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9300000009

第9章 劫中得书续记正文(1)

中州集

金元好问辑十卷十册汲古阁刊本

末附《中州乐府》一卷

汲古阁刻《中州集》,后附《中州乐府》,余久欲得之。以其有石印本,因循未收。近校《中州乐府》,乃亟思得一本。月前在中国书店见到一本,印工尚好,价亦甚廉,欲取之而未言。适性尧亦在,为其捷足先得。余询性尧:可否见让。性尧却坚欲得之。余甚怏怏。石麒云:此书不难得。再有,必代留。不及旬日,果复见一部,印本极佳,远胜性尧所得者。乃即携归。惜中阙一册。石麒云:原系全书,必不阙。然在该肆桌上架上却遍索不获。数日后,该肆送来所阙之一册,盖得之乱书堆中者。此不难得之书也,得之,乃亦大费周折,可叹也!《中州集》以董氏影刊元本为佳。《四部丛刊》曾据以复印。汲古本《中州乐府》尽去作者小传,却不知张中孚、王浍、“宗室从郁”及折元礼四传,未见《中州集》,不应一并删去。此可见毛氏校勘之疏忽,而影元刊本之足贵益著。书贵旧刊,实非仅保存古董也。乾嘉诸老,往往重视影钞旧本,几与宋元刊本等量齐观,良有以也。

重刊宣和博古图录

三十卷十六册万历间郑朴刊本

宋刊本《宣和博古图录》,并一页亦未之见。今所见者多为元重刊本。余尝得皮纸印残本数册。细阅之,却是明翻至大本。嘉靖时,蒋旸尝缩小图型重刊之。今此本亦罕遘。独泊如斋本盛行。顷郭石麒以万历间郑朴重刊蒋本见售。绵纸初印,古朴可爱。余访蒋本不能得,念得郑本亦佳,遂收之。盖郑本实亦不多见也。后又见郑本二部,均竹纸后印者,不若余此本之精绝。顷以曝书检出,复细细翻读一过,甚爱重之。与此书同时收得者有夏树芳《玉麒麟》二册,亦为白绵纸初印本。

佳日楼集

明方于鲁撰十三卷六册

万历戊申刊本

方于鲁《佳日楼集》为明人集中最罕见难得者之一。程君房、方于鲁墨讼案,哄传当代。程氏《墨苑》至附《中山狼传图》以诟于鲁。然当时士大夫中,亦有左袒于鲁者。方诧于鲁《墨谱》中何以无一语以自辩解,今得此集,见所附续集《师心草》中乃有《喻谤》一文,则于鲁亦未尝不欲有所言也。《喻谤》序曰:“古人有言,息谤无辩;又曰,止谤莫如自修。自余罹难以迄于今,与仇面绝十馀年,何谤书层见叠出!余未尝以一字答之也。大都因诗忌名,因墨妒利。谤从二者而生焉。夫墨以磨而知真赝,以试而测底里。法眼有在,何用谤为!余既不能已谤,不能弭谤,不能有辩,不能无辩。于是作《喻谤》之篇,托为鱼登日之辩。游戏笔墨,将以解嘲。”文末乃云:“既不能投之山鬼,又不能屏之岛夷,将使侠者扼其喉而断其舌,仇者残其形而鞭其尸。彼斯恶之为害,谁能甘其肉而寝其皮。”则亦至破口大骂矣。余因收集版图,用广搜《墨苑》、《墨谱》诸作。兰泉所藏诸墨图,除汪氏《墨薮》已于十年前归余外,其彩印本《墨苑》亦于今岁暑中归余。但《方氏墨谱》及方瑞生《墨海》等书,则归张氏约园。余于他处亦获得《墨谱》、《墨苑》初印本,且所得不止一部。所未得者惟《墨海》耳。因《墨谱》诸书乃连类推及而欲收程方诸家集。程集绝不可得。方集则今方遇之,亦兰泉物也。由孙实君转售于余。闻兰泉年内奇窘,故不得不斥售所藏书。急景凋年,不祭书而去书,其心境之恶,亦可知矣!于鲁诗殊不恶,故李维桢、屠隆诸序皆盛推之。得此不仅得一程方公案之文献,且亦得一晚明之佚著也。独惜未能并获程氏诸集耳。

