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400000011

第11章 脑中有鬼的“中国犹太人” (4)

火眼金睛识商机

对于温州人的赚钱,世人有着各种夸张的说法。有人说,温州人往大街上一站,用鼻子闻一闻,就能嗅出哪儿有赚钱的机会;也有人说,他们的眼里有“针”,无论盯着什么,温州人都能从中找出商机,赚到白花花的银子。也许,谁也很难想象一个从温州滨海走出的穷汉子会借助羊毛衫引爆昆明这个春城的流行风;也许,谁也无法想象一个只带着自己车票钱的温州人一到上海的街头就发现机会,一下子净赚六万元,这些真实的故事都活生生地表明了温州人的确是练就了一双双识别商机的火眼金睛。

引爆春城流行风

很少有人知道现在名震昆明服装业的要振兴,曾经只是一个来自温州滨海的穷汉子。早年的丁振兴来到昆明时,只一个穷得丁当响的小商贩。虽然没有什么钱,丁振兴却有着一颗上进的心,他知道要想创造出过人的财富,必须从眼前做起,一块钱一块钱地去挣,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去干一番大事业。在昆明青年路服装市场租到一个15平方米的小店之后,他兢兢业业、辛勤经营,一面从温州服装厂的亲戚处赊货卖,一面寻找着商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正是全国大兴“农贸市场”的时期,昆明也一样有了大动作——当地的螺蛳湾农贸市场要被改造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综合批发市场。逢此良机,温州同乡决定进驻其中。此举刺激了丁振兴,他也加入到了这个市场。当时,由于市场刚刚改造不久,知名度并不高,市场里商户的生意不温不火,很多店铺惨淡经营。丁振兴的日子当然也并不好过,但他坚信这个市场终会红火起来。

此后不久,丁振兴发现羊毛衫在北方城市风靡紧俏,他由此有了想法:羊毛衫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会不会找到自己的消费者呢?凭着对市场的把握,丁振兴开始大量购进羊毛衫。此冒险之举在春城昆明可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亲朋好友因而一致反对丁振兴冒险尝试。羊毛衫到货,看着满仓库的货物,他也有些担心万一不赚钱怎么办。可丁振兴坚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只有冒险才有成功的机会。

第二天,丁振兴将羊毛衫上柜,果然很快便引起了客户的注意,大家挤满了丁振兴的店子。望着火爆的场面,丁振兴开心地笑了。

正是凭借着独到的眼光,丁振兴果断地在春都昆明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流行季风。成功的商业运作使丁振兴赚得钵满盆盈,完成了必要的资本积累,成为当地商界实力派中的风云人物。

发现上海街头有怪, 一下净赚六万元

温州人总有奇事、怪事,与丁振兴大胆购进羊毛衫,引爆昆明流行风相比,一位姓周的温州人行走在上海的街头,都能发现一些怪事。于是乎,生出钱道,立返温州,一下子净赚了6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一位姓周的温州人只身来到上海,同许多温州人一样,他只带了来时的车票——据温州人说,他们外出求生从不带返程票,这足以说明他们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他在上海街头发现一个怪现象:大街上许多人拎着或抱着大捆大捆的文件夹、财务册等行色匆匆。这么多的上海人带着这么多的文件夹、财务册干什么呢?他打听得知,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企业整顿,企业原有表格、账册全部更新。但商店里的表格账表是统一印制的,买回去还得重新编制,财务人员为此很是烦恼。

这个温州人一拍自己的脑门:这不就是商机吗?于是,周姓温州人急急赶回温州,抓紧时间设计、印刷,又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单位名称写信寄样稿、寄订单,当年净赚6万元人民币。

可贵的是,这个周姓温州人并没就此停住,而是利用这些资本办起了文教用品厂,继续发展自己。请看他的下列业绩:

1982年,他及时捕捉到上海企业开始评定“文明企业”的信息,推出了他独家制作的“文明企业验收台账”系列产品。

1983年,他抓住国家决定开展“国家一级”、“国家二级”企业考评、验收、授号的良机,又提供了系列用品。

1992年,他抓住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条例下达前的时机,及时向上海国有企业送来了据称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管理账册……

短短十年间,周姓温州人在上海好戏连台,赚了700余万人民币。

由此可见,温州人能够赚钱的秘诀之一就是善于发现市场需求,捕捉商机。可以说,大千世界,市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生财机会可谓多矣,关键的还是要看你能否练就一双敏锐的“市场眼”和具备观察市场、分析市场的能力,是否能够像温州人一样一旦发现机会,立马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善于借势的温州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聪明的温州商人都知道“借势”的妙处。如果认准了大势,但自身的力量太单薄,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势”。

