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4800000061

第61章 主持人语言的误区与克服(1)

广播电视语言规范的重大意义

语言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规范的语言就像一面旗帜,对外可以显示国家的地位,对内可以让国民看到国家的希望。语言素质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标志之一,它能带动国民思维的进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说说话”这么简单,语言的规范也不只是要求语音、词汇、语法,它还牵扯到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与社会各领域关系密切,语言作用于社会,又受社会的引导,它们互相影响着作用于人类,使之进步。尤其是广播电视这一强大的、现代化的传播工具,集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声像兼备、受众参与、容量大、功能全、接收方便、选择性强等优势于一身,加之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传播,比印刷媒体平面的文字传播要来得更加亲切平易,其直接可感的效力真是“入脑入心”。况且,广播电视的影响除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还有对于语言本身的学习和运用。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广播电视不啻一所无形的空中语言学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就受到了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人们遇到字音上的争论或困惑,总是以电台、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读音为标准。那些上口、质朴、形象的语言,生动地记录着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激励鼓舞着人们同心同德、奋发向上。好的语言也深化着人们的感受和认识,催化着人们语言运用的能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广播电视的语言示范、引导作用已经不如以前那样权威了,字音上有了争论,听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人的反而莫衷一是,还得查查字典才放心。不仅如此,从语言内容到语言形式,莫名其妙的、不能原谅的错误几乎俯拾即是。特别是直播的口语中,不负责任的胡侃闲聊,格调低下的油嘴滑舌,不合语法、不合逻辑、不讲效率、不讲文采、不得体的话语满天飞。观众(或听众)在欣赏节目的时候如坠入云里云雾,不知所云,逐渐对节目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广播电视在内容上对受众教育宣传的同时,也由于语言问题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想想“文革”时期的语言传播,曾使得普通老百姓“拿起笔来会写大批判文章,张开嘴四六句的套话成串”,那种文风的普及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从某种程度看,“语风”和“世风”互为关系,“语风”反映着“世风”,同时也影响着“世风”。现在,有些主持人语言素质不高,凡是不好连接或无法起始的话,就用“那么”二字来充当黏合剂。于是,节目中主持人、嘉宾以及打进热线的听众或现场的观众,“那么”之声不绝于耳;还有什么“好高兴、好好看”、“哇、哇噻”之类不合普通话规范的矫揉造作的词语轻易地挂在了女孩子的嘴边;更不要说那些唧唧哝哝的小家子气、玩世不恭的痞气、油嘴滑舌的俗气,不但没有给人们提供优秀的语言营养,反而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审美取向方面也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流行”的东西并非全是现代的东西,也并非生活中惟一需要的东西。“生活化”的节目一味强调流行,抹煞生活的多样性,在人们看来那不只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单调,它还关系到观(听)众的导向问题。“空中语言学校”的力量不可低估,语言形式上的问题从表面上看,直接影响人们的语言素质,而语言所承载的内容,则潜入人心,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和观念。从语言角度入手,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减少负面的消极影响,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言表达的环境就是语境,广电节目语境和日常生活语境有许多不同之处。对语言运用影响较大的,主要表现在语言目的和传播手段的变化上。首先,我国广播电视工作的性质、任务决定了语言目的的郑重性和引导性,它制约着广播电视语言的内容和品位;其次,在大多数情况下,节目的传受双方并不处在同一空间,即使有现场观众或热线电话的参与,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人还是不能与收音机、电视机旁的受众进行沟通交流,这种语言传播与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交谈是不同的。进入大众传播,不光是要求语言内容的郑重,还要求语言形式的完整和严谨(不能靠对方的质疑和双方的表情、动作来弥补口语的破碎或某些成分的省略)。广播电视的语体风格归根结底还是由其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即宣传教育需要的是庄重、正式的语言,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前面说到,广播电视节目语言要高于日常生活用语,而又低于书面用语。“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即是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语言。广播电视节目中的语言基本上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稿件的,属于复现性口语;一种是没有稿件的,属于原发性口语。前者虽是书面形式的转化,但由于广播电视语境的特殊性,稿件要吸取口语通俗生动、句式简短、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优势,还要考虑到“上口入耳”的效果,所以,播出的稿件是口语书卷体,它是落在书面上的,却要符合口语交际的要求。后者的即兴口语不等于同日常生活中的随意性口语,没有那么随便,不允许话题飞转,不宜松散粗陋,必须吸取书面语严密规范、文雅庄重的长处,讲究语言的集中性、连贯性和匀称性,力求“出口成章”,所以,广播电视中的口语应是书卷口语体,它是口头的,同时应该是汲取书面语精华的。从广播电视传播语境的特殊性出发,为有效地实现传播功能,语言运用必须使说的上口,让听的入耳。可以断言,广播电视语体的最大特点,就是集书面语与口语二者之长,既适合书写,又可以作为谈话的底稿。一口说出,广播、电视周围,无论男女老幼,皆乐于接受。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他的《文学论文选》一书中清楚地阐述了口语到书面语的加工过程,他说,“虽然它是从劳动大众的口语中吸取来的,但它和它的本源已大不相同,因为用来描述的时候,已抛弃了口语中那一切偶然的、暂时的、变化不定的、发音不正的、由于种种原因与基本‘精神’——全民族语言结构——不合的东西。”这对于我们在稿件撰写或即兴口语的“口语化”方面,无疑是很有启发的。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广播电视节目对语言运用的要求实际上比口语和书面语的要求都要高。除了坚持语言内容、导向和品位要高外,还要坚持规范性、可听性和适应性三个原则。所谓规范性原则,即符合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可听性原则,即适合广播电视传播语境,为方便理解,引起共鸣,增强交流感和参与感,对语言做出精心的选择和调试;适应性原则,即依据广播电视节目丰富的具体语境的变化,创作出多种多样,能真实生动地反映色彩纷呈的社会生活的广播电视语言。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活化、口语化”的内涵,深刻理解语言规范的重大意义,使我国的语言沿着健康向上的道路发展壮大。