史外

清汪有典撰八卷四册同治刊本

傍晚,驱车赴文汇书店小坐,睹案上有待装钞本《史外》四册,小字密行,钞甚旧,而字不工,即携之归。盖以其卷数甚多(三十二卷),与通行本不同,疑有溢出者。置架上数日。又至秀州书社购得刻本《史外》四册(八卷)。以一夜之力,细细校过。二本分卷虽不同,而内容不殊,文字亦绝鲜可资校勘处。且抄本讹字触目皆是,反不若刻本之佳。书贵旧抄,尤贵宋元人集之旧抄者,以其足以补正四库馆臣之妄删乱改也。若斯类抄本,实不值一顾。遂舍抄而取刻。(后闻此抄本售于某,得善价。盖彼辈仅耳闻旧抄可贵,而不知旧抄之所以可贵者何在也。)帝京景物略

明刘侗著

余甚喜读刘同人《帝京景物略》;亦若余之喜读张宗子文也。朱竹垞《日下旧闻》杂辑他书以成之,不若《景物略》之轻茜窈渺,体物入微。前在北平,曾得《景物略》一部,以其价昂,复退还某肆。然实念念不忘此书。劫中,于中国书店见南海康氏散出书中有此书一部;惜为平贾某所夺去,未能收得,怅惘无已。顷过树仁书店见其架上有此书,亟取下。然其价竟较康氏藏本倍昂,而与平肆前时所索者略等。以不欲再失去,乃挟之而归。灯下披读,如见故人。不厌数回读之书,斯其一已。故都沦陷,未知何日得重游,在在皆足触动悲楚之感。东京梦华、武林旧事,低徊怆恻,倍增忉怛。然中兴非梦,恢复可待,他日挟书北海,朗声长吟,为乐殆无量也!

太平三书

清张万选编注十二卷一册

顺治间刊本

余得萧尺木《太平山水诗图》后,友人某君致函云:有《太平三书》并《太平山水诗图》求售,欲得之否?余不自意,此绝难得之书,乃竟先后有二本出现,且均能归余,殊喜跃不禁!遂毅然复收之。书来,《太平山水诗图》一卷,乃后印模糊者。惟《太平三书》佳甚,极初印,恰可与余前所得者配合成一完书。“四库”所收,有《太平三书》而无《诗图》。盖当时馆臣亦未见《诗图》也。北平图书馆所藏之一本,亦阙《诗图》。疑当时《诗图》本别行,故传本往往有书而无图。然《诗图》本为书之第一卷,不知何以独阙之。惟书亦不多见。得之,亦甚自喜也。

瑞世良英

明金忠辑五卷五册崇祯间刊本

余酷爱版画,尤喜明人所镌者,故每见必收得,一若余之搜购剧曲、小说诸书者然。坊贾知余喜此类书,每收得,必售之余。然每每亦故昂其值。寓平时,余之天和厂宅中,几无日不有三五书贾之足迹。有刘某者,本为九经堂伙友,后出而自立门户,至余家尤勤。余所得诸精品中,若宋刊《天竺灵签》等书,皆为彼所持售者。然索价则往往高昂绝伦。余渐疏之。彼尝持也是园旧藏明刊《天文图》等书四册来,索四百金。余以其昂,未之收。再询之,则已他售。引为永不能忘之一大憾事!后又持残本《御世仁风》二册见售。无首尾,并书名亦不存。且每页均经截割重裱,书品极尘下。惟尚初印,且价亦廉,遂收之。孝慈处有此书全本。故余意:得此残本亦佳。孝慈本后归北平图书馆。十馀年来,迄未再遇第三部。余乃益自珍此残本。自余得此本后数月,刘某复携《瑞世良英》四册来。价乃奇昂。余深喜是书,而怒其妄索高价;抑之。分文不让。乃忿然退还之。后知为孝慈所收。喜其得所,且喜仍可得借读也。孝慈卒,乃不知此书流落何所。孙实君从兰泉许得书甚多,此书亦在其中。盖又从孝慈许转归兰泉,兹复散出也。余如见故人,立收得之,不问价也。不意乃较刘贾所索者尤昂。余念:此次不能再交臂失之矣。遂毅然留下。所费几尽一月粮。自笑书癖之深乃至于此。劫火弥天,黄流遍地。报国无方,乃复抱残守阙,聊以自慰,亦可哀矣!