温州人都非常懂得借势的道理。温州的许多企业,都是先替别人加工或是贴牌生产,等到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继而慢慢地做大做强。这其中就包括现在的上海奔腾企业集团以及温州双星皮鞋有限公司,前者是借“美的”东风,由销售名牌到生产型转轨,实现了自己企业的飞速发展;后者则是打起了鞋业老大--双星的主意,找准老大的空缺,集中自己的优势,走上壮大之路的。

借“美的”的东风

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奔腾企业集团原本只是一个小家电企业,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在2004年却已实现销售额近5亿元。对于这匹迅速成长的行业黑马,许多人都想知道它成功的秘诀。

其实,上海奔腾企业集团的前身只是温州一个小型的音响和空调代理商,名叫“长江实业” 。和许多温州民营企业一样,“长江实业”在起步阶段,走的就是依托名牌,借船出海,迅速发展壮大的路子。

早在1993年的时候,“长江实业”的老板刘建国就开始琢磨企业如何做大的问题,那时的企业虽然经过几年的自我积累有所发展,但是刘建国感觉单纯依靠自身有些势单力薄。于是,他想到了借助或依靠大型的名牌空调机制造商的力量,做一个专业制冷行业的代理商。

那时的“长江实业”的现状是:一没有实力,二没有关系,三没有队伍,四没有网络。无奈之余,刘建国只好把眼光转向了那些当时还没成为名牌的“潜在大款”——美的和格力。

为了“靠”上这两棵可能成为“大款”的树,刘建国给出的承诺是:第一年的年销售额比前一年的翻一倍,第二年再翻一倍,第三年就成为区域市场占有率第一。

真是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经过多次的“死缠烂打”,长江终于靠上了“潜在大款”,成为美的和格力的温州独家代理商。

刘建国实现了诺言,在1993年就把美的空调由原来每年500多万的销售额做到了5 000多万。之后的三四年中,长江的销售代理业务发展的越来越好,已成为浙南地区空调销售的龙头,年销售额达到了1个多亿,而美的也自然成为了温州地区甚至浙南地区的龙头老大。

1997年,长江实业更名为奔腾后,又想进一步拓展业务,又想降低风险,怎么办?它开始从为美的生产空调中一个简单的部件——空调连接管,一步步地实现由销售向生产转型。长江实业从这条工贸结合的新路子上,逐步创办了自己的工厂,也就是后来的长江空调配件厂。

2000年9月,长江家电有限公司与长江空调配件厂合并,组建为浙江长江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接着,刘建国又招兵买马,短短4个月间,自主开发成功新型智能豆浆机,新厂房一落成,马上投入生产,利用"美的"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2003年伊始,刘建国在“借牌”上又有新举措。他想借大上海这块金字招牌。在上海成立了奔腾实业有限公司,借助大上海这个风水宝地,使自己的事业再上了一层楼。

借地大发西瓜财

众所周知,温州三山一水,地少人多,而且土地贫瘠。于是,为了生存,大量的温州人纷纷走出温州,寻求广袤的土地资源。在温州乐清市就曾有这样的一位年轻人,他擅长种西瓜,从1999年起走出家乡温州,来到广东省租地种瓜。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这个温州青年就已经能够一年出售西瓜8 000吨,产值近4 000多万元。小小的西瓜被他做成了近亿元的大产业,他就是温州有名的西瓜大王牟帮贵,也确确实实是一个“借地生财”的高手。

出生在温州乐清市仙溪镇大岭头村的牟帮贵,自来喜爱种西瓜。从1996年开始他到附近的温岭市种瓜,那时的他创业初仅投入了5万元,此后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发现广东、海南等地气候温和,自然条件好,适宜种西瓜。于是在他的带动下,光大岭头村就有100多户200多人在外种瓜,而在广东省种瓜的人也大多是乐清市仙溪镇和福溪镇人。

牟帮贵第一年在广东省海丰市仅种了220亩,到现在该公司在广东省雷州市的生产基地已达1260亩,全部采用机械化,施肥、浇水都用喷灌设备,一天只需6个人就能全部完成。牟帮贵说,乐清人在广东种瓜站得住脚,是因为技术好,成本低。别人一亩瓜园投入4万多元,他们只需7 800元,种出的瓜则一点不比别人差,还打入了要求严格的香港市场。人家05公斤哈密瓜成本要3元,他们只要1元钱,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大占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乐清瓜农去年为当地贡献了120万元的瓜税。

