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0200000009

第9章 管理人才选拔误区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南开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引用了全美大学教授联合会的一项基

第一节 以学历论人才,还是以业绩论人才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讲道:“在人生的任何专业中,如欲获致成功,都需要某些特殊的理智和精神素质。当这些素质是高度的,并且从优异的成就上表现出来,则他们所属于的那个心灵即可称之为天才。”科学家罗伯特·戴讲得更干脆:“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研究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一)真真假假的“哈佛博士”

2002年,山东外事翻译学院以百万年薪聘请“哈佛博士”陈琳为常务副院长一事,招致媒体追根究底,先是《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然后是《“哈佛博士”五大疑点》、《“博士风波”的20个疑问》等,最后,海外媒体也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据悉,当时的应聘要求常务副院长人选应是哈佛、剑桥、耶鲁等世界一流名校毕业生,并具有“教授职称、博导资格”。受聘者应完成四项指标,其中之一是:“第一年至少送出十名学生赴哈佛、剑桥、耶鲁、早稻田等世界一流名校留学,每年指标递增。”因陈琳称不能完成向世界一流名校输送学生的指标,双方又在协议中增订了完不成受罚、超额有奖的条款,但罚额最高限八万元。因此,陈琳即使完不成向世界一流名校输送学生这个核心指标,也能确保每年64万元的税后所得。这个数目即使在现在,在国内知名学者中间也属于高薪。从中可以看出,要求一位哈佛金融管理博士去干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将一个民办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向世界一流名校输入,事情本身就很滑稽。现在不明白的是,如果“哈佛博士”的招牌是真的,64万元的年薪就该拿,否则就要打假。媒体只盯学历的真假,至于陈琳的工作是否就值64万元,媒体并不关心。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名校的学历最为重要,因此才值得炒作。

2005年9月,西北师大四年级学生陈家忠,以“哈佛学者、青年弦理论家、宇宙学家、无线体积额外空间维膜世界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名义,到陕西理工学院作了两场学术报告会。2007年23岁的陈家忠未找到工作,又自称“哈佛博士”到浙江大学作“访问学者”。此后几个月内,他又以“哈佛教授、博导”的身份,接连到东华大学等数所高校做报告,目前已知的有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东华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复旦大学、北师大等高校,以及北京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等中科院单位被欺骗。公众为此发出质问: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骗局,可以在国内高校堂而皇之地巡演?甚至连一些知名的学者也被蒙在鼓里?看来,“哈佛博士”这个头衔,确实具有吸引力。当然这与大学的学位过度崇拜也不无关系。

(二)莫以学历论人才

现在说学历、资历和职称等用人标准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是因为它们距离目前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同时也表明这种制度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如果以全日制本科学历为人才标准的话,那么就会有95%以上的国民成员命中注定与人才无缘,将人才视野狭隘化。所以将人才标准定义为中专,或专科、本科,乃至是研究生学历,现在看来其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将知识和能力本末倒置,没能抓住人才定义的本质属性,将教育与成才的间接相关性看成了直接相等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他还能属于人才吗?因为教育只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而是否是人才还要看他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力表现。文凭虽然是学习经历的证明,但只是成才的基础,若此后放置不用还会不进则退,所以它与人才的本质属性是有区别的。

其次是不符合宪法精神和实践精神。学历论的观点直接违背了《宪法》第十九条第三款中关于国家“鼓励自学成才”的规定,以及“干中学”的理论。许多人将自学考试混同于自学成才,其实自学考试只是自学与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如果一个人学富五车而没有与这种考试制度相结合,或者是结合的不够,或者是没有办法相结合,那也是无济于事的,且不说有许多才能是考不出来的。

其三是造成人才与资源的配置远离了贡献。将学历与劳动报酬、工作待遇挂钩,而文凭不合格者即使干得再好也不予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混文凭和假文凭的泛滥。某市招录公办教师,政策规定有大学文凭的可以免试,结果发现85%的大学文凭都是假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资源配置方面的案例,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迪。在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极为紧缺,比如甘肃张掖地区的人就认为:“有地无水,等于无地。”然而以色列的科学家却认为:“给植物灌水,而不是给土壤灌水。”植物虽然生长在土壤之上,但给土壤灌水肯定比给植物灌水要奢侈,这在水资源极为稀缺的以色列,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水资源犯罪,这种观念催生了以色列滴灌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大家在购买家用电器时,也很讲究功能的充分利用。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给人才配置资源,而不是给学历配置资源,这应当成为一种新的用人理念。”

