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000000067

第67章 灵感思维:捕捉转瞬即逝的创意火花 (2)

苏东坡在梦中也多有佳作产生,仅《东坡志林》一书,就记载着他在梦中作诗作文的许多材料。例如:“苏轼梦见参寥诗”、“苏轼梦赋《裙带词》”、“苏轼梦中作祭文”、“苏轼梦中作靴铭”,等等。

其实不仅是文学创作如此,很多发明创造的诞生亦是得益于梦境顿悟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尔普雷西特是楔形文字的破译者。他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

到了半夜,我觉得全身疲乏极了!于是,上床睡觉,不久就睡熟了。朦胧之中,我做了一个很奇异的梦——一个高高瘦瘦的、大约40来岁的人,穿着简单的袈裟,很像是古代尼泊尔的僧侣,将我带至寺院东南侧的一座宝物库。然后我们一起进入一间天窗开得很低的小房间。房间里,有一个很大的木箱子,和一些散放在地上的玛瑙及琉璃的碎片。

突然,这位僧侣对我说:你在22页和26页分别发表的两篇文章里,所提到的有关刻有文字的指环,实际上它并不是指环,它有着这样一段历史:某次,克里加路斯王(约公元前1300年)送了一些玛瑙、琉璃制的东西,和上面刻有文字的玛瑙奉献筒给贝鲁的寺院。不久,寺院突然接到一道命令:限时为尼尼布神像打造一对玛瑙耳环。当时,寺院中根本没有现成的材料,所以,僧侣们觉得非常困难。为了完成使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将奉献筒切割成三段。因此,每一段上面,各有原来文章的一部分。开始的两段,被做成了神像的耳环,而一直困扰你的那两个破片,实际上就是奉献筒上的某一部分。如果你仔细地把两个破片拼在一起,就能够证实我的话了。

僧侣说完以后,就不见了。这个时候,我也从梦中惊醒过来。为了避免遗忘,我把梦到的细节,一五一十地说给妻子听。第二天一早,我以梦中僧侣所说的那一段话作为线索,再去检验破片,结果很惊奇地发现,梦中所见到的细节,都得到了证实。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有类似的经历。为探求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他研究和思考了很长的时间,却未取得突破。他把一切都想好了,就是排不出周期表来。为此他连续三天三夜坐在办公桌旁苦苦思索,试图将自己的成果制成周期表,可是没有成功。大概是太劳累的缘故,他便倒在桌旁呼呼大睡,想不到睡梦中各种元素在表中都按它们应占的位置排好了。一觉醒来,门捷列夫立即将梦中得到的周期表写在一张小纸上,后来发现这个周期表只有一处需要修正。他风趣地说:“让我们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做梦吧!”

为什么在清醒状态下百思不得其解,而在梦中却会得到创造性的启示呢?其实,这并非什么奇异现象。当个体处于睡眠状态时,并不等于机体绝对静止,它的新陈代谢过程仍在缓慢进行,此时的思维活动不但在进行,而且它超越了白天清醒状态缠绕于头脑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合理与不合理”、“逻辑与非逻辑”的界限,而进入一个超越理性、横跨时空的自由自在的思维状态,从而使我们获得了创新的灵感。

捕捉思维中的灵感闪电——直觉

灵感与人的直觉是密不可分的,直觉是人的先天能力,它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从整体上迅速发现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不经过渐进的、精细的逻辑推理,是一种思维的断层和跳跃,往往可以成为创意的源泉,被人们称为“第六感”。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其实正是靠直觉处理事情的。任何时候人都会有预感,只是我们时常忽视它,或把它当做非理性的无用之物。

假如我们能够了解,直觉是人类另一个认知系统,是和逻辑推理并行的一种能力,或许我们比较能够接受直觉的存在。让直觉进入我们的生活,与思考的能力并行,就像打开车子前面的两个大灯,同时照亮我们左右两边的视野。

直觉较为丰富的人应具有以下特点:相信有超感应这回事;曾有过事前预测某事的经验;碰到重大问题,内心会有强烈的触动,所做成的事大都是凭感觉做的;早在别人发现问题前就觉得该问题存在;曾梦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总是很幸运地做成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大家都支持一个观念时,能够持反对意见而又找不到原因;如此等等。

直觉是成就创新的一种灵感,在艺术创作和科学活动中,几乎处处都有直觉留下的痕迹。

马兹马尼扬曾对60名杰出的歌剧和话剧演员、音乐指挥、导演和剧作家们的创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这些人都谈到直觉思维曾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

