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900000003

第3章 《三字经》(2)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王羲之教子极严,一丝不苟。相传,王羲之曾教导儿子:“你能把院子里这18缸水都写完,字才能练出骨架子。”有一次,献之拿着自己写的字让他指点,他看到其中有一个“大”字架子上紧下松,便随手在上面加了一点,变成“太”字。随后,献之又拿着字让母亲看。书法造诣很深的王夫人看完后摇摇头说:“我儿写这两千字,只这一点似羲之。”献之仔细一看,原来正是父亲加的那一点。从此,他更加刻苦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知识拓展

玉器是怎么来的

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玉器,一个个晶莹剔透,巧夺天工。可是你知道吗,那些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zhè)榴石等“解玉砂”,加上水研磨玉石,慢慢地把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制玉不应该叫雕玉,而应该叫治玉,或者琢玉、碾玉、碾琢玉。

为①人子,方②少时,亲③师友,习④礼仪。

注释:

①为:做。②方:正当。③亲:亲近。④习:学习。

译文:

为人子弟,年少的时候,就应当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学习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读故事,懂道理

魏照学师

东汉时期有个著名的学者叫郭泰,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人品高尚,因此,有不少读书人都争着拜他为师。

有个叫魏照的少年,他从小就立下大志,要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听说郭泰学问高深,于是就去拜他为师。刚开始,魏照跟别的学生一样也是每天到老师家里听课,早来晚走。后来,他干脆把行李搬到了郭泰家,整天和郭泰形影不离。郭泰很奇怪,就问他:“别人都是早来晚走,你为什么要住在我家呢?”

魏照诚恳地说:“现在要找一个能传授知识的老师很容易,但要找一个能教人如何做人的老师却很难。我和您住在一起,就可以随时观察和模仿您的言行,学习您的为人处世。这样一来,我就知道如何待人接物了。”

一席话使郭泰很受感动,于是更加耐心向他传授知识。后来魏照也成为博学高尚的人。

知识拓展

古代的拜师礼——束脩

在我国古代,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先奉赠礼物,以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到了唐朝的时候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老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

香①九龄,能温②席。孝于亲③,所当执④。

注释:

①香:指黄香,东汉人,以孝行闻名。②温:使……变得温暖。③亲:父母亲。④执:做到。

译文: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敬父母,在严寒的冬天,先用身体把父亲的枕席温暖后,再请父亲就寝。孝敬父母,是做儿女应当做的。

读故事,懂道理

黄香扇枕温席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9岁时,母亲便去世了,靠父亲一人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儿,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在黄香出任某地太守时,他体恤百姓们的疾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知识拓展

有关“孝”的名言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论语》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

——鲁迅

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林语堂

融①四岁,能让梨。弟②于长,宜先③知④。

注释:

①融:指东汉学者孔融。②弟:同“悌”,尊敬兄长。③先:趁早。④知:知道。

译文: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读故事,懂道理

孔融让梨

孔融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事,父母亲非常喜爱他。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

一次,孔融的母亲买来许多梨,父亲就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于是他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父亲看到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他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父亲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父亲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

知识拓展

孔融

很多人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是你了解孔融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孔融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父亲孔宙,曾经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年少成名,后来经人举荐步入仕途。曾出任青州北海郡(东汉郡国名,在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因政绩卓著,当时的人们又称他为“孔北海”。东汉末年,因与曹操在政治上有分歧,被曹操所杀。

首①孝②弟③,次见闻,知某④数,识某文⑤。

一而⑥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①首:首要,首先。②孝:孝敬父母。③弟:同“悌”。④某:指代一定的或不确定的人或事物。⑤文:文字。⑥而:用来表示承递的虚词。

译文:

做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接下来是增长见闻。要知道基本的算术,以及认识一些文字。

数字从一开始,十个一累加为十,十个十累加为百,十个百累加为千,十个千累加为万,以至于无穷。

读故事,懂道理

祖冲之算圆周率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比)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直径为一,周长就是三)作为圆周率。后来发现,这样的算法误差太大。到了三国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提出了“割圆术”,即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无限接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出圆周率为314。并且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圆周率就越准确。

可是,祖冲之并不满足前人的成就,还想把圆周率的精确度再提高一步。祖冲之在书房的地板上画了一个直径一丈的大圆,紧接着就运用刘徽的“割圆术”的方法开始计算圆周率。

为了求出最精密的圆周率,祖冲之逐次在圆内接正六边形、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四十八边形、九十六边形……日复一日,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从不间断地辛勤计算着。一直割圆到24576边形,这样边已经和圆周紧贴在一起,不能再割了。祖冲之经过艰苦的计算,终于得出较精确的圆周,他指出,如果一个圆的直径为1,那么它的圆周大于31415926,小于31415927。这个结论,用现代数字符号写出,就是:31415926<π<31415927。

