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500000033

第33章 哲学与安心:心无所住,活在当下 (2)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却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并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幸福,何必去羡慕别人?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幸福,才是快乐之道。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英】雪莱

生活是多彩的。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我们经常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处事方式:在成功的掌声和鲜花面前,有的人以此为动力攀登不息,有的人则飘飘然而踟蹰不前;在挫折和打击面前,有的人卧薪尝胆、再度崛起,有的人则万念俱灰、一蹶不振;在权力面前,有的人如履薄冰谨慎从事,有的人则目空一切、得意忘形……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否拥有一颗平常心。

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镭后,1903年12月,居里夫妇因此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世界各地纷纷来信索求制镭的方法。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某个星期日的早晨,他们进行了5分钟的谈话。彼埃尔·居里平静地说:“我们必须在两种决定之中选择一个。一种是毫无保留地叙述我们的研究结果,包括提炼办法在内……”居里夫人做了一个赞成的手势说:“是,当然如此。”彼埃尔继续说:“或者我们可以以镭的所有者和发明者自居。若是这样,那么,在你发表你用什么方法提炼铀沥青矿之前,我们须先取得这种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地制镭业上应有的权利。”“专利”代表着巨额的金钱、舒适的生活,代表着可以为子女留下一大笔遗产……但是,居里夫人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这样办,这违背科学精神。”无疑,如果居里索要专利,可以获得巨大财富。

居里因意外去世后,居里夫人坚强地一个人担负起了两个人的工作,并设法做得更好,她的工作条件依然很艰苦,而且,还要经受着外界的讽刺和挑战。经过十个月的刻苦钻研,又一次成功地得出了新的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实验论证,有力地驳斥了另一位化学家的错误论断和挑战。这一次的研究成果也再次受到世界科学界的重视。1911年,瑞典科学院的评判委员会,再次授予她诺贝尔化学奖,并取得“镭王后”的称呼。

1921年,居里夫人应邀访问美国时,美国妇女组织主动捐赠给她l克镭(价值百万美元以上),这正是她急需的。她虽然是镭的发现者,但她买不起这样昂贵的金属。在赠送仪式之前,当她看到“赠送证明书”上写着“赠给居里夫人”字样时,她不高兴了。她声明说:“这个证书还需要加以修改。美国人民赠给我的这1克镭应当永远属于科学,但是假如就这样规定,这l克镭就成为私人财物,成为我的女儿们的产业,这是绝对不行的。”主办者当天晚上就请了一位律师,把证书做了修改,居里夫人才在“赠送证明书”上签了字。

伟大常常起于平凡,杰出的人常常不为名利所动。居里夫人两次获得20世纪学者的最高荣誉,18次获得国家奖金,她还被授予117个名誉头衔,独步科学尖端。对于名利,居里夫人总能保持一种平常的态度,从不为得到的荣誉而自满。面对命运中巨大的艰辛和荣誉,居里夫人常常谦逊地说:“的确有过一些凄风苦雨的日子,那也是我一生中最难耐的时光。回想起来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堂堂正正地昂起头颅脱身出来。”连爱因斯坦都赞誉她说:“在所有的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曾自豪地说:“我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万贯家产,但给他们留下了健康的身体。”后来她的两个女儿,一个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一个著有《居里夫人传》,都成为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居里夫人凭借对事业的执著和对科学精神的坚持,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科学上和生活中的难题,不仅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平常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经历磨难、挫折后的一种心灵上的感悟,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人的内心会时常由于外物的变化而起伏波动,能在如今这样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保持一个平常性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人生境界。

平常心,实不平常。事事平常,事事也不平常。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都能拥有平常心,那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就如孔子所赞美的,不是个圣人,也是个贤人。只要我们努力,是能够以平常心去对待纷杂的世事和漫长的人生的,至少也能够做到以平常心跨越人生的障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愈是具有平常心的人,生活愈能幸福,而那些整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反而苦恼无穷。做人应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消极遁世。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平常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平常心是一种超脱眼前得失的清静心、光明心。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接受生活中的意外和惊喜,既要拿得起也应放得下。

宠亦泰然,辱亦淡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万物发展有其规律,到极致时就会走向反面,到鼎盛时就会走向衰败。熊熊燃烧之火,离快要熄灭的时候已经不远了。因此,身处高位时要淡泊处之。

也许,你没有辉煌的业绩可以炫耀,没有大把的钞票可以挥霍,但你拥有淡泊,这便是难得的幸福了。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真我,是英雄本色。追求淡泊者,生活的道路上永远开满鲜花,永远芳香四溢;追求名利者,生活的道路上遍布陷阱,只能在生命终结的一刹那体会到稍纵即逝的快乐。

孙叔敖原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三个月后做了令尹(宰相)。他善于教化引导人民,因而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

有位孤丘老人,很关心孙叔敖,特意登门拜访,问他:“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孙叔敖回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来怨恨。”

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心胸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普遍。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孤丘老人感到很满意,于是走了。

孙叔敖按照自己说的做了,避免了不少麻烦,但也并非是一帆风顺,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复职。有个叫肩吾的隐士对此很不理解,就登门拜访孙叔敖,问他:“你三次担任令尹,也没有感到荣耀;你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开始对此感到疑惑,现在看你的气色又是如此平和,你的心里到底是怎样的呢?”

