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600000005

第5章 再见

四年后,她在西湖刘庄的花神亭上遇见他了。

一个秋天晴爽的下午,她站在亭上望着淡漠的日光,缓缓的停留在被落叶与蛛网妆点着的神位上,心里正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凉味,忽听背后有人招呼她,

“筱秋小姐,想不到在此地才见着你!”

她回头一看,

“原来是你,骏仁先生!”

“我们几年不见了!筱秋小姐……这称呼没错吗?”

他说时眼望着她的脸。

“自然没错,”她说着觉得脸上有些暖烘烘的,“日子真是过的太快,我们不见,可不是四年了吗?”

“你什时候来杭州的?”

“我七月底来杭州女子高等小学校教书。你几时来的?”

“我从前年十月来的。”

“呀,那正是我母亲过去的时候……”她说着眼眶有些发潮,立刻转头假装望着后面的山。

“伯母已经不在了吗?”他脸上现出很关心的神色。

“她在前年的夏天,又犯那旧病,到十月二十就过去了。”她说着低头看着手拿的旱伞。

“咳,原来伯母已经不在好久了!我还没知道。”他的声音带着很抱歉的样子,接着问道,“你现在独自住在学校吗,还是同老伯住?”

“我住在学校里。我父亲还在北京。”

“学校的生活怎样?你还过得惯吗?”

“还可以对付。”她说完,望了望他。他的面容比以前丰润,眼边的大学教授式的黑灰圈已经没有了。身上穿着一件青灰哔叽线呢的夹袍,脚上皮鞋擦得闪亮,头发刷得油光,时时透出一种发油的香,这样装束,她觉得以前他没有过。

“你现在做的事,还得意吗?”她问。

“咳,一天天的为人忙,那说得上得意不得意。”他叹了口气。

“做什么事,听人说你做了官了——”

“在督办公署做秘书长,另外还兼军务顾问,也算是官吧!这两年偏偏遇到浙江事多的当儿,我就闲不了,常常在督办那里为了编一个电稿就弄到晚上两三点才回家睡。有时候半夜三更还打电话来请去商量军务。你知道我最怕熬夜的,这样子连睡觉的工夫都没有,你想我们多难过。”他说着手摸着袋里一个烟卷盒,带笑问道,

“许吃烟吗?”

“请便。”她随即坐在栏杆上,问,

“今天太太没有一同出来么?”

“什么太太?”

“尊夫人!”

“连订婚都没影子,那来太太?”他看着她微笑,又问道,

“你信我已经结婚了吗?怪不得……”他忽然住语。

“……有些人这样说……”她脸慢慢的泛红。

他笑了笑自语道,

“怪不得,原来有些人这样说……”

这时他们都像很注意园庄的景致,她望着一颗盛开的秋芙,迎风招展;他望着对面的水榭。末了还是他开口,

“我们到那水榭里去吃茶好吗?”

“那里好像不让人进去,以前我来过两次,都没有开门,”她说。

“现在开着门呢。”他脸上显出笑容,“今晚我在那边请客。”

她提了洋伞和手袋同他下亭。他说,

“让我拿?”

他接过手袋摸着硬纸壳的长方东西,问,

“你到这里写生来吗?给我看看?”

“不是,那是我方才在湖堤照像馆取回的两张像片。今天我为了取像片才能出来走走呢。”

“给我看看?”

她点点头,他取出来一边看,一边说,

“这个没有本人这样消瘦。”

“这样才好,我就怕干娘看见我瘦的这样,她一定不好过。”

“你打算寄给你干娘的吗?”

“是的,她每回来信,总催我寄她一个像片,从去年我就答应了她。”

“这张给她,这张给我?”

“我们舍监周太太还要一张呢。”

“不——你得先给我一张,好容易遇着你了。”

他看着她面红了,

“……可是周太太已经知道我照了像。”

“这样,你再印一张给她?”

她点了点头,此时已经来到一所玻璃窗临湖的水榭。迎门靠窗一面大镜子,山色湖光,统统收揽在里头,她望到镜里自己和他的影子,不觉住目,忽听拨动水草声,一只小船摇过窗口,有人叫道,

“老爷,太太,买莲藕吗?”

他带笑向外摇了摇头。一个听差的穿着青洋缎的衣裤进来问,

“老爷要喝茶吗?”

