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00000002

第2章 梭伦改革:雅典的救命稻草 (1)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这句话足以说明希腊文明对欧洲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而谈希腊则离不开雅典与斯巴达,因为这两个城邦是希腊最大的城邦。相比之下,雅典因其“民主自由”的招牌而更加著名。

雅典为古希腊第二大城邦,境内多山,土地贫瘠,耕地面积仅占阿提卡半岛总面积的15%,发展农业的空间有限。幸亏雅典境内的山上有丰富的大理石、陶土、银矿可供开采使用,温暖的地中海之风催熟了一串串葡萄、一颗颗橄榄。不仅如此,雅典人还拥有优良的庇第犹斯港湾,这足以让他们把生命寄托给蓝色的海洋。

这片土地留下太多激扬的回忆:从精美的艺术雕刻到规整的城市布局,从激情洋溢的《荷马史诗》到冷静睿智的《理想国》。如果说古希腊是一首华美动人的音乐,那么雅典就是这段旋律里最昂扬奔放的高音。

但是,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雅典,这个包容着辉煌的名字,两千多年前还在风雨迷茫的夜里惆怅、漂泊;农民的呼声强烈地震撼着那堵围困他们的贵族之墙,雅典走到了历史的拐点。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雅典正处在从以部落或氏族为基础的荷马文明向奴隶制城邦文明过渡的时期。荷马时代后期就已经形成的以农业为本、氏族贵族掌权的经济政治体制还在发挥着不多的余热:城邦建立后,雅典在荷马时代留下来的铁制工具的敲打声中得到了发展;葡萄和橄榄延续着固有的丰收场景,谷物粮食产量也大幅上升;此外,制陶、造船、冶金业异军突起,势头不小。但是,和经济的高歌猛进不同,这种体制逐渐走进了死胡同,和经济发展格格不入。广大氏族成员的口袋里并没有沾染葡萄橄榄的浓香,穷人还是摆脱不了窘境;氏族贵族则大肆把土地揽入怀中,利用高利贷等剥削手段不断强取农民的“命根子”。

相比于那些纸醉金迷不知天日的贵族们来说,占雅典绝大多数人的还是平民。贵族们满身铜臭,以钱生钱,剥削平民。平民们生活青黄不接之际,他们发放高利贷,如果到期还不上债,他们就强迫平民把自己的土地抵押,没有了土地,平民的生活更没有保障。但是生活总得继续过下去,为了赎回那代表着生命希望的土地,平民卖身还债。如果所借财主的债还不清,财主就会在借债者的土地上打下借条——竖起一块象征债务的碑石。他们为财主没日没夜地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却都给财主,自己留下可怜的六分之一。于是借债者就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六一农”。如果收成实在很难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人一家老小变卖为奴隶卖到异邦。

经济上不独立,平民们在政治上也没有了发言权。他们虽然在是雅典名义上的公民,可以参政议政。但现实情况却是他们连满足自身饱暖都有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关心国家大事。这恰恰暗合了贵族们的意思,平民不来参政,他们在政治上就拥有了更大的权力。更要命的是不但没钱的平民没有发言权,那些出身平民却已跃居有钱人阶层的商业奴隶主,尽管实现了脱贫,有条件参加议事了,但还是因其出身而难有机会表达政治诉求。贵族们公开歧视出身低下的平民,此时雅典的全部政权都属于贵族的后裔。他们“预定”了执政官以及元老院成员的各个位置。国家大事、法庭争讼、指挥对外征战对平民来说都是奢望。所以有钱也没有用,出身决定一切的论调就能把人牢牢地定死在那里。所以,脱贫的商业奴隶主也站在了贵族的对面。这样,工商业奴隶主与平民在政治上逐渐站在一起,并在阵容上居于绝对压倒的优势地位。

这时的雅典已经处在风口浪尖,暗流已经在涌动,但表面上一切还是稍显平静,这便是黎明到来之前的非典型征兆。

舞台中央的另类贵族

对于雅典,它需要一条导火索、一个领路人,需要一场暴风骤雨来冲刷黎明前的黑暗。这个导火索就是一场战争,而它的先行者竟不是平民,也非有钱的工商业奴隶主,而是一个贵族,他叫梭伦,后来号称“雅典第一个诗人”。