其四,任何标准都是有局限性和时代背景的。学历这个钢性的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能永远不变。这类例子多了,比如在《诗经》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不是歌功颂德的《雅》、《颂》,而恰恰是来自民间的《国风》。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也曾经谈到:“与其说我们是来中国找专家,不如说我们是来中国找潜力。对我而言,潜力包括:聪明才智、创造力、学习能力、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我认为这类的潜力比专业经验、在校成绩和推荐信更重要。”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用人标准起初是博士学历,后来李开复发现一些本科学历人员的专业造诣也相当不错,就不再固守老标准。所以,对于体制内外的人才,有时不要分得太清,也不宜封闭双方的交流,更不要互相歧视。投入产出比理论认为,在相同业绩的前提下,投入愈少则效益愈高。我们可以把学历教育看成是成本投入,在业绩相同的情况下,低学历的效益是高的。而现在的职称评审政策正好相反,先设定低学历者的业绩是低的,然后成倍地加重低学历者的晋升业绩指标,结果形成了高学历者不敢与低学历者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的事实。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标准不仅取决于掌握知识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在很多时候,掌握知识的数量与知识的创新水平并不是等量关系。科学家丁肇中多次谈道:“我所记得的这个世纪比较有名的科学家,考第一名的很少。”事实上在任何时候创新水平都是处于首要地位的,只不过是在过去由于知识产权制度未建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模仿学习,而如今这种无条件的模仿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民族缺乏创新能力,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

总之,若一个拥有高文凭的人缺乏创新能力,没有创新成果,无论其文凭真假都称不上是创新人才;相反一个人若具备了创新能力,拥有创新成果,无论其有无文凭或文凭高低,都应当承认他是创新人才。而用任何权威的检测母鸡产蛋能力的标准,去否定一只已经产蛋的母鸡具有产蛋能力,都是非科学的,也是荒谬的;反之,用上述标准去肯定一只母鸡一定具有高产蛋的能力,而不看现实的表现和成就,也是不符合实践标准的。因此,将一定的学历与一定的劳动报酬相联系,不过问或很少过问工作成绩,都是不利于知识经济发展的,也是不公正的。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它有个特点,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选拔干部的制度是落后的”。如果在人才标准这个基本问题上继续言行不一,它只会给一批滥竽充数的既得利益者以庇护,而对于一些出色的创造性人才进行封杀。

(三)业绩论的优越性

一些学者认为,以业绩论人才有两大弊端:其一是以成败论英雄。个人成就是个人主观努力与特定历史环境和机遇的产物,过分强调业绩会缩小人们在人才问题上的视野。其二是马太效应。业绩论重视已有成就的显人才,忽略了奋发努力中的潜人才。其实,学历论也同样存在视野狭隘问题,因为他排除了绝大多数群体的参与。史载,梁启超先生向清华大学曹校长推荐陈寅恪时,当时陈寅恪既无学位又无著作,曹校长感到为难。梁启超说:“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了,却没有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清华敢用陈寅恪,完全是靠了伯乐的推荐。战国时期,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围困,为解救邯郸之围,赵王派平原君去联楚抗秦。平原君从自己的宾客阵容中挑选20位精英随同前往,可挑来选去还是选不够。这时毛遂站出来自荐,平原君却不敢相信:“有才能的人就像锥子装在布囊里,迟早要显露出来的。可是您在我这里都三年了,怎么还没有让我发现?”。毛遂回答道:“没有发现我,是您尚未把我装到布囊里,倘若您把我早些时候装在布囊里,我早就脱颖而出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曾经向名家顾况呈送文集搞自我推荐,当时的行话叫做“行卷”。初次见面,顾况取笑白居易的名字:“长安米贵,居不大易。”可是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顾况感到震惊:“有此大才,居也容易!”我们设想一下,在崇尚武风的战国时代,有谁能够拒绝毛遂自荐?在崇尚诗风的唐代,又有谁能够忽略白居易的存在呢?看来,人才的发现是和业绩同时进行的,而且还需要自己来主动出击!历史上,姜太公在渭水垂钓,诸葛亮撰写《隆中对策》,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主动出击。