居里夫人在镭的原子量测定出来前四年就已预感到它的存在,并提议将其命名为镭,“以直觉的预感击中了正确的目标”。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也写道:“1972年,我感到很可能存在许多具有光特性而又比较重的粒子,然而理论上并没有预言这些粒子的存在。我直观上感到没有理由认为重光子一定要比质子轻。后来经过实验,果然发现了震动物理界的J粒子。”

1908年的一天,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化学教授池田菊苗正坐在餐桌旁,品味着贤惠的妻子为他准备的晚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肴,教授吃吃这个、尝尝那个,然后拿起汤匙喝了口妻子特意为他做的海带汤。

刚喝了一口,池田菊苗教授即面露惊异之色,因为他发现海带汤太鲜美了。直觉告诉池田菊苗,这种汤中肯定含有一种特殊的鲜味物质。于是,教授取来许多海带,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从10千克海带中提炼出了2克谷氨酸钠,把它放进菜肴里,鲜味果然大大提高了。池田菊苗便将这种鲜味物质定名为“味の素”(即味之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味精。

由于直觉在发明创造领域的重要作用,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由衷地给了直觉以最高的评价。如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第六感觉。”“直觉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因素。”未来派艺术大师玛里琳·弗格森说:“如果没有直觉能力的话,人类将仍然生活在洞穴时代。”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说:“实验物理的全部伟大发现都来源于一些人的直觉。”他还举例说:“卢瑟福很早就以他深邃的直觉认识到原子核的存在。”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说:“教导我们暸望的本领是直觉。没有直觉,数学家便会像这样一个作家:他只是按语法写诗,却毫无思想。”

当然,由于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因此它的结论常常是不可靠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直觉思维的创新作用。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谈到氢弹之父泰勒博士的讲课特点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泰勒的物理学的一个特点是他有许多直觉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一定都是对的,恐怕有90%是错误的,不过没关系,只要有10%是对的就行了。”

要学会“抓拍”灵感

有一位老师为了考考学生的快速应变思维能力,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空中两只鸟儿一前一后地飞着,你怎样一下子把他们都抓住?”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用大网、用气枪、用麻袋……说什么的都有,方法很多,但大家都感到这些方法难以实现。

老师的答案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

“照相机抓拍!”

用快速抓拍的方法,太妙了!瞬间就能留下永恒。

灵感,作为人类最奇特、最具活力而又神秘莫测的高能创造性思维,它有时就像那飞翔的鸟一样,突然闪现,转瞬即逝,倘若毫无准备,灵感的飞鸟一旦消失就会无影无踪,而且在短期内不会重现,有的甚至在很长时间内也难以再现。这时,就需要我们具备快速抓住灵感的能力,那就是学会“抓拍”灵感。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就是一位“抓拍”灵感闪电的高手。一次,施特劳斯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休息,突然灵感火花涌现,当时他没有带纸,急中生智的施特劳斯迅速脱下衬衣,挥笔在衣袖上谱成一曲,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创造学研究表明,所有智力和思维正常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灵感在头脑中闪现,可是由于主人预先没有做好捕捉的准备,大量的灵感、创意、妙策、奇想、思想火花甚至惊人的发现,都在人们漫不经心、猝不及防、来不及捕捉与记录的情况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国古代有位诗人,在寒冬之时,见到地上一望无际的白雪洁亮晶莹,遂有写诗的兴致,但是他没有立刻写出,他觉得现在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他自道:“吾将诗兴置于雪!”

这位诗人将诗兴埋了几个月,仍然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等到春暖花开时,雪也被太阳融尽了,诗人也没有了写诗的灵感,便自叹道:“只怨烈日误我诗!”

佛教曾说我们有眼、耳、鼻、口、舌、身等六意,意思是指我们每天会有许多的念头起伏,就像海中的泡沫一样,一个破灭时,另一个又会升起。而灵感出现的状况也是如此,有如电动玩具中的打地鼠游戏,不时会在我们心中浮现,要是我们因为懒惰或其他的什么原因而搁置灵感,不立刻记下,也许就会像那位诗人,从下雪到雪融,任凭灵感消失。

为了避免再产生这样的遗憾,我们应该培养“抓拍”灵感的习惯。马上记录便是“抓拍”的一种方法,只要有点子出现,就立刻记下,这些最原始的想法,经过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变成我们创意的资料库。像台湾知名创作歌手陈升,就有随手记下自己心情的习惯,即使是几个突然想到的旋律。陈升自己还透露,他曾经为了抄下几个绝佳的和弦,差点在十字路口被车撞,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在乎随机产生的灵感。

