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5600000006

第6章 康远明与两个历史人物

康远明第一次与沈小红约会那天,正患着轻度的流行性感冒。

一早起来康远明就觉得头很沉,并且有些烦躁。他吃了点药,养了会儿神,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个女的,穿着浅红色的蕾丝滚边衬衣。朝康远明笑着。

康远明听介绍人讲过些沈小红的事情。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事情,因为沈小红的事情,其实就是没有事情。年龄、家庭、阅历、爱好都是简单的,就是身材、相貌,也没有什么特点。沈小红唯一的特点,或许就是她身上那些蕾丝滚边的衣服。她穿着那种衣服,稍稍做出点姿态,看上去很单纯,很无辜,也很乖巧。

康远明对着照片看了很久。

康远明今年三十四岁。这个年龄的男人,大半已经成家了,变得很成熟。而那些暂时还没成家的,也多半因为其他的原因,同样变得很成熟。因此说,三十四岁几乎就是男人的花季。

花季里的康远明见识过很多女人,漂亮的,风情的,深刻的。见得多了,就像吃撑了食,有点倒胃口。重要的还不是这个。康远明其实也是个苦出身,如果说沈小红的父亲是那个手提白毛巾的小跑堂,那么康远明的爸爸顶多就是厨房后面洗碗的。康远明小时候吃过很多苦,但他父母都死得很早,又断断续续搬过好几次家,与以前生活的联系被割断了。现场证据不足,人证物证都缺乏,所以好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康远明远不明亮的童年生活。

而现在的康远明看上去有多好啊。开家小公司,人家管他叫“康总”、“康总”,并且还有那么多女人,漂亮的,风情的,深刻的,她们围绕着他。他是花,开得正香。而且她们相信:他还会开得更香。

从很不明亮的童年,直到看起来明亮灿烂的三十四岁,这其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没有人知道。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

从小到大,康远明印象最深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书上的,叫刘邦。还有一个是外国人,大家叫他于连。

康远明第一次看《红与黑》这本书时,刚好十八岁。那时的康远明在一家小单位打杂,穿戴很朴素,但收拾得相当干净。他跑上跑下干着杂活的时候,总是微微地低沉着头。生怕和人打照面似的,显得有些腼腆。所以说,当康远明在书里面看到,于连初次出场时也是个十八九岁的瘦弱青年,并且双颊绯红、两眼低垂时,难免就有些惊讶。等到再接着往下看,这种惊讶便越发浓厚了。

康远明觉得自己和于连挺像的。他被书里的这个人物深深打动了。

康远明印象很深的还有书作者的一段话。书作者说想到写《红与黑》的时候,已经四十七岁,是个曾经沧海的人了。他说他并不想告诉人们怎样做。他只想说说他认为什么才是幸福。他把《红与黑》献给“少数幸福的人”。那么谁是少数幸福的人呢。他说:少数幸福的人,在一八一七年,在三十五岁以下的一部分人中,年金超过一百路易(两千法郎),但是要少于两万法郎。

康远明觉得这段话很有意思。有意思,但是他并不赞同。或者说,他只赞同前半部分,那就是年收入必须超过某个数额。但后半部分康远明认为很矫情。

倒是于连的形象,被康远明深藏在了心里。在一些黑暗的夜晚,他甚至还偷偷地掉过几次眼泪。于连,一个孱弱腼腆的平民青年,只靠着自己的聪明与坚忍,在一个等级极度森严的社会里奋斗。他也虚伪,也作假,也有违心之举,但康远明觉得,只有自己才是真正能懂得于连内心的──这个最终上了断头台的“汝拉山区的穷乡下人”。

正因为喜爱于连,康远明对于连身边的那两个女人怀有些敌意。什么市长夫人,什么贵族小姐,康远明认为,正是她们毁灭了于连。于连还是太善良了,太容易动真情了。康远明想:如果自己是于连,那事情一定不会这样。他一定会比于连做得更彻底。比于连做得更于连。

康远明知道自己先天条件不好。他非常明白,自己如果想要成功,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更惨重的代价。对于婚姻,康远明也有过些设想。他不想在女人身上多费心思,一来是他见得多了,阅人无数,眼见得也寻常。二来他也在于连身上吸取了教训──即便是那些可以利用的女人,即便是市长夫人,贵族小姐,临到头来,还是免不了误事。女人总是祸根。康远明算是想明白了,即便结婚,他也只找个平常些的。不要漂亮,不要风情,更不要深刻。她只要是个健康的人,能替他料理些家务,生个把孩子。她只要不妨碍他向远大前程进发,她只要不替他惹出些是非来,就足够了。

恰好在这时,沈小红出现了。

康远明对沈小红还是挺满意的。

她基本上符合他对于未来妻子的要求:不美,但也绝不难看。经历简单,头脑也基本简单。家庭出身非常一般,略微知道些人间疾苦,因此也就免去了许多娇小姐的坏脾性。介绍人给他看沈小红照片时,他还注意到了那些花花绿绿的蕾丝滚边。他觉得蛮有意思。他认为穿蕾丝花边的女人,一般来说有两种。要么是浅薄,惯于卖弄些风情。要么就是天生乖巧,人生的智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悄悄隐遁了。不到它该出来的时候,绝不现形。