事实上,贡献论也罢,学识论也罢,认识人才都有一个考察过程,在植物叫作生长期,在人才叫做鼎盛期。一个学富五车、见识卓著的人,如果不与社会进行交流,他渊博的学识就不会对社会溢出,他的天赋和能力也不会对社会释放,也就显示不出他的社会价值,凭什么让别人相信你就是人才?其次是比较性,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业绩显著,而有的却极为平庸,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北京北人集团公司第四印刷厂在同一年引进的大学生当中,三年之后有的承担了主设计,而有的还不能独立工作,这种显著的差别,仅靠其客观原因是不能解释清楚的。其三是任何理论都具有相对性,都有自身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看一种方法是否具有先进性,主要看它配置资源是否更加公正合理,弊端是否更小。现实当中一些人原本是有才能的,但却过于孤芳自赏,个人主义极端严重,与什么人都合作不好,这恐怕不属于人才应有的品格。有一首打油诗讲道:“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我为舍弟改文章。”此兄目空一切,认为谁都不如他自己!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会感到失落的。以业绩论人才的缺点就是具有滞后性,但它的优越性也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可取代的,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经过十几年,乃至是几十年的拼搏,终于打出了一片天地,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却得不到应有的承认,说你做出了成就是你自己瞎碰上的。笔者有一位外科大夫朋友,在单位是顶梁柱,轮到落实人才待遇时却说他学历低,怎么上手术台时不说这个?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国家作为一项政策导向,鼓励高学历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但上述那种错误做法,确实是压抑了一批体制外的创新人才。

(四)体制内外的人才分布状态

有一次笔者审查一份研究协议,律师提醒我,发生纠纷时要写明由我方所在地法院来裁决,可见法院大多都有偏袒本地人的习惯。后来我又发现,岂止是法院有偏袒,连人才政策都有偏袒体制内人才的习惯。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的分割被打破之后会产生持续而强烈的竞争,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率。其实打破体制内人才的垄断,让体制外人才平等参与竞争,也同样会提高人才的整体效率。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种人才的分布状态。

非线性是指量与量之间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一种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当代科学发现,非线性现象已经渗透到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几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人才在社会各个群体中间的分布就有非线性的身影。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先把人才群体划分为体制内人才(具备有效资历者)和体制外人才(不具备有效资历者)两部分,并且按照业绩产出能力的大小将体制内人才划分为A和a两部分,其中A类人才具备了创新成果,a类则不具备;体制外人才划分为B和b两部分,其中B类人才具备了创新成果,b类则不具备。

作为政策的选择,第一种方案是选择体制内人才,在得到A类人才的同时,也就失掉B类人才,并且让a类成了滥竽充数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和西尔斯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了50年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脑力超常者的大多数人比一般同龄人富有成绩,但是其中20%的人,并没有超出一般人的成就。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企业招聘时的评估结果与参加工作之后的现实考核结果基本一致的占84%。所以我们套用科学计量学中的“二八定律”,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体制内人才A类占全部人才的80%左右,体制外人才B类占全部人才的20%左右,呈现出一种“米中有碜,沙中有金”的人才分布状态。美国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姆斯说过:“人类最大的悲剧是人才资源的浪费。”所以选择第一种用人方案,就会失掉B类人才,也就是说失掉了20%左右的人才,另外还庇护了20%左右的庸才。可见,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漏洞,绝不是几个百分点的问题。

第二种方案是在体制内人才中选择A类,虽然去掉了滥竽充数的a类,但同样失去了B类人才。

第三种方案是淡化资历标准,注重业绩。这样在体制内可以得到了A类人才,同时也在体制外得到了B类人才,两者相加得到了全部的人才,并且使a类人员再也无机可乘。在愈演愈烈的全球人才争夺战中,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选择第三种方案。

同类推荐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精要》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罗永浩倾力推荐!为什么今天还要回顾一个国家的种族历史,反思各种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即使在建国已有两百多年的美国,在种族已经实现了“平等”的今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求集体感和身份认同是自然的选择,在种族繁多的美国,因为融合、改变带来的矛盾冲突尤其突出。一个少数族裔融入的过程伴随着各种痛楚,常不为外人道,而在美国,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华人、西班牙人、波多黎各人走过的成为“美国人”的道路也各有辛酸。也许,你认为自己了解种族的问题,理解文化震撼,但读完本书,或许你会发现对种族的误解还深深存在,急待改变。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热门推荐
  • 萌妃志