我国广播电视语言规范化研究

世界上民族众多,语言也多种多样,民族间的交流不可避免地存在语言障碍,因此,全世界都在努力建设着一个拥有最大范围共同语的新世界。而作为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民族共同语无疑是最重要的,广播电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窗口。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以下亦称播音专业人员)的语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对本国语言的重视程度及整个国家的总体面貌。因此,各国都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播音队伍。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语,所以,我国的广播电视语言就必须具有普通话的规范性。播音专业人员掌握和使用普通话的水平就应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些标准涵盖语音、语法、词汇、修辞、逻辑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但从我国语言存在的实际状况和对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现状的分析来看,语音方面的问题是最为突出的。因此,语言的规范要从语音开始。

一、广播电视语言规范化要求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6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001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法律地位。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发的《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一、广播、电影、电视使用语言文字应做到规范化,对全社会起积极的示范作用。……五、广播、电影、电视使用普通话要合乎规范,应当避免读音错误。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12月修订本)为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1994年10月30日发出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中说:“普通话……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社会各行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等专业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该《决定》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此要求列入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颁岗位规范,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上岗)。”

几年以后,广播电影电视部制定了《关于中央三台实施〈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持证上岗暂行规定〉的意见》,明确要求中央三台的播音专业人员从1998年1月1日起,实行持证上岗,即《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是衡量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上岗资格的必备条件,普通话水平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的专业前景。作为行业的从业规定,广播电影电视部明确提出:省级以上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一级甲等。

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出了“关于建立广播电视系统普通话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和测试站的通知”。通知中说:“普通话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掌握并使用普通话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因此,播音、主持、影视演员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已经是一种民族交流的大趋势,由上述内容可知,今后,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想不学普通话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广播电视语言规范化的意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更重要的是统一了文字,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小篆一统天下的目标,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然而直至现在,受诸多因素干扰,中国各地方还没有实现“语同音”。有史以来,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费尽心力,但终未成规模。新中国成立给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带来了希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汉语普通话——中华民族新时期的共同语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从此,我国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几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果今天仍以50年代的那种方式来完成“语同音”这一巨大的语言工程,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所以,经过近十年的酝酿、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讨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最后确定了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基本措施来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使推普工作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这在目前情况下是优选方式。90年代中期,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了普及普通话的跨世纪目标,即“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21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这一奋斗目标是在90年代早期开始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之后提出的,它无疑是建立在对以“水平测试”的方式推广普通话能取得的速率和效果的坚定信心之上的。播音专业人员是广播电视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他们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点对象,是中华民族实现“语同音”的完成者。

同类推荐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technium)一词是凯文·凯利(KK)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博客专栏里,他说:“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论争、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上传到这儿,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技术元素》一书便是基于此专栏编撰而成。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热门推荐
  • 盗个皇帝做老公