康远明猜测沈小红属于后一种。

第一次和沈小红见面,康远明就基本印证了这种判断。他发现沈小红很乖,出现在他面前时,手里提了件小风衣。这是早上康远明在电话里关照过的,但下午的天气已经变得有些闷热──也就是说,这件小风衣,沈小红完全是为了康远明,而不是为了御寒而带上的。

康远明又带着沈小红在玄妙观走了走。沈小红总是半沉着头,问她话,也是微微笑着,还红一点脸。康远明心里暗暗觉得她有点愚蠢,但又有些喜欢。因为不管怎样,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感觉是轻松的。至少,他总可以把积聚下来的精力攒起来,放到其他该放的地方去。

颠来倒去的,康远明心里一直有两个字在跳着:合适。

选择晚餐地点时,康远明便存了份心。

康远明没有选肯德基或者麦当劳,那是青头小伙做的事情。康远明是稳重的,是有经济实力的。他也没选广东海鲜馆或者私营小酒店。那是有些轻佻并且爱出点风头的人去的地方──康远明可不想让沈小红留下这种印象。康远明最终选择了一家老字号的饭店。点了些苏州传统名菜。他甚至还讲述了一些关于老饭店和传统菜的典故。在吃虾的问题上,康远明非常坚决地表示自己不吃炝虾。

“那太残忍了。”康远明说,“这种杂七杂八的烧法,我不吃的。真的太残忍了。”

这些细节,都是中规中矩,正经过日子的。这些细节,还多少有些老派。康远明下了个圈套,要让莫名其妙的沈小红莫名其妙地钻进来。钻进来了,也不是说要害她,更不是说像炝虾般对待她。很简单,康远明只是需要个女人。她是放在家里的,她并不了解康远明,更不知道他想做一个怎样的“少数幸福的人”。

康远明和沈小红的恋爱进展得很顺利。

他们和天底下所有的恋人一样,通电话,逛公园,吃饭,看电影。康远明心里对沈小红十拿九稳,反倒显得非常冷静。康远明从来没拥抱过沈小红,更不要说亲吻。他们一起去沧浪亭爬假山,沈小红脚底一滑。康远明伸手扶了她一下。康远明觉得沈小红的身体使劲往他身上靠,眼睛半闭着,带了点红晕。康远明看在眼里,有种老鹰抓小鸡的快感。他知道这个女人逃不出自己手心,反倒要细细琢磨一番。他观察她的眉毛,想知道她是否处女。他考虑着是先把她干了,还是干脆等到新婚之夜。想来想去,为了与老字号饭店和碧螺虾仁的形象相匹配,康远明还是选择了克制欲望。

当然,也只是在沈小红身上克制欲望而已。

只有那次看《霸王别姬》的电影,康远明差点露出马脚。

相对于连,在康远明心里留有更重要位置的人是刘邦。康远明崇拜刘邦,崇拜得五体投地。平时康远明爱看些关于帝王生涯的书。他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最终得到帝位的人不外两种。一种是豪族,比如杨坚,李世民。另一种是流氓,比如刘邦。

康远明对豪族不感兴趣,甚至还有种阴暗的嫉恨。他认为他们得到太轻易,很多又并非来于自身因素。倒是刘邦这种类型让康远明感到亲切。刘邦能忍,不是一般的忍,而是把刀往自己心口上戳的忍。这让康远明想起自己灰色的早年生活。苦水要往肚里咽的。刘邦又很狠,康远明认为这正是于连在关键时候所缺乏的。康远明看到书里写的──一次,楚军追击刘邦,刘邦为了逃命,居然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推下车。车夫夏侯婴实在看不下去,三次把他们抱上来时,激动得手心都冒出汗来。康远明觉得刘邦真是流氓中的英雄。“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康远明暗暗发誓,如果有机会,他一定要做刘邦,而绝对不做中途退出的于连。

基于这样一个崇拜者的心境,康远明和沈小红一起看《霸王别姬》时,仍然非常投入。他非常不耐烦地听沈小红在旁边嗑瓜子,吃零食。噼噼啪啪的。康远明突然觉得,这个女人特别琐屑。不但琐屑,而且平庸。要和这样的女人生活一辈子,真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但康远明毕竟是康远明,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电影结束后,康远明接受沈小红的建议,一起去了影院附近的茶室。他从沈小红的闲聊中无意得到一个信息。沈小红的父亲,这个民间做花宴的高手,最近接受一个邀请,要在彪哥的米园里再次操办花宴。这可不是简单的花宴,而是一部新近投拍电影中的出彩镜头。其中的制片,则是一个大姐大类型的女人。

