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400000021

第21章 叱咤全球的温州人 (1)

温州人为了生存、为了赚钱四处流浪、四海为家。有人说,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温州人;也有人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更有甚者说,只要有海水所及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无论何时,世人总忘不了讲述这些天南海北、创下百万财富的温州人。

在“欧洲的火药库”上做生意

人们知道温州人为了做生意,行走江湖,四海为家,但是一个毫无从商经验的公职人员,在朋友的劝说下,毅然辞掉自己在政府部门的公职,只身一人来到欧洲,在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号称“欧洲的火药库”的国家经营,可以想像其中的惊险和辛苦,但是他最终还是成功了,他就是中国在阿尔巴尼亚卫生部注册公司的第一人——王建辉。

一度曾在温州市委、市侨办任职的王建辉,1991年,在一个身在奥地利经商的好友劝说下,决定从机关中辞职下海,想要一人前往遥远的欧洲经商,这件事在家人的眼中简直是在胡闹,是在冒险,并且断定他一定要吃苦头的。这是因为和一般的温州人有所不同,王建辉的祖辈中没有一个人从商,而且他长期从事行政,可以说身上不曾带有多少经商的基因,所以家人强烈反对他的行为。

但是,他没有顾及这些,还是执著地选择了自己的路。同年,他就远涉重洋去了匈牙利。到了那片陌生的土地之后,他筹措资金,从国内发去了一个货柜的圣诞礼品,结果由于运输延误,具有时效性的礼品只得贱价处理。王建辉哑巴吃黄连,又苦又急,结果大病一场。

其后,王建辉冷静下来,从温州进口太阳眼镜。当时温州中低档眼镜当时已是国际市场中的宠儿,靠这批眼镜,王建辉才转危为安。此后他一直稳扎稳打,生意渐渐好转。此后,他决定到阿尔巴尼亚去开拓市场。当时阿尔巴尼亚商品极其匮乏,外国商人又很少到那里去,王建辉认为这正是自己经商发展的大平台。

由匈牙利到阿尔巴尼亚,需穿越南斯拉夫。王建辉独自驾车从布达佩斯出发,路上遭遇一伙歹徒抢劫,幸而警察及时赶来,他才捡了一条命,却因伤住院了。

在住院期间,王建辉发现阿尔巴尼亚医院里的小药品比布达佩斯还要贵几倍。他仔细询问了一下,得知阿尔巴尼亚本国完全依赖进口,因此药品售价奇高。他猛然间意识到这里存在着巨大的价值空间,不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吗?经过多方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阿尔巴尼亚主管部门的批准,从中国进口药品。1995年1月1日,阿尔巴尼亚实行药品经销企业注册登记,王建辉是该国卫生部申请注册的第一个中国人。他的公司是中国药品进入阿国的全权代理,进口量占该国药品的40%,公司是该国税收200强之一。

俗话说,树大招风。

一个外国人在别人的地盘上赚了大笔的钞票,不免引起了当地一些犯罪团伙的注意,就在1998年10月的一天,一伙蒙面人荷枪实弹闯进王建辉的住宅,强行绑走了王建辉的妹夫,留下字条要赎金几十万美元。得知消息后的王建辉立马从地拉那赶了回来,为了尽快解救人质,阿尔巴尼亚警方出动了30多辆警车,终于在24日将他妹夫救了出来,这竟成了阿国历史上顺利破获的第一起绑架人质案。

现在的王建辉天黑不出门,而且还准备了手枪、步枪和冲锋枪等武器,以防不测,此外,还请了专门的保镖,每天寸步不离地跟护着。就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在阿尔巴尼亚贸易有限公司做董事长,真的让人见识了温州人要钱不要命的可敬与可怕!

在塔利班拿下订单数百万

像王建辉这样要钱不要命的温州人不在少数,很多温州人都盯紧了世界上战火纷飞的地方,因为他们相信没有人的地方,水草最肥美。

有一对温州好友在巴基斯坦经商已有几年。在阿富汗战火稍停之时,两人就从伊斯兰堡前往阿富汗,想在那里寻找商机。

当时阿富汗很混乱,经常有人趁乱打劫。他们俩人通过关系,以每天每人相当于150元人民币的报酬,聘请了4个巴基斯坦荷枪实弹的民兵,一路护送。

到达喀布尔后,塔利班的商业部长、水电部长等6个部的部长,先后与这两位温州人洽谈生意。在与他们的数次接触中,两人均看到6个部的办公室中电话还是最老式的摇把子。几个部长对他们明言,塔利班非常需要他们提供的乐清低压电器,只是经济拮据没有外汇积蓄,最好是通过以货易货的方式与他们做生意。两个温州人一听这是天大的商机,回想当初不少的温州人就是从购销买卖中发起来的。于是他们把价格报了出来,结果部长们连连称赞中国的低压电器价格便宜,当场提出的订货单价值数百万美元。

