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2500000005

第5章 秦代墓俑的基本特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即位之初,就发天下刑徒七十余万,大兴土木,为自己构筑陵墓,始皇陵规模庞大,工程巨浩,墓内随葬的数以千计高大的兵马俑群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创造了中国雕塑史及世界雕塑史的奇迹。秦俑这一具有二千余年中国古代文明的再现,令世界为之震惊,引起了世界人民的瞩目,被誉为“世界的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一)秦俑坑陶俑概况

秦俑主要指秦始皇陵附近3个大型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和秦陵附近马厩坑出土的跪坐陶俑。这3个陪葬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帝陵陵园东门大道的北边,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的社员在打井时,第一次发现了1号俑坑,紧接着在1976年夏天,在1号坑的北边20——25米处,又探出了2号和3号兵马俑坑,随后进行了发掘,出土陶俑几千件,大小与真人真马相似。1、2、3号兵马俑坑规模宏伟,埋藏的文物丰富,这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这批兵马俑群以秦三军为模本展开了一幅二千多年前秦军兵强马壮,叱咤风云,“横扫六合”,“北却匈奴”,“南平百越”,统一中国的历史画卷。

秦始皇陵3个兵马俑坑和陶俑布局如下:

1号兵马俑坑是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座兵马俑坑,1974年开始发掘,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目前主要发掘了1号坑东端的5个方。1号坑是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军阵坐西向东,由前锋、主力部队、后卫和侧翼警戒卫队组成。

1号坑是一座地下土木结构坑道式大型建筑。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南北长57.25米、东西宽3.45米的开间,两端之间有11条东西向的过洞,四边各有5个斜坡门道。门有立木封堵,夯土填实。坑内部高约3.2米,坑底均用青砖墁铺,内放陶武士俑和陶马。1号坑出土木质战车8乘,拉车陶马32匹,各类武士俑1087件及大批兵器,估计全面发掘后1号坑将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陶马身长190——220厘米,通高158——170厘米。陶武士俑通高175——200厘米。陶马和陶武士俑出土时残破严重,无一完整。陶俑种类多样,有步兵、车兵、军吏和士兵,以步兵为主。军吏中有高、中、低等级区别,俑的面容形态多种多样。武士俑根据服饰大体分两类。

第一类武士俑,头戴长冠,身披铠甲,双肩有披膊,上着长襦,腰间束带,腿上扎行縢或缚护腿,足蹬履,手持弩、弓、矛和剑等各种兵器。

第二类武士兵俑,头戴冠,无铠甲着身,上穿交领右衽长襦,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腿扎行縢,足穿方口齐头翘头履。身佩或手持弩、弓箭、长矛和弯刀等各种兵器。

兵车上的武士俑均身披铠甲,头上束发或戴小冠,腿上扎行縢。

1号俑坑大都是轻装的步兵俑,背负矢,手持弓弩。武士俑均为立姿。

2号兵马俑坑位于1号俑坑东端北侧,1976年5月进行了钻探和初步试掘,两坑相距20米,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积约6000平方米,为弩兵战车和骑兵组成的曲形阵。2号俑坑的试掘方内已清理出木质战车11乘,陶质车士28件,将军俑1件,驾车的陶马67匹,骑兵俑32件,鞍马29匹,步兵俑163件,其它各类文物包括金属兵器1929件。推知这坑中主要放置的是战车和骑兵,也有步兵。估计全坑应有战车89乘,驾车陶马536匹,陶质车士261件,骑兵俑116件,鞍马116件,步兵俑562件和大量金属兵器等。

2号坑军阵不同于1号坑,军阵以车兵、步兵组合,而是以车兵、骑兵、步兵混合编组。2号坑规模没有1号坑大,但从坑内出土的各种陶俑的造型、姿态来看,它比1号坑丰富很多。

御手俑高1.9米左右,头戴长冠,身着长袍,外披铠甲,两臂向前平举,双手半握拳,拳心相向,作拉辔之状。双目正视前方,表情严肃。

将军俑头戴长冠,身披战袍,袍外又披铠甲,双足分立,两臂自然下垂,右手呈半握拳状,面目端庄,神态威严。

骑兵俑头戴圆形巾帻,身穿战袍和铠甲。战袍和铠甲都较短,肩部不著披膊,袍袖紧窄,胫上著护腿,足穿皮靴。较短的战袍和铠甲是为了适应骑战而专门制作。

步兵俑形式较多,有跪式背弓俑、徒手步兵俑、铠甲步兵俑和跟随车的徒步俑四种。

跪式背弓俑出土了24件,他们均身穿战袍,外套铠甲,头梳发髻,发髻用发布束扎。右膝着地,左腿蹲曲,双手放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状。这一批俑虽然姿态相同但面部表情却无一相同。

