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0600000002

第2章 唐诗故事(2)

于是,骆宾王7岁作诗的事儿就迅速传开了。

【赏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两句写鹅的形态:鹅有遍体纯白的毛,有红红的宽大的脚蹼,鹅身浮在水上,一双脚时而在水中自由划动。“拨”字用得尤为生动。白毛、红掌、绿水、清波,色彩对比鲜明,而彼此又十分谐调,使画面清新可喜。这两句描写逼真,而又生动有趣。难能可贵的是:两句信口道来,自然成对,十分工稳。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典】

贺知章《咏柳》。

【原作】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一说字维摩,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历任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丽正殿修书、集贤院学土,迁礼部、工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天宝三载(744)上疏请度为道士,玄宗“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帐青门”以送之(李隆基《送贺知章归四明诗·序》),遂归越,旋卒。为人旷达放诞,好饮酒,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善章草、隶书,风格“怪逸、真率”(《宣和书谱》)。诗风则“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皎然《诗式》)。《咏柳》、《回乡偶书二首》最为后人传诵。后人辑有《贺秘监集》。

【故事】

唐代着名诗人贺知章从公元695年考中进士,直到公元744年辞官回乡,其间的仕途比较顺利,没有经过大的人生挫折的打击。加上他生性旷达豪放,不拘小节,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很愉快,他热爱生活,生活也没有亏待他。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

他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的美非常敏感。生活的顺利和舒适,更使他总以一种轻松愉快的目光,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有一年二月,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明媚的春光使人心旷神怡。这时候,贺知章来到郊外的原野上,喜悦地欣赏着春天的美好景色。

这时候,映入诗人眼帘的是一片葱葱绿绿。路边的杨柳,特别引起诗人的注意。春天来了,柳树披上了一身新绿,在春光映照下亭亭玉立。那细细的柳条,随风摇曳,婆娑起舞,就像少女裙上的丝带一样;那刚刚生长出来的嫩叶纤细秀丽,清新淡雅,分外惹人喜爱。此时,诗人贺知章突发奇想:这纤细的柳叶到底是谁裁出来的呢?这时他自问自答: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美丽的新妆。于是,诗人陶醉了,满怀喜悦的心情,挥笔写了这首《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这天,诗人贺知章是早晨出来游赏的。生气盎然的春色,使他不忍回去,一玩就是一整天,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他才回家。这时,他才记起误了朋友的午宴!

【赏析】

这首诗的三、四句,尤其是最后一句,是千古传诵的佳句。一问一答,问得新奇,出人意料,答得巧妙,入情入理,意趣盎然,生动贴切。能启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美好遐想和热爱,韵味悠长,令人神志爽朗,充满活力。诗中的一个“裁”字,突出了柳叶的精巧优美,诗意盎然,一个“似”字,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春风的神奇,把不可捉摸的春风,写得可感可触,传神形象。

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出典】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原作】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之,相得甚欢,食鲜疾动,病卒。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代表诗人。诗擅长五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李白曾盛赞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之高节。虽长期遁迹山林,实怀经济之志,不甘寂寞。故其诗虽多以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为题材,仍充满对自然及现实人生之依恋,情调健康明朗,语言朴素清新,长于景物描绘、气氛渲染,创造出兴象玲珑、自然浑成之完美意境。故杜甫赞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称其“遇思入境,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然“可与古人争胜毫厘”(《郢州孟亭记》)。《夏日南亭怀辛大》、《秋登万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与诸子登岘山》等诗均为传世名作,《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传诵尤广。有《孟浩然诗集》。

【故事】

唐朝诗人、尚书右丞王维派人去请诗友孟浩然到家里谈诗。孟浩然对来人说:“请转告相爷,我考试不中,心情不好,改日再去拜访。”来人走后,孟浩然长叹一声,倒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40岁的孟浩然已经很有一些诗名了,可是却考不上进士,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觉得自己的才学还不够,又觉得皇上并不识才,再想想朋友们也没有尽力推荐自己。唉!头发都快白啦,还没有考上一官半职,一切都是空虚的,静静的夜是那么空虚,前途是那么空虚!一觉醒来,天已快黑了。孟浩然抓起笔,有感而发,飞快地写出了这首《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两句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诗句充满委屈不满的情感。