但是,在阿富汗赚钱没那么容易。一次,因这两个温州商人对准路人拍照而被塔利班士兵当场抓了起来,并扬言要严办他俩。按照塔利班的规定,在阿富汗对人拍照是不允许的,违者将受到严惩。

好在塔利班的水电部长闻讯后马上出面,三四个小时后这两个温州人才获释,虽然虚惊一场,但也足够让人胆战心惊。

可是,温州人似乎总在挑战着人的极限,总爱玩悬的,玩险的,还在伊拉克战火纷飞的时候,“一批温州人已纷纷冒险奔赴中东,特别是伊拉克周边的沙特、科威特、约旦等国,为抢占商机提前布点。一旦战争结束,温州商人将有‘集体动作’。”

其中,一家温州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刚刚从中东回国,也正在忙着筹划此事,准备将一些服装、纺织品、玩具、鞋等日用品运往中东。对此,他信心十足地说:“伊拉克重建时,我们这些商品肯定会走俏。”

这就是温州人,他们能够在硝烟弥漫的中东地区做生意,你说还有他们赚不到的钱吗?

纽约做活生意经

温州人十年铸辉煌,朱记锅贴香飘美国

说到温州人在海外创业的事情,朱仲荣古稀之年艰苦创业的故事,不得不让人感叹和佩服。

1989年,68岁的朱仲荣来到了纽约,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1992年,朱仲荣老人与女儿在缅街街头开办“朱记锅贴”。朱仲荣老人每天从早上五点开锅,一直卖到晚上十点收摊才坐下吃晚饭,中途几乎没有休息的机会。而最初五年,日晒雨淋,年逾古稀的朱老先生,却能在路边站足一整天。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说过一声累,为儿孙们做出了榜样。

由于他们朱家有二十多年自制锅贴的经验,饺子皮是手工制成,比起机器加工制作的锅贴水饺口感好,而且现做现卖,很受华人欢迎。到了1997年8月,他们租下现在的四十一大道潮坊餐馆旁的店面,增加人手,扩大业务。“朱记锅贴”不再是单一的锅贴,还经营其他面食,包括饺子、馒头、包子、豆花、豆浆和葱油饼等。后来,“朱记锅贴”又开出三家连锁店,两个女儿和小儿子各分管一店。每天晚上,朱老先生看着自己用双手辛勤劳动换来的美金,心中无比的自豪。

《温州人纽约十年铸就传奇,朱记锅贴香飘美国纽约》是美国《世界日报》对朱氏老人在纽约成功创业报道的标题。作为华人中年龄最大的移民创业成功者,朱仲荣老人的事迹有口皆碑,在纽约人们提起“朱记锅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怀揣10万美元到美国打天下

当下,谁也无法否认美国在世界资讯市场上龙头老大的地位。对于一个来自温州、一个大学只念了三年还没有拿到正是学位的“坏学生”,一个没有学过计算机,却拿着10万美元到美国开办高科技企业闯天下的人,谁能预料他的命运呢?但是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青年不仅创造了一个世界及显示器品牌--优派,而且也成了一名震惊美国的亿万富翁,他就是被评为“美国十大亚裔青年创业家”之一的优派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朱家良先生。

1987年,当年30岁的朱家良带着大学没毕业的学历、从姐姐那里借来的10万美元,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到美国加州创业闯天下。当时,他就说服了自己以前的老板开始投资自己的公司并代理销售电脑键盘,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创造了400万美元的营业额,而截止到1989年就已经做到了2 200万美元的生意。

虽然业绩骄人,但是很难想像这位商界精英原本是一位很害羞的人。出生在温州一个名叫屏东眷村的朱家良,在家中6兄弟姊妹中排名第五,因为生性害羞,绰号“大妹”。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朱家良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在销售方面的天赋。

同类推荐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只有基于人性的管理方法才是最好的;所有管理方法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充分整合人才以发挥最佳功效。所有这些构成了本书的第一个视角——通用管理方法。所谓项级企业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在销售或利润上有着惊人的数字,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法的成功。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领导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领导技巧

