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500000008

第8章 【第一批黄金运台】内外交困的蒋介石(2)

“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子·大略》)(嘴里能讲出来,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把官员等级评定为四类,即国宝、国器、国用和国妖。现代著名学者梁济(梁漱溟之父)也说做官有两类人,一类“视官为身家仰给之资,则谋生者不可一日离”;另一类“视官为国事责任所寄,则负疚者不敢一日居”。他在此模糊提到“政治负疚感”,说从政者如果有“政治负疚感”,便一刻不敢逞威福,一刻不敢松懈努力;“以人民救星自居的人,最终不过是人民灾星”。

身怀“政治负疚感”,自觉将服务于社会国家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主要目的,在这方面,中国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无疑为后世清官的典范。他自觉身体力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恪守道义,是个模范官员。他曾说:“吾遇夜就寝,即自计一日食饮奉养之费,及所为之事。果自奉之费及所为之事相称,则鼾鼻熟寐;或不然,则终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每夜反省自己一天所为之事是否与俸禄相称,如果不相称,竟至于彻夜不眠,思量次日如何弥补上来。这种带有自虐性的慎独精神,无疑弘扬了先秦儒家“士不可不弘毅”的传统。

当然在国府内部,不乏有国宝、国器、国用之才,怀有“政治负疚感”的官员也大有人在,比如国民党名市长、学者吴国桢先生,国民党军队财务署署长吴嵩庆等等,都是非常勤政的官员。但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彼时的国民政府,正如一个濒临倒闭的大公司,尽管主管人员使出浑身解数惨淡经营,员工们也克勤克勉,但依然无法补救破产的命运。

古语云:“当权若不行方便,如入宝山空手回。”某些人深谙此道,于是枉法舞弊,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假公济私,大发国难财。“人逢利处难逃,心到贪时最硬”,“前仆后继,人见利而不见害;左游右泳,鱼见食而不见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生活简朴的官员,肯定都是勤勉政事,不会徇私舞弊或贪赃枉法的清廉之士,而奢侈腐化必是堕落的温床。某些国民党官员醉心于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社交娱乐生活,“费辄千万钱,供得一时乐。杯浮赤子膏,筵列苍生膜。宫廷日欢娱,闾里日萧索。犹嫌白日短,醉舞银蟾落。”(《饮宴诗》)报纸上也经常乐此不疲地传出某某高官与某某明星的花边新闻。他们忘怀国事,醉心于酒池肉林,风月场中鱼游春水,游风戏浪;他们倚翠偎红,最爱美人朱唇上那颗樱桃,皓齿间两行碎玉,没魂乡里眠花梦月,惹草招风。

“蝇伏蜗居朽木生”,官员腐败如同食物变质一般不可禁止,又如箱中的烂苹果具有惊人的破坏力和感染力。蒋介石老先生本人能够克难奋进,克己克俭,但却无力改变这普遍而严重的腐败现象。为此他心力交瘁,痛愤之至而又无可奈何。而最为他忧虑的则是财经界和军队的腐败问题。

财经界高官贪腐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中央银行问题甚难解决也”(1945年4月30日蒋介石日记)。中央银行长期掌控在孔祥熙手中,其势力盘根错节,蒋介石深感美金公债舞弊案和中央银行的问题比较棘手。

1942年,国民政府为解决日益膨胀的财政问题,用美国对华5亿元贷款中的1亿元作为基金,在西南、西北地区发行“同盟胜利美金公债”。美金公债由国民政府财政部交中央银行国库局分发各地银行销售,每元折合国币20元,人民以国币购买,待抗战胜利后兑还美元。然而,虽有美金作底,各地人民对美金公债却采取多购不如少购,少购不如不购的消极态度,发行情况并不很好。至1943年秋末,全国实际售出还不到预定计划的一半,约4300万美元。已购者也不很相信将来会兑还美金,因此大多在购得后即转手求脱。在黑市上,美金公债券一元仅值国币17—18元。但是,其后由于通货膨胀,国币贬值,美金公债券的价值逐渐提升,由美券一元可值国币30元发展至可值273元。

