理和适度,控制方法得当,能产生好的用人绩效,但绝非控制越强越紧越好,而要看控制所产生的压力是否超过了下属的心理承受能力。至于下级心理所能承受的压力,并无什么模式可以计算,需要用人者在平时细心琢磨掌握。

4控制优化

群化动力理论说明,一个组织由许多个体组成,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不同动力,诸如个体动力综合形成了群体动力。

注重使每个个体在方向上大体一致的条件下,愉快地工作,充分自由地发挥个体的能量,才是一种优化控制的理想状态。

所谓最优控制,就是设法尽量使被控制者乐于接受这种控制,并愿意把领导的意图变成自觉的行动。领导者在用人实践中,应该寻求和确立对下属的最优控制,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在不背离总体目标的原则下,允许和提倡下属“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表现出各自的聪明才智。

5注重下级自我控制

有效地控制下级,不能光靠领导者,还要强调下级进行自我控制。要让下级能够按照其所承担的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经常对比检查自己的工作和行为,发现偏差和问题,自觉地主动地纠正和解决。要通过教育和制订一些规定,增强下级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行动,使下级自我控制成为控制下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既需要领导具有依赖下级的思想意识,又要勤于在实践中去引导。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被控制。他们不喜欢别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做,当面临特殊的要求时他们会感到很难受。很少有人喜欢受批评或被纠正。然而批评或纠正都是控制中常发生的事情。当纠正意味着惩罚或解雇时,控制措施就显得非常苛刻。因此,领导者对控制的看法应该现实一些,有些控制措施对员工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领导者可采取措施,减少部属对控制的抵抗情绪。

①强调对部属实施控制的价值

留有余地的标准能够告知部属,他们的工作做得好还是不好。标准可把领导的干涉降到最低程度,并且只要符合标准就允许对工作方法进行选择。

②避免武断的或惩罚性的标准

部属们喜欢那些根据以往的记录确定的标准,“我们的记录显示一天完成150个是多数人都能实现的标准。”建立在分析尤其是时间研究基础上的标准更受欢迎。“让我们把这项工作定为一小时或两小时,以确保标准的合情合理”与“我们不得不把生产效率定在下一天175个标准上”这句话进行比较。

③控制标准要具体

尽可能用数字表示。要避免类似的解释“提高质量”、“增加出勤率”。相反,要把具体目标数字化,如在以后的六个月中缺勤“不得超过两天”或者“把浪费的比例从7%降到3%”。

④目标的作用是为了改进而不是惩罚

利用未达标准的事例来帮助部属们搞清如何改进工作。“上个月你的产量又低于标准,我们应该从头开始寻找一个影响你达标的原因,也许是我没有把具体的操作方法向你讲清楚。”

⑤对不符合目标要求的要惩罚明确

多数接受积极的鼓励,但也有的并非如此。然而,所有的部属,不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想知道如果他们不按要求工作会怎样。原则是你要尽量减少惩罚,但必须让所有人都清楚,标准必须达到,事先把不达标准将要受到何种处罚讲清楚。

⑥避免威胁部属说你不能让步

如果一个下属因未达到工艺标准要受到处罚,你要把处罚的原因和时间讲清楚。“如果4月1号前你不能把产量提高到一天150个,你将被处罚。”不能说,“如果你不能尽快符合标准,你将自讨苦吃。”如果你要提出具体的警告,事先要搞清楚公司是否会支持你。

⑦在控制措施的运用中要坚持一致性

如果已制定了适用于几个员工的工作标准,你就应严格按标准行事,而不能说你将使人人满意。如果觉得确有个别例外情况,那你一定要把例外情况解释清楚。对做同样工作的人,标准也应该是一样的;同样,对达到或没有达到标准的人的奖励或惩罚也应该一样。

⑧加强对员工的自律教育

自律即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企业各类人才应通过学习企业政策和法规法律以及企业管理的实践,增强法制意识,增强政治责任心和使命感,经常自我反省,自觉遵守各种社会规范和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经常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并能自觉地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自觉反思和纠正自己行为的偏差。

好好看完了怎么控制,我们再强调一下前文的一句话,在“爱民如子”的同时,要树立起作为领导的威信,即体现控制能力,以利于团队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制度和情感的力量都要发挥出来。其实在我们论述的控制理论中,本身也包含一些情感方面的因素。如果只是对下属进行机械管理,则不仅没有“爱”,连“敬”都没有了。

