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6500000007

第7章 谋攻篇(1)

概述

本篇论述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地强迫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击破敌人则次一等,是“非善之善者”。

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伐谋”,指以己方之谋略挫败敌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伐谋是最好的战争手段。伐谋的实质是指敌人正在或即将要施行其谋划时,能窥破其谋,揭穿其谋,破坏其谋,借以实现己方的政治目的。在与敌人作战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有10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5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时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拼硬打。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光辉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1);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3);不战而屈人之兵(4),善之善者也。

【注释】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完整。国,春秋时主要指都城,或指包括外城及周围的地区。破,攻破、击破。意谓以实力为后盾,迫使敌方城邑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通过战争交锋,攻破敌方城邑则稍差一些。

(2)军、旅、卒、伍:春秋时军队编制单位。125万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人为伍。

(3)非善之善者也:不是好中最好的。

(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屈服、降服。此句意为不动用武力便使敌人屈服,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

孙子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溃敌人的军队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垮它就逊一筹;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最高明的。

【心得】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全胜论的战略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及保民,但战争必然要付出许多财物与性命等沉重代价,即使百战百胜,终究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因此孙子提出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主张。他认为大至敌国、敌军,小至敌之卒、伍,都能不战而使其屈服。历代战争中许多谋臣良将,都是将主要的心力放在战场之外,主张以谋略取胜,以武力威胁和政策攻心相结合,或施以恩信,或晓以大义,或说以利害,或以敌制敌,或大张声威,或大军压境,或断其归路,或绝其粮草,这些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求全求胜的光辉战例。

烛之武说秦师,就是利用敌方盟国内部利益的矛盾,分化瓦解对方,拆散其联盟达到屈人之兵、不战而胜的目的。秦穆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秦伐郑。郑国使者对秦穆公说,郑亡对秦不利,一是帮助晋扩大了地盘,增加了实力,二是秦对晋有恩,晋却有恩不报,食言自肥,筑城以秦为患,三是晋贪得无厌,亡郑后必伐秦。一番话,秦郑反敌为友,缔结盟约,晋也只好罢兵。

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原文】

故上兵伐谋(1),其次伐交(2),其次伐兵(3),其下攻城。攻城之法(4),为不得已(5)。

【注释】

(1)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克敌致胜。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2)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

(3)伐兵:通过军队间交锋一决胜负。兵,军队。

(4)攻城之法:法,办法、做法。

(5)为不得已:指出于无奈而为之。

【译文】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联盟,再次就是直接与敌人交战,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出于不得已。

【心得】

在血与火的决斗中,智慧之花常能结出胜利之果。孙子在这里提出了以谋制敌,夺取全胜的战略思想。通过战争让敌人屈服有“智胜”和“力胜”两种方式,相应就有“全胜”和“破胜”两种结局。“智胜”对方,我方付出的代价不大,有助于保存实力;“力胜”,我方付出的代价大,各种损失不可避免;“智胜”能安国、保民,“力胜”将造成国弊兵疲的局面。因此,孙子主张用谋略来制胜,通过“力”与“智”的完美结合,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

历史上,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每次必输,他总是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所以屡战屡败。孙膑教他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就可以三局二胜,赢得全局,田忌按孙膑指点,果然赢了齐威王。马还是那些马,顺序一变,胜负迥异,可见“谋”的重要。

孙子“上兵伐谋”的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同样重要。商战既是经济实力的对抗,更是智慧的较量。通过“伐谋”而获得成功,通过计略而战胜对手,既可保存实力,又能占领市场,这才是上策。

三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1);拔人之城而非攻也(2);毁人之国而非久也(3)。必以全争于天下(4),故兵不顿,而利可全(5),此谋攻之法也(6)。

【注释】

(1)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屈,使人屈服。

(2)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拔,攻取。

(3)毁人之国而非久也:非久,不是旷日持久。指灭亡敌人之国毋需旷日持久。

(4)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即上言“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之“全”。此句意为一定要根据全胜的战略战胜于天下。

(5)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整顿、召集。

(6)此谋攻之法也: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最高标准。法,标准、准则。

【译文】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也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更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天下,这样才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圆满、全面的胜利,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标准。

【心得】

俗话说:“杀敌三千,自伤八百”。可见战争双方在正面交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作为指挥者,应站在求全、求胜的角度,发挥计谋的作用,充分利用战机的创造、兵力的部署、战术的运用、目标的选择等等,以智取胜而非以武力硬拼。