    盗个皇帝做老公

    身价过百万的设计师,因出师未捷而无端卷入一伙高级盗墓贼中;神秘地宫他们一无所获,自己却惹上了大麻烦?
  • 母妃快跑,父王杀来了

    母妃快跑,父王杀来了

    男人对她视而不见,冷声吩咐道:“必要时保住孩子。”【五年后】两人再度相遇,她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卑微求爱的女子,但男人依旧高高在上:“倘若你乖乖撤兵,“你有没有爱过我?”快要临盆,孤王便给你一次机会。”“父皇,排练的时候你不是这么说的。她拉住男人的衣襟忍痛问道。”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从背后探出头。“死小子,闭嘴!”男人面露难堪的低吓道
  • 绝世天尊

    绝世天尊

    一个泡不到女友的悲剧男离奇穿越异世,意外成为了绝世天才。从此,充满奇幻色彩的异世之路开始了,泡妞,升级,虐虐高手,专治不服,逍遥异世,纵横天下……呃。没事勾搭小妹妹,和美女导师淡淡人生,淡淡理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捡了个萌宠带回家

    捡了个萌宠带回家

    新书已发《原来你喜欢我呀》失恋第一天,被他捡回家,好吧,先暂住一下!只是……大神,我们熟吗?只不过是友情客串一下你的女朋友,帮你撑个场面,就当做是报答在你这白吃白住之恩,你怎么就能真的这么亲密、亲切、又亲热呢?“大神,我们这样肆无忌惮地秀恩爱真的好吗?毕竟不是真的情侣啊……”“我们什么时候不是真的情侣了?”啊?什么时候?她……她也不知道啊……这是假戏真做了吗?
  • 爱了就请别放手

    爱了就请别放手

    【本书出版名:《我的世界只差一个你》】两年前,他给人设计,她一怒之下以一块钱为代价,签下了离婚书。两年后在一个商业酒会,失踪了两年的她归来,因和酒会的新贵牵扯不清,引起了一阵动静。害他丢足了脸面。那一个女人竟是他寻了两年的老婆?!于是,他直接将她扛了回家……
  • 外星殿下的宠妃:相亲相到外星人

    外星殿下的宠妃:相亲相到外星人

    大龄剩女遭遇外星王储,看剩女如何玩转外星宫廷。苏三三,小名小三,大龄剩女,永城一家小医药制剂公司的文员,终日为五斗米折腰,在经历了惨痛的、血泪淋淋的一百次相亲后,终于遇到了自己梦中的白马王子——流年!流年,市医院的外科副主任,海归,年轻有为,文质彬彬,不但学识渊博而且非常富有,像他这样优秀的男人居然拜倒在苏三三的石榴裙下,这让苏三三对着突如其来的爱情既忐忑不安又热血沸腾。两人开始交往,然而苏三三心中的忐忑不安却越来越强烈,终于这种不安得到了证实,流年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人家是外星人,而且还是卡扎星系的皇位继承人!他来地球的真正目的也不是为了寻找自己未来的皇后,是为了挫败一起惊天惨绝人寰的阴谋。这让苏三三欲哭无泪!苏三三该何去何从?因为某种原因而接近苏三三的流年王子会不会最终爱上苏三三?流年所在的星系的皇室尤其是流年的母后能不能接受一个被他们成为没有头脑、品种恶劣的种族的女孩做未来卡扎星系的王后?那天大的阴谋能否被流年阻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相亲相到外星人——穿越光年之恋》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境界取决于理想,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便不可能有美丽,也缺不得爱心。应该是,人生得追求境界
  • 杂草丛生的五一班

    杂草丛生的五一班

    小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是一夜之闻,女孩子们似乎都变漂亮了。当然,一个人的长相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当小小看到一向奔放的小茶举止优雅地整理裙子的时候,答案找到了!原来,一个电影摄制组要到小小的学校进行演员的选秀,不甘于做小杂草的女孩子们都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魅力,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可以成为明星呢。为了不给侦探团的形象抹黑,伙伴们决定给报名参加选秀的小小和小茶进行演出题目的特调——表现恐惧。于是“恐惧体验计划”诞生了,可是在看恐怖片体验恐惧的过程中却发生了灵异现象,让一向对恐怖片免疫的小小同学发出了吓人的尖叫声……
  • 仙魔六界

    仙魔六界

    天地分为仙、佛、人、妖、魔、鬼六界。其中,佛界独立,人界、鬼界为仙界统治,然而魔界一直和仙界对立,而且收服了妖界。天地如此多娇,然而也是杀气暗涌。天地可以有无数个英雄,然而天地的统治者只能有一个。因此千百年来,仙魔两界纷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