“来一壶龙井,叫厨子开点心上来。”

听差去了。她坐在临窗的左边笑道,

“从前我们的小当差称呼你老爷,你就脸红,现在答应的多爽亮!”

“惯了!在公署里他们还称呼大人呢!”

她望着南屏山说,

“你来西湖后作过多少诗,一定不少吧?”

“一首也没有,我那会作诗?”

“你在北京的时候,不是天天作诗的吗?我不信你没有作。”

“你不是说过作诗多半是无病吟呻吗?”

“我觉得这样的一个诗人到了西湖,不留些吟咏,未免使湖山减色?”她含笑看他。

“西湖专候今天这位女诗人为她加色呢!……我一天瞎忙到晚,那来工夫作诗?”他也笑着。

“怪不得我在《艺林》《思潮》上头好久不见大作,还只道你不肯拿出来发表呢。”

“那是供给教员和学生们那种闲人消遣文墨的……我那有什么闲空?”他说完仍旧含笑看她,她的眼望着窗外去了。

此时仆人送上点心来,他看见摆在她面前一个小碟上面有乌手指印,立刻叫住仆人,

“眼睛瞎了吗?碟子这样脏都看不见,拿去!”仆人把小碟拿去。

他又喊道,“煮一碗糖桂花栗子来!”

他随着把自己的碟子擦洁净摆在她的面前,仆人进来回道:

“大师父说今天买不到嫩栗子,问老爷要另做什么点心?”

“胡说,怎会买不着?我老早就吩咐他买,怎会买不着?真是混人!今晚上督办来,他就为着吃那桂花栗子汤。叫他赶快找去。赶快去,时候不早了。”

听差“是是”答应着走了。他回过头来见她正对着西泠桥出神,他说,

“随便用点吧,这糖莲子没有什么吃头。”

她默默的喝了两口汤,说,

“也不错。从前你使唤那个老王,现时还在你那里吗?”

“他没跟我出京,可是今年春天我从北京叫了他来,只做了一个月。他那老家人的架子可真大。那天我只说了他一句,他便跟我告长假了!”

她默默望着南屏山一会说,“雷峰塔倒的时候,你在杭州吗?”

“在杭州。塔倒的第二天,我去看了,许多花子穷人去那边捡东西,捡出好几百卷经来,这经卷是盖在塔的墙里的,有一千多年了。头一天我们一块钱就买几卷,第二天就有人收买,立刻就长到一块钱买一卷,第三天便长到十块。听说现在京城里卖二百块一卷呢。”

“你买了没有?”

“我只买了二十多卷。”

“你有没有送一卷给云中老先生?这回雷峰塔倒后,他还作了三十首诗追悼它。你总念过的罢?”

“我真应当送他一卷,怎样把他忘了,可惜现在我的都给张督办要去了。将来有机会再买罢。”

点心已经用过,早有下人捡走。他站起来喝茶,他说,

“这后窗的竹影真真可爱。”

“你这样喜欢竹子,什么时候到云棲看看去。”

“我去过云棲了,竹子真好!——听说西溪的更美。走不完的竹林子,你还记得你说过要领我去逛西溪的话?”

“怎不记得!我还说若是逛西溪,我跟人挑行李呢。那天我们俩还在天坛的大柏树底下一边走一边谈话,不知不觉走迷了道,后来伯母要回去,好容易才找到我们。云棲的竹林真有些像那柏树林子,什么时候我们去那里走走去。还有一个地方你从前也说要去的。”

“那个地方?”

“孤山。你记得那天下大雪,我上你家去,你们房里的梅花开得正好。我们俩坐在窗户口望着雪发楞,你说什么时候你要去孤山画一幅梅花带雪的景送我,我还答应了去收梅花上的香雪跟你沏茶慰劳呢!那时的光阴真是寸寸是黄金……去年我同一些朋友到烟霞洞正遇到下雪,几十棵梅花都开了,他们在房内打牌,我一个人站在梅花底下,足足发了半天楞。他们笑我是林和靖,迷上梅花了,那知道我是因为想起我们那回的谈话。……”

她像不好意思看他的样子,站起来望就窗外说,

“谈起西湖名胜来,十天也说不完。……”她低头看看手表,

“天不早了,我该走了。”

“才过四点,早呢。好容易才遇到,再多坐会儿。”他赶紧说。

“回到学校也就不早了。”她还是要走的神气。

“早呢。四年不见,见面谈不了几句话就要走,好意思吗?”她不得已重复坐下,他说,

“坐近窗口,不怕风吗?……你真是太瘦了。”

“岂止瘦了,也老了。”她摇了摇头这样说。

“那里老得这样快?……学校的饭食还好吗?”