由于美金公债券价格持续上涨,身为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于1943年10月9日致函蒋介石,以“顾全政府之信誉”“如不筹维办法,将来再请援助恐有妨碍”为由,申请于10月15日结束美金公债的发售。届期,财政部密函国库局,命令立即停止销售美券,各地尚未售出的美券,全数由中央银行业务局购进,上缴国库。彼时国库局局长吕咸却从中看到发财的机会,企图乘机舞弊,损公肥己。他于1944年1月命债券科科长熊国清代拟了一个签呈,称:“查该项美券销售余额,为数不贷,拟请特准所属职员,按照官价购进,用副国家吸收游资原旨,并以调剂同人战时生活。”这份签呈写得冠冕堂皇,似乎既符合国家发行公债的目的,而且照顾到国库局员工的利益。但是,当时美券一元的最高市价已经飞涨到国币250元,而国库局的同人却仍可以20元的低价购得;尚未售出的美券5000余万元,其市价将达125亿元国币。按照吕咸的办法,这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就可以成为国库局少数“同人”的囊中财富。对于这样一个损公肥私的签呈,身为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竟然批准,并且加盖了“中央银行总裁”的官章。

事实上,“调剂同人战时生活”也仍然是一句掩人耳目的官话。据后来在国民参政会上提案揭发的参政员陈赓雅说:吕咸取得合法手续后,于1944年2月首先孝敬孔祥熙美金公债券350万元,其后,又用以票换票,买空卖空的办法贪污美券近800万元。(1945年年末,国民党元老张继告诉陈赓雅,真正的分成比例是:孔祥熙最多,占七成;吕咸二成半;其余所谓应行调剂战时生活的经办人,仅得微乎其微的半成。)两项合计,共1150余万美元,折合国币约26.47亿元。

孔祥熙、吕咸等人如此明目张胆地舞弊、贪污,因1945年春国库局几个知情年轻人的秘密检举,最终为蒋介石知悉。蒋介石发现中央银行美金公债账目不清,开始重视,并且决定交财政部部长俞鸿钧(1944年11月,孔祥熙卸任财政部部长,由原财政部政务次长兼中央信托局局长俞鸿钧继任)彻底查究。俞鸿钧和孔家渊源甚深,但是查究美金公债案出于蒋介石的“钦命”,自然不敢怠慢。从蒋介石系列日记中可见,调查有进展,蒋介石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

与美金公债案几乎同时,原任部长孔祥熙掌控的财政部还发生一起“黄金加价舞弊案”。1944年3月,战时重庆国民政府宣称出售黄金,收缩通货。28日,财政部预定自当晚起,每两黄金售价由2万元增加至3.5万元。但财政部官员高秉坊等事先走漏消息,预知内情的达官贵人投机抢购,致使当日重庆出售黄金数字剧增,成为轰动一时的“黄金加价舞弊案”。4月7日蒋介石《上星期反省录》云:“美金公债与黄金舞弊案正在彻查中。”4月20日,财政部将该案移送重庆地方法院审理。

长期以来,孔祥熙的贪渎名声早已流传在外,口碑甚坏。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抗战期间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中央大学经济系主任,就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指责孔祥熙大发国难财,“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之流……必须把孔祥熙、宋子文撤职,把他们不义的家财拿出来充作抗战经费!”但是孔是蒋的姻亲,宋蔼龄、宋美龄都“护孔”,蒋在财政上也要依赖孔,因此,外间虽反孔,而蒋介石却常加维护。1945年5月5日,重庆召开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日选举国民党新一届中央委员。选举中,孔祥熙和曾襄助孔祥熙的粮食部部长徐堪票数都很低;后来选举常委时,孔祥熙竟至于落选。蒋介石感叹地在日记中写道:“其信望坠落至此,犹不知余往日维持之艰难也。可叹。” 同月28日,六届一中全会开幕,任务之一是解决行政院的改组问题。1938年1月,孔祥熙任行政院院长,至1939年11月,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院长,孔祥熙改任副院长。此后,社会“反孔”情绪更趋强烈,蒋介石不能不考虑“换马”。六届一中全会期间,蒋介石日记云:“为庸兄(孔祥熙字庸之,作者著)副院长职务亦甚烦恼,但为党国计,不能不以公忘私也,苦痛极矣。” 从这一页日记不难看出,蒋介石既想甩开孔祥熙而又难于决断的矛盾心理。次日,蒋介石宣布,他本人和孔祥熙分别辞去行政院正、副院长职务,改以宋子文、翁文灏充任。6月1日,蒋介石考察干部状况,在日记中写下了他对孔祥熙的考语:“(庸之)不能为党国与革命前途着想,而徒为本身毁誉与名位是图。”至此,孔祥熙不仅在政治上失势,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也很不堪了。