梭伦出身于贵族家庭,由于他的父亲埃克塞凯斯提德斯乐善好施,梭伦年轻的时候,家庭经济已不宽裕。为了维持家用,他开始出外经商。他曾对人讲:“我想有财富,但用不正当的方法取得它,我不愿意,正当的方法虽然慢,可是稳当。”

他不仅不贪财,而且还是一个好学的人。随着商队的行进,梭伦游历了希腊和小亚细亚的许多地方,详细考察各国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泰勒斯等人。通晓希腊史的人都知道,当时的希腊有一个和中国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一样称呼的团体,即古希腊的“七贤”,这里面就有梭伦和泰勒斯。这个漫长的游历过程也让他看到老百姓艰苦的生活现状。这些使得贵族出身的梭伦逐渐厌倦了贵族们那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嘴脸,他打破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障碍,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当然,梭伦崭露头角,倒不是因为他和群众的特殊关系,也不是因为他的诗才,而是实实在在的军功。

当时雅典正与邻邦墨加拉为争夺萨拉密斯岛多次擦枪走火。雅典出师不利,屡遭败绩,但是当权者却不思进取,而是立下法规,作出反战决议,对凡敢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议本邦去争夺萨拉密斯者,处以死刑。爱国却被处以极刑的荒谬事情激起了人们的不满,但对于丧权辱国的反战法令,谁都不敢站出来,除了梭伦。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梭伦以一种特殊且近乎疯狂的方式表达了民众的意志。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激发雅典人的爱国热情,他头戴花冠,佯装疯癫,跑到市场中心,站在传令石上,向聚集在他周围的人群,朗诵他那富有爱国激情的诗篇,号召人们到萨拉密斯去,为那个可爱的岛屿而战斗,洗雪那令人难堪的耻辱。他对前来听他演讲的雅典青年说,如果连这点勇气都没有,那就会受人嘲笑,不配做一个雅典人。梭伦的举动冒了被处死的危险,代表了重压下民意的强力反弹,他唤醒了民众的忠肝血胆。

为了说明夺取萨拉密斯是正义之举,梭伦还翻阅有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从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上论证了萨拉密斯是雅典的领土。在这场引发连锁效应的事件面前,雅典当局废除了那条丧失民族尊严的反战法令,与墨加拉重启战端。

梭伦被任命为前线指挥官。智勇双全的梭伦,不负众望,亲帅雅典士兵,出奇制胜,一举夺回了萨拉密斯岛。这时,梭伦刚步入而立之年,他崭露头角,声威大震,赢得了雅典平民的信任,并于公元前594年,被推举为首席执政官。

从梭伦传奇的一生来看,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他在雅典赢得了舞台,他就像一朵怒放的花,不知昼夜地散发生命的力量。从那时起,他已经是雅典的焦点。雅典的贵族们没想的是,梭伦站在了他们的对面。

为民众减负

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

群众已经迫不及待了。

这时候,一个穿着朴素、体型魁梧的中年男子大步走向广场的中央,人们开始热烈的鼓掌和呼喊,这个男子就是梭伦。他双手往下按了一下,人们马上很自觉地恢复了平静。梭伦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用手一拨,将架在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木板上密密麻麻地刻着希腊文字——这就是梭伦改革所颁布的新法。梭伦用他那铿锵有力的语调高声宣读着各项改革法令,并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声明:“此法律的有效期为100年。”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那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整个雅典城被一种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梭伦执政后,面临的急迫问题是如何改革债务法,使广大小土地所有者摆脱艰难困苦的境地。针对时弊,梭伦采取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颁布“解负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人身当做抵押物品,拔除竖立在田地中的债奴碑,取消“六一农”制,甚至不惜由国家出资,赎回已被卖到国外为奴的老百姓。