第二天,孟浩然去向王维告别。王维见他来访,十分高兴:“昨天请你不来,今天不请自到。哈哈,心情好了吗?”孟浩然苦笑了一下,便跟着王维进了书房,两人谈起各自新写的诗作。这时,家仆来报:“皇上驾到。”孟浩然吓得不知所措,连忙钻到王维休息的小床底下躲起来。唐明皇一脚跨进屋里,已经察觉这有趣的事儿,便对王维说:“你请了哪位客人呀?出来见见吧。”孟浩然只好狼狈地爬出来,唐明皇笑着说:“王右丞的朋友一定会做诗,我想听听好诗。”孟浩然心一横,就把昨夜吟的那首满腹委屈的诗念了一遍。唐明皇听罢,把脸一沉,说:“什么‘不才明主弃’,你自己考不中,还说我抛弃你,真是岂有此理!”

孟浩然终于一生不得志。

【赏析】

作者写这首诗时,应试落第,颇有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感慨。“不才明王弃”实际上是一种牢骚,只是说得比较委婉,把被抛弃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不才。“多病故人疏”则多用来感叹人们趋炎附势,巴结权贵。

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典】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原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者简介】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很早就以诗歌着名,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佳。自云“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咸多军旅之思”(《从军诗序》)。各体皆工,尤擅七绝。明胡应麟认为他“可与太白、龙标竞爽”。《征人歌》、《塞下曲》、《夜上受降城闻笛》、《过五原胡儿饮马泉》等最为传诵。着有《李益集》(又名《李君虞诗集》)。

【故事】

李益是中唐的着名诗人,曾被当时人称为“文章李益”,他每写成一首诗,教场的乐工就以重金求取,作为歌词谱成曲演唱,可见他的诗名是多么大。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李益进入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节度使崔宁的幕府,开始了他的从军生涯。诗人曾随崔宁在北方巡行,到过许多地方,有机会对边塞生活进行深入了解,理解长期驻守边塞的士兵的心理。有一次,诗人巡行到受降城,在一天夜里登上受降城。月光下的边塞,苍苍茫茫,一片弥漫,分不清是沙是雪,是月是霜,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幽怨的芦笛声,打破了黑夜的沉寂。原来是那些久久戍边的战士们,用芦笛来倾诉对故乡的思念。令人深有感触,回到客舍写下了《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是一首征人思乡诗。诗中的两句名句,突出征人一直沉浸在思乡的感情激流中,写出其思乡之深、之多、之烈。诗人十分准确地把握征人的心理,描写尽情细致入微,景、声、情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声能倾泻征人的内心情感,情则显得无比深沉而强烈。意象单纯鲜明,意蕴深厚繁富。意境高远,风格自然,语言精练,音节响亮,含蓄蕴藉,确是唐代边塞诗的绝唱。

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出典】

李白《子夜吴歌》。

【原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出生地有蜀中、西域诸说,没有定论。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10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15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开元十四年(726)起,李白三次游历,天宝三年秋,李白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着特色。

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62岁。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诗均为传世名作。

【故事】

唐代边塞战争频繁,许多男子都被征发到边境上作战或戍守,常常多年不归,他们的妻子过着孤独而悲苦的生活。

唐玄宗开元年间,皇宫里的宫女为边塞战士缝制军衣。有一位士兵,在短袍中发现了一首诗。诗是这样的:“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大致意思是:“沙场上的将士们,生活多么寒苦。我亲手制作的战袍,不知会落到谁的手里?我饱含柔情蜜意,添线缝衣。今生没有机会相见,只待来世结为夫妻。”