“还不错。”

“你的功课怎样,教多少钟点?”

“一礼拜廿八点,功课倒不算难。”

“唉哟,廿八点——太累了罢?薪水还够用吗?”

“也就对付罢。”

他深思一会说,“我看你实在太累了,但是小学教员都是这样的。我知道你是不肯叫人帮助的,要不然……我看你还是离了学校教馆好些。前几天盐业银行钱经理托我们找一个好先生教他的姨太太,功课很轻,薪金又厚,只是你一定不肯去的。”

“你看我真的那样没落儿了吗?”

“我知道你一定不情愿的。……清和坊王家有两个小孩要找一个先生,她们俩倒很可爱的,你推了学校的事去教那边怎样?”

“不行的,我不能半道儿甩下我那班学生就走。况且他们对我都很不错。”

“别太忠厚了,累坏了没有人替得你的。”

“我如果辞职也得等到年假,半途走了也对不住校长。”

他叹了口气说,

“你这样子,我就怕你会累出病来!”

此时一个仆人送一盒牌来,她笑问,

“你现在也会打牌了?”

“不会也得会。现在请客,没有牌,是不成事体的,今晚又得闹到半夜,明天我四点还得起来修改两个电稿,督办说,早上就要发出去。”

“这样的日子,也不见得比我不累!”她轻轻的吁了吁,方才在花神亭上的冷气阵阵都回到心上了,她还像仔细赏观潮堤的晚景。

他站起在房内走了两个圈子,一会站定,一会又走,脸上显出有话不知怎样说的神气。末了他仍旧坐下微笑问,

“我想问你一件事,你肯告诉我吗?”

“我知道的吗?”

“你知道的。”

“什么事?”

“你真的相信我已经结婚了吗?”

“有人这样说……”

“怪不得你许久不给我写信。现在你知道传错了吧?”

“现在……”她此时听见了风吹来远远的晚钟声,急说,

“唉呀!天真不早了。晚经都开坛了,太阳也快下完了。”她站起来拿东西要走。他现出很不安的样子,说,

“我还有许多事告诉你,再多坐会儿?”

“太晚了,我们改天再谈吧。”

“改天也好,但是你得留下方才你答应给我的东西。”

“什么东西?”

“那张像片,你得留下。”

“……那张我已经答应了给周太太了。她过几天要到武昌去。”

“你方才答应先把这张给我,再印张给她的,怎样心变的这样快呢?”

她微微笑了笑,眼望着窗外。停了一会,说道:

“那个雷峰塔在那里站了一千多年,现在不见了,……”

他楞了一会,末了说,

“什么时候洗一张给我,我求你。”

“改天洗了再送你吧。”

“咳,又得等到什么时候!”

她拿着东西往外走道,

“我真该走了,你的客人也快来了吧?”

他送她走到湖边小船上,问,

“那天我可以去见你?”

“请你随时通知我吧。”

“你穿的少不少,不凉吗?”

“不凉,我来的时候,天也一样凉的。”

摇船的已经将篙点着临湖的石磴,慢慢的船已离岸了。

“再见!”他摘了帽子望着湖船。

“再见。”她望着西泠桥边的杂树出神。凉秋的晚风散吹着她额前碎发。南北高峰的苍翠,渐渐着紫灰的暮云笼住,夜雾渐渐飞上峰头,倒在湖里的影子,已由模糊的一片灰色,变到鱼白灰色,与别部的湖水不分了。

她的船出了西泠桥的洞子。他呆呆的望着湖水,一会儿忽然想起事来,急忙走到厨房那边问,

“厨子,买到桂花栗子没有?一会儿客就到了。”

同类推荐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热门推荐
  • 马上生活

    马上生活

    城镇里的许多土著,都有些看不上外地人,但好职位大多被外地人占了,钱财也大多被外地人赚走了,土著的心里,不可能不起一点波浪,再面对外地人的时候,眼里有了光彩,只把不屑埋在骨子里,说话做事,都跟你保持着距离。
  • 七月惊魂之笔仙归来

