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900000022

第22章 第13课 《管理的实践》—管理:一座挖掘自我能力的宝藏 (1)

彼得·德鲁克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博士学位,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1933年任伦敦银行经济专家,后被聘为美国管理科学院成员。一生所获荣誉无数,包括泰勒奖、CIOS金质奖章,等等。

德鲁克的著作被公认为是管理科学中的经典。权威的《经济学家》杂志曾经评论说, “到目前为止,管理理论只产生过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这就是彼得·德鲁克。”由于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学领域的开拓性贡献及其对当今管理学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所以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2002年初,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2001年管理大师风云榜》,在评出的“十大管理名师”中,彼得·德鲁克位于榜首。

这本书是第一部以全新观点的角度看待管理,也是第一部以实际执行层面所立论的管理学书籍。它成为现代管理学奠基之作,畅销半个世纪,影响了全世界无数的经理人和管理学者,至今仍为必读经典。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效率管理:要事第一

将你手头的工作排个序,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把最要事放在第一位,把要紧的事情做好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

——《管理的实践》

彼得·德鲁克认为,在管理者面前,摆着许多值得去做的工作,但管理者的时间却是非常有限的。作为一名公司的管理人员,如何高效而顺利地做好工作,第一步应当是学会安排自己的事情,就是将你手头的工作排序,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把最要事放在第一位,把要紧的事情做好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

这种“要事第一”的办事原则其实不单单是针对管理者而言的,对于企业员工甚至一个普通人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它启示我们:只有将要事、大事、急事放在第一时间,集中精力用最活跃的思维将其处理好,才能提高效率,从而让工作进行得更加迅速。

一天,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我们来做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专家问:“瓶子满了吗?”

“满了。”所有的学生回答。

“真的吗?”专家反问道。

说着专家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进去,并敲击玻璃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

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

“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

“没满!”学生们大声说。

只见专家拿过一壶水,缓缓地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

“是的,”专家说,“你说得对。但那还不是它的全部寓意所在。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问题在于,什么是你一天当中的大石块?什么是你一年当中的大石块?什么是你生命当中的大石块呢?”

教室里一片沉寂,学生们开始了思考。

你应该把时间花在关键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关键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费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这是高效员工的必备法则,掌握这个法则,效率就会提高。

某部门主管因患心脏病,遵照医生嘱咐每天只上班三四个小时。他很惊奇地发现,这三四个小时所做的事在质和量方面与以往每天花费八九个钟头所做的事差不多。他所能提供的唯一解释便是:他的工作时间既然被迫缩短,他只好将它花在最关键的工作上。这或许是他得以维持工作效能与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

只有养成做要事的习惯,对最具价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时间,工作中重要的事才不会被无限地拖延。这样,工作就不是一场无止境、永远也赢不了的赛跑,而是可以带来丰厚收益的活动。

有效管理:每次只专心做好一件事

我们多数人即使专心一致地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也不见得真能做好,如果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事,那就更不必谈了。

——《管理的实践》

很多人试图一次完成几件事情。但是研究表明,成功人士一次只做一件事。他们知道,这样做比没头没脑地做几件事更节约时间。这样做起事来更专注,费时更少,出错更少。

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常被视为令人羡慕的技能,甚至被当做工作要求之一。其实,这通常只是解决时间管理不善的遗留问题时,效率最低下的方法。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我们的事物太多太杂,市场失控。我们多数人即使专心一致地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也不见得真能做好,如果在同一时间内做两件事,那就更不必谈了。”

许多人做事效率很低,就是同时做很多的事情,导致自己无法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成功学大师奥里森·马登曾经在一项调查研究中要求参与者写下自己的目标,不限个数,但是要相信自己这些目标都能够完成。

若干年后,他对这些人进行回访时发现:那些只写下少量目标的人,大部分目标都实现了;但那些写下多个目标的人,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大多数的目标,剩下的有限目标他们完成得也大打折扣。

1997年年底,马云带着他的团队进驻北京,与外经贸部合作。但是这次合作并没有持续多久,于是在1999年,马云返回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建立阿里巴巴网站(www.alibaba.com)。

这一时期,正值中国互联网最疯狂的时候,新浪、搜狐、8848风生水起,互联网被人们称为“烧钱”的行业。作为其中一员,马云和他的追随者们也被认为是一群疯子。疯子就疯子,经历了几次创业磨炼的马云已经将阿里巴巴作为他到达光荣和梦想彼岸的理想之舟,他要做的就是充满激情地向前走,永远地走下去。

2003年,阿里巴巴的股东孙正义召集了他投资的所有公司的经营者们开会,每个人有5分钟时间陈述自己公司的现状,马云是最后一个陈述者。他陈述结束后,孙正义做出了这样评价:马云是唯一一个3年前对他说什么,现在还是对他说什么的人。

2005年12月6日至16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上,马云应邀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演讲。在这次演讲中,马云再次重申了阿里巴巴对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的坚决态度。

他不知道1995年以后阿里巴巴什么样子,但是在未来的三年到五年,他仍然会围绕电子商务发展自己的公司,他觉得阿里巴巴绝对不能离开这个中心。十年的创业告诉他,阿里巴巴永远不能追求时尚,不能因为什么东西起来了就跟着起来。

一切皆为目标服务,一切皆为“专心做一件事”——电子商务。正如马云所说: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在传媒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可能都会抛弃你。”

作为员工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集中心智全力以赴将一件事做好。“每次只做好一件事”这不仅是员工的一项行为要求,更是成功的一个捷径。

