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00000017

第17章 激发大脑创造力的九大经典思维法 (1)

均衡思维

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擅用均衡思维,找到平衡双方的牵制点,你就可以占据主动,无往而不利。例如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发现,有些领导常常借助下属派别的争斗,通过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从而实现对全局的掌控——这已经成为许多管理者的一种巧妙的驭人术。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可谓是运用均衡思维的代表人物。相信大家都熟悉“捉放曹”的故事。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接连遭遇赵子龙和张飞的军队,拼死抵挡才得以逃脱。没想到在最后关头又遇上了关羽的人马。曹操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其旧日恩情,放曹操逃走。

乍看之下,诸葛亮派关羽把守最后一道关口,真是失策,令人扼腕叹息。

细想来,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关羽是重情重义之人,让他守最后一关其实是故意放走了曹操!

当时刘备、曹操、孙权三雄之中,曹操的势力最强,而刘备的势力最弱。曹操不仅在兵力上占据优势,而且因“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也占尽优势。孙权与曹操周旋,无暇顾及刘备。此时如果除掉曹操,孙权的矛头便直指刘备,而此时的刘备无丝毫还手之力,比为孙权所害。

因而,对于刘备而言,此时的曹操可败,却绝对不可死。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诸葛亮精心安排了华容道的部署,既放过了曹操,又不被人识破自己实力虚弱的真相,绝对逼真而不露丝毫破绽,只可惜了关羽至死都还蒙在鼓里,对诸葛亮不杀之恩感激不尽。

大家耳熟能详的“空城计”,则是司马懿巧妙运用了均衡思想。

马谡失守街亭,司马懿领十五万大军直取蜀军根据地西城。而此时的西城,仅剩下些老弱残兵,与曹军抗衡可谓是以卵击石。

诸葛亮大开城门,令士兵化装成老百姓,在城门之下低头打扫,自己在城门之上焚香操琴。司马懿兵临城下,但见诸葛亮神情自若,众老军旁若无人,司马懿心想:“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宜速退”,诸葛亮正是利用了司马懿的这种认知误区,不废一兵一卒抵挡住了魏军的进攻。

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当时司马懿的树敌众多,做事常常受多方牵制。曹操在世时,就对司马懿有着高度戒心,“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睿继位后,诸葛亮利用曹睿对司马懿的猜疑,使了个“反间计”,把这位堂堂的大将军给拉下了马。幸亏曹真顾惜司马懿是个难得的将才,力保司马懿,司马懿这才捡回性命,回家养老去了。待到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屡败曹军,曹军上下无人能与之抗衡。魏主不得不重新起用司马懿。

经此番起起落落,司马懿心中明白,自己之所以能临危受命,在某种意义上讲,全是因为有了诸葛亮,有诸葛亮的一天,魏主就得用司马懿一天。而一旦真的制伏了诸葛亮,魏国面临的大敌就不复存在了,自己也便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只剩下死路一条。

因此,久经沙场的司马懿其实早已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但同时他也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绝,良弓藏”的道理,除去诸葛亮之时,便是他司马懿的死期到来之日。

同样,诸葛亮也洞悉了司马懿的心思,才能临危不惧——这就是双方之间的均衡状态。

天地万物、相生相克,事物之间,皆是彼依与此而此依于比,相互牵制而达到均衡的状态。

发散思维

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部分。”科学家哈定也曾经指出:“所有创造性的思想家都是幻想家,而幻想主要是靠发散性思维。”在你平日的生活中,多运用发散思维,你将会看到平日所看不到的美妙风景。

发散思维也就是撇开常规思路,尝试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从他人意想不到的“点”去开辟问题的新解法。其首要要素便是要找到事物的这个“点”进行扩散,这个“点”可以是事物的功能、结构、材质、形态等方面,找准了“扩散点”,就可以灵活地进行扩散训练,开发我们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方法1:功能发散法。

从某种事物的功能出发,想出可以实现该功能的其他方法。

例如,你可以想到多少种方法可以达到照明的目的。可以开电灯、可以点蜡烛、可以用手电筒、可以点火把、甚至也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如果细心地逐一思考,会发现方法有许多。