孙叔敖回答说:“我哪里是有什么过人的地方啊!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却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才没有觉得荣耀或忧愁。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的追求是随顺自然,悠闲自得,哪里有工夫顾得上什么人间的贵贱呢!”肩吾对他的话很钦佩。

孔子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古代的真人,有智慧的不能使他意志动摇,美女不能使他淫乱,强盗不能劫持他,就是伏羲、黄帝也不配和他交游。死和生对于人是极大的事情了,可都不能改变他的操守,何况是官职爵位呢?像他这样的人,精神穿越大山无阻碍,潜入深渊也不会被水沾湿,处于卑微地位不会感到狼狈不堪。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他越是给予别人,自己越是感到富有。”孙叔敖后来得了重病,临死前告诫儿子说:“楚王认为我有功劳,因此多次想封赏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为了奖励我生前的功绩,一定会封给你土地,你千万不要接受富饶的土地。在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地方叫‘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名字也很不好听。楚国人信奉鬼神,越国人讲求吉祥,都不会争夺这个地方,因此这个地方可以长久拥有。”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给他儿子一块相当好的土地,他儿子辞谢不受,只请求寝丘之地,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按照楚国的规定,分封的土地不许传给下一代,唯有孙叔敖儿子的封地可以世代相传。

孙叔敖的所作所为,其实并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地方。但真正实行起来,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做出傻事,很多聪明人都会因利令智昏而犯错误,等到头脑清醒的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因此,做人多一些淡泊,少一些贪欲,不会有什么坏处。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有太多的欲望。一个人需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虽然我们渴望成功,渴望生命能在有生之年画过优美的轨迹,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平平淡淡的快乐生活,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这种成功,不必努力苛求轰轰烈烈,不一定要有那种揭天地之奥秘,救万民于水火的豪情,只是一份平平淡淡的追求,但这足矣!

生活,并不是只有功和利。尽管我们知道我们大家必须去奔波赚钱才可以生存,尽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无奈和烦恼。然而,只要我们拥有一份淡泊之心,量力而行,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能做到宠亦泰然,辱亦淡然,有也自然,无也自在,如淡月清风一样来去不觉。生活,不是要轻松得多吗?

有了这份平淡的处世心态,你就会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快乐地生活。

缷下浓妆得见质朴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

——【英】培根

人类是世间万物的灵长。人在自然界中是高贵的,那是因为人是有理性会思想的动物,并且只有人类具备改变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类的进化史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经历了很大的转变:从敬畏自然、依赖自然转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为自然立法。

人是自然的产物,要热爱自然。人类只有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自然才会赐福于人类。因此,中国的老庄哲学强调人须因顺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一体。人要经常地接触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关爱自然,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幸福,才会生活得快乐。人只是自然中的普通一物,自然本身有它的法则和内在的活力,假使人总是将自己很狭隘的规范将自然界框住,就会把这个活力封死。老庄反对人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然之上,对于自然的规律横加干涉和改变。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曾讲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它充分地反映了顺应自然的必要。

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有一天一起去拜访中央之帝混沌,混沌热情周到地款待了他们。告别之时,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想用某种方式来回报一下混沌。他们商量说,人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和呼吸,可独独混沌没有,我们来为他打开七窍吧!于是,他们一天给混沌打开一窍。七天后,七窍是开了,而混沌却因此而死去了。

这则寓言充分地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为地改变自然,不仅无益,有时甚至会置自然之物于死地。道家认为人从自然中来,还要回到自然中去。因此道家坚持返璞归真,反对异化,回归自然。然而一提到自然,我们往往就觉得要清心寡欲,降低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总之,就是履行“苦行僧”式的生活,但我们却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对于这样做的效果,更是不知所以。

庄子有一次在钓鱼,他已经钓了一桶鱼了,正好赶上好友惠施来看他,惠施那时候在魏国做了大官,很威风,他自己坐了一辆车不说,后面还跟了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威风得很。庄子一看到惠施这样子,于是做了一件事:他把满满的一桶鱼全部倒进了河里,只剩下一条拿回家去了,对于惠施的到来不理不睬。

庄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他就拿一条鱼,意在对惠施的夸张炫耀行为的一个讽刺,他认为人根本不需要坐十几辆车,惠施的作为实际反映的是一种占有的心态。但不是说占有了要用,他还要在占有里边对比。

当今社会人们很难再把孝顺、廉洁、高尚等字眼作为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却只关注他占有社会财富的多少。一个人占有的越多、越好,似乎就表明他越成功,而事实上,正如庄子自己做的那样,一条鱼就足够吃了,何必要一桶?