康远明心里一亮。

米园,是康远明熟悉的一个概念。它是彪哥祖上的财产,在康远明心里,它代表物质以及引申出的权与利。至于彪哥,康远明认为他几乎就相当于一个小豪族。当然,还是个没落的不成气候的豪族。

“彪哥?什么时候介绍认识一下,当然,随意好了。”

康远明说得很平淡。

康远明心里有把握,沈小红会把这平淡的圣旨好好操办。

所以就更加不妨说得很平淡。

同类推荐
  • 费洛斯河上的磨坊

    费洛斯河上的磨坊

    弗洛斯河旁圣奥格镇上磨坊主杜利弗因欠债而发生诉讼纠纷,败诉破产后其子女汤姆和玛吉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聪明而勤奋的汤姆终于经过几年的努力,攒够钱还清了债务并买回了磨坊,但玛吉的爱情却因汤姆的反对而频遭挫折。当两人在危难之中和解时,凶猛的洪水却最终将兄妹俩吞没……
  • 大盐商

    大盐商

    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初的一天,守慧奉父亲之命,回到歙县老家接妹妹和母亲上扬州。芝芝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跑到里屋问母亲:“妈,三哥真的要接我上扬州吗?”
  • 走出蓝水河(名家小说自选集)

    走出蓝水河(名家小说自选集)

    名家小说自选集 (共6册)丛书。包括《涸辙》、《蝙蝠》、《营生》等篇目,体现了赵本夫独特粗犷的美学意境和语言风格。丛书中还有 《桃花灿烂》,《访问城市》,《单身贵族》,《伏牛》,《天缺一角》。
  •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
  • 身体里的海盗(闪小说人性篇)

    身体里的海盗(闪小说人性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热门推荐
  • 侍寝胖妃:压垮你的床

    侍寝胖妃:压垮你的床

    “胖妞胖妞?哼!再叫我胖妞,我就……用我无敌的身体压扁你们!”她——雪倾城,身为公子的侍妾,居然连见上公子一面都难,悲催到极致!“这是什么东东?血人?啊?不要压我啊!”她还没有看清楚,已经被他一个纵身压过来,两人一起滚下山去。谁说胖没有好处的,亏她这一身肥嘟嘟的肉肉,不然早就摔个稀巴烂了。咦,这帅哥好帅啊,可惜了,不说话,应该是个哑巴,叫什么名字?只见他大笔一挥,潇洒的在桌子上竖着写了三个字——林蛋大?还林大蛋呢!嘻嘻!原来都不是,是楚中天呀!这家伙貌似很有钱呀!还有那么多妃子,难道他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昏君,我才是祸国妖姬

    昏君,我才是祸国妖姬

    还有没有天理啊!她居然穿越成寡妇,背了一身债不说,老公的影子都没有。好,你既然不仁,我便不义,不给你多带几顶绿帽子我就不姓红!什么?现在跑出来认她这个妻子了?不好意思请靠边站,姑娘我得挑挑,看谁合我意。是拥有全天下至高无上权利的他?还是邪气痴情的他?还是默默守护的他?还是原装正版的他?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紫血回魂

    紫血回魂

    这本书是我自己从懂事起到现如今的经历,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或许你不信,或许你不屑,但我所说的还是发生过,一点儿都不会改变。在我寿命将终的最后时刻里,仅仅是想让自己,不会忘记那曾经的种种往事,曾经那些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的鲜活生命!而对于即将迎接死亡的我,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鬼屋

    鬼屋

    一间奇异的出租屋牵扯出了千年恩怨的“人鬼神”之恋。外来的白领女果果本是一普通的平凡女孩,可就在那间鬼屋里,让她经受着可怕的恐惧和千年情节的折磨。于是就有了以下惊人骇俗一幕幕恐怖的亲身经历。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至尊花嫁:女帝降临

    至尊花嫁:女帝降临

    女儿在世,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她战时冷酷强大、闲时玩世不恭,她是女尊国的帝王,却重生在两千年后,被剥夺了姓氏,被迫女扮男装的本族柔弱后裔身上,好在伴她峥嵘一生的神兽随她的灵魂一同重生,还拥有皇家正宗的传承。且看她如何在变为男尊国的世界恣意遨游、睥睨天下!她戎马半生,她啸于九天。她此生只娶不嫁。他说:你这种粗鲁的女人也只有本小爷才受得了答曰:美人。性子虽然差了些,也可以考虑。他说:如果可以与你相伴一生,嫁你一次又何妨?答曰:身材魁梧了些,倒也不是不能将就,好歹也是个美人。他说:只有你配与朕分享天下。答曰:勾搭那么多女人,还养在后宫?这样不守夫道的男子孤怎么可能会要!
  •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创新教育故事全集

    本书以挖掘和激活青少年创新潜能和创新思维为主线,以培育青少年精心挑选了200多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每个故事前面配有一则精练的名人名言,后面配有精彩独到的智慧点拨,挖掘故事深层的内涵,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