席刻唐诗百家

清席启寓编六十册康熙间刊本

余数遇席刻《唐百家诗》,皆未之收,盖以其颇易得,且有扫叶山房石印本也。年来,收唐人集颇多,乃欲得一席本。急切间,未遇一部。屡访之坊肆,皆无此书。顷至中国书店,见平沪诸贾纷集,若有所待。询之,云:郭君方自城中得盛氏书数十捆,即可至。余乃亦坐候。书至,中乃有席刻《唐诗》及《唐诗类苑》。遂选得之。余已有《古诗类苑》,故欲并得之《唐诗类苑》也。席氏所刻唐诗,从宋本出者不少,刊印亦精。惟亦若纳兰容若刊之《通志堂经解》,皆经重写,改易版式,面目全非。大是憾事!盖其时风尚如是也。今宋刻本唐人集存者屈指可数。绛云楼所藏宋版《唐诗》三十册,已荡为云烟,不可一睹。若席氏能竟摹宋版,其功当尤伟。独惜影宋刊本之风,至乾道而始盛。汲古主人亦仅知抄本之应影宋而不知翻刻宋本。盖翻刻宋本之风,至明代嘉靖后即中绝矣。

唐诗类苑

四十卷万历间刊本

余既得《古诗类苑》,乃思更得《唐诗类苑》。以此类书虽非上品,然搜辑之功,究不可没,且余方收唐人集,得此,亦甚有用。数月来,遍访各书肆,竟未能得。石麒近从城中购得盛氏书数十捆,多常见之物。惟中有席刻《唐百家诗》及《唐诗类苑》,余乃并收之;价且奇廉。明人辑书,于一二大家外,往往因陋就简,徒供举业词章之用,而不知学问之道。此书亦其一也。本是“全唐诗”,自应以时代与人为次第,却琐琐分类,不伦不类,不知编者何不惮烦至此也。臧懋循辑之《古唐诗所》,亦有此弊。固远不如冯惟讷《诗纪》,梅鼎祚《诗乘》、《文纪》,及《唐诗纪》之有裨“诗学”,有关“诗史”也。惟椎轮为大辂之始。明人所辑唐诗,自朱警《唐百家诗》以下,迄未见全帙。胡震亨之《唐诗统签》,今传于世者仅戊癸二签,则我人所见之“全唐诗”,自当以此书之辑为其祖祢焉。明末,钱谦益始有志于辑“全唐诗”,后其稿为季振宜所得,乃踵成之,即为康熙间所刊《全唐诗》之底本也。

琅嬛文集

明张岱著四册光绪间刊本

张岱之《石匮书》,余几得而复失之。其《琅嬛山馆笔记》则十馀年来遍访未得。其《橘中言》,尝于亡友马隅卿先生许得一读,今则沦陷于故乡,并录一副本而不可得矣。余于宗子,伺缘之悭也!岱所著,得时时置案头者,惟《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诸书易见耳。最后,乃获《琅嬛文集》四册。此书非难得者,昔尝收一不全之钞本。顷过福煦路书摊,见有此书刻本,亟与论价得之,价奇廉。携归,快读数过,若见故人。岱为明末一大家,身世豪贵,历劫,乃家资荡然。然才情益奇肆;一腔悲愤,胥付之字里行间。《梦忆》一作,盖尤胜《东京梦华》、《武林旧事》。其胜处即在低徊悲叹,若不胜情。

十竹斋印存

胡正言篆四卷四册顺治丁亥刊本

又《胡氏篆草》不分卷一册

平贾孙实君于陶兰泉许得明版书数十种,正在打包寄平。余匆匆翻阅一过,检出《方于鲁集》、《毛古鹭集》及《十竹斋印存》三书,云:余欲得之,勿寄出。实则,余所欲者不止此;以阮囊羞涩,仅检最所心喜者购之。实君立交予携归。时年关将届,余所存不足三百金。乃与实君商,先付书价之半数。彼亦允诺。在此三书中,余所最留意者,尤在《十竹斋印存》。此书余在平时,曾于某肆一睹之。以其价昂,未之购。不意乃为兰泉所得,且终归于余。余于“印谱”素不留意,前曾遇一《赖古堂印谱》,价奇廉,亦未收。此以其为十竹斋胡氏之作,乃收之。盖余于十竹斋所刊书,几于见无不收。收十竹斋版书最多者,国内似当以余为首席焉。(惟最重要之《十竹斋画谱》,初印本仅有二册。)携归后,细细翻阅《印存》一过,乃复有奇获。《印存》凡四卷,首有“丁亥”周亮工序及杜濬诸人序。按“丁亥”为顺治四年,亮工序仅署“甲子”而不序年号,盖时犹为遗民,未仕“新朝”也。正言于明末弘光时旅居南京,尝供奉宫廷。国变后,起居一楼,不屈节。年已逾七望八,以篆刻为生。《印存》四卷中,所刊刻之印章,故多为忠臣烈士及诸遗老。(间亦有后仕“新”朝者,然其时则皆是遗民也。)自钱士升、倪元璐、范景文、杨文骢、冯如京、孙必显、徐石麒、钟惺、谭元春、王思任、杨嗣昌以下,凡百馀家。中有“史可法”“道邻”二印,尤为可宝。而龚鼎孳、周亮工、杜濬、萧士玮诸人印章亦预焉。盖包罗万历末至顺治初之诸文士名流,亦以见胡氏生平交游之广也。印章皆押于开花纸页上,其色彩至今犹焕耀鲜明。气魄甚大,不拘拘于摹拟秦汉印。吴奇跋云:“曰从《印存》,奇不欲怪,委曲不欲忸怩,古拙不欲矜饰。是亦余所心折者矣。余尝谓藏锋敛锷,其不可及处全在精神。此汉印之妙也。何必糜蚀残驳,宛出土中,然后目为秦汉!”此语诚足针今印人之失也!末附《胡氏篆草》一册,则皆为“出游五岳,归卧一丘”,“纫秋兰以为佩”,“文章有神交有道”诸“闲章”。