    萌妃志

    她不就是聊天聊得高兴了一些吗?至于把她一个月奖金都扣了?她不就是长得稍微可爱一些吗?需要差点被男人诓骗?她不就是骂老天骂得凶了一些吗?居然撞上这坑爹的穿越!特么穿越就算了,为嘛她一穿越就赶上要出嫁?嫁的还是传说中对她恨得咬牙切齿、杀人不眨眼的王爷?王府之内,王爷对她恨之入骨;侧妃对她陷害不断;小妾对她嗤之以鼻;就连特么的下人也敢欺负她!草泥马,老子不好过,你特么一个也别想好过!【冷面王与二货王妃篇】:“这都是什么?本王妃要吃肉!吃肉!”某女气得面红脖子粗。“王妃,谁让您昨天……”回忆一下昨天……她豪气万千的对某王爷说:“轩辕傲,老娘不爱你,所以你有多远给老娘滚多远!”面色阴沉的某王爷掐着她的脖子:“霸占了本王王妃的位置还敢说不爱本王,哼,本王会让你在王府的日子,很!好!过!”真特么的小气!他以为他是金银财宝人人都爱?看了看那堆酱萝卜,憋了半天,为了肉,老娘就爱他一次:“来人,拿笔来!”……“王爷,王妃给您的信!”“念!”某王爷头也不抬。“亲爱的王爷夫君,人家真的很爱你,只要一秒钟见不到你,人家的心就开始一抽一抽的痛,噢……我的爱!我是那么的……王爷!”侍卫关心的走上前,看着那吐得天昏地暗的某王爷……“那个贱人到底想干什么?”吐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开口。“据说是想吃肉……”……本文女主骗得了太后,气得了王爷,泡得了帅哥,打得了侧妃,斗得过侍妾!什么宅斗宫斗各种斗应付自如!绝宠无虐!【广告语,横幅拉起】:不怕笑抽的跟着来吧!欢迎鲜花、钻石各种砸,请不要怜惜人家!啥?有臭鸡蛋?换成钻石砸我吧!效果是一样一样的!嘿嘿……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仙品春秋

    仙品春秋

    世上春秋最易过,一缕仙缘再难求。十年前,为了一纸婚约,她以凡人之躯寻遍千山,以求一缕仙缘。十年后,负心人身在仙阙,而她依旧独行于求仙路上,跨不过仙凡间的那道鸿沟。人人说她可笑可悲,蝼蚁也敢痴心妄想,她却依旧执念不改。十年磨剑,芳华始绽。不为情故,独我为仙!******PS:接到通知,本文有可能会倒V,也就是说公众章节会由原来的三十多万字变成十五万字左右,剩下的公众章节会变成V章。还没有将前面公众部分看完的朋友赶紧趁着还没倒V的时候把公众看完吧。从前的长篇公众是新站福利,以后就没有啦,趁早趁早哦。谢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 豪门劫:薄情总裁的契约情人

    豪门劫:薄情总裁的契约情人

    “她怀孕了!”女孩失神地呢喃。“我的孩子呢,我的孩子怎么办……”“既然你不知道怎么办,那么,就让他给被你害死的宝宝陪葬吧!!”冰冷的话语,伴着雷声炸响……她想不到,他会如此很绝,更不想到,当她站在车子前面,他真的没有一丝犹豫的就撞过来,甚至不顾她的生死,扬长而去……心死,爱死……再次重逢,他的身边有娇妻爱子,而她也将为人妻,她看他幸福美满,他看看她幸福甜蜜,而这样的一幕,刺的是谁的眼,痛的又是谁的心……完结文《豪门劫:冷情总裁的替嫁新娘》完结文《豪门劫:错嫁嗜血总裁》完结文《豪门劫:撒旦总裁代罪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很多想法或疑惑萦绕心头,但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大多时候,我们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心灵的囚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操控着人类的神奇力量——我们的心理!本书阐释了42个神奇的心理定律及效应,它们将引导你绕过生命中的暗礁,理性驾驭人生,驶向成功彼岸!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你弄脏了我的衣服,所以你不能走”宽阔的别墅里冷峻的他缓缓开口!她是单纯美丽的小绵羊,他是冷酷霸道的恶总裁,他用金钱诱惑她,用武力强迫她,用威胁禁锢她,不择手段;她从女佣,助理到契约情人,一步步走入他的牢笼……
  •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