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00000034

第34章 心存善念,身体力行 (3)

爱是一种循环

【佛心智语】

我们用左手给予别人爱,而这份爱会不断延续下去,直到最终被传递回我们的右手。

《增一阿含经》中有这么一句话:“随时念惠施,受福如响应;永已无短乏,所生常富贵。施为众行具,得至无上位;亿施不起想,欢喜遂增益。”意思是说,做人要时时保持施与的善心,这样最终就能得到福报。

古人一向强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就是说,面对他人的付出,我们必须懂得感恩和报恩。相反,我们自己付出了,自然也能得到他人的回报,正所谓“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有些人办事之所以做得顺利,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是因为他们以前做过很多好事,也帮助过别人。因此,若想得到好的果报,你就要先付出好的因缘。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乐于索取,一种乐于付出。吝于付出的人,他们的生活也将死气沉沉,被幸福疏远。人活在世上,应该让别人因为自己而得到益处。只有学会分享、给予和付出,才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超越狭隘之心,主动帮助他人,为世界撒播美丽,善意地看待所有人和事,快乐、幸福和丰收就会时时与我们相伴。不吝于付出,既是一种道德与精神力量的感召,又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

灵魂中最美的音乐是善良与付出。在用一颗虔诚而炽热的心去包容世间一切,并付出自己一切的时候,心灵就能得到超脱。

在《那先比丘经》中记载着佛教大师那先比丘与弥兰陀之间的一次说经论道。

弥兰陀问那先比丘:“世间有比皇后更美的人吗?”

那先比丘说:“有,有慈悲心的人有内在美,这是最美的人。”

弥兰陀接着问:“谁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那先比丘说:“懂得布施,肯向别人伸出援手的人最富有。”

弥兰陀又问:“那谁是最贫穷的人呢?”

“最吝啬的人。”那先比丘说,“他们一文不舍,就算有家财万贯他们也显得最贫穷。”

世事就是这样,从左手付出爱时,我们便能从右手收获爱。就像我们在旅途所经之处播撒下各种鲜花的种子一样,即使我们不会再从同样的路上经过,但是,这种美的传播会让道路两侧鲜花缤纷、生机盎然,会让我们的心灵无比富足。

我们做人应当像火炬一样,不是为了照亮自己,而是为了照亮别人。当我们将付出的意识贯注到自身并向周围洋溢时,身边的人就能够感受到我们带来的浓浓暖意和旺盛的生命力。人的天性是感恩的,他们得到了爱,必定会有所回馈,也许只是一句感谢,一句赞美,却足以将爱的温暖延长。当彼此的爱汇聚到一起时,这股爱的力量便足以令所有人感动。

一个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他的明天埋下了伏笔。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就如同我们撒下的每一颗种子,在阳光的滋润下,它们会慢慢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后结出果实。左手付出,右手收获,整个世界就像一个所有人手牵手的乐园,我们用左手给予别人爱,而这份爱会不断延续下去,直到最终被传递回我们的右手。爱是一种循环,主动去爱世人,那么我们得到的将远远超过我们付出的。

宽心地给予,放心地接受

【佛心智语】

我们不仅要满怀诚意地给予,而且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也要放宽心。这样,爱才能在不同人群间不断传递。

布施是行善的方式,而行善则是一种美德。善行既可以帮助身处困境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修行得到提升。然而,布施并非总能顺利进行。它之所以受到阻碍,有时候是因为自己不肯施,有时候则是因为他人不肯受。自己不肯施,往往是因为放不下私心;他人不肯受,一方面是因为自尊不允许,另一方面是因为施与的方式出了问题。

作家林清玄曾经在《吝啬的人》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吝啬,吝啬到珍惜自己的每一根头发,真可谓“一毛不拔”。他从来都不肯把自己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也从没有动过布施的心思,甚至连布施这两个字都说不出口,仿佛话一出口,自己的财物就会有所损失。