铠甲步兵俑均头戴冠帽,身穿战袍,外披铠甲,胫著护腿,足蹬方口履。俑右臂弯曲,右手半握拳,左臂下垂微向前倾,左手十指并拢伸掌,掌心向内。

在这一类俑中还有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身穿双层战袍,表情威严。

各种造型的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战车、陶马组成了2号坑军阵。

3号兵马俑坑位于1号兵马俑坑的西端北侧,两坑相距25米,面积较小,仅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形。是统帅1、2号俑坑军阵的指挥部。坑内出土驷马髹漆战车一辆,陶质武士俑64件,陶马4匹,两厢是执殳的武士俑,全坑共有陶俑68件。

这批陶俑分为三种姿势:

第一种姿势左臂下垂,微向前倾,手按剑,右臂前曲,半握拳。

第二种姿势双臂前伸并弯曲,双手半握拳,拳心向上,持物不明。

第三种姿势为右臂前曲,半握拳,作持兵器状。右臂自然下垂,微向前伸,俑指翘起,半握拳,应持有物。

4号兵马俑坑是尚未建成就被废弃的空坑,其位置正处于中军部位,因此,此坑很可能是原拟议中的象征着中军的兵马俑坑。

除上述3个兵马俑坑出土的大量陶俑外,在秦始皇帝陵园内的马厩坑内也出土有陶俑,共有两处:一处位于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一带,西距陵园外城垣350米;另一处位于陵园西侧内外城垣之间。此外,在陵园西侧内外城垣之间的殉有珍禽异兽的坑中,也有陶俑出土。这些陶俑均为男立俑,分陶质立俑和跽坐俑两类。

陶立俑高1.8——1.9米,均头戴长冠,身穿长襦,腰间束带,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双手拢于袖内。其造型、服饰和制作方法,与陵东侧兵马俑坑出土的袍俑相同。

陶跽坐男俑,高66——78厘米,均身着右衽交襟长袍,头发向后梳理,于脑后挽髻。俑面目清秀,表情严肃,或双臂下垂,手半握置于膝上;或双臂弯曲,双手拱于袖内,出土时尚残留有颜色。

青铜制作的俑有10件,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墓西侧的铜车马坑中,包括8匹驾车的铜马及两件御车俑,御车俑一坐一立,高度约合当时真实车马和真人的二分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对1、2、3号兵马俑坑的试掘和发掘,已出土拉车的陶马百余匹,骑兵的鞍马116匹,车兵、骑兵和步兵俑将近7000件。秦始皇陵3个兵马俑坑出土的车、马、俑完全按照当时军阵的编列排列,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再现,它为我们研究中国陶俑发展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二)秦俑制作工艺

先秦时期的陶俑制作简单,形体较小,以捏塑制成。进入秦代,陶俑的制作工艺空前提高,为汉唐雕塑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秦代雕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秦俑的制作分两部分进行。先用泥塑出俑的初胎大形,再进行第二次复泥,对初胎进行表面涂泥修饰和刻画细部。俑体分不同部位分别单独制作,然后将各部分粘接在一起,待阴干后放入1000℃左右的窑内焙烧,俑出窑后再在青灰色胎体上彩绘。彩绘颜色的种类有朱红、大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紫、蓝、中黄、桔黄、黑、白、赭等,以朱红、粉绿、赭三色为主,彩绘涂料为矿物质原料。彩绘之前,先在胎体上涂一层胶汁(生漆、桐油),再敷白色作底,然后彩绘。目前展出的秦兵马俑,其身体上的颜色基本上已完全脱落。

秦人物俑初胎分体腔(躯干)、头、上肢(臂、手)、下肢(腿、脚)、足五部分。制作程序是由下至上进行。

足踏板为模制。

脚可能全部为手塑,有三种制作方式。第一种为整体一次完成;第二种为前后两段分段制作;第三种为上下两层合成,下层部分与足踏板一体。

腿、臂有实心和空心两种。一般用泥条盘筑法和卷泥法制成粗胎,表面再经刮削处理,显得强劲有力。

躯干用泥条盘筑的堆塑法成型,再用贴、捏、刻、划等方法修饰其它部分,如衣饰等。

手的塑法有模制和手制两种,伸掌者用模具成型,握拳者主要用捏塑方法,再加以刮削、刻、划等,以表现肌肉的厚薄,关节的长短和指甲等细部。

俑头大部分为前后合模制成,合缝有在耳后,有在耳中间,合模线比较整齐。俑头上的发髻、冠饰等,为手工捏制或模制。俑头大形制作好后,再精工刻划出眼、眉、口、胡须等细部。

俑头和躯干是分开烧制的,烧成后才安装在俑身上。

陶马的制作方法是马头、颈、体腔、腿等用合模制作,马耳、马鬃、马绺、马尾等都为手工捏制。

陶马的组合方法是由下而上逐片、逐段连接粘合。即第一步,先把预先制作完成的马腿按照固定的位置立起。第二步,安装马的躯干。第三步,先将马头与颈粘接在一起,然后再与马的躯干粘接。第四步,安装马尾。