方法2:组合发散法。

以某一事物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与另一事物组合而形成具有新功能、新价值的新事物的各种可能性。

例如要开发新的方便快餐品种,可以从快餐的口味、原材料、包装形式及目标顾客群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快餐的口味可包含咖喱味、麻辣味、牛肉味、排骨味、鸡肉味、鱼香味、葱香味等;原材料可以选择大米和面条两大类,其中大米可有粳米、黑米、小米、黍米、米加绿豆、米加黄豆、米加红豆、米加枣等,面条又可有芹菜面、绿豆面等;包装形式可选择长方形、正方形、碗状、筒状;目标客户群可细分为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这样就有7种口味、10种原材料、4种包装、 4类客户群,可产生1120种组合。

发明创造并不一定要创造全新的东西,也可以是旧东西的重新组合,创新之处就在于找到了原本不相干的事物间的巧妙的组合方式。

方法3:材料发散法。

以某个物品为“材料”,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在一次部门的头脑风暴活动中,大家就“回形针到底有多少用途”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大家纷纷提出自己所能想到的用途:可以用来把纸张和文件别在一起;可以用作发夹;可以代替别针;可以拉直了用作粗织工的针或织针;可以当鱼钩等等,加起来总共有20种。

这时,经理竖起三个指头,说回形针的用途至少有300种,大家无不感到惊讶。经理当场通过幻灯片,展示出回形针的众多用途。经理补充说,如果借助信息标与信息反应场,回形针的用途可以达到3000种甚至3万种!整个会场轰动了。

方法4:结构发散法。

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北戴河孟姜女庙前檐柱上有一副对联,上下联分别如下: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的特别之处在于,对联中有两个多音字。“朝”字可以有两个读音,分别表示两个意思:表示早晨的“朝”和表示潮水的“潮”;“长”也有两个读音:表示长短的“长”和表示涨潮的“涨”。前来游玩的一家三口便议论开了:

爸爸认为,这副对联可读成:

“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长长涨,长涨,长长消。”

妈妈认为,这副对联可读成:

“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

浮云长涨,长长涨,长长消。”

这时,女儿却说,这副对联应该这样读: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其实,爸爸、妈妈和女儿的读法都没有错,他们只是以对联的结构为发散点,充分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做出了不同的处理而已,使得同一副对联表达出了三种不同的意境。

方法5:形态发散法。

每种事物都具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包括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气味、明暗等,形态发散法即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例如,“O”是什么?

天文学家眼里,它是天体,可能是太阳、满月、地球、卫星等;

主妇眼里,它是器皿,可能是碗口、圆罐、盘子、脸盆等;

如果它是果实,它可能是苹果、葡萄、柚子、西瓜等;

还可以是鸡蛋、是硬币、是乒乓球、是救生圈等。

方法6:因果发散法。

以某个事物发展的起因作扩散点,推测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发展的结果,或者以结果为为扩散点,推测造成此结果的各种原因。

使玻璃杯的破碎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杯子里的水结了冰,杯子被胀碎了;手没有抓稳,掉在地上磕碎了;被某种东西敲碎了;被重物压碎,等等。

我们多数人惯于采用直线式的思维,而创意连篇的人的思维是从一个点向四周发散开来,通过搜索所有的可能性,激发出一个全新的创意。这个创意重在突破常规,它不怕奇思妙想,也不怕荒诞不经。沿着可能存在的点尽量向外延伸,或许,一些在常规思路出发看来根本办不成的事,其前景便很有可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分合思维

事物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一分一合,往往能产生创新的效果。

1. 以“分”制胜

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然而没有一个下属知道称象的办法。这时,曹冲走上前说:“先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石头,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石头的重量,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曹冲此法,即是运用了“分”的思维,将难以称量的事物化为若干份容易称量的小事物。