佛祖为了教化此人,便开示他道:“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之所以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帅,之所以会遇到一切美事,都跟他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在佛祖的开示下,这个人深受触动,但是仍然无法像别人一样去顺利布施。他找到佛祖,对佛祖说:“世尊,我很想帮助别人,想用自己的财富去救济穷人,帮助需要的人,但是,每一次要把东西送出去时,我就会感到割肉一般的疼痛。对我而言,布施实在太困难了。”

佛祖静静地听他说完,然后从地上抓起一把草,对他说:“请你把这把草从你的左手交到你的右手中。”

这个人一听,毫不迟疑地照做了。

佛祖又说:“现在,把你的右手想象成自己,左手想象成他人,然后把这把草再从右手交到左手里。”

吝啬的人一听要把草给别人,就犹豫了,他想得满头大汗也舍不得这把草。

佛祖轻轻地在他耳边说:“难道左手不是你自己的手吗?”

如此一想,他赶紧把草放到了左手里。

佛祖要求他反复做几次,终于,他能够克服自己心中的障碍,将草交到身边人的手中了。

经过不断的练习,这个吝啬鬼成了众人眼中的慈善家,他不仅将自己的财富布施给了别人,甚至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体也捐献了出去,最终,他自然得到了无上菩提。

这个故事令林清玄十分感动,他说:“再吝啬、再坏的人,只要发心想追求菩提,只要让自己朝着美好、光明、良善的地方走,那么他就可以通过训练开启菩提心,成为慈悲的人。”

布施是困难的,因为布施意味着失去,意味着将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艰难获得的真理,甚至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不存私心地送他人,甚至可能是陌生人,所以心中难免会有不舍。但是,这种仁慈之心、善良之心,这种分享与互助的感召力,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馨。

有时候,行善不仅要克服内心的不舍,而且要用一种智慧的方法,以使受施者能够坦然接受,而不会被伤及自尊。要用一颗宽心去给予,不要心存不舍,更不能半吊子地帮助他人。缺乏诚意的善行对接受的一方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

行善时应该怀着一颗单纯的心,以最纯粹的爱心去面对接受帮助的人,要时时刻刻顾及他人的感受,而不能带有丝毫高高在上的傲慢心理。我们不仅要满怀诚意地给予,而且在接受他人帮助时,也要放宽心。面对他人的善心,不要竖起高高的壁垒,隔绝掉别人的好意和关怀。这样,爱才能在不同人群间不断传递。

心存善念,身体力行

【佛心智语】

人与人之间只要有分毫的善念存在,就会像山谷的回音一样,在山间荡漾,经久不绝。

佛家提倡普度众生,具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相传,地藏菩萨曾为长者子。当时,一佛者路过。长者子见他佛相庄严,便心生敬慕,问他如何获得如此宝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远济度一切苦恼众生。”于是,长者子发下大愿:“我从今日至未来劫,悉令一切苦恼众生脱离苦海,然后我方成就佛果。”意思便是,直到普度众生,实现众生脱离苦海,自己才能成佛。地藏的这番大慈大悲,是真正的慈悲。他不是置身事外说说而已,而是真正躬身实行,舍弃一切来爱众生、度众生,半点杂质不掺,也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而这便是佛的无私无我之慈悲。

一个官吏问赵州禅师:“和尚会进地狱吗?”

赵州禅师回答:“老僧第一个进!”

官吏不解地问:“你是得道高僧,修行这么好,怎么会进地狱呢?”

赵州禅师回答道:“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赵州禅师这种不计一己幸福的慈悲便是菩萨的慈悲,佛的慈悲。只看赵州禅师,便可知禅宗的情怀,不在于洁身自好,而在于毫无保留、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帮助别人。

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无论是菩萨低眉,还是金刚怒目,都是为了使众生从悲苦中脱离。所以赵州禅师甘舍肉身,入地狱度被人世间贪嗔痴恨捆绑的灵魂。

佛经上有一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我们都知道做人要向善,然而,要真正行善,并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做到。

唐代智舜禅师一直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他走累了,在山上的树林里打坐歇息。突然,一只野鸡仓皇地向他飞来,浑身血迹斑斑,翅膀上还带着一支箭。随即,一个猎人气喘吁吁地追赶过来。野鸡逃到禅师座前,禅师用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猎人向禅师索要野鸡:“大师,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你放过它吧!”