庄子认为人要摆脱外在的诱惑和负累,从这种占有的心态中退出,只有回到自然之中,人本身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他是修身。他不同于儒家的修身,因为他最后表现出来的是非常率真的真性情。回到自然,也就是回到人的真实存在。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热门推荐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豪门逆转:冷妻王者归来

    豪门逆转:冷妻王者归来

    “我怀孕了。”“打掉!”他是目中无人的商界至尊,眼高于顶,不可一世!结婚后三个月他让她打掉孩子,签下离婚协议书!六年后偶遇,她当他是陌生人,他却扬言要夺她儿子。“君昱铖,儿子是我的!”她低吼,而他,敛眸低笑,“好,儿子归你,你……归我。”
  • 网游女仆

    网游女仆

    裁缝、炼金、耕种、治疗……技能样样精通。小怪、BOSS、副本、攻略……资料信手拈来。是大神吧?非也,小小网游女仆一枚。“我要的魔法书呢?”“少爷,立刻给你送过去!”
  • 末世狩猎人

    末世狩猎人

    末世行走的独狼,只求开辟属于自己的天下。末日降临一刻,世界成了魔的天下。你没有资料,不了解一切。想活下去,唯有拼命的去探索,去寻找这个末世的终点。但当你发现这个世界的可怕之时,你就需要资料和信息。那么,你会从那里得到?
  • 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

    企业做大做强的88个通用法则

    本书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用微妙的语言、意味深长的哲理、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向广大读者详细地阐述一个企业创业、发展、辉煌的过程。成功之路千万条,读透此书,您会在创业之旅上少走弯路,多走捷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神印皇座

    神印皇座

    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这是一段失落的神话。少年古月应劫而生,持神斧,斩巨孽,开纪元,救苍生。百族争霸,妖兽横行,我们且看少年古月如何在蛮荒世界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一切,都从蛮荒开始......
  • 一等替嫁妃

    一等替嫁妃

    因为她与他心爱之人长得相似,所以他强娶她。他宠她,爱她,只要她想要的,哪怕是天上的月亮,星星,他都想尽办法满足她。可是在这溺宠中,他却惟独没有给她爱情!可是他给她所有的东西中,她想要的只有爱情!在他对她的好,对她的温柔中,她的心一点点的沦陷,当她爱他到无法自拔时,陌生女子的出现,让他对她所有的柔情不再,只剩一脸绝情的脸庞,只为逼她对他放手。一碗穿肠毒药,从此让她心冷如铁。当所有的真相揭开之后,他们谁都没有力量寻求一个支点回到最初。那满头的三千青丝一夜成雪,再度回眸,便是倾覆天下!【恨的缘起】凄冷的大殿内。“叶璇玑,梦雪已经回来了,已经不再需要你这个替身,从此以后请你消失在我们眼前!”叶璇玑一袭火红的袍子在身,金灿灿的金步摇在风中轻轻摆动着,她看着眼前的男子,依旧眉星剑目,只是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柔情,“你说什么?你一直都把我当成她的替身?!”“是!”“那一年多的相处,你可有一点爱过我?”她的声音微微颤抖。而他的声音却是那般的坚定不移:“从未对你有过爱,若不是你那张脸和梦雪长得一样,你当真以为我会看你一眼么?”一杯穿肠毒酒,让她那满头三千青丝一夜成雪。【心碎成灰】他与心爱女子大婚之日。她一袭火红的袍子,三千白发披散腰间,不知灼痛了谁的眼。只见她,手中紧紧拽着一个木盒,微微笑道,“臣妾恭贺皇上大婚,这是臣妾送给皇上的新婚贺礼!”百里苍痕接过那盒子,手不知为何微微发颤,眼中竟闪过一丝悲怆。“皇上不打开看看么?”叶璇玑勾起一抹冷笑。当那盒子打开,浓重的血腥味渐渐弥漫在新婚的大殿内。“百里苍痕,躺在里面的那个是你儿子!我说过,你狠,我叶璇玑会比你更狠!”而后,她将捏住自己的白发,挥剑斩断,“发断,情亦断,从此你我之间如同此发!我叶璇玑以儿子的血起誓,有生之年,只要是你百里苍痕在意的东西,我必毁之!”【再见陌路】三年后。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而她却是他国的一国之母。一场战乱两人再度相遇。百里苍痕看着那满头的银丝,心痛至极,“璇玑,回来吧,我很想你!”“是么?”然而她却勾起一抹冷笑。“对不起,我爱你!”他望着她。“有多爱呢?”叶璇玑冷漠地看着他,乌黑的眸子中尽是讽刺。“爱入骨髓!”“嗯,我也爱你!只是这爱需要用你的命,用你的江山来换取!”一把长剑在她手中流转,瞬息没入他的身体内,而她却冷笑着,在他耳边呵气如兰。
  • 我的23岁美女总裁

    我的23岁美女总裁

    一个从国外大狱走出来的妖孽男人,却娶上了一个冰冷女王的总裁老婆,从此过着你瞅我不爽、我看你就厌的杯具生活。这是一部很纯、很暧昧,小蛤蟆吞小天鹅的美妙故事。靠着小小的手镯,会修真、医术、透视、预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