在多年的种瓜过程中,牟帮贵善于思考问题、总结西瓜种植的经验,在西瓜的种植上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一般人种西瓜一年只有三个月百来天,收个一两茬,而牟帮贵可以从今年的8月份种到来年的6月份,收成高达五到十几茬。同时精明的他针对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种瓜的品种,新疆“金凤凰”哈密瓜、日本的“西薄洛托”甜瓜、“早春红玉”西瓜、台湾“特小凤”西瓜、“新优3号”大西瓜,市场什么卖得火就种什么,主要供应浙江、北京、天津、香港和东北三省等地。大批瓜直接进入超市,光北京就有45个定点超市。

现在的牟帮贵还以技术和销售网络入股扩大生产基地,到2002年,他的瓜园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 000亩,资产超过了700万元。他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到海南去借地种西瓜。他毅然地卖掉了在乐清的果园,在海口美兰区租下了1600亩地,建起了西瓜种植大棚。

由于当地劳动力价格较高,2002年9月初,他来到广西,和100多名农民签订了用工合同。

2003年1月,牟帮贵的西瓜获得了丰收。由于克服了裂果现象,平均每亩3 000多公斤,总产量达到了5 000吨。

现在,作为乐清市牟氏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牟帮贵正忙着办理护照,准备去香港、新加坡看看市场,为自己种的西瓜开辟更为便捷的绿色通道。这就是一个温州农民的壮举,借助广东、海南这些丰富的土地资源,利用一个个小小的西瓜,竟然成了远近闻名身价上亿的“西瓜大王”,温州人之善于借势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通过剖析海底捞、海景花园酒店、天目湖宾馆等优秀餐饮酒店企业精深的服务模式和鲜活的服务技巧,揭示了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的两大核心:一是服务好内部员工,因为员工用心是顾客满意的前提,感动员工才能感动顾客;二是服务好外部顾客,因为顾客是你的衣食父母,留住顾客就是留住的利润
  • 销售易犯的88个错误

    销售易犯的88个错误

    要想获得销售的成功,就得像成功的销售人员那样思考,像成功的销售人员那样行动。那么,成功的销售人员是如何思考,是怎样行动的呢?失败的销售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又存在哪些错误,犯了哪些禁忌呢?这也正是本书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的销售制胜秘诀,以及规避禁忌之法。
  •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相信创业者、管理者以及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将在本书中找到创业成功的经验与策略。,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大量的现象中提炼出马云创业成功方法,并收录了大量有关他对创业经营的讲话和观点,更能让读者从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去分析、感悟成功的精髓
  • 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

    著名企业家张近东说: “人品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点,将其放到企业中来,就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上。”尽社会责任,把财富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是许多成功企业家独特的境界。 《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大家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大家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全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卓越私营公司十堂必修课

    未来的企业竞争,也就是经理人大施拳脚的竞争,只会花拳秀腿功夫是难以立足商场,只有不论耍刀弄枪,还是骑马射箭,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的老板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如立囊之锥而突现。
热门推荐
  • 惹火莫烧心

    惹火莫烧心

    每个女人都梦想一个盛大的豪门婚礼,她得偿所愿,但是新郎却不爱她。那又如何呢?再好的男人,能比得上富贵天家的幸福生活?而且,她反正快死了,临死前,总要好好地享受生活吧?只是所谓意外,就是意料之外,她怀上了,能怎办?反正孩子他爹也不喜欢她,还不如早早地怀着双胞胎走,顶多日后分他一个就是了。
  • 花落剑相依

    花落剑相依

    花弄月身世坎坷,幸得盖世武学秘籍,遭遇各色江湖浪子,征服绝色女侠,荡尽世间不平。青龙剑号称江湖第一神剑,一出世便引发腥风血雨!玄武刀,千年不传神兵,一刀斩尽天下利器!当两柄绝世神兵的主人傲然相遇之时,是否能惊起无穷涟漪!
  • 天怒战神

    天怒战神

    一个饱受白眼的少爷!一个重伤未愈的父亲!一个从天而降的诡异妖壶!那一日,风起云动!命中注定,三界万物,八方轮回,所有的人都将在他脚下颤抖战栗……
  • 马桶蹦出个美猴王:战国奇缘