猎人不同意,反驳道:“我又不是和尚,才不讲什么生不生的。你要知道,我们一家老小好久没有吃肉了,而那只野鸡正好可以当我们的一盘美味!”

猎人坚持要得到那只野鸡,禅师最后没有办法,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两只耳朵割了下来,送给固执的猎人,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 分量虽然少了点,味道应该不错。你就拿回去尝一尝吧!”

猎人惊呆了,他的心被禅师的慈爱行为感化了。于是,他放下了屠刀,走到禅师面前,表示愿意追随禅师,接受教诲。

禅师为了救一只野鸡,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这是何等的慈悲。

佛的心是慈悲的,而人的心也有善的一面。只要心存善念,并且身体力行,那么即使从来没有学过佛,一个人也一样可以被称为菩萨。

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心存爱心,那么即使他还没有去付诸实践,吉祥之神也已在陪伴着他了。为使他人免除灾难,而不惜自己忍受痛苦的人,怎么会得不到上天的眷顾呢?

人与人之间只要有分毫的善念存在,就会像山谷的回音一样,在山间荡漾,经久不绝。用不求回报的真心去爱护和赞美别人,得到的通常是善意的回报。倘若恶语相向,那么得到的将会是被辱骂、报复的恶果。善行者善住,福往者福来,这是一个无上的真理。

【大师点拨人生】

学佛,应该只要求自己去爱人,而不求别人来回馈。事实上,你多付出一份爱心,别人最终也会懂得回馈一份爱。有时甚至是“舍一得万”——付出一份爱,得到万人的爱。所以,不要有太多杂念。和顺真纯即是美,凡事但求尽本分。

——证严法师

爱是山谷的回音,爱是循环,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风景。有爱的心力,比等待他人的爱更幸福。

做一个善人,“诚于中,形于外”,要从根本的心里出发,举心动念都是可昭日月的。所谓不欺暗室,所谓见义勇为,都是善良的心意。一个善良的人,一定会从事一些善良的事业,做很多善良的事,这样才能使他成为善良的人。修桥铺路是善良的行为,为人点亮暗夜的明灯也是善良的行为。急难救助、对鳏寡孤独的扶持、设立慈善机构、从事各种建设、推动教育的普及等,凡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凡是能够造福人群的,就是善良的事业。

——星云大师

善人需有善心、善言、善行、善念、善业。由内而外,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善。

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有善有恶,将来的报应也不出下列:桃李种长成桃李——作善报善;荆棘种长成荆棘——作恶报恶。要想避凶得吉,消灾得福,我们必须厚植善因,努力改过向善,这样,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恶因,那么要想免除凶祸灾难是不可能的。所以,大众要深信因果,了知善恶报应。

——弘一法师

幸福藏在付出的怀抱里;痛苦躲在恶念背后。种善因,收善果;播恶因,得恶报。

同类推荐
  •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本书主要收录了人际——和谐人际,营造快乐、宽容——快乐源于大胸怀、感恩——感恩的心最易换来快乐、爱情——两情相悦,拥有快乐、家庭——和谐家庭,幸福快乐、平安——人生最大的幸福、得失——权衡好就快乐、工作——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指数、金钱——金钱之外,还有更可贵的东西等内容。
  •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一生必须具备的30种关键能力

    人的一生中,有的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众人瞩目的精英人士。有的人却湮没无闻,与成功无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拥有关键能力,而一些人缺少关键能力,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培养提高关键能力,让你脱颖而出。改变一生。
  • 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