战争中常常运用的“各个击破”战术,也是一种分的思维。

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无产阶级真正代表”的斯巴达克斯原是一名角斗士,在一场团体角斗中,斯巴达克斯的伙伴相继倒下,最后只剩下他一人要对付三个强敌。虽然就格斗技巧而言,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由于他们对他展开了联合攻击,斯巴达克斯寡不敌众,一时难以应对。

此时,斯巴达克斯突然转身逃跑,三个对手在后面穷追不舍,由于这三个对手追赶的速度有快有慢,很快便拉开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时,斯巴达克斯迅速返身战斗,打倒了第一个追上来的对手,等到第二个对手追上来,他又打倒了第二个,过了片刻,第三个追到面前,他又打倒了第三个,最终取得胜利。

斯巴达克斯利用三个对手奔跑速度的差异,将他们分散开来逐一打败,避免了自己寡不敌众的劣势,从而取得胜利。

“分配”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生产决定后三者,后三者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而问题往往是出现在分配上,即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要进行沟通,考核也好,绩效也好,分配也好,涉及利益都很敏感,先解决认识问题,分配的机制问题,然后再来分配,这样,分配的结果认同度就高,矛盾就少。

这是因为在分配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分”,而忽略了“配”;注重了可分配的总量和个体的分量,忽略了分配的结构。

一位农夫一生勤勤恳恳,积攒了不少财富。临终前,他留下一份遗嘱,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按比例分给三个儿子。按照遗嘱,大儿子可得到全部财产的1/2,二儿子可得全部财产的1/3,三儿子可得全部财产的1/9。

实际上,这个问题之所以是问题,就在于遗嘱有漏洞,因为它的三个比例加起来不等于百分之百,是一种结构性毛病。农夫死后,三个儿子发现,父亲总共留下了17匹马,根本无法按遗嘱来分配。

三个儿子谁也不愿意少分一点,于是,他们请来村里最有智慧的老人来判定该如何分配。

智慧老人让大儿子分得九匹,他本应分得十七匹马中的八又二分之一匹,这样,大儿子多得了二分之一,他很高兴;二儿子分得六匹,他本应分得十七匹马中的五又二分之三,子显然也多得了三分之一匹,他也很高兴;三儿子分得了两匹马,他本应分得十七匹马中的一又八分之九匹,也多得了九分之一匹,同样很高兴。

于是,三个儿子不但没有少分,反而都比遗嘱的规定多得了,三人都很满意。

分配的关键就在于,可分的东西不可穷尽,要预留,以作“配”之用。尽量让分配的结果超出预期,所以,一开始不能让人的期望值过高。

2.创意就是排列组合

组合思维属于分合思维中的合的思维,也叫聚合思维。

将若干事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起来,往往就是一种创新。例如,车、炮、盾,一组合就成了坦克;物质激励很好,但是,只有物质的激励是害民政策;精神激励很好,仅有精神的激励是愚民政策,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使用,并有所侧重,才是好政策。

同类推荐
  •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就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要有一群卓越的员工为之而奋斗。然而,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里,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有高有低,有好有差。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
  • 希望在转角

    希望在转角

    人生最怕什么?没有希望当面对挫折、陷入目境时,些入总会心灰意冷,认为一切都没有了希望。于是郁郁寡欢,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自己跟自已作对。这样继续下去,便真的走入了绝路,迷失了方向,以为山重水复,没有出路。请不要灰心,不要绝望,你之所以认为没有有希望是目为你只看到眼前的一条路。拓展你的视野半径,认真用心寻访,你会发现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条密径,轻轻走进去,拨开藤葛.你会柳暗花明,一条宽阔的大路正摆在面前,有鸟语、南花香、有欢愉、有喜悦。你会赫然明自 原来希望就在转角。
  • 回味无穷的感动

    回味无穷的感动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其实就是人性的特点,曾仕强教授集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深厚学养于一身,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看法。对于人性的弱点,我们了解得越透彻,越容易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越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每个人都有弱点,但弱点不等于缺点,如何让弱点变成优点,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找到正确的认识自己、读懂他人的好方法,从而发现为人处世其实不难。
  • 二十几岁男人应该具有的7张底牌