要在下属之间搞平衡

作为上司,如何调解下属之间发生的纠纷,实在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一旦因为公事变成私人恩怨,恐怕日后在工作上就会成为难解开的结。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其实在官场上,如果有人向你发一矢明箭,也足以叫你头痛的了。如果对下属间的矛盾处理不当的话,极有可能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比如,某个下属,平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你对他印象平平。可就是他,在某一天竟向你的顶头上司提出对你的不满,尤其是指责你工作分配不均。

发生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你平时对下属间的纠纷处置不当造成的。身为上司,经常都会遇到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除了公事,还包括一些私事,比如下属闹情绪、不和……都需要你去调解。记住,在调解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公正,不偏不倚,一碗水要端平。要学会“和稀泥”,当个“超级泥水匠”。没有必要去追查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些事情很可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所要做的只是将事情冻结,告诉双方“一切到此为止”。同时你还必须指出问题所在,例如某人的态度要改善,某人应该事事以公事为重。

在召见闹过纷争的双方之后,请不要在任何人面前再提此事,只须留意下属的表现是否有改进。要是两人都很强硬,那么你再考虑将两人分开吧。

“超级泥水匠”只是在下属产生矛盾时的应对方法。作为上司,要在任何时候都能维持下属之间的平衡,必须有一种遵循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等距”原则。

与下属交往,坚持“等距外交”原则,亦即要实施等距离接触,它有如下好处:

1有利于组织的团结

一个组织是否团结,首先取决于其内部因素。作为领导如果能够与下属保持“等距外交”,一视同仁,那么,本来团结的组织就会更加团结,就会减少出现不团结因素的可能性。而如果领导者对下属有近有疏,就可能使本来挺团结的组织出现不团结的因素,使本来就存在裂痕的组织加速分裂。可见从巩固和促进组织团结出发,也要保持“等距”。

2有利于工作

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协同效应和整体功能,取决于上下级能否形成合力。由非等距所促成或加速了的组织内部不团结现象,必然破坏组织的协同效应,削弱其整体功能,使上下级产生分力,从而给单位或部门的工作带来损失。因此,从工作角度看,我们也要保持“等距”。

3有利于与下属建立良好全面的关系

能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在处理下属的关系问题上,无不努力追求下属群体对自己的认同,保持等距,它可以使领导者避免与下属的关系片面性、畸形化,可以建立良好关系又具有延续性。因此,要想争取良好的、全面的、具有延续性的下属关系,必须保持“等距”。

4有利于个人成长进步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组织的考察、指导和帮助。但不论哪一级组织,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领导者的工作离不开上级指导,也离不开下属的支持。领导者同个别属下过“密”,必然导致与其他大多数下属的“疏”。这必然导致过密者的优越感,加剧过疏者的不平衡心态,从而影响其工作热情,影响其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技能的积极性,于个人成长不利。这里有必要指出,我们强调处理与下属关系要保持“等距外交”,是就指导思想而言。某一具体工作联系,某一特定行为,则不在此列。只要是正常工作关系,其他下属都能理解,不会介意,不必因拘泥“等距”而不能同部属进行正常联系和接触。

遵循“等距外交”原则就是要求领导者在用人行为中,领导者应该凭理智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与所有的下属保持等距离接触,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分亲疏,一碗水端平,做到“公事以外才是朋友”。

秉公办事,不仅是每个领导者应具有的美德,而且是正常从事领导活动的必备条件。

为了避免引起下属之间不必要的猜疑和误解,为了避免在同下属的工作关系中掺杂进多余的私情,坚持“等距外交”原则,是精明的领导者自觉采取的一条处人良策,也是公正合理地使用下属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等距外交”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不乏富有哲理的深层含义。例如:

(1)感情上的距离,是不能以接触时间和接触次数的多少来衡量的,在法定的工作时间里,领导者只与下属发生工作接触,哪怕这种接触与某甲仅发生1次,而与某乙却发生了10次,那也是“正常”的等距接触!