    一生的护照:终身学习与未来社会的个人生存

    21世纪的生存概念就是不断地充电和永远的学习,所有的人都必须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为再造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规划一生的学习生涯。学习是快乐的,如何在快乐学习法则的基础上成功建构理想的学习平台?本书列举了大量终身学习的典范,足以给你一个成功的启示。
  •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是养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人一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时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本书选取了能启迪青少年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启发性和代表性,力图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道德指南。
  •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本书搜集、选取了老板最应该讲给员工的365个故事,旨在启迪员工心智、增强企业战斗力,让员工和企业实现双赢发展。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反复琢磨故事中的道理,仔细思考: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你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或者能否避免同样的错误?最后,真诚地希望你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故事中的道理,领略故事中的魅力,并将其运用于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完善自身心智的同时,和企业一起扬帆远航!
热门推荐
  • 如何掌控生命中的25个关键问题

    如何掌控生命中的25个关键问题

    生活中,许多人成天忙碌着,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日复一日,生命便成了一团理不清头绪的乱麻,于是深感疲惫与被动。本书通过对人生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梳理,结合典型的事例对其作了深入的剖析,引领读者参悟人生智慧,把握生命的关键,摆脱茫然的生存状态,从而主宰自我命运,创造成功人生。
  • 破译

    破译

    有一种战场没有硝烟,但有杀戮,那是更加残酷的人性毁灭。有一群英雄没有名字,只有代号,但是他们的事迹永世留传。密码战破译智慧的潜伏,间谍战——深入敌后的暗算。一本书读懂军事战争密码的制作原理和破译原理。一本书看透数国势力复杂的间谍、反间谍、多重间谍、谍中谍的谍战精华。一本书纪念和歌颂为胜利而奋战的无数无名英雄。
  • 龙皇武神

    龙皇武神

    都市修仙至尊爽文!渡劫期大修士凌云魂穿都市,仙武同修,丹药、炼器,画符,布阵无所不能,以无敌之姿逆天崛起,脚踩八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鲍里斯来营救(我的怪物第1部)

    鲍里斯来营救(我的怪物第1部)

    这本书的章节很短,是5-9岁孩子的理想读物。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告诉了大家好人最终会赢的道理。你的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故事。鲍比有个特别的朋友,别告诉别人哦,因为他是个怪物!他叫鲍里斯,一身红毛,两只金角。鲍里斯会帮助鲍比驱除噩梦,他还跟鲍比去了学校。他很看不惯杰克欺负他的朋友鲍比,而杰克不知道,鲍里斯正在想办法让他当众出丑……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阿根廷现代文学大家,拿大现代文学大家普拉特大家,墨西哥现代文学,尼加拉瓜现代文学大家 智利现代文学大家等美洲地区国家的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常见病食疗妙方

    常见病食疗妙方

    向广大读者介绍的“食疗妙方”,不仅可避免“药毒”对人体长期的伤害,还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与保健功能。众所周知,治病须靠“三分治、七分养”。还着重介绍了每种妙方的做法及功能解析,以指导患者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科学的饮食习惯来调养身体。
  • 拈花一笑的灵感

    拈花一笑的灵感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向明星学习

    向明星学习

    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刘德华、成龙、周杰伦、姚明等十几位明星的成长历程,从人生目标、规划、精神、胆识、性格、品格与外在的社会时代环境、机遇等方面,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感人又不乏趣味性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励志经典中获得深切的感悟,有助于人们自我认知、自我导航,进而自我超越。
  • 重生成女配宋氏

    重生成女配宋氏

    宋琴默的一缕幽魂因怨气被束缚了整整三百年,经历了朝代更替,当最后一丝怨气消失之时,宋琴默本以为自己可以喝上那碗孟婆汤重过新生,却未曾想一睁眼竟然重生了!重生了的宋琴默并不想在过前世那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围着一个男人打转的日子了,却始终躲不过命运的安排,当她下定决心为了自己前世那两个夭折的女儿奋起之时,却发现这一世的李氏与前世的李氏不是一人,竟是来自三百年后的穿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