    毫无疑问。现如今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倡导合作、倡导效率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而如何借助别人的力量、如何通过领导来提高团队效率,这是每一个成功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本书正是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号召的响应,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书中针对现状,对各个级别、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提供中肯精当的建议;对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常规化、制度化,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如何预防和杜绝“投机钻营者得利”,献计献策。
  • 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当联想成为PC电脑世界第一的时刻,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与时代的方向背道而驰;当中国移动坐拥十亿用户的同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离用户渐行渐远;当传统行业的大佬们还在算计每分钟能赚多少钱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正走在悬崖边缘……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手机是什么,答错一次,毁掉一个伟大的企业;答对一次,你很快就可以成为一个巨无霸。通过本书,告诉你如何选择、使用手机,通过手机怎么赚钱,而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策划经验,总结出零售业、金融业、保险业、出版业、物流业、制造业等十二大传统行业与手机的结合方式与盈利模式。
热门推荐
  • 神秘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神秘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
  • 医仙药女

    医仙药女

    以血相搏,他,着手成春的医术,他如此多的优秀男子竞为她折腰,这可让她如何选择?还有他,因亲叔叔的迫害不得不离开家族。过程np,华夏国第一隐逸世家夏邑家族第一继承人夏语蓉,结局一对一本人第一次写文有什么写的不好请多多提出意见。在生异世,还有那甩也甩不掉朵朵桃花。十四年的磨砺让她从回那带给她无尽痛苦的地方。霸气凌然的他,原本想要做一世平凡女孩。还有离奇的药鼎,扑朔的身世,屡屡现身的神秘组织,火海之中纤弱的身影讽刺着华夏第一大家的没落。。。可出尘绝世的容貌,白衣胜雪的他,高贵非凡的他。简介无力,四位待他如亲女的老人让她享受到了久违的温情,还请看文本内容。都让她不得不成为众人的焦点
  • 奇门异行录

    奇门异行录

    人类最畏惧的并非财富、权力或者死亡,而是未知的事物。——方楚。
  • 做个富人

    做个富人

    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本套丛书无论从编撰体系还是引经博典,行文中体现成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所谓成功学又是一门“经济的哲学”。本套丛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人们寻找最佳成功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丰富广博的知识。
  • 女人,非婚不可

    女人,非婚不可

    一组照片流传,宣声哗然,年纪轻轻的女市长竟是地产商的入幕之宾!她的这个市长之位当的风雨飘摇,水深火热,受尽讥嘲和讽刺!他慵懒的坐在她的办公桌前,淡淡说道:“那晚为什么没来?”“我们早就没有关系了,你让我来,我就来?你当我程书敏是应召女吗?”她拍着桌子,火大的对他怒吼!“没关系,我能扶你起来,也能踩你下去,照片看了吗?我是不是该来几个特写?让人瞧瞧我们的女市长最神密的地方?”他无耻的笑起来,冷峻的脸上夹着冰冷的威胁。“你、敢!”她咬紧牙关,才能不拿椅子拍死这货。“怎么就不敢?”他探身过来,附在她的耳边暧昧的笑问。“如果你敢,我也让人瞧瞧博宛地产凌总的命根长什么样子!”她狞声笑着,毫不示弱。冷俊的脸瞬间阴沉,单手狠掐着她细小的脖子,怒色道:“程书敏,别逼我毁了你!”“是吗?要毁我,就不该来招惹我!”她无惧无畏,仰声笑着,她的人性,早就被他毁的一干二净了,别TM的跟她谈条件,你不配!
  •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本书深刻地剖析了总经理打理公司所需要具备的个人素养和管理金律,学会让公司精于竞争的提升之道,就会与成功更近。给总经理们提供了最具代表性、最具说服力、最具实战性的200条经验锦囊妙计。将成功的企业以及企业家的智慧与大家分享,掌握令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顽强能力。融深刻的哲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于一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成功,总经理们可以在畅快淋漓地饱览公司发展经典实例的同时,让众多的总经理在打理公司的过程中走得更轻松、更踏实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工业霸主

    工业霸主

    机械系研究生林振华穿越到1979年,成为一名工厂青工。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历史的些许预见,林振华带领工人师傅们挥洒汗水,打造出一个横跨欧亚的重型工业集团,成就了一段工业霸主的传奇故事。焊弧飞溅,锻锤轰鸣,为您书写一曲中国工业人的雄浑赞歌。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两房一厅

    两房一厅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