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3200000001

第1章 不被外境干扰,靠的是智慧

《金刚经》的开头部分是这样描写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此地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我曾经听佛这样说过:那时候,佛陀带领着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一起修行,他们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这座园子是舍卫国的长老给孤独施舍给佛陀的。这一天,到了吃饭时间,佛陀穿上袈裟,端着饭钵,赤足走进舍卫城里去乞食。在乞食之后他回到住处,用餐完毕便收拾起袈裟,将饭钵洗净,再用清水清洗双足,然后安静坦然地坐下。

这幅画面平常又简单,这段文字平实又凝练,但它分明传达给我们这样一种感受:越是简单平常的生活,越是能让心灵祥和安宁、平静安适;越是以一颗简单平常的心面对生活,越是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呈现出的平静安适。

也许你会惊叹:伟大如佛陀者,每天的日常生活也只是这样吗?那他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啊。

其实,佛陀也是从平常人一路修行而得到觉悟,在世间解脱的。最初,他与我们本没有两样,和我们一样有着各种烦恼。但是他比普通人更愿意思考,他从生老病死的现象中思考,虽贵为太子,却能摈弃常人难以舍弃的财富地位进而参悟到无上甚深的真理。因为悟到了这些真理,佛陀成为世间最有智慧、活得最为安适自在的人。

佛陀经过多年苦修,参悟到无上的真理。他认为人们的心灵本来是纯净而无瑕的,人们的生命也能达到一个相对来说圆满、自在、喜悦的状态。可为何世人还会觉得生命苦难重重,身心疲惫呢?佛陀说,那是因为人们的心被“无明”困扰,因无明又生出贪嗔痴三毒,搅扰得人们内心不安、日夜不宁。人们的那颗心,随着外境的变化而变化。当遇到顺境时,人们便欢喜这顺境,并产生执着之心;当人们遇到逆境时,便会对这逆境生出极大的嗔恨。这颗心就这样反复变化着,让自己永远活在疲累之中。

有时候,我们还会把自己焦躁不安的情绪传染给别人。佛陀告诉我们,不论外境如何变化,我们也根本没必要恐惧、焦虑,因为一切事物本身就是因缘和合而成,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你的心若能安定,便可轻松应对一切,根本无须恐惧。

若是真能把心静下来,归拢到一处,我们也可以像佛陀那样,即便吃着简单的食物,穿着粗糙的衣服,一样能自得安乐。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感受平静祥和,给人以温暖和慈悲的力量。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金刚经》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在佛陀为数众多的弟子中有一位须菩提长老,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袒露着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十分恭敬地对佛陀说:“难得啊,世尊!您一向以慈悲为怀,护持、惦念着各位菩萨,嘱咐各位菩萨。现在,如果有一心向善的世间男女,发愿追求无上正等正觉,追求成就最高的佛道,请问世尊,他们应该如何长久地保持这个发心,让这发心长驻不退呢?他们又该如何降伏心头的妄念呢?”

佛陀对须菩提说:“你的问题问得很好!须菩提,就如你所说的那样,如来总是护持、惦念各位菩萨,总是嘱咐各位菩萨。现在,你仔细听我来讲,我将告诉你,那些一心向善、发愿成就最高佛道的男子女人应该如何护持求道之心,又应该如何降伏心头的妄念。”

须菩提回答:“好的,世尊!您能做出教诲,我们心里很是欢喜,我们愿意聆听您的教诲!”

在这段简短的对话里,佛陀的慈悲平和、须菩提的恭敬精进,都跃然于我们眼前。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心里也觉得舒坦起来,继而心量大开,顿感心头烦恼减少,这就是《金刚经》的神奇之处——仅仅是几句经文,也能让我们烦乱的心趋向宁静、安然。

在当前这个充满竞争的快节奏社会,人们的心头总是充满各种抱怨、焦虑和恐惧,而社会上也是戾气横行,难以让人安乐。人人都喊着“心里很累”,人人却又都在拼命地追求财富和地位。在传统观念里,人们都认为女性可以活得很轻松,但恰恰却是女性更累心、更烦躁、更不安。这个时代的女性普遍都追求经济上的独立,渴望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其实,这是一件好事。但我们追求成功、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与静心修心并不冲突。而且,在静心修心之后,反而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更有帮助,这种帮助也许并不是体现在让你年薪翻倍,让你获得异性更多的爱,而是体现在生命状态的整体提升上。

这也是为何在本章节一开篇,我便先描述出《金刚经》第一品中的场景。我想告诉广大女性朋友的就是: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平常的,但这平常的生活也能给我们带来安乐。我们不要把生活中的琐碎太过当真,也不要因为生活中的琐事而自生烦恼。

也许你会觉得好笑:很多事情明明就发生在眼前,还有何真与不真的分别?

《金刚经》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正因为一切外相外境都是虚妄的,所以,无论是好境遇还是坏境遇,是顺境还是逆缘,终将有过去的时候,它们不会伴随我们一生。当我们身在顺境之中时无须得意,在面对逆缘时自然也不必惶恐。生活中的一切,都也只是暂时的存在,如此而已。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被外境干扰到自己,有智慧的女人,总能在纷扰变化的世间自在而无牵绊地生活着。

《金刚经》告诉女人的第一个静心智慧便是:外境随时变化,本来无须挂牵;若能安心一处,处处都得顺遂。

对于大多数女人们而言,她们天生缺乏安全感,所以也害怕生命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因为她们担心自己无力承担外境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后果。《金刚经》告诉我们,这世间万物,哪里有永远不变化的呢?