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言:“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她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因故出卖;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能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言语,远方漂荡;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尽管世人对“解负令”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解负令废除了农民所有的债务,有人说受益的只是最穷的债务人,或者说取消的仅涉及部分债务,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棱伦确实推行过这么一条法令,争论只在他取消债务到什么程度而已。由此看来,这种旨在“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的法律,在当时得以通过和执行,必定遭到债权人特别是氏族贵族的坚决反对,经历过一番激烈的反复斗争。

梭伦的家境,已如上述,虽非豪富,但也不是贫困借债人家,其实也犯不着和贵族过不去,也不用四处为穷苦人奔波。正是特殊的身份使得身为执政官的他,立法后能否不分亲疏贵贱,依法论处,直接关系到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能否贯彻执行的大局。据载,梭伦在宣布“解负令”后,带头首先放弃了人家欠他父亲的七个塔兰特的债,以示榜样。

改革者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对手随时都在捕捉各种机会,哪怕是一丁点的过失都可能成为他们攻击、弹劾、反对的口实。因此,梭伦在树立榜样的同时也很重视改革团队的建设。作为他的手下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他曾立法限制执政官过量喝酒,一旦发现谁喝醉了就将处以死刑。量刑虽不免过重,但用心可谓良苦。如此等等,无一不说明梭伦既立法又注意执法的问题。孔子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梭伦这种以“身正”来影响他人执法的品德,对其改革措施的顺利执行,无疑起了示范作用。

只是减负还不行,要想真正卸下民众的负担,就必须让他们的钱袋鼓起来。梭伦执政后,作为工商业奴隶主的代表,非常注意发挥这种优势,大力开展海外贸易,他除发布著名的“解负令”外,还改革币制、度量衡制度,鼓励出口橄榄油,限制谷物输出等。尤其是他以授予雅典公民权的优厚条件,为雅典吸引来一大批精英,同时明文立法要求人人都要有一技之长等措施。在他的鼓励下,有钱人把财富投于工商业,失去土地的民众谋求到了一份非农业工作。在他眼里,一切行业都很高贵。他要元老会议检查每一个人的谋生之道,惩罚没有行业的人,甚至制定法律,规定“如果一个人没有叫他儿子学会一种行业,他就不能强迫儿子赡养他”。

同类推荐
  •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史前人类社会、古代文明的曙光、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世界格局。这里有爱琴海散发出的来自远古时代的文明讯号,也有强盛的罗马帝国以及埃及艳后的动人传说。正是这些灿烂多姿的历史事件,才成就了世界史,历史的车轮才得以不停地旋转,前进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失落的文明:震撼世界的考古发现(大全集)

    本书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类史前著名古迹遗址的详细考古历程及结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历史留下的未解之谜的种种推测。毕竟,面对这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个地球,而我们的困惑又实在太多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感到诸多的未解之谜难以解开,这些古文明的残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有的却是人类社会自己留给后代的,有的所蕴涵的内容已经超出人类现在的解答能力。那么,这些历史残留的遗物,究竟隐含着怎样的谜底?是否有一把我们尚未发现的可以打开它的钥匙?我们的想象是否太苍白?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天之仙侣

    天之仙侣

    相传:天地间有一部奇书:天之书。它记载着天地间所有万物的起源,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它就犹如时间一样浩如烟海,无可穷尽。在数千年之后,人间出现了三大派,他们是正道的领袖,是修真界的泰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开派祖师从哪里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

    她是没人稀罕的小小孤鸾?太好了,他龙三太子稀罕!他们的族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也不怕,他可以倒贴!天上地下,四海八荒,他的爱可以横扫一切!哈哈!月老的红线,果真牵得好!牵得妙!!
  • 凤求凰

    凤求凰

    《凤求凰》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在部分城市、淘宝网、当当网已有销售。凤求凰凤兮凤兮九天翔,翱游四海求其凰。参风云兮暗日月,顾影自怜在高堂。忽现耀目以神动,有玉人兮出潇湘。才堪咏絮情堪握,嫣然一笑兮明珠失光。凤兮清歌引碧霄,振翅奋近绮罗香,瑶池绿波荡鸳鸯。音未绝,轻逐芳,欲行不行归故乡!凤求凰群号:43225880(已满)晓晓说群号:43704325(已满)凤兮清歌群号:43038093(已满)凤舞九天群号:16032613(已满,抱歉)谢谢一直支持凤求凰和紫晓的朋友们!
  • 扑倒四爷:雍正的穿越小情儿

