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8900000002

第2章

玑珠满腹的司马迁

司马迁,陕西韩城人,生于公元前145年,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用毕生的精力给后人留下了历史巨着《史记》。4岁进书院,7岁能把145篇《国风》倒背如流。

司马迁家是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在司马书院教书,4岁的司马迁已是书院的学生。一天,司马谈授完课后,想考查一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于是,便叫王聪背诵《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文。

王聪开始背诵:“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下面想不起来,便用胳膊碰了碰同位的司马迁,司马迁会意,小声告诉王聪:“日月其除。”王聪接着背:“日月其余。”司马迁碰了碰王聪说道:“不对,是日月其除,不是日月其余。”王聪接着背:“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下面又背不出来,又用胳膊碰了碰司马迁。

司马迁小声告诉他:“好乐无荒,良土瞿瞿。”

王聪接着背:“好乐无荒,良土瞿瞿。”

两人的小动作被眯着眼的司马谈发现。

于是便说:“王聪,学习本是一件苦差事,不下苦功,怎能学到知识?不会就是不会,不能弄虚作假,知道了吗?”

王聪低头说:“知道了。”

司马谈接着说:“知错就改才会有进步。你要认真刻苦,明天还要叫你背,坐下吧。”

司马谈将目光转向司马迁,厉声说道:“你全都会背了,是不是?来,从头到尾,将学过的这5首诗给我全背出来!若背错一个字,看我怎么处置你!”

司马迁站起来开始背诵,背完之后又继续背另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司马谈听他背的这一首还未学过,便说:“好了!好了!你怎么将未学过的这一首也背出来了?”

司马迁回答:“您不是常说饱学方能为士吗?”

司马谈内心欢喜,却绷着脸说:“好了,好了,今后上课不准多话!”

司马迁年幼好学,不但勤奋,而且聪明绝顶,远近都知司马谈的儿子司马迁是史官世家后代,从小就玑珠满腹。

一次,外祖父杨鼎带年仅7岁的司马迁出席乡间文人的文学聚会,席间,一位40岁左右的儒士杜明把司马迁叫到眼前问:“你今年7岁,对吧?”

司马迁回答:“是呀!”

杜明又说:“听人讲,你能把145首《国风》全部背出来,这是真的吗?”

司马迁落落大方地说:“那还有假。”

杜明想当场验试,便说:“那能不能请你来背给我们大家听听?”

司马迁干脆地说:“当然可以。但不知杜先生是要我顺背还是倒背?”

司马迁出语惊人,在场之人无不愕然。周围的文人学士也都慢慢地靠拢过来,把这张桌子围得水泄不通。

司马迁却不慌不忙地站到一把椅子上,非常熟练地倒背起来:“第145首,七月流火,八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司马迁声调抑扬顿挫,周围文人不由啧啧称道:“嗯,真有水平!”

司马迁越背越有劲,145首《国风》在众人的掌声中全部倒背下来,众人无不惊呼:“奇才!奇才!”

从此以后,司马迁更加努力学习,10岁时,便随父去了京都长安。在严父的教导下,他遍读史书,又在父亲的熏陶下,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长大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各地,了解了各地历史和风土人情,这为日后编写史书提供了充足的史料。

做太史令后,他常随皇帝在全国巡游,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还遍读宫廷藏书,最后运用所学及掌握的大量史料,历时10年编写了历史巨着《史记》。

《史记》共120篇,约50万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和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9岁指瑕《汉书注》的王勃

王勃(649~676),唐代的大文学家,初唐四杰中的佼佼者。作品以《滕王阁序》最为着名。公元675年,王勃去交趾省父,渡海遇险,溺水而死,年仅26岁。自幼遍读诗书,6岁时能写诗文,9岁时作《汉书注指瑕》,16岁已蛮声文坛。

唐朝高宗永徽年间,王勃出生在绦州龙门之地的书香之家——王家。王勃是户主王福畴6子中的第三子,从小酷爱读书。

一日王勃与两位哥哥正在谈诗论文。父亲王福畴和当地名望较高的两位文人走了进来。

王福畴对三人说:“别高谈阔论了,快快拜见杜大人、范大人。”

三人作揖后,杜大人说:“常来常往,无须多礼。你们王家以诗书传家,一代胜过一代。王勃,你过来。你经、史、子、集、诗、赋、骈文,无所不读,涉猎广泛,知识渊博。所写诗文,我已览阅,构思精巧,文采四溢。”

范大人表示赞同,并说:“王勃,你告诉我,你6岁就写诗文,你这写诗作文的灵感从何而来?”