相爱时,恋人说“我会爱你一万年”。相信多数女性都只会心生感动而不会太过当真——因为我们知道人的寿命也不过百年,爱情再坚牢,也不会有万年之久,即便爱情能有万年之久,可我们的身体早已腐朽。能这样去想,这就是一种智慧。但可惜的是,很多女人在这个问题上能看明白,但对生活中别的事情却看不明白,这种智慧却没能延伸到现实生活里其他的方方面面之中,着实很可惜!譬如有位女子与爱人正处于热恋状态,在她看来,这整个人生都将变得充满浪漫色彩。可是,这甜蜜的爱情生活没维持多久,她就遭到爱人背叛的惨况。在失恋之后她便顿觉人生中再无幸福可言,乃至天地之间都觉得充满痛苦,从此心头烦恼苦痛常相伴,没有一天心能安宁。所以说,我们还需要一种大智慧,能让我们把人生中的各种事相、各种境遇都看得通透。

爱情的变化还只是外境变化中的一种,而自己那快乐或痛苦的感受,实在与他人、与外境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你的悲喜情绪,也只是因为对外境的依赖和执着,不如就这样观察外境,告诉自己:既然一切人事物都有生灭变化,都在分秒之中变化无尽,那一切人事物自然是无法依靠的,既然无法依靠,又何必执着?

如此去观察我们周遭的一切,原本紧闭的心便豁然洞开,原本心头堆满的烦恼也会豁然释放。这个时候,你的心应该能静下来了。

能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万事万物的迁变易逝,这便是《金刚经》告诉我们的人生大智慧。女性们若是将此种智慧运用在工作、生活、爱情之中,还怕有什么会捆绑住自己那灵妙安适的心吗?因为你无所执着,所以你的心头也无所挂碍,你的心自然是平静安适的。

“静心禅语”

看得破,方能放得开;

看通透,才得真自在!

心上不执着,无所挂碍无恐惧;

保持随缘心,烦恼焦虑全放下。

同类推荐
  •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我在爱情里落了单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爱情也如此。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 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双面夏娃

    双面夏娃

    醒来后,看着身边熟睡的亚兰,高峰的心里感到十分的懊恼,因为他还没有谈过恋爱,他还没有体验过许多美好的情感,但他却在酒醉后稀里糊涂地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就在高峰烦闷的时候,亚兰醒了,她从他的后面拥抱住他,然后在他耳边温柔地说:“亲爱的,做我的男朋友吧。”听了她的话,情感上一直是一片空白的高峰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摆脱亚兰了。
  • 红拂夜奔

    红拂夜奔

    王二,1993年四十一岁,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做研究工作。年轻时他插过队,后来在大学里学过数学。从未结过婚,现在和一个姓孙的女人住在一套公寓房子里。在冥思苦想以求证明费尔马定理的同时,写出了这本有关李靖和红拂的书。这《青铜时代红拂夜奔》和他这个人一样不可信,但是包含了最大的真实性。
  • 老滩

    老滩

    本书叙写新世纪的老人与海,记录和展示辽东湾的生存状态,经作者精心打造,沉着,大气,悲悯,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戏剧性冲突紧张生动,扣人心弦。通篇画面感强烈,抒情韵味浓郁,兼具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感,现实感,颇具史诗风格,余曾先睹为快。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代嫁之悍妻驯夫

    代嫁之悍妻驯夫

    关起屋门驯夫君,虚情假意的表妹处处设计,打开院门斗小三,病入膏肓的夫君色胆包天,幸福生活两手抓。一不小心就会贞操不保!好在咱嫁妆丰厚,妙计千条,还要假装成痴傻的妹妹嫁进相府冲喜,你们斗你们的,温文尔雅的小叔心怀不轨,我自宠辱不惊,一家子如狼似虎,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兵不血刃地扫清障碍。--情节虚构,莫名穿越成不受宠的庶女,请勿模仿
  • 异界之冥府军团

    异界之冥府军团

    明争暗斗的国之政治,哪怕面对的是整个大陆,泯灭的人性。生命的价值何在,得到的友情,也会扞卫!,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我不愿意失去,一场车祸,造就了实力强悍的死灵君主
  • 仰角

    仰角

    本书以特殊年代军营男女的一段特殊生活经历为背景,在军队于部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浪潮中,数十名百里挑一的炮兵精英突然遭遇进退去留的抉择。苦恋与别离,捍卫自尊与选择出路等等问题接踵而来。难忘岁月里的难忘故事,在军营文化的浸润下,洋溢着阳刚之美、智慧之美和人性之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 穿越南唐之乱世佳人

    穿越南唐之乱世佳人

    在她新婚的前一天,他吻了她的额头。为了得到她,他要灭了一个国家。另一个他,只是静静的拥着她说,我们要好好的在一起。两帝争锋,红颜是否真的祸水?剪不断理还乱,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郑重声名:这不是正史,这只是传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