在秦俑的制作上,中国传统雕塑技法塑、堆、捏、贴、刻、划、画等都在秦俑雕塑上得以应用。大的立体形象用堆、塑的方法作成圆雕,以表现形象的体、量、形。装饰细部则用堆、捏、贴等方法作成浮雕效果,立体形象的细部如五官、须发等往往用刻、划的线来表现。每一件作品都是圆雕、浮雕、线雕的有机结合。秦俑雕塑运用的各种雕塑技法,一直为后世所承袭,在中国雕塑史上,秦代雕塑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三)秦俑的艺术风格

秦俑艺术风格以写实见长,它严格地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马形象,塑造达到了高度的真实。

秦人物俑的塑造千人千面,为了表现不同的人物身份,不仅从表现人物等级的服饰上着力,更从神态气质上加以刻画,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雕饰方法。如将军俑,除表现其身材魁梧、性格肃穆的共性外,还各有其个性。有的温文儒雅,有的稳健成熟,有的威武刚毅。一般身份的武士俑神态表情更是多种多样,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朴实;有的聚精会神,机警聪明;有的身强力壮,勇猛过人。工匠们抓住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和不同神态的人物着意刻画,塑造了丰富多彩的秦人物造型。

秦俑的造型不仅能成功地把握整体,而且对每一个细节都精心刻画。如胡须就有络腮胡、双面自然下垂的八字胡、柳叶状小八字胡、板状小八字胡等多种式样,胡须或竖起,或翻卷,显示了不同的年令和性格。再如发型和发辫,发型有螺旋纹式、篦纹式、波浪式,每一缕发丝清晰整齐,一丝不苟。发辫有三股的、六股的,辫结方式有人字形、十字形、丁字形、卜字形等,形式多样,说明当时的匠人已经掌握了多种雕塑技法,并能熟练地加以应用。

秦俑马的塑造准确而生动,表现手法洗炼、概括。马的身躯肌健隆突,肌丰骨劲,四肢运用线、面结合,造型棱角分明,劲健有力。马头的塑造比较细腻,刀法多变,面颊用大刀刮削,使颌骨突出,颌角分明,眼皮、鼻翼和嘴唇,用阴线精雕细刻。马的臀部圆润厚重,肌肉丰满结实。背脊结实有力,生动再现了秦马的神骏。

秦俑雕塑吸收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艺术成果,并在工艺制作和表现技法上开创了新境界,形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秦代雕塑大师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汉唐雕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秦代雕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同类推荐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锦衣当权

    锦衣当权

    卧底十年,铁血军人孟岩重新活了过来,成为一名锦衣卫。一把绣春刀,一身霹雳胆,男儿血,尤未冷,美人随,斗权阉,收漠北,定安南,下西洋,权倾天下!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热门推荐
  • 纹苍穹

    纹苍穹

    万物有它的规律,也有它的纹。纹,可以是一切,不仅能纹出力量,更能将苍穹纹出来。林玄,他便是为他关心的人纹,为力量纹,更为自己纹出一片苍穹任他翱翔。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剩女闪婚:为何偏偏爱上你

    剩女闪婚:为何偏偏爱上你

    我,凝语柔,31岁又两个月,白骨精一族,转眼步入了剩女的行列,面对背叛自己的前男友,见过几次面的大帅哥,还有同居一室的小男生,一直暗恋自己的同学,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要如何选择,爱情,原来一直都在,只是我自己不愿意去接受罢了!爱情来了,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理由问为什么!-3.23完结
  • 人间(下)

    人间(下)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奧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枕上欢:仙君,我们和离吧

    枕上欢:仙君,我们和离吧

    再回首,为天下,我就以天下为祭,一眼看错,颠覆苍生。了悟前情,锦惜心如铁!别说什么深情不悔,惨遭渣男挖心,后悔难当,你毁我,情敌迫害
  • 传灰姑娘和花美男

    传灰姑娘和花美男

    所谓的才子佳人和今天的韩剧差不多,男主人公一表人才、玉树临风,起初也许富贵也许落魄,但最终必然功成名就,锦上添花。女主人公,不但美若天仙、艳盖西施,还兼擅诗文,学富五车。这样两个人在一起,又是一段佳话……
  • 逆天神话:至尊魔法师

    逆天神话:至尊魔法师

    这不公的命运就要让我低头么?哼,既然无法逃避,那就来吧,就用这炽烈的火焰焚出一条属于我的强者之路,成就魔法的至尊,苍天力阻,我也要逆天而行!
  •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目前西南地区旱情而编写的手册,主要讲述了西南地区旱情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在抗旱减灾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抗旱减灾技术和措施,注重区域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技术的先进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本书可为南方早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应对干旱灾害、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学指导。
  • 御龙圣心

    御龙圣心

    草根逆袭,乱世枭雄,闯出一片天!集奇幻修真、浴血奋战、斗智斗勇于一体,在山河破碎的不利形势中勇挑重担,救民于水火,还百姓一片安宁天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