    扑倒四爷:雍正的穿越小情儿

    艾思思,铁杆四爷党。扑倒四四是生平最大理想。背着笔记本电脑成功穿越四四身边。当小三,当媒婆,甚至撮合胤祥和钮钴禄。但是支持四四的心不变,甚至想要改变十三和四四的命运,只是一切真的能如愿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怪盗

    怪盗

    作为《法制日报》的名记,欧阳雪梅工作勤勉,勇于开拓,活力四射,不惧挑战。她曾经为阳光的企业摇旗呐喊,助其扶摇直上。在阳光失踪后,出于新闻记者的敏感,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剥茧抽丝一般,将阳光的行踪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其间,她遭到跟踪,甚至于被劫持,被灌醉,被丢在肮脏的色情场所。但最终,她和她所代表的正义,战胜了邪恶,获得了人生的超越。欧阳雪梅最终的命运,钱副省长、王超群等人最后之"运交华盖",显然,既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也表现出了作者的社会良知。
  •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

    清贫村庄,白家二姑娘冲动,被无义人殴打卧病在床。父亲无奈只能卖掉柔弱大姑娘为二姑娘治病,母亲心善不忍大姑娘被卖,想从人牙子手里抢人。紧要关头,二姑娘醒来,下了地,一声呵斥,用一招李代桃僵,自己跟着人牙子走了。还当是天高任鸟,不料牙婆早生歹意,买她进大户冲喜。怎会束手就寝,偏他是个美若天仙一病夫,于心不忍,拐了他去种田。自此不管是山清水秀,渔歌唱晚,还是诡异朝堂,尔虞我诈,总有他形影不离,祸福与共。不一样的种田文,贩药,走马道,开饭店,称霸北方,养包子,斗亲戚,扶姐弟,风生水起,其乐无穷!********【年少侍妾篇】“别忘了你是我的侍妾!”就该时时想着我,时时跟在我的身边,以我为天,只想着我一个人!“侍妾?狗屁的侍妾!我白锦苏这辈子就算不嫁人,就算是死,也不可能与人为妾!无论你是王侯将相,皇亲贵胄,我,都,不,稀,罕!”你,元楚,可是听明白了?【教训无赖篇】“谁给你的胆子,让你辱骂我的父母,让你欺负我的兄弟,让你强娶我的姐姐——”抬手,一棒子狠狠打在某人的命根子上,直视那人跪地呻吟。“我从不欺负人,但是别人也休想占我的便宜,若你治好伤,——还想娶我,我等着!”少女扬起一个明亮的笑容,看着众人将残障的新郎扶了回去。【上门女婿篇】“怎么又是你?”某女纳闷,不是都说清楚了。“那个小木匠真就那么好,好到你见了他就笑,见了他就急急巴巴迎上去?”某男皱着眉,恶狠狠的逼近。“我急不急,巴不巴巴,与你没关系!”好歹人家小木匠帮着做婴儿车,还奔了百里地送过来呢!“有关系!——你不做我的侍妾,你不稀罕我,可我稀罕你啊,我想做你丈夫,做你孩子的爹,做你孙子的爷爷!”某男笑眯眯的贴了上来,声音低哑温柔似水。某女实在招架不住,大声吼道:“我要招上门女婿!”“我上门啊!怎么?不愿意啊?”某女退无可退,躲无可躲,红了脸儿,软了心儿。【功成子孝篇】若干年后。捡来的小包子终于事业有成。“多谢娘的养育之恩,是你教会了我做人,是你给了我一个完美童年,是你赐了我锦绣前程,你永远是我的娘亲,我永远是你的儿子!娘亲在上,请受儿子三拜!”白锦苏哭倒在男人怀里,重活一世,她所求不过夫贤子孝一家平安,现在她的愿望实现了!
  •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浮生与温暖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