1945年7月7日,国民参政会第四届大会在重庆开幕,参政员陈赓雅率先提案揭发:国库局局长吕咸“利用职权,公然将该项未售出之债票,一方逢迎上司,一方自图私利,以致不可究诘,构成侵蚀公款至美金1150万余元巨额之舞弊行为嫌疑。该项债票市价因之狂涨,由20元递涨至数百元,刺激物价,扰乱金融,莫此为甚”。该案共提出三笔可疑账款。其中最重要的一笔就是:吕咸“借推销公债之名,签呈中央银行当局,怂恿购买美债余额3504260美元”。这里所说的“中央银行当局”指的就是孔祥熙。陈赓雅等提出,“如果舞弊属实,国库损失之巨,与官吏胆大妄为,可云罕见”,要求国民参政会送请政府“迅予彻查明确,依法惩处”。

孔祥熙贪腐案,同时引起了一位传奇人物的注意。他便是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傅斯年。傅斯年字孟真,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而他不畏强权炮轰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宋子文,则为他赢得了“傅大炮”的雅号。

傅斯年从1938年起,作为社会贤达一直被聘为国民参政员。他认为当时国民党政权的主要危机也来自内部的腐败,来自内部既得利益阶级的蚕食。对于政府的腐败,社会上许多人士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之所以容忍主要是不希望看到政府的垮台,从而引起更大的混乱。傅斯年曾两次上书蒋介石,抨击国民政府,要求弹劾行政院院长孔祥熙。蒋介石为平息此事,曾请傅斯年吃饭,并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用的人。”傅斯年回答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傅斯年性情刚烈,疾恶如仇。除了在陈赓雅的提案上联署外,7月15日,他在陈案的基础上又草拟了一份提案,题为《彻查中央银行、中央信托局历年积弊,严加整顿,惩罚罪人,以重国家之要务而肃官常案》。这份提案已经超出美金公债这一个案,而是要求对孔祥熙所掌握的财政金融系统进行一次总清算。联署者达21人。该案称:

中央银行实为一切银行之银行,关系国家之命脉。然其组织直隶国府,不属于财政部或行政院。历年以来,以主持者特具权势,道路虽啧啧烦言,政府并无人查问……其中层层黑幕,正不知几许。

这里所指“特具权势”的主持者,当然就是孔祥熙。

傅斯年等提议:1.由政府派定大员,会同专家、监察院委员、参政会公推的代表,彻查其积年账目与事项,有涉及犯罪嫌疑者,一律移送法院。2.改组。使中央银行改隶财政部或行政院,取消中央信托局。两者历年主持之人,在其主持下产生众多触犯刑章之事,应负责一齐罢免。其有牵涉刑事者,应一并送交法院。对此案,17日的重庆《大公报》立即做了报道,还特别强调:“其中国库局职员私购美金储券一案,情节重大。” 该案经参政会大会讨论,决议修正通过,送请政府迅速切实办理。

傅斯年在参政会上慷慨陈词,坚决揭发贪污腐败分子,使他获得很大声誉。有些人特意到参政会旁听,就是为了看傅斯年一眼。还有素不相识的人打听:“傅先生今天发言不?”孔祥熙一直坚决否认舞弊,甚至赌咒发誓。蒋介石看在眼里,大不以为然,觉得孔不配做一名“基督徒”。面对这位与自己共事多年的老姻亲,蒋介石不得不拉下脸来“严正申戒”,孔这才“默认”。蒋介石见孔祥熙不再强辩,态度复转温和,“嘱其设法自全”,将主动权交给孔,要他自己寻找解脱办法。当日蒋介石日记云:“见庸之,彼总想口辩掩饰为事,而不知此事之证据与事实俱在,决难逃避其责任也。余以如此精诚待彼,为其负责补救,而彼仍一意狡赖,可耻之至!”蒋孔关系一向良好,认为孔“可耻之至”,这是很少有的现象。15日,蒋介石反省上周各事,非常感慨,在日记中写道:“傅斯年等突提中国银行美金公债舞弊案,而庸之又不愿开诚见告,令人忧愤不置。内外人心陷溺,人欲横流,道德沦亡,是非倒置,一至于此!”