    马桶蹦出个美猴王:战国奇缘

    穿越战国,带你进入一个新的西游世界!什么猪八戒,沙悟净,龙王三太子,白骨精,蜘蛛精等,所有熟悉的人物,经过重新包装,重金打造,一番彻底的改头换面,均以全新的造型,隆重登场!风骚妖艳的狐狸精,丰满性感的白骨精,妩媚动人的蜘蛛精,纯洁无暇的小龙女,风流倜傥的龙王三太子等!绝对让你难以想象,荡气回肠,叹为难止!故事精彩不断,情节新颖搞笑,绝对让人耳目一新,爆笑连连!废话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起穿越吧!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对朋友的爱。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也不是传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
  • 恶质冷少:坏男请自重

    恶质冷少:坏男请自重

    (正文已完结,番外连载中)他,商界王国的继承人。她,一枚受尽欺辱的私生女。他说;“嫁给我,你就拥有了一切,包括所有遗失的骄傲与自尊,条件是,你不能爱上我。”她说;“放心,我的心早已给了另一个人,绝对不会爱上你!”然而婚后……
  • 农家有喜

    农家有喜

    一朝穿越,赠送空间之余也配备了一堆各种打算的极品亲戚,面对家中两个营养不良的小包子,陆灵只有挑起重担,当家做主。不料捡到一个威武雄壮的壮士,本想把他培养成免费的劳动力,只不过周围的人为什么总用诡异的目光看着自己呢?
  •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沙漠童话:小哈桑和黄风怪

    刘兴诗爷爷参加地质工作后,考察了一些沙漠。包括我国内蒙、新疆的沙漠,也包括境外的中亚沙漠的一角。沉默无语的沙漠,用它那特殊的方式,渐渐向读者展示自己特有的魅力。他作为大自然的观察者,把自己对沙漠的一些感受,以及一些所见所闻,写进了这本“沙漠童话”。沙漠并不单调寂寞,茫茫大沙漠里,也有生命存在。在它的一些角落里,也孕育着蓬勃生机。
  • 良田美商

    良田美商

    这老宅的人,写配方,一个比一个难缠。**卖野味,当她成了神秘富商,闲来无事教儿子一首打油诗曰:“天可靠,竟然重生在十五岁小姑娘身上,地可靠,不如自己可靠;山可恨,商人的本质,水可恨,不如你爹可恨……”踏马而来的某男瞬间黑了脸。给好处,我收着,倒也算爹疼娘护,要回报,你想多了。英姿挺拔,你那气死人的特俗照顾是怎么整的,纵身下马,脚蹬雪白的靴子来到她面前,成了孩儿他娘?摸着平坦的小腹神色忧桑:“罢了罢了,“李暖,你可愿嫁给我?”多年后,还是活生生的母夜叉。“为妻?”女子浅笑轻问。不过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再次醒来,吃我的,迟早让你吐出来,又有兄弟姐妹乡亲相爱,不怕你手段多,就不怕你不敢来。富人跌倒一起踩,好在人品还在,穷人翻身大家看,好多人一不小心看出了红眼病,调教聪明大哥,这还得了,下猛药狠狠治!“此生我只娶一人为妻,而且还一不小心开启了升级模式,不是你。”他神色阴沉。定规矩,改家风,上山能采药,被跳楼大妈砸死,下厨能掌勺……她不禁感慨,有种好女人,家里虽然穷得响叮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可为什么……养个乖儿子,记忆还有,打造花果园,搭建育药房,带领一家人努力奔小康,开了养生堂,涉猎医药业……她几乎跳过所有步骤,斗得过小三!李四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从前避之不及的亲戚纷纷上门,我一定会把你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的……”村长带头凑热闹,让她做了两个月见不得光的鬼魂,升官发财耍手段,不过在李暖眼里,再不开挂复活我,这都是小儿科,她能在商场之中混得风生水起,出门逛街,还能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发家致富不容易,嘴里讲着礼教道义,却行着强盗之事,凭她养生大师的心态,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教导弟弟妹妹,都欺负他爹李德看重亲情,莫有不从,唯一不方便的就是这名声不正,不过有李暖在,怎么会让他们如意?老太太不问世事,怨魂变厉鬼。“不嫁!”斩钉截铁,起身进屋。*原来,孩儿,革命尚未结束,还需继续努力!儿子他爹,一代养生大师李暖却遭遇天降横祸,你到底在哪儿呢?那什么净莲大师,老太爷不待见李德这个小儿子,大伯是个混不吝,厉鬼就要升级变夜叉了,二伯脸皮比墙厚,二伯娘更是要钱不要命的铁公鸡……哦,想起来了,改造包子爹娘,五年期限尚未到……某人,儿子你就甭想抢了,卖瓜果,娶一送一多划算,不行?那你就一辈子憋着吧!
  • 鸭子呱呱叫

    鸭子呱呱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