(2)让“私情”到公事范围以外去发泄,去流露,去交融。当着众人的面,领导者在使用下属时,哪怕“显露”出半点“私情”,也会激起大家的嫉妒,也可能“启发”另一部分人对他的趋从;当着大家的面对某人“疏”,很可能激起一部分人对他的同情,又可能招致另外一些小人对他的蔑视……聪明的领导者,决不会因对下属的亲疏远近,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工作关系,甚至影响领导活动(包括用人选择)。

(3)在处理下属之间的纠葛和矛盾时,有时候,即使领导者严格按照原则办事,也难免遭到“吃亏”者的猜疑和不信任,假如领导者平时就违背了等距接触原则,对下属有亲疏之别,远近之分,就无法胸怀坦荡、从容不迫地去处理下属之间的纠葛与矛盾。

同类推荐
  •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孩子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
  •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畅销100万册,著名实战管理培训专家为国企员工再次倾力打造“责任”读本。责任永远是国企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石。当责任感着眼于全社会时,国企就会成为真正的大品牌;当责任感着眼于国家与民族时,国企的核心精神已经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 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在精明的犹太人眼中,任何有价的东西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堪称人生无价的财富。犹太家庭的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你的财产被人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小孩如果回答是钱、钻石或是珠宝。犹太母亲就会接着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大人就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它比金子、宝石更值钱,只要你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 神机妙算(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神机妙算(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人都羡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有些妖魔化了,现实中能有那样的神机妙算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是神机妙算对于我们来讲也并不是遥远的传说。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用心观察,用心思考,来获得一定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如果你想成为富人,便要研究富人,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富人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放眼看天下的富人,去获悉他们成功致富的秘密。《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一书集结了众多富人的理财宝典,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诠释理财的妙处,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
热门推荐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7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7卷)

    主要内容包括:伊人寂寞、生死回眸、晚点、光头、继父、知音、嵌入灵魂深处的弹头、返祖、点燃一个冬天、天才、刺客、陌生的康乃馨、归途、投诉母亲等。
  • 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本书涉及到了三个领域:学校教育、家庭教养和个人成长。针对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理论的阐述、现实的思考和可行性的办法。对于如何培养懂得学习、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大有裨益,希望每为阅读过本书的人都能有所领悟,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扬弃,从而寻找到教育的本真。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文至武圣

    文至武圣

    文明的路在崩溃,悠悠千古岁月,葬掉了多少璀璨文明。 这一纪,文明再度陷入黑暗,是谁,要葬掉一切,将痕迹也抹除。 是文者,是武者,是大千世界亿万生灵,是他们,成就了一个个辉煌的文明。 也是这亿万生灵,亲手葬下了自己的文明。 文道,武道,阵,音,玄,所有的一切皆湮灭在时空长河,传承之路,在逐渐消失。 一位少年人,在这样一个时代横空出世,以华夏璀璨的文明,要唤起这个世界逐渐陨灭的文明。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将带读者了解中华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学问,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华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肥沃土壤的中华哲学,也必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但善于融合多种民族的文化思想,而且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从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内涵。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
  • 创新力

    创新力

    一流的人主动创新,二流的人被动创新,三流的人拒绝创新。创新力是一流的人和末流的人的分水岭,是人的所有能力中的灵魂。开阔思路,塑造自己的创新意识,收获成功的硕果。
  •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天赐恶皇后小小恶魔帝王

    深幽的老宅中,一男一女衣衫不整的被推到在鹅暖石铺砌而成的地面上。“老爷饶命啊,老爷饶命啊,是三夫人勾引小的,是三夫人……”长相轻浮的男子,此刻脸色煞白,痛哭流涕的看着冷冷的看着这一幕的男子,这宅院的主人,司马无情。而一旁的女子,似乎还没有从迷蒙中清醒过来,闻言,只是缓缓的跪直身子,茫然的看了一眼说话的男子,在转头看向冷眼看她的男子,她的丈夫。净白的脸颊上还有着异样的潮红。……
  • 降服薄情CEO

    降服薄情CEO

    “只是个女人而已,远比不上集团的利益,”男人冷酷的声音传出。新婚之后,然后被送给另一个男人,留下一句:我愿你永远不识后悔的滋味。从容离去,接着,再也遍寻不着。三年后,名动全球的商场笑修罗雪倾世出现在男人面前,有着一张和那个女人一模一样的脸,却更多的是冷漠。女人笑的妩媚:“你要做我男人吗?”男人无言以对,女人耸肩,转身离开,嘟囔一句:“你不愿意,那我找别人好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