王勃上前一步,作了个揖,谦虚地说:“大人过奖了。王勃只不过是凭一时兴起,随手写来而已,哪里谈得上什么灵感?但说真的,书读得多了,脑子也就灵了。我的目标是对前人的诗文学习借鉴,努力开创自己的风格,希望能够独树一帜。大人请勿见笑啊。”

杜大人听后,连连点头,又说:“当朝中专门研究训治之学的大人物中书侍郎颜师古在为《汉书》作注。听说你读了他的《汉书注》之后,竟发现了其中不少的错误,还写了10卷《汉书注指瑕》,可有此事?”

王勃坦诚地说:“确有其事。我认为,给古书作注乃是一门极其严肃的学问,不能有丝毫疏误,不然就会贻误后人。我在读《汉书注》时,发现了其中有不少错处,于是就记录下来,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予以改正。这些只不过是我个人的见解,不一定成熟。”

范大人想见识一下,便说:“可以拿出来让我们拜读拜读吗?”

王勃颇感高兴,便说:“正想请二位大人指教呢。”

于是,王勃去书房,取出《汉书注指瑕》10卷,递与二位大人,说:“王勃献丑。”

杜、范二人翻阅《指瑕》,不断惊呼:“此处有错,是呀!”“不错!这样说较为妥当!”等语。杜、范二人看完,拍案叫绝:“9岁儒生竟能指出大学问家的差错,堪为奇迹!此童禀赋超常,将来必大有作为!王大人,你这书香门第又出高人啦!”

王勃并未因二位大人的夸奖而骄傲自满,仍刻苦学习,作文练笔。

一日,家中有客人来拜访,父亲王福畴在客厅中招待客人,客厅旁边即是王勃的书房,在书房中,只见王勃端来一杯水,倒一些在一块大砚台中,拿起一块墨,不停地研了起来。研好之后,王勃洗了洗手,揩了一把汗,掀开蚊帐,蒙头就睡。

客厅中,客人对王勃的举动难以理解,就问王福畴:“你家公子研好墨,不作文章而上床睡觉,这是何种学习之法啊?”

王福畴笑答道:“这是小儿的一个习惯,他往往是研好墨,上床蒙头构思,然后开始写作,一气呵成。”

客人听后,思考片刻,频频点头,并说:“此乃打腹稿!贵公子有他的独到之处啊!”

王福畴陪客人闲聊,不多时,只见王勃翻身下床,走到桌前,铺好纸,拿起笔,一首五言绝句顷刻而就。

客人好奇地凑近桌前,王勃谦虚地说:“请伯伯指点。”

客人一看,这首五言绝句立意新颖,合仄押韵,而且一字不易,惊叹不已,连声称赞“贤侄奇才”。

公元664年,太常伯刘祥道巡行至关内,年仅14岁的王勃便上书刘祥道,提出了自己对治理国家的一些见解。

刘祥道览阅王勃的《上刘右相书》后,拍案惊呼:“14岁的孩童能提出如此精辟的治国方略,实为难得,此乃神童也。”遂吩咐左右去请王勃,对王勃的学识,赞叹不已。

不久后,刘祥道上奏唐高宗,将王勃9岁写《汉书注指瑕》十卷等事一一陈述,并称此童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最后向唐高宗举荐王勃为官,唐高宗随即封王勃为朝昔文郎。王勃在职其间,作有大量诗文。16岁已蛮声文坛。20岁出任虢州参军,后被革职。26岁时,写下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文采洋溢,辞真意切,流芳千古,历来为后人作文的范文。

公元675年,年仅26岁的王勃去交趾省父,途中不幸渡海遇险,溺水而亡。王勃是初唐四杰中的佼佼者,他以独特的诗文创作拉开了唐代文学的序幕,使光辉灿烂的唐代文学得以发扬光大。

7岁的秘书省正字刘晏

刘晏,唐代着名的理财家,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曾任过县令、京兆尹、盐铁史等职。幼年天资过人,7岁时,作《东封书》深得唐玄宗的赞扬,被封为秘书省正字。

唐代着名的理财家刘晏出生在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他幼年时天资过人,读书非常用功,小小年纪就会作一手好诗文。

一天,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举行盛大的祭天典礼,7岁的刘晏听到这个消息后,由长辈领着从家乡曹州来到泰山行宫,向唐玄宗献上自己精心撰写的《东封书》,文中赞扬唐玄宗治国的功绩,写得非常出色。唐玄宗看了,大为惊奇。一个7岁的孩子竟能写出如此文词隽永的好文章来,唐玄宗对此有些怀疑,于是,就命宰相张说当面测试,看看刘晏是否有真才实学。