士兵得诗后,立即报告将军,将军又把这首诗呈给皇上。

唐玄宗看到了诗,便把六宫的宫女妃嫔召集起来,让她们传阅这首诗,并说:“哪个写的,不要隐瞒,我不会怪罪。”

有一年轻宫女闻言跪下,连说罪该万死,说诗是她写的。

唐玄宗心中立刻涌起了一股怜悯之情,说:“我满足你的心愿,让你出宫,去结今生缘吧!”于是,让这位宫女和那得诗的士兵结为夫妻。所有的人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李白听到这个动人的故事后有所感触,他又看到这年秋天,万物凋零,草木衰败,秋风送砧声绵绵不绝。他想到闺中妇人对远人的关切和思念,当时正是赶制冬衣的时候。

李白为了抒写当时征人的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于是挥笔写了《子夜吴歌》这首诗,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两句诗写自然之景,兴孤栖忆远之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秋月皎洁,最能诱发见月怀人的情思。在这明朗的月夜,思妇们正在赶缝寒衣,整个长安城,捣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捣衣声中,蕴藏着思妇们多少柔情厚意。诗中的“一片”和“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语天然,而有韵味。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出典】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原作】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出生地有蜀中、西域诸说,没有定论。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10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15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开元十四年(726)起,李白三次游历,天宝三年秋,李白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着特色。

宝应元年(762)十一月,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62岁。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诗均为传世名作。

【故事】

大诗人李白不论在什么处境下,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高兴时借酒助兴,失意时借酒浇愁。

李白在长安时,留下了不少轶事。他被唐玄宗封为翰林供奉后,无非是写写文告,以文学词章为君王点缀点缀,平时没有什么公务,为了排愁解闷,他经常与贺知章等一些朋友出去饮酒吟诗。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前赏花,并命李龟年带领十六名水平最高的梨园弟子奏乐唱歌。乐师们各执乐器,正准备演奏,唐玄宗说:“对着美丽的牡丹,漂亮的贵妃,怎么能唱旧歌词呢?这样吧,还是把李白请来,让他填新词吧!”

李龟年不敢怠慢,带了几个内侍,匆匆赶到翰林院,可翰林院人说:“李白一大早就出去喝酒了!”李龟年找遍了长安街上有名的酒楼,终于找到了李白。这时,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

李龟年走上前去,大声宣诵:“奉皇上旨意,宣李学士立刻去沉香亭见驾!”

李白微睁醉眼,半理不睬,口中念念有词:“我醉欲眠卿且去!”说完,便睡着了。

李龟年无奈,只好叫随从们七手八脚把李白抬下楼,扶上马背,送到沉香亭前。

唐玄宗看到李白醉得像一堆烂泥,便命人在地上铺了一块毛毯,让李白睡在上面,并亲自用袖子擦去李白口角的涎水;又吩咐端来醒酒汤,让李白喝下。杨贵妃说:“我听说冷水喷面可以解酒。”于是,当时着名的歌唱家念奴含了一口水,喷到李白脸上,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

唐玄宗、杨贵妃、李白等人来到牡丹花前,李白脸露笑容,一挥而就,写下了三首着名的《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玄宗看歌词美丽流畅,称赞不已,立即叫李龟年配曲演唱。唐玄宗也情不自禁,拿起玉笛,倚声伴奏,

后来,高力士为解脱靴之耻,以这三首《清平调》诬陷李白,李白终于得不到重用,被放归山。

诗人从自己被放归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的日益腐败,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理想难以实现,心中十分苦闷。天宝十二年(753)秋,李白游宣城,饯别族叔李云,在《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一吐郁闷。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联对佳话

    联对佳话

    古往今来有许多字字珠玑的联对佳话,他们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联对佳话》收录了八仙桥上老翁遇帝、献字画巧讥财主、妙人儿倪家少女、纪昀妙联为帝乐等联对故事,这些故事集锦往往被当成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内容。阅读此书,希望孩子们能从联对佳话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南京(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南京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公主星