    七月惊魂之笔仙归来

    一群刚刚毕业的学生,为了预知自己的未来,玩起了传说中的灵异游戏——笔仙。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手中的笔竟惹来凶灵诅咒。紧接着,参与游戏的几个人相继死去。他们的尸体个个惊悚怪异,死亡现场却像是一场场毫无预兆的意外……
  • 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

    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

    她抬起手往他一指:“王,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把你的侧妃杀了,第二,就让我杀了你!”她是来自现代的女佣兵,有着魔一样的本事,野兽一样的性格,行事更是霸道无比,穿越到异时空之后,却成为他强行豢养的杀手王妃。他是刚刚取得烈焰国的王,他宠她,让她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可他绝美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残忍,诱惑人心的笑容里,是薄情。当霸道遇上腹黑,真心对上假意,那一场恩宠下的情,谁输输赢?谁心软,谁死!
  •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牛顿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本书包括了大自然之子、小小制作家、这个孩子变了、格兰瑟姆镇的中学时代、剑桥的孤独者、不寻常的学生、天才的思索、为学习机会而应试、避灾归乡、乡间奇迹、重返剑桥等。
  •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怎样一眼把人看透

    从别人的举手投足之间看透其心意,从别人的小习惯、小细节中识别其才干和为人,从眼神和话语中判断出隐含的动机。本书教会你如何看人、识人,还告诉你如何随机应变,相机行事,让有才能的人为你所用,并可轻松绕过人生路上的陷阱。
  • 穿越为婢:腹黑王爷淡定妃

    穿越为婢:腹黑王爷淡定妃

    你说穿越就穿越吧,刚来就被人用明晃晃的利剑抵着脖子是个神马意思?苏紫月双眼瞟着剑尖,她不是瞎子,这不是道具不是木头也不是塑料,是货真价实的只要面前这个黑衣蒙面男子稍微手一抖就能要她小命的利剑!她想哭,她哀嚎:我这是招谁惹谁了,还要以奴婢之身来报答人家的不杀之恩?为毛一到古代就要享受如此不平等待遇?委屈,她忍了!被人那个啥了,她再忍了!被人下了毒药,好吧,她还能忍!什么?嫁给他,是可忍孰不可忍,姐不忍了!
  • 庶女走着瞧:嫡女要翻身

    庶女走着瞧:嫡女要翻身

    现代杀手温妮,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牺牲,灵魂穿越到南越朝顾将军家的嫡女兰若溪身上。这兰若溪因为痴傻非常,不被家人所待见,庶母庶妹任意欺凌。因为被未婚夫退婚,不堪羞辱自尽。再次睁眼,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抹未及眼底的冷笑。身为嫡女还会被你们这些庶女欺负,实在是太没有天理了!她代替痴傻兰若溪在将军府混的风生水起,用计让爹爹休了庶母,设计了庶妹的婚事,将那个抛弃了真正兰若溪的负心男整家破人亡。她女扮男装混商界,组建神秘杀手组织,闯龙潭虎穴,又夺得第一才女的称号。皇帝指给她一门‘绝好婚事’,皇帝的三儿子,南宁王。兰若溪暗骂皇帝老奸巨猾,那南宁王双腿残疾,是南越王朝有名的废物王爷。传说他不能行男女之事,成日汤药泡身,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身为君王制度的牺牲品,她认了,反正都要嫁人,嫁谁都无所谓。在所有人的‘祝福’中,嫁进了南宁王府,将原本清冷萧条的王府闹的鸡飞狗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百变麻辣香:大师陪你下厨房

    百变麻辣香:大师陪你下厨房

    《百变麻辣香》为您介绍了川菜的制作方法。川菜自古以来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巴山蜀水既有山珍野味、鱼虾蟹鳖,又有四季不断的新鲜蔬菜、各种笋菌,还有品种繁多、质地优良的种植调味料和酿制调味料。其实食材都是配角,麻辣的主角是调料。正是以下的调味料,为川式烹饪提供了变化味型的良好物质基础。作者史正良,国家级高级烹调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式烹调专家、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全国烹饪大赛评委、世界厨联国际评委、美国中餐厨师联谊会顾问、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四川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四川名厨联谊会会长、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技术能手。
  • 我用一生为你守候

    我用一生为你守候

    过去对顾苏橙来说,像是一张遥远而混乱的网,那些心动那些心酸,那些逝去的友情和那些离开的人……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再碰上裴周明的一天。当年少已逐渐远去,回忆亦成为过往,已经背道而驰的她和他,可否有再续前缘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