刘晏从小长大,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但他很镇静,一点儿也不怯场。张说出题面试刘晏,他出口成章。又问他一些学术上的深奥问题,他也对答如流,说得头头是道。令那些在场的大臣连连称是,交口称赞。经过当面测试,证实了《东封书》确实为刘晏所作。张说兴高采烈地向唐玄宗如实禀报了测试过程,并称刘晏是神童。唐玄宗大喜,便说:“这孩子既然是个神童,就授予他秘书省正字的官职吧。”

唐朝时的秘书省是国家图书馆机构,内藏大量图书。秘书省正字,就是校正书籍中错误的官员。从乡下来到京城的少年刘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他抓紧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藏书,使自己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

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殿观赏杂技演出,艺人王大娘表演了《戴竿》,节目演的是王大娘顶长竿,有一座用木头制作的假山在竿顶上,山上有个小孩载歌载舞,边跳边唱。唐玄宗看了表演,非常高兴,便命人把刘晏叫来。刘晏见过唐玄宗后,杨贵妃忙把他抱过来,放到自己的膝盖上,问:“小神童,你刚才看得这个节目好不好?”

刘晏回答说:“好,很精彩!”

杨贵妃又问:“你能不能以这个节目为题作一首诗?”

刘晏沉思了片刻,吟道:

楼前百戏竞争新,

惟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

犹自嫌轻更着人。

这首诗,首先说节目精彩、好看,笔锋一转,最精彩的是哪一个呢?是王大娘的戴竿更美妙传神,一下子把在场人的注意力引到长竿上来。接着更进一步地说,王大娘的技艺多么精湛,力气多么大,人能在竹竿的假山上做各种动作,而王大娘还能轻松自如的表演。听了刘晏的《咏王大娘戴竿》诗后,唐玄宗和杨贵妃大加赞赏,特地把象牙朝板和黄色锦袍等贵重礼品赠送给他。

不仅如此,小神童刘晏还受到宰相张说的特别关心,他常常到秘书省来看望刘晏。一次,张说来了,刘晏正在埋头看书没有看见他,张说便问道:“秘书正字,你任职以来正了多少字呀?”

刘晏一看宰相大人来了,忙起身让座,礼貌地回答:“天下的字都正,只有一个字不正。”

张说问:“哪个字不正?”

刘晏道:“‘朋’字不正。”

“为什么?”

刘晏说:“朋是由两个月字组成,月是歪向一边的。”

张说连声说:“答得好,答得好!”

刘晏在书海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但是,他从不满足,坚持认真读书,不耻下问,虚心求教。长大以后曾任过县令、京兆尹、盐铁史等职,为官20余年来,一直主管财政,两袖清风,无贪无沾,清正廉洁,为时人和世人所称道。

12岁妙改《鹭鸶诗》的苏轼

苏轼,北宋时期文学家、着名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在四川峨眉山脚下眉山县,父亲苏洵是当地有名的才子。生于书香门弟之家,自幼聪慧,在诗歌方面很有天赋。

苏轼小时聪慧过人。一天,苏轼带着弟弟苏辙到眉山镇西边的寿昌书院去上学。途中远远近近有许多莲池,池里莲花盛开,幽香扑鼻。苏辙比苏轼小3岁,一路上蹦蹦跳跳,快乐异常。

忽然,莲池里的一朵大莲花吸引了苏辙的目光,他便对哥哥说:“哥哥,我要折下这朵大莲花,把它带到书院去。”苏辙说着,就要下池塘去折那朵大莲花。

苏轼连忙阻止弟弟,说:“千万不可!池塘里的莲花美丽异常,路过的人都可以观赏,被你折了,别人就观赏不成了。再说莲花离不开水,它被折下后,花朵很快就会枯萎的。”苏辙听哥哥说得这样有理,也就不再叫嚷了。

寿昌书院的教书先生刘巨很有学问,平时喜欢写写诗,填填词,而且待人和蔼可亲,很受人尊敬。这天,他写了一首《鹭鸶诗》,先读给学生听,然后征求学生的意见,鼓励大家说话,借此也可以考察学生的学问是否有所提高。

“哥哥,这首诗写的是白鹭吧?”苏辙坐在苏轼一旁,轻轻地问哥哥。

“对,写白鹭羽毛雪白,正在水边捕鱼吃,打鱼的人忽然到来,把白鹭惊飞了,就像被风吹得歪歪斜斜的雪片。”苏武低声细语地在讲给苏辙听。刘巨见学生们不提意见,于是又说:“对我写的这首小诗,谁有不同的想法,请大胆提出来,提得不好,没关系。”老师说完,又把诗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