    公主星

    她像公主般高雅美丽,却也注定是忘记飞翔的金丝雀。当她明白自己的哥哥夏允熙是富家少爷,当她明白自己的真爱离去,从此开始他们刻苦铭心的追逐。六年的相思等候,凭她华丽的舞姿,考进舞夜学院,邂逅于封爵的四个混血男儿,却在不巧间多了另一层身份,原来她是真正的家族千金!
  • 绝世神王

    绝世神王

    叶轻侯,作为今世界最大地下军火商家族一员,祖父曾与斯大林和罗斯福共进晚宴!自己却在开着运输机走私军火途中,遭自己兄弟姐妹出卖,被美制爱国者导弹击落后,穿越到中土。穿越了!没关系!只要这个世界有人就好!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有纷争,还能不用兵器么?以中土诸神的名义发誓:愿这个世界每人都有一把哥贩卖的灵兵,愿你憎恨的人早日下地狱,愿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安乐!愿我能成为绝世神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

    《明清惊天大案》精选了明清两朝11个著名的惊天大案,以通俗的笔调对它们进行解读和剖析,让读者在品味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对中国的近代史进行一番梳理和思考。元朝是个短命的王朝。蒙古人的铁骑虽然曾经纵横欧亚大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庞大的帝国,但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上实在不是行家里手,短短的160余年,元朝的统治就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 狂少真爱

    狂少真爱

    第一卷:五年之痒婚姻就象一块薄薄的膜,一捅即破。她张着一双美丽的娇瞳,呆滞的眸光定定地落在了男人俊美脸孔上,她的老公,她毕生最爱的人背叛了她,脸色的血色迅速褪尽。她胸尖瞬间蔓延过一片幽冥,心口如蒙上了一层深重的厚布。心瓣破裂,心尖一寸寸地变凉。她看着手机屏幕上闪烁的短信,这个手机号码让她心口变成了一片荒芜。凄凉的泪花从她眼角边沉重地坠落。原来是她,她此生最最好的朋友。第二卷:离婚“要离婚是吧!”她悲哀绝望地盯着他面无表情的俊颜。“一千万。”一字一句从红唇中嗌出。“还真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男人森冷一笑,笑意中渗满了讥诮的味道。“第二卷:华丽蜕变三年后女人破茧成蝶,毅然重生。“近来可好,我的前夫。”“你…”望着这个华丽蜕变的女人,男人俊美的笑容僵在了唇边。眼底划过一抹苦涩。——————————————————————————————————————————————————————卷一一场盛大、隆重,空前绝后的国际婚礼,新娘居然跟别的男人跑了。男人因爱而恨,就此展开杀手锏,缠上了女人的妹妹,用着残忍的手段逼她代替姐姐,成了他报复的工具。母亲巨额的医药费,让她别无选择……他娶她无关情爱,完全是因为姐姐背叛了他,高高在上,在商场上能呼风唤雨的男人经不起别人的背叛,就如一把刀狠狠划过他心口,而她嫁他却是因为她爱他。卷二他的身体里住着一头魔,背叛两字象沉重的十字架他逼迫她的姐姐走投无路,满目沧桑地归来。将她逼入低谷,而她只能紧紧地握着指尖那张烙下名字的薄薄纸片凝望着街头来来往往的车辆,茫然空洞的眼瞳,凄瑟哀绝,心门缓缓阖上的刹那,报复的婚姻划上了休止符,她的心坠入冰谷,。
  • 狐狸萌妃:野狼殿下来提亲

    狐狸萌妃:野狼殿下来提亲

    第三次见面。究竟,【新文求支持,助妖为孽:爷的狂妃太妖娆】桃花深处有妖孽,外表纯良心似虎。第一次见面,他抱她满怀含笑问名。第二次见面,他害她失足落水,谁才是谁的菜?,他竟然要和她执手天涯一世相守?!!泥煤,这不科学!某女猫着腰出逃,再次被某妖孽逮到。“别再跟着我,你不是我的菜!”“哦?不是吗?”某妖孽阴阴一笑,“无妨,只要….你是我的菜就够了!”某女哀嚎一声,抱头鼠窜。当“狐狸”卯上妖孽,毒舌笑话于她
  • 领导口才全书