既然你已经注意到了灵感是这么容易消逝,也开始了灵感思考,下面该做的就是准确地把想到的灵感记录下来,否则就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还没开始执行就忘光了。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早晨一醒来就冒出一个好点子,等你到了教室或办公室,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点子是什么了。许多灵感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一旦环境改变了,灵感也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以下是一些记录创意常用的方法。

(1)在床头或厨房里放一叠便笺。

(2)在浴室里放一支笔。

(3)在车里放一部小型录音机。

(4)随时在口袋里准备着笔记本或便笺。

(5)把点子记在每日必看的电视节目单上。

(6)用增进记忆的方法——以图画表述点子的主旨。

(7)马上给自己打录音电话。

(8)一时找不到纸就记在手腕上。

(9)一定要随身带笔,如果忘了,就要开动脑筋,例如利用沙滩上的沙、浴室镜子上的雾、仪表盘上的积灰……

学会了记录灵感的方法,当灵感像飞鸟雷电般闪现时,我们便能迅速“抓拍”,让灵感无处遁形。

同类推荐
  •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

    能说,会说,说中客户需求;能讲,会讲,讲出高效业绩;正确,错误,对比才知有效;心到,口到,订单轻松拿到。乔拉拉编著的《销售话术是设计出来的》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许多销售情景,针对每个情景,分别提供了销售人员需要掌握的沟通技巧与方法,将情景对话与技巧说明相结合,是销售人员提升沟通能力的实务工具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通过本书掌握了相应的口才理论与技能后,就需要在销售实战中去运用它,去不断地完善它,因为你的说话能力是能够通过不断实践而炼就的。
  •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心灵盛宴:小故事 大人生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清新、精彩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从品德修养、性格情绪、处世待人、治学之道、职业打拼、友爱情感六个方面展现健康豁达的人生态度,小故事中蕴藏着大智慧,小故事中涵盖着大人生。
  • 品质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品质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
  • 做人就做聪明人

    做人就做聪明人

    本书包含了成为聪明人所必须具备的各大素质,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变得更聪明的智慧和要诀。拥有了聪明的秘诀,哪怕是再迷茫的求索者,也如同掌握了聪明的魔咒.能一改以前平凡的形象,变得睿智和聪明。智商也许是天生的,但是聪明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成为一个聪明人,是需要后天不断的思考、努力和探索的。本书给读者指出了一条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各种基本素质的养成,让读者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热门推荐
  • 天堂的左边

    天堂的左边

    当生活和生命被我们心中的执念所主导,幸福会在哪里?绝望不会是一切最终的结局,也给不了结局,因为希望生生不息……
  • 重装魔

    重装魔

    “仅代表和谐之神,惩罚不守序之徒!”这是在非典型无限世界中。一名拥有恶魔身躯的研究人员找到自己的目标后,与敌人互相坑爹的故事。如果人类掌握1000年后的科技,在现代人看来其实和魔法无异。足够好的科学家配合无限丰富的材料,再加上各个世界之中的各种科技,最后将给无限世界带来怎样的颠覆?
  • 神奇的地球

    神奇的地球

    当你选读此书时,你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叹:世界真的很奇妙。原来,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向我们展示着种种神秘。本书荟萃的便是这些不可思议而又极富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人、事、物三大部类,看似荒诞不经,匪夷所思,却记载得有凭有据,令人不得不信。“惊人的巧合”,旨在列举种种真人真事,让读者从故事中去思索这许多的巧合的奥秘,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回味与无限的思索。“神秘的野人现象”,他们属于人类吗?世界各地关于大脚怪、雪人、蜥蜴人的发现报告,似乎对于达尔文之进化论所宣称的“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提出了质疑。“复活的预言”。法老的咒语真的灵验?人能预言未来吗?卡索的预言准确吗?种种疑问,书中自有详尽的解答。
  • 狂僧

    狂僧

    一僧心空,魔宫震动。执金钢锋,谁敢轻弄?若肯回光,狂心顿歇。禅圣驾临,诸佛消灭!佛门戒律?与小僧而言,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看一介狂僧,如何在乱世之中拨开重重迷雾,覆雨翻云,成为一代禅宗圣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坠星夜

    鬼坠星夜

    我能碰到谁?我能留住谁?,这片天地又会少点什么。一千年后黑星再度降临。还是鬼的命?眼前一直不离的又是谁的影?拨开那层血,一千年前黑星落于星河之中,这是星的命,从此天上少了一轮明月我能看见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吸血校草误吻迷糊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