孔祥熙一面在蒋介石面前承认“有问题”,但同时又紧急布置国库局采取应付措施;组织了18个人连夜造账,以对付审查。孔祥熙甚至还向审查者出示了蒋介石交给他阅看的检举资料。7月16日,蒋介石审读中央银行的审查报告,再次召见孔祥熙。当日日记云:“彼将余所交阅之审查与控案而反示审查人,其心诚不可问矣!”

面对如此棘手的美金公债案以及孔祥熙一再强词辩解,蒋介石深感苦恼,“庸之图赖如前,此人无可理喻矣!”(蒋介石7月21日日记)以致整夜“为庸之事不胜苦痛忧惶,未得安睡”。22日下午,孔祥熙又向同时调查此事的陈布雷(蒋介石的亲信,时任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第二处主任)表示:“恐此美金公债或落于外人手中。”蒋介石听了汇报之后,觉得到了此时,孔还不肯承认自己舞弊,深为痛愤。当日日记云:“更觉此人之贪劣不可救药,因之未能午睡。”最后蒋介石决定不能让孔继续担任中央银行总裁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正午,发孔庸之辞中央银行总裁职照准,其遗缺由俞鸿钧补之命令。”以下蒋自涂约16字,当系对孔祥熙的极度愤怒谴责之词。可能事后蒋觉得过于粗鲁,所以又涂掉了。

7月24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准予孔祥熙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一职。同日,又手谕孔祥熙:该行经办人员办事颟顸,本应严惩。姑念抗战以来努力金融,苦心维持,不无微劳足录。兹既将其经办不合手续之款如数缴还国库,特予从宽议处。准将国库局局长吕咸、业务局局长郭锦坤免职,以示惩戒为要。

国库局美金公债舞弊案不是“办事颟顸”的问题,蒋介石这样写,是一种大事化小的提法,旨在为以后的进一步调查规定基调。

同类推荐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

    本书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明朝遗民的大清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热门推荐
  • 弃妃俱乐部

    弃妃俱乐部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穿成皇帝的小妾,还万分悲摧地成为了冷宫弃妃,白素素被囚禁在方寸之地的冷宫里,却淡然以对。没衣穿没饭吃怕什么?我就借皇帝的后\宫种种菜、养养鸡,吃饱喝足之余还能凭借现代女的聪明才智赚点零花钱!岂不比深宫里那些为了一个男人天天勾心斗角的女人来得逍遥自在?只不过,吃饭事小,自由事大。她是被囚在高墙之下的稚鸟,何时才能羽翼丰满,飞向那自由幸福的蓝天……
  •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穿越之罪女去种田

    她不过睡了一觉而已,怎么会被穿越大神选中啊,要穿越也就算了,凭啥别人都是皇后王妃,她却穿越成一介罪臣?最惨的是刚穿越过来就遇到抄家,神马?身为罪臣之女,要被流放?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穿越女在古代跟人谈恋爱,共奔小康的故事!
  •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让王子快乐的秘密

    爱心就像沙漠中的清泉,能够让绝望的人看到希望;爱心就像是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寒冷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心就像久旱大地上突降的甘露,能够滋润枯萎的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爱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毫无疑问爱心是人性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 偷个天才宝宝惹来爹
  • 农家食香

    农家食香

    父亲早逝,母亲寡弱,弟弟年幼,还有一个身份成迷的家伙一起混饭吃,这日子实在太难过!傻?那是以前。神马?你是落难世子!好吧,一朝穿成农家傻女,美食凭借力,送君上青云。多年后……喂,前头的帅哥,你还记得云家村畔的云小溪么!书友交流群:368295994,敲门砖为任一角色名~欢迎大家前来勾搭~(*^__^*)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笑话大全:超级搞笑版

    笑话大全:超级搞笑版

    一本笑不笑由你的书! 笑话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成,是人们将人类社会及自然现象加以经验总结,进行理论概括而提炼出的精华。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以其深邃的思想、精彩的语言,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
  • 双刃Ⅱ之落日江南春

    双刃Ⅱ之落日江南春

    所谓“双刃”,自然是对双方而言,感情如果如双刃,那么在划伤别人的同时,就不免也会划伤自己,这就好像一个巴掌落下来,被打的人是痛的,而打人的人也是痛,手掌心火辣辣地灼痛,只是在伸手扬起巴掌的那一刻,无论是谁,可能还不曾意识到自己也会有如此的痛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