人一辈子不可能什么行业都精通,什么道理都明白。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很了不起的。马云刚创业时,面对的都是别人的长处,显露的是自己的短处。但是马云说,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你想做什么,到底要做什么?不要受外界影响,你自己就要确定你今天就是要做这个事情。

自我管理:把正确的事情做好

正如很多人分不清有效和有效性一样,很多人也分不清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拥有正确的观念、能够突破组织藩篱、并能够把自己以及他人从传统观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人,才能够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从容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他说:“正如很多人分不清有效和有效性一样,很多人也分不清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其实,从宏观上讲,做正确的事就是做符合企业使命和价值观的事;从微观上讲,做正确的事就是做事必须有正确的方向,能提高个人工作效能,就是一种既注重过程又重视结果的工作方式。正确地做事,就是怎样正确地完成任务,即做事的正确方法。

同类推荐
  • 记事本成功法

    记事本成功法

    最简单的工具往往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像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经汴学家科特勒等大人物都有用记事本的习惯。你希望像他们一样成功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合理使用你的记事本吧!
  •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科学工作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某项观察、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把某人得到贵人的提携,或者在困境中遇到转折点,从此走上成功之路的现象,称之为机遇;把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活动中出现的,起带动促进作用的新情况、新目标,称之为机遇;把能促进事业获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闪即逝的现象、先兆或时机,称之为机遇。
  • 领导金口财

    领导金口财

    作为一位领导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使自己在万众瞩目之下,身处各种场合之中,面对各种对象之时,都可以树立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事例说话,融理论指导性与实际可操作性于一炉,告诉大家在讲话时,如何告别“领导忌语”、提高领导素质、优化领导环境、改进领导作风等等。全书语言精妙,文字洗炼,值得一读。
  •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生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但是要活得有质有量,因为我们被赋予了生命,这本身就值得感激,在人生的道路,生命与我们一路同行。
  • 世界级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世界级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无论是商场,还是政界,都有这些精英们的身影,不论是谁,他们的成功都得益于家庭教育。本书为您精心准备了众多世界级精英的成长故事,向您揭示他们的家庭给予了他们的教育和熏陶,相信阅读此书,一定能让你深感震撼,并在震撼之余,从中汲取营养,从而对你的教子提供有效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快乐的金色年代

    快乐的金色年代

    罗兰为了给玛丽进入盲人学校筹学费,只身赴十多英里外的布鲁斯特屯垦区教书。那是罗兰最无助、最失意的一段日子。幸好阿曼乐每周星期五下午都不畏风雪严寒.驾雪橇接她回家过周末。冬去春来。伴随着清脆的雪橇铃声。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罗兰又离家去马基家的放领地陪伴孤独寂寞的马基太太,赚取每周一块钱的酬劳。同时,阿曼乐也忙于放领地的农事。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而让罗兰若有所失的是,那个凡事都爱与人争夺的奈妮·奥尔森正向阿曼乐传递着情意……
  • 相灵师

    相灵师

    到底遮掩着什么?一切都是谜团……,相灵师是个神秘的职业,传说中这个职业能看到阴阳二气,还能通过特殊的手段改变阴阳二气的比例,用灵术操纵天下气运……那一年,我用乡下池塘里一条黑鱼精的内丹,打开了相灵师的神秘世界……相灵?养灵?除灵?可以改变阴阳二气的我,未来的道路如何抉择!天池里巨大的铁索,楼兰古国千年不死的王,野人山长满人脸的妖树……千年谜团,人谋,鬼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十八年后,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解读父亲。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一瞒就是十八年
  • 锦绣婚途:误惹纨绔痞少

    锦绣婚途:误惹纨绔痞少

    “唐诗诗,我劝你聪明点,孵不出蛋来就别厚颜无耻的占着窝!”婆婆扶着一个怀孕的女人找上门,无限傲娇。唐诗诗看看上门女人微微隆起的肚子,又看看她身边小心伺候着的婆婆,最后将目光落在一旁抿着唇自始至终没有打算开口的男人身上,心冷成冰。三年自以为是的幸福婚姻在这一刻成了一场狗血而俗气的笑话。六年的感情最后换来的是薄薄的小小的轻轻的一张支票:一千万!那个男人因为金钱权势背叛了他们的感情,而她却因为背叛而挥霍了他的钱。这场交易--看起来也貌似公平!最可恨的不是你被挖倒了墙角,而是那无节操的一堵破墙恶劣的公然返身还想要左拥右抱!妻子变xx?亏他想的出来!叔叔同意了!婶婶也同意了!TMD!唐诗诗忍无可忍!既然忍不下去了,那只好学着残忍!前夫悲愤的说:“你竟敢背叛我!唐诗诗,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要脸!”唐诗诗讥诮道:“脸是个什么玩意?我要它何用?”离婚女人门前是非多,情敌步步紧逼连环陷害;前夫不要脸的公然提出“回到我身边!”,妄图左拥右抱;情根深种的大学学长闻讯回国,虚怀以待;就连养父母的弟弟都跟她住到同一个屋檐下频频示好;结果有人更绝,直接将唐诗诗拉进民政局--扯证!吃一堑长一智,再入豪门的唐诗诗脱胎换骨,见招拆招,发誓将自己的爱情,捍卫到底!推荐妖的新文《误嫁豪门之小妻难逃》:《三生三世凤临天下》: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老乌哲学

    老乌哲学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本书是目前针对管理这一主题最综合全面的一本图书,内容涵盖了今天的所有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习的有关管理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但有实践的经验,还有日常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雇佣与解聘、员工激励、委派授权、沟通、团队建设与管理、员工发展与训练等在当今商业社会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