毛古庵先生全集

明毛宪撰十卷四册嘉靖壬戌刊本

《古庵集》十卷,为其子所刊,首八卷为文,后二卷为诗,末附《毗陵正学编》。古庵为弘治正德间人,笃志好古,专致本然之良知。“知行并进,着实践履。”于阳明之说“虽心服其高明,然不敢轻变其学以从焉”,然实深受阳明之影响。此集甚罕觏。原为陶兰泉氏所藏。余从孙实君许得兰泉藏之《十竹斋印存》、《瑞世良英》,同时并得此集。首有清末其裔孙鸿达手跋,当是从其家散出者。

皇朝礼器图式

十八卷十八册乾隆间刊本

一书遇合之巧,殆无过于余之收得《皇朝礼器图式》。初,余在中国书店,见平贾王浡馥打包寄平之书中,有残本《皇朝礼器图式》九册。略加翻阅,见其印本甚佳;衣冠之花纹、毛片,极为细密光致。虽非上乘之版画,然殊精工可爱。便对店中人云:此书余欲得之,可留下否?数日后,再过之,闻此书终于寄去。余心殊怏怏!但店中忽复收得此书五册,石麒云:此五册足配前九册,系从同一家散出。余即收得之。并嘱其作书至平,将前九册寄回。十日后,书果寄来。惟已三倍其售价。然余竟收得之。此十四册,装璜一律,果是一书。细阅之仍缺四册。私念:此书将终无能配全者矣!顷于傍晚过传新书店,与绍樵闲谈。见某贾正以残书一包,与绍樵论价。中有残本《三才图会》数册,绍樵指以示余,云:郑先生正收《三才图会》,此数册可售予之。余颔之。复翻阅他书,忽见有《礼器图式》四册杂于其中。余立检出,讶其装璜与余所得者酷似,即询其从何处得之。某贾云:与前售予平贾之九册同出一家。余知其必为所佚之馀册,立与论价,得之,持归,与前十四册合之,果为一书,竟完全无阙。深叹其巧合!夫时近二月,地隔平、沪,书归三肆,余乃一一得之,复为之合成全帙,快何如也!书之,不仅见余访书之勤,亦以见有心访购,终可求得。费一分力便得一分功。一书之微如此,学问之道亦然。然在劫中散佚不全之书多矣!此书固幸,却亦为无数散佚之书浩叹无穷也!

宝古堂重修宣和博古图录

存第二十三、二十四卷二册万历刊本

明代所刊书,往往被后人攘窃,作为己有,而于新安所刊者为尤甚。盖徽地产良材,所镌书版,坚致异常,易代而后,每完好如初。版片售去后,得者略易数字,便成“新刊”。知不足斋印之《列女传》,为最著之一例。黄晟印之《三古图》,其原版亦是明代泊如斋所刊。然少有人知“泊如斋”三字亦是后来挖改者,最初之印本,乃是宝古堂所镌。今人知有泊如斋者已稀,更无复知有宝古堂者矣。《郘亭知见书目·考古图条》下,注云:“丁禹生有《宝古堂重修考古图》十卷,刊印精绝。”则宝古堂并刊有《考古图》矣。但郘亭未悟泊如斋之版片即是宝古堂所遗下者。殆未见其书欤?余于明本版画书无不收,即对于一页半幅之残片亦加意收下。故得独多,所见亦较广。昨在中国书店,遇朱贾惠泉,云:新收得残书数种。余索阅之,中有宝古堂《博古图录》二册,即收之。石麒云:宝古堂本《博古图》从未前见。余则疑其与泊如斋本为同一版片。惟原为白绵纸初印本,而所见泊如斋本则大抵皆竹纸后印者。此可证泊如斋本为攘窃之宝古堂者。携归后,取泊如斋本细校一过,果如余所料。