12岁的苏轼听了老师的话,认真揣磨诗中含义,脑海里浮现出江岸边的大片芦苇,心里想,惊起的白鹭一定会落到芦苇丛里藏起来的,何况《诗经》上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苏轼想到这里,乌黑的眼珠转了一下,然后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您这首诗的末两句说:‘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我觉得‘逐风斜’改为‘落蒹葭’也许会更好一些。”刘巨暗暗吃了一惊。他细细品味一下修改的诗句,然后笑着夸奖说:“苏轼改得好,用词形象而又文雅。”同学们都对苏轼投来惊奇和羡慕的目光。

才艺超群的少年李清照

李清照,北宋着名女词人,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章丘,自幼遍读诗书,与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幼时聪明伶俐,10岁时已能作诗填词。

北宋大文学家、词人苏轼,门下有许多大文人,其中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还有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四人,被人们誉为“后四学士”。

“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就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清照幼时,天资聪明,伶俐无比。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两三岁时,父母教说话、吟歌;四五岁时,教她读书认字;六七岁时,就让她接触诸子百家的文章,以及《诗经》、《楚辞》和唐诗等文学作品。10岁左右,李清照已经懂得了诗词韵律,同时还学着作诗、填词、绘画和书法等。

李家是官宦之家,家中常有贵客登门,皆是些饱学多才之士,他们凑到一起,往往饮酒赋诗,挥毫舞墨,兴致很高。少年时期的李清照,每次遇到贵客登门,总是在一旁认真地观赏和聆听。

李清照在学习、领会别人诗词的同时,自己也练习写作。她每创作一首诗词,总要反复琢磨,不断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才拿出来请别人指教。

有一天傍晚,薄暮冥冥,细雨纷纷,远山如黛,浓云如墨。李清照站在窗边,望着柳絮泉边,重重竹帘外梨花飘然落地,竹影摇曳多姿,不由挥笔填词,写了一首《浣溪沙》,拿起瑶琴和着音律,轻轻拨动,随声唱了起来。音律柔美,娓娓动听,客厅里的宾朋一听到这美妙的音乐,都停止了谈话,凝神听起来: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云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阳,

梨花欲谢恐难禁。

悠扬的琴声和着美妙的词韵不觉使宾客赞叹不绝,都夸此女为才女。晁补之问李格非:“此首词可是令爱所作?”李格非笑道回答:“小女信口胡诌,请多指教!”众宾客一听,更是赞不绝口,晁补之惊喜地说:“信口一唱,便成佳作,真了不起呀!”

同类推荐
  • 演艺技巧100问

    演艺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演艺技巧方向。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好句好段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好句好段大全集(优秀小学生必读)

    本书针对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内容,将精彩的好句子好段落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既为小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供急需的素材,又助其在借鉴经典句段中升华思想;既为其寻找到了一位常伴身旁的良师益友,又能激发其创新灵感,进入迷人的作文世界。
  • 归纳分析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分析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热门推荐
  •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公告】本书已经完稿,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跳坑,后面也许会有小虐,但是结局一定温暖,里面也有很多美好温暖的小细节的,希望大家会喜欢,会陪着云初她们一路成长下去。也希望大家多多留言◇◇◇——————————————————————————————————◇◇◇【文艺版文案】沈云初一直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生那年的蓝白色格子衬衫,嘴角清浅的酒窝,还有少年清澈的眸子都是云初记忆里,无法遗忘的海一直到后来的遇见,慢慢深爱,最后离开那天,云初淋了雨,所有的爱情被湮灭在其中可是云初最终还是相信爱的,她那么热烈的期盼爱情,导致那些撕心裂肺,都变的虚无了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爱情和梦想,更能让人成长云初掉过很多眼泪,终有一天安然微笑,身边的那个少年,也长成了沉稳的不浮躁的样子所有的秘密交织在一起,那些谎言,也不过以爱之名,也许笨拙,但是却是最真的真心最后不管世界怎么变,伤害怎么勇猛,他们都还有彼此,相拥而爱【装X版文案】当‘善良’温柔的现任男友PK多情花心的前任男友沈云初觉得,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谁比谁更加的极品可是当现任男友的前任女友勾搭上前任男友的现任女友的时候云初知道,这真的不是什么天雷狗血的言情偶像剧而是她更为撒泼狗血的人生最后的最后,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朵朵的浮云,飘在她悲摧的人生上空最后唯有,寂静欢喜,不来不去◇◇◇——————————————————————————————————◇◇◇【沈云初】如果你们都不爱我,那我一定会好好的爱自己【宋希年】云初,你永远不知道,我曾经多么用力的爱过你,即使现在,依然无法说不爱,这便是我的宿命【周青木】云初,对不起,终究是我对你不起!◇◇◇——————————————————————————————————◇◇◇【推荐时间】《岁月长,不见忘川》【古风】http://m.pgsk.com/a/296304/《日安,摩纳哥海岸》【轻松向暗恋成真】http://m.pgsk.com/a/313390/《全世界借我一秒遗忘你》【已完结】http://m.pgsk.com/a/252968/
  • 蔷色山河