    领导口才全书

    《领导口才全书》领导者如战场上的将军,是激励手下的核心人物,也是决定事业胜败的关键因素。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领导的统率。领导者中肯有力的言辞,会迫使对方作出让步,或取得共识,以利于达成协议;领导者慷慨陈词,会促成外引内联,振兴一方经济;领导说话得体,言之有物,会使权威自立,上下一心。卓越的口才,是每一位立场求进的领导者成功人生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很难想象,一个口才欠佳的领导,如何在现今的工作环境中支撑局面,稳步攀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事实上,一个领导者的说话能力,常常被当作考察领导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领导越来越显示出一种独特的优势。
  • 黛清醉红楼

    黛清醉红楼

    林黛玉:是的,我爱上了他,不管他是现在的太子还是未来的帝皇,都不能改变我的意志。我今生只他一人,他一世只我一个。龙子清:玉儿,今生有你相随,我心足矣。万里江山三千佳丽,都抵不过你一笑倾城。得之,我幸;不得,永不放手。冷云天:你今天是来陪他一起死的吗?他可以让你当皇后,我也可以封你为后,我不介意的。贾宝玉:你们不是为了我吗,为了我一次次害林妹妹,那么我便毁了这一切,让你们永远都达不到目的。水溶:难道我一直都错了吗,一个女子也可以自己选择吗?我会不会明白的太晚了?推荐西兰新文:嫡女策
  • 女伯爵

    女伯爵

    艾琳以自由落体的形式直接落在托马斯男爵的欧式大床上,而且是从二十一世纪跌回了十三世纪,从中国摔到了爱尔兰。中世纪的西欧,美丽的爱尔兰大陆,田园的风光与美丽的城堡;最英俊、最年轻的托马斯男爵,都让艾琳的欧洲之行充满了美妙的幻想和无比的刺激。攻占他的领地、领导他的人民,实行海、陆、空三方位、全方面、立体式骚扰,最后将这位托马斯男爵全面攻陷了。一对一宠文,有攻城略地的气势磅礴,也有田园、商路,外加亲亲我我;女主强悍+机智,美中不足有些大咧咧,对男主少根筋;男主腹黑+睿智,锦上添花有张无比英俊的脸,还是个宠妻无度的主儿。本文构思来自于著名的“爱尔兰婚姻百年契约”,所以是个超级有爱的文哦,喜欢的亲请收藏啊,收藏!推荐完结文《王妃在后院种瓜》:
  • 网游之爱你七巧玲珑心

    网游之爱你七巧玲珑心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pgsk.com/fengshang/如果你玩过网游,你会发现,那里处处是狗血。比如刚刚,蒋玲珑去卫生间洗了个澡,出来便看见自己被游戏里的老公PK死亡了。原因:“江湖乱世”离歌服第一美女玲珑居然是人妖!玲珑不在乎那个美女排行榜,可为毛悠悠家族的人总是对她进行辱骂、诋毁!那个喜新厌旧的前老公为了讨现任老婆欢心,不仅将自己驱逐出帮,还在枫林醉峡谷轮白自己!要装备是吧,老娘送给你当分手费!要PK是吧,老娘奉陪到底!抛开萝莉的外表,玲珑那颗常年沉睡的伪御姐心咆哮了。双开PK、单操作强势、医女也是可以很暴力的。噢,神啊!蒋玲珑觉得自己曾嫁给第一帮派帮主已经够狗血了,可是为毛她一个下堂妇又被第一大神亲睐了!?【女生网游,萌宠轻松,喜欢的进哟!】推荐颜的完结文《萌妃很有钱》:http://m.pgsk.com/a/433486/推荐颜连载文《画骨成颜,医妃妙手》:http://m.pgsk.com/a/570878/颜新浪微博:http://m.pgsk.com/san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