玩虎轩本养正图解

明焦竑撰残存一册黄刊

又清初印本二卷二册

同类推荐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热门推荐
  •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收集了许地山先生各个时期的小说代表作,许地山的小说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气质。委婉细腻、纯真自然的文笔,对人的悲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盛唐红颜:长孙无垢传

    现代女子林微微高中毕业之后的某天,在家中一朝穿越成为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五岁多的宝贝女儿长孙无垢;将军爹爹的宠爱让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当爹爹战死之后,却因着她的缘故娘亲和嫡亲哥哥都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赶出府门,却意外遇见了长得与隔壁班校草酷似的灰衣书生;她亲历了历史著名的玄武门之战,并且这场兄弟之间的夺嫡居然是为了她;她从古灵精怪,到贤良淑德俱佳,成了满朝文武,世间众人敬服的贤德表率的传奇故事。盛唐红颜长孙无垢,贤德冠三宫,恩宠覆六殿;一身宠,满门荣,名留青史,一代文德顺圣贤后长孙氏。
  • 爱情反应堆

    爱情反应堆

    这个成人大学的男生宿舍里,住着一伙离开老婆想再寻求一次浪漫的男生。周尚文遇到师范时的情人栗晓慧,又一次燃起爱的火苗,却偏偏受到了校花一号美女的青睐。自信的金浩瀚以为二号美女对他有意,愈发坚定了离婚的信心,谁知歪打正着,收获了难以排在美女行列却不乏性感的何玲。史大可靓丽的小媳妇,引起舍民们一片艳羡与嫉妒,这种心理很快就转化为舍友们离婚与寻求新爱的加速剂。老古董王天翔的老婆却异常贤惠,贤惠女人感动了宿舍每一个男人,而她的结局却促成老古董的古怪婚恋。怪癖的李三儿,患着怪癖的病,最终抗争不过怪癖的命运。所有的迹象都证明了大班长冯格是个不沾女色的人物,却爆出不可思议的绯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德·亚米契斯一部取材于儿童生活的作品。它以日记体的形式和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口吻叙写了主人公一年之中的所历、所闻、所见和所感,抒发了乡国之感、师生之谊、亲子之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通过一个个平常又满蕴人情味的生活事件,把爱和美注入读者的心田。
  • 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中国当代著名的得道高僧离欲上人,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活了107岁。安岳的禅庄法师活了100岁。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师也有100余岁了。一本与佛结缘的书。一本教你预防胜过治疗的书。一本可以让你活过100岁的书。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此五事,佛家养生之根本也。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陛是显而易见的。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陕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 养夫

    养夫

    都说女肖父,父亲是凶残的,生了个女儿比他还凶残。女儿: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父亲冒汗:不会吧,我觉得我就是个好东西。女儿:你逛过青楼吗?父亲冒汗:光喝酒的算吗?女儿:你骗过你媳妇吗?父亲冒汗:善意的算吗?女儿:你是时时刻刻挂念着你媳妇吗?父亲冒汗:……当然是。女儿:睡觉的时候呢?父亲……已哭瞎。母亲也哭瞎:这可怎么办好?到哪儿去找那么好的男人来娶我闺女。父亲憋出了一头汗:老子自己养。这是一个当爹的害怕女儿嫁不出去,从而自己、连带鼓动女儿一起培养女婿的故事。
  • 疯癫

    疯癫

    胡冰心的孪生妹妹杨子楠在某个深秋的夜晚,独自驾车在七夕街上时发生了车祸。醒来后,不仅失去了记忆,而且变得如惊弓之鸟般弱不禁风,在她调查车祸原因的过程中。胡冰心打听到了一件关于七夕街的骇人事件——常常有人在深夜遇见一位身穿红裙、怀抱白狗的女子。她总是冷不防地出现在树下,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不见,如鬼魅般来去无踪。失忆后,杨子楠的家里发生了一连串诡异的事情——原本关严实的窗户会在半夜莫名其妙地洞开;无人使用的电脑会自己启动,一朵艳丽的红玫瑰赫然跳跃到屏幕上;深夜的窗外似乎总有一双眼睛窥视着房内的一举一动……
  • 打劫

    打劫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弦音星球

    弦音星球

    仿佛听了一场真正的演奏会的故事。音乐+无法实现的爱情+坚定不移的梦想,构建出精彩紧张的剧情,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深深的牵绊和感情,这些都是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基石,有血有肉,魅力无穷的人物则是感动读者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