    蔷色山河

    一觉醒来,清纯少女竟然背负三重大罪:私通庶兄、与继子有染、利用媚术害死皇帝,她被诬为史上最具杀伤力的祸水……被火焚时,她奋力突破时间黑洞,终于追踪到幕后黑手。她笑:在这场劫难里,你必定会厌恶我招摇的灵魂和肮脏的身体,但是你不能阻止自己在深夜思念我这样的一个女人……
  • 爵少的烙痕

    爵少的烙痕

    南夜爵,神一般的存在。他颜好、身材正、还不易被推倒。她问,“南夜爵,你这些高姿态是摆给谁看?”他弯下腰身,想要趁机扳回一局,可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摆给除了你之外的所有人看。”他给她最美的首饰、银行卡、别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南夜爵给不起的。而她什么都可以要,却在他把他的心捧到她面前的时候,摇头拒绝。都说,南夜爵什么都不缺,却独独缺一份对待女人的深情。而众人却不知,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深情,它就叫南夜爵。——————我愿为你低下头颅,放下腰身,卸下高傲,只愿你能踮起脚尖,来爱我一次。在你之前,我从来不懂爱。在你之后,我开始拥有爱。她曾经的离开,天经地义,她今日的归来,他感天谢地。万字番外首次呈现,“记忆树”系列经典卡片独家珍藏。★南爵夜:“一旦爱上,我会霸占她一生,不死不休,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至此,如烟上尘嚣

    至此,如烟上尘嚣

    听说,一个人一生爱的归宿只有两个,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如果你认识我,或曾经认识我,那么请你告诉我,我是谁。如果说爱情是一种疯,那她已经病入膏肓。如果爱情是一种毒,那她已经无药可救。对于夏堇祎来说,上官可凡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上官可凡,她的青梅竹马,她的初恋,她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美好。一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才华横溢、有内涵而不张扬,最重要的是:视她比生命珍贵,照顾她无微不至,对她好的让所有人都嫉妒。以至于让她产生依赖,形成了有他陪伴的习惯,以至于当他离开让她觉得是世界末日的来临,生不如死,备受煎熬与折磨,她不知道这辈子除了他还能爱上谁。她从不后悔,与他的相识、相知、相恋。天意弄人,本是所有人见证下的金童玉女,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天翻地覆,命运大转盘开始逆转……她因为这个男人疯癫。她甚至不知自己是否真的疯了。她也不确定,他到底是生是死。命运总是让他们百转千回。他们能否在神的祝福下,相守一生?上帝总是同他们开最大的玩笑。分开了又遇见,遇见了又分开。那个酷似上官可凡的莫安奈,性格也刚烈了很多,洒脱随性。她爱的到底是谁呢?上官可凡?莫安奈?如果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她该如何是好,她会做出怎样的抉择?麦嘉柯,一个一直默默守护她的男人。那个一路以来都对她不离不弃,陪伴在她身旁的男人。那个只有在她面前才会温情似水的男人。我们都知道,她无法对他视而不见。那么,到底,谁会是她最后的选择?安琪,大概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吧。她的付出到底值得不值得?尽管看到自己用生命去爱的男人眼里只有另一个女人,还是义无反顾地爱着,用她那颗羸弱的心脏,勇敢地爱着。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如果一个愿意和你一起流浪,一起看黑色河流,一起听寂寞风声的人,他却突然不再和你共用一个灵魂。那么,怎么办呢。上官楚歌,最大的悬念,最神秘的人物。整个故事,难道是你是始作俑者?难道这只是个骗局?这到底是个充满阴谋的故事?还是充满爱与心酸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这虚幻如尘嚣,却催人泪下的爱的纠葛。以清新隽永的写法,谱一曲现代都市永恒的悲歌,里面有你的影子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江山

    无限江山

    一双金眸是她的灾难。她被双亲遗弃,被迫在生与死的边缘寻求着人生的希望,直到逃难途中遇到身为皇子的他,从此走入一场无法抽身的棋局。身为棋子的她又该何去何从?棋子是否终究只是棋子?九龙相斗,波涛不息,再回首,只是无限江山。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