秦穆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大将准备突袭郑国。牛贩子弦高听说这件事后,一方面马上派人到郑国去报信,一方面扮作郑国国君的使臣,挑选了20头肥牛去慰劳秦军,说:“我们的国君听说三位将军率部队前来,特意准备了一点薄礼,派我来此迎接慰劳你们。因为我国身处强国之间,所以随时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你们见了不要介意。”孟明视听罢,大吃一惊,想自己军队劳师远袭,本想攻其不备,不想郑国早有准备,于是撤军回国,向秦穆公交差了。

一般而言,在敌对斗争中,克敌制胜的方式无非分为强攻和智取两种。如果强攻硬拼,势必造成人员伤亡,资财损耗,实力削弱。若能以敌人的薄弱之处进行突破,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甚至不发一枪一弹,不费一兵一卒,施谋用计智胜于敌,才是用兵作战的最佳策略。“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体现了“上兵伐谋”的思想。当时要想“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并非不要武力,而是要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并非不要硬打,而是要以拼命的硬打为准备,只有以强大的武力为兵盾,拼命的硬打为准备,才能更好地运用“屈人之兵而非战”的谋略。如果不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拼命的硬打为准备,这个谋略是不能奏效的。

四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1),五则攻之,倍则分之(2),敌则能战之(3),少则能逃之(4),不若则能避之(5)。故小敌之坚(6),大敌之擒也。

【注释】

(1)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敌人。

(2)倍则分之:倍,加倍。分,分散。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造成局部上的更大优势。

(3)敌则能战之:敌,指兵力相等、势均力敌。能,乃也,则的意思,此处与则合用,以加重语气。此句意谓如果敌我力量相当,则当敢于抗击、对峙。

(4)少则能逃之:少,兵力少。逃、逃跑躲避。

(5)不若则能避之:不若,不如,指实际力量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其锋芒。

(6)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小敌,弱小的军队。之,助词。坚,坚定、强硬,此处指固守硬拼。大敌,强大的敌军。擒,捉拿,此处指俘虏。此句意谓弱小的部队如果坚持硬拼,就会被强大的敌人所俘虏。

【译文】

同类推荐
  •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与如花的灵魂共舞(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本书紧扣《规范》的基本精神,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解读《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以及内容体系,重点解读六条师德规范的内涵,疏理其间的逻辑关系,构成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本书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大学英语写作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 法律文书教程

    法律文书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法律文书教程》就是其中一部。
热门推荐
  • 独孤剑说

    独孤剑说

    一条天地唯二的龙,一个离家出走的人,一把转世重生的剑,三千迷离世界三世变幻轮回,铸就一段三界六道的传说。
  • 腹黑萌宝贝:邪王盛宠小医妃

    腹黑萌宝贝:邪王盛宠小医妃

    苏姚,一个21世纪的金牌神医。悲催穿越后,稀里糊涂的被安上了一个未婚先孕的骂名。?皇帝道:“苏姚,我不介意儿子不是我的。”苏姚啊呸一声,动不动就用圣旨压她,当她是吃软饭的?不可能。一个富可敌国的男子道:“跟我一起走,我们一起过生活。”苏姚看了一眼,儿子眼冒桃花:“妈咪,他有钱啊!而且对不弃很好。”苏姚点头:“孺子可教,那就跟你先走吧。”随后,一个男子妖魅一笑:“姚姚,你确定?要带着我们的儿子跑路?”苏姚满头黑线,抓住儿子就跑:“儿子,快跑,腹黑男来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海明威的作品很多,我们这个选本,除了《老人与海》之外,还收录了另一篇“硬汉风格”作品《不败之人》,以及他的“意识流风格”代表作《乞力马扎罗的雪》,后者并不好读,但能够反映海明威文学风格的另一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魔衣橱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魔衣橱

    佩文西家四个兄弟姐妹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在一位老教授家做客,无意中发现衣橱后隐藏着一个神奇的魔法王国。这里的居民有羊怪、海狸、矮人、树精……但在阿斯兰离开纳尼亚期间,这个国家被一个邪恶的白女巫占领。她压迫纳尼亚的居民,将其置于永恒的冬季之中。羊怪图姆纳斯曾冒着生命危险救过露茜,海狸一家也帮助他们兄妹逃脱白女巫的追杀。爱德蒙曾受白女巫土耳其软糖的诱惑,一度背叛过自己的兄妹。 后来,阿斯兰伴随着圣诞老人来到纳尼亚,带领大家战胜了女巫。四个孩子成为纳尼亚的国王与女王。多年后,他们在打猎时无意中穿过衣橱,重新以孩子的身份回到自己的世界。
  •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女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女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我们改变不了外部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根据我们身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不变应万变,按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去选择该吃的食物,去选择有利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健康地生存下来。如何做到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被疾病缠绕,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看看吧。
  •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