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知识拓展

算盘

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数据运算复杂的题目,可能会用到计算器。但是在计算器发明之前,人们又是用什么工具来计算数据的呢?那就是算盘。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是框,里面固定着一根根小棍,小棍上穿着珠子,中间一根横梁将算盘分成两部分,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三才①者,天地人。三光②者,日月星。

注释:

①三才:指天、地、人。②三光:指日、月、星。

译文:

世间有三才,就是天、地、人。天上有三光,就是日、月、星。

读故事,懂道理

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明珠一样闪亮。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仰起头,对着夜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我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星和那颗星星,总是离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它们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勺口对着的一颗亮星,就是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为了验证爷爷的话,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东汉人。他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知识拓展

为什么星星有明暗之分

晴朗的夜晚,抬头仰望天空,我们能看到天空中有无数的星星在闪耀。有的星星很明亮,有的却只发出很微弱的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每个星星的发光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强,有的弱。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发光能力最强的比发光能力最差的大约相差100亿倍呢。另外,由于星星和人们之间的距离有远有近,离人们距离近的星星它的发光能力强,因此人们看到它就会觉得它很亮。可是,即使发光能力相当强的星星,假如离人们十分遥远,那么它的亮度也许还不及比它的发光能力差几万倍的星星呢。

三纲①者,君臣义②,父子亲,夫妇顺。

注释:

①纲:道德标准,行为准则。②义:合乎法度。

译文:

三纲是君臣、父子、夫妇之间应该遵守的三种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间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要和顺相处。

读故事,懂道理

忽必烈深明大义

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年轻的时候,他的哥哥蒙哥是当时蒙古国的大汗,他只是一个藩王。他热衷于学习汉文化,并且在自己所在的封地推行汉文化,任用汉人做官员,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赢得了当地人们的尊敬。看到弟弟的势力一天天地壮大起来,并且受到很多人的拥戴,蒙哥担心他会谋反,夺取自己的汗位,于是派人监视忽必烈。

忽必烈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主动把自己的妻子、儿女送到了蒙哥那里,并且告诉蒙哥:“如果我有二心,背叛朝廷,你就把我的家人都杀了。”蒙哥见他这么做,也就放心了。从此之后,兄弟二人没有了误会。

后来,蒙哥病逝之后,忽必烈和几个弟弟争夺汗位。最终,他打败了几个弟弟,在他的领导之下,建立了元朝。

知识拓展

什么是“三纲”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反映古代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要求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曰①春夏,曰秋冬。此四时②,运③不穷④。

注释:

①曰:语气词,无实在意义。②四时:四季。③运:运转。④穷:穷尽。

译文:

春夏秋冬,就是四季。四季交替运转,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同类推荐
  •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智勇双全(中华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智勇双全”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智勇双全,简言之就是既有勇,又有谋,二者兼备。有勇有谋,才是胜者,更是成功者所必备的条件。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妈妈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讲述月亮升起来了,在这美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里,孩子们又可以赖在爸爸妈妈身边听故事了。《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中全世界的孩子们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因为唯有经典才能永恒,才值得珍藏,才能让小孩子受益一生。
  • 中外名人传记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中外名人传记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在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世界历史岁月中,涌现出成千上万富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名人,留下了一串串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名人以深邃的思想,放射出绮丽的光芒,启迪着人们的心智,照耀着人类的内心世界;名人以卓越的军政才能,主宰着世界的风云,改变着历史的格局,影响着人类的进程;名人以精深的智慧,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科学发明,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之轮飞速前进;名人以敏捷的才思,将深沉的情感注入笔端,写下了打动人心的名篇佳作,传诵至今。
  •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男生一号肖小笑

    男生一号肖小笑

    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铁三角”中的老大,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肖小笑,幽默,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情节简单,班长,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热门推荐
  • 这样做事没压力

    这样做事没压力

    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唉,真累。确实,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年龄大小,也无论处于什么阶层,累,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有人说:能不累吗?中小学生要应付学业,大学生愁于就业,工作的人谋求更高的工作岗位和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更别说复杂的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困扰。
  •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一本幽默的教育诗,辞藻和内容是非常淫艳的,但它表现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渊博的知识和精细的迟到是学。
  • 那小子的终极校园

    那小子的终极校园

    人群中飞起两道人影白霜霜旋身一跃,在三楼的地方单手搂住女生另一只手平肩而摆,左腿弯曲,长发随风飞扬,天人般缓缓落地,将已晕过去的女生平放在地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不理会众人张大的嘴吧,转身离开,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活金

    活金

    他体弱多病,却是天定的护灵之人,以德报怨,收服逃窜的金马,挽救受难的村民,觉醒的他,得到了强大的灵力指环,修炼血精,追寻活金渊源,危机困境之下,他成就了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