    二十几岁男人应该具有的7张底牌

    做男人很难。难就难在男人要同时挑起家庭与事业的重担,不能有所偏废;难就难在男人管了琐事有人说你干不成大事、不管了有人说你是大男子主义;难就难在男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忍气吞声有人说你懦弱,脾气暴躁又有人说你没风度……二十几岁的男人要想做个完美的男人,就要打好自己的七张人生“底牌”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我们精心打造了关系到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书籍——《三分做事 七分做人》(精华版)。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事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的做人做事之道,并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阅读此书的读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好地找到自我,给人生定位。它告诉你: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让自己灵活自如地去做人做事,以便解决棘手和麻烦的问题。让你在现实的世界里成为强者,成为一位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这是一本解惑之书,帮助你实现人生梦想,会做人、善于做事是巩固人格魅力的两大法宝。打开人生之书,你能找到成功之路。
  • S女出没,注意!(大结局)

    S女出没,注意!(大结局)

    中国版的电台金三顺故事。灰姑娘的奋斗故事,嘻嘻哈哈,调侃言情。爱情永远是一个梦想,来看看周一一的版本有何不同。周一一本是购物频道主持人,被好友撬掉男友后,挥泪告别荧屏,误打误撞来到一个快要倒闭的999电台,她遇到了同事马路,他们毕生的梦想就是打倒全城最红的1088电台,但是,这怎么可能?更要命的是,周一一遇到了一个无礼的男人,而他,居然就是1088最红的男DJ——好戏开始了……————————————强烈推荐爱上女主播系列文:恶魔DJ,别惹我!/绿晚晴http://m.pgsk.com/a/378198/醉心一梦潇潇然/凌歌http://m.pgsk.com/a/343887/浮生幽禁/七月椰子http://m.pgsk.com/a/386754/爱上女主播续集(全本)/静水深流2000http://m.pgsk.com/a/191864/
  •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本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婚前孕后、育儿护养、饮食禁忌等诸多方面,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全方位进行阐述,同时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上古传人在都市

    上古传人在都市

    作为驱魔家族的传人,驱魔猎妖的故事。
  • 随身农场好种田

    随身农场好种田

    穿越成了农家女,家大业少真头疼。母亲老实,父亲憨厚,伯父伯母小叔小婶太极品。幸好老天给了好福利,随身携带升级农场。贫穷日子踏实过,开山种地多赚钱。极品公子排排站,挑个最佳做夫郎。******书友群:345988301,欢迎大家进来坐坐****
  • 封魂罐

    封魂罐

    古玩浪子卷入考古谜案,一个战国封魂罐。牵扯各路人物,共赴千年古迹闵王台。手足兄弟离奇失踪,却留下当年父亲的一本日记和一串神秘数字87201,触摸封魂罐之人相继人间蒸发。散发异光的鱼鳞,诡异邪毒的小虫。辟邪血沁的玉器……事件愈演愈烈,而线索扑朔迷离,仿佛有幽魂暗中操控一切。所有人深陷重重悬案。不能自拔,阴魂频频托梦,是真是假?是中邪还是阴谋?
  •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是一部反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汉口人情风貌、历史烟云的小说。小说笔触细腻,情感诚挚温润,整部作品如一扇展开的屏风,将民国时期各类汉口女子的爱情生活和沧桑往事渐次呈现在读者面前:楚剧名伶黎曼姝与沈季均坎坷而富于戏剧性的半生缘;暗恋陈怀民,被他的英勇撞击所感动,最后走向革命道路的富家小姐白梅生;老姑娘葛英素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抗战初期的汉口,走的却是一条从爱的追寻到爱的幻灭之路……这些女人往往有一颗不甘沉沦的心,要么果敢,要么纯真,要么就有书卷气,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敢于同命运抗争,走自己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本书先从影响第一印象的基本因素:穿衣打扮和言行举止讲起,接着又剖析了对第一印象起根本作用的自身修养、生活习惯和人格特质因素,并在情景第一印象中,阐述了各个场合的具体应对,具有实际操作性,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