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6400000004

第4章 另一种“工具论”

形式训练属于典型的“工具论”,但对“工具”的理解与我们课程论中的认识却有本质的区别,形式训练是真正立足“使用”着眼“使用教学”的另一种“工具论”。

能够制造与使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大根本特征,而这一区别的实质则在于理性思维的有无。“工具”的产生来自需要,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使用,满足的程度取决于工具自身的质量与使用者使用的熟练与准确程度,而这些,都是需要人类理性的自觉参与的,理性参与的自觉程度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各个环节目的实现的效率与质量。如果承认“语文”是一种“工具”,那么,这个工具对应的显然应当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这个工具的制造对应的自然应当是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工具的认知理解与把握运用的质量水平对应的就应该是学习者的语文能力了。语文教学当然应当以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语文能力为旨归,我们培养的是语文工具的使用者,而不是这一工具的制造者或者拥有者。制造决定着工具的质量,工具的质量决定着使用的效果,但制造应当服从服务于使用与使用的教学;工具理性把握的程度决定着使用的质量与效率,并且,工具的理解与把握目的也是为了使用,理解把握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工具自身机制及其存在现实的认知,更应当关注其“使用”属性,或者说使用者使用的理性自觉——“工具”的使用也是存在诸多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的,这些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同样决定着使用的质量与效率,“工具”越复杂,其使用的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就越多。

形式训练是以语言为中介以训练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为旨归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形式训练的视野里,“语文工具”对应的是语言及其教学的知识体系,形式训练其实就是语言或者说民族语的训练(教学);形式训练就是借助对形式语言符号的认知与运用,通过训练(教学)提高学生对民族语的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形式语言符号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语文工具使用的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吗?形式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工具使用过程中“形式语言”选择与运用的过程,或者说通过语文工具使用过程中不断予以规矩原则与方法技巧的理性提醒促其不断走向理性自觉的过程。为了切实保障训练(教学)的效果与质量,西方人特别注重“工具”(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锻造”,在语文技能合理拆分的基础上,研究并借助言语作品各种形式存在的现实,人为拆分并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排列语文技能,首先构建起了一套线性的训练体系,作为教学的知识系统支撑;特别注意学生语文实践过程中理性提醒的过程保障,在学生具体的语文(语言)学习实践过程中,提供思想的理念的方式方法的乃至供其参照模仿的足够数量充分典型的“例子”(言语作品)等学生需要的各方面强有力的支持,通过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共性”规则的训练,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长远目标的充分落实。

形式训练已经为西方语言(语文)教学界广泛接受,在认识高度统一的基础上,人家做了大量充分而扎实的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都有声有色,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我们至今仍然为语文课程的性质争论不休,先是什么“工具论”“人文论”,现在索性来个折中的“素养论”,“论”出的“性专家”不少,“语文”这个概念却仍然悬在高空,到底指什么,现在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

离开本体谈性质,本身就很滑稽,并且,因为没有正视“工具”,认识混乱其实是一种必然。

只关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本身,除了相关的背景介绍,整堂课都是这个字应该怎样读、怎样写,这个词的结构如何、怎样解释,这个句子属于什么类型、成分如何划分、关系如何断定或者这类句子用了什么修辞、这种修辞有何作用,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如何概括、中心思想如何提炼,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哪些写作方法、写作方面有哪些特色特点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篇篇富有人文关怀的精美文字被无情地解剖成了冷冰冰的鸡零狗碎化的知识——我们的“工具论”只盯着“工具”而忘记“运用”,认识不全面,至多不过是“工具拥有论”而已!

大势鼓吹“人文”,似乎非得与“工具论”彻底划清界线不可的“人文论”,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抛开“工具”,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工具论”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这里鼓吹的是“人文”,是一种“人文工具论”而已。这种无视“工具”的“工具论”,不讲“工具运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凭借专业的学习与训练尽快形成,大讲特讲积累积淀熏染熏陶潜移默化,倒是没有忘记“工具”的现实运用,课堂成了各种“人文”现象的集散地——其实,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庸俗工具论”而已。

“人文”必须依靠“语言(语文)”这个“工具”承载,“人文性”必须在“语言(语文)”这个“工具”的“运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工具性”遭到削弱,“人文性”自然也便只能大打折扣——那些时髦的“人文”或者说“文化”课堂,教学师生大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大都很和谐,可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总是难以见到显性提高,“人性”“文气”不仅难见什么长进,反而有越来越萎缩的趋向,根源其实就在这里。

倒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曾出现过的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技术性操作的诸如对对子、“八股文”创作类的训练,与形式训练极为相似,如果到了具体的教学课堂,简直可以说毫无区别。不过,如果从教学思想及学科教学体系高度分析,二者间也存在着非常鲜明的本质的区别:在技术性操作的视野里,各种“形式”的训练都是孤立的,训练目的就是这一“形式”,而不是提供丰富的“形式”选择;形式训练背后则有条理的逻辑的强大的线性体系支撑,各种“形式”的训练同处一个体系之中,其目的是通过一次次的相互关联逻辑性非常严密的技术性操作,逐步丰富完善学生思维与理性的“形式”,提高其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或者说语言运用的能力。借用我们传统的“出入法”理论表述,形式训练立足“入”,不轻言“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学生未来的“出”做准备;而技术性操作,只有“入”,根本没有考虑“出”——技术性操作形成的是一种种扼杀学生“个性”的僵化的“固定形式”;而形式训练,从长远角度讲,却是避免“形式”僵化致力学生未来“个性”张扬的一条有效途径。

技术性操作其实是异化了“使用”,人不再是“使用工具”的主人,反而为“工具”所支配——我们不妨称之为“工具主体论”。

同类推荐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针对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中外成功的家教中,精心萃取了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爱学、乐学、善学的91个妙招。这些妙招,招招受家长欢迎,招招让孩子受益。可以说,本身是一本通俗简明、易学活用的家教方法全书。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全书按体例共分为五部分。“古今”部分剖析国人对男女情事的心理、批判清末民初的腐败统治、悲慨古今民告官的悲惨下场。“公器”部分认为,权力乃天下之公器,不是官员个人的财产,不可私相授受,揭露官场的症结、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乡村”部分关注乡村的权力结构、乡村的变化、农民工和城市的关系以及工会如何援助农民工。“风气”部分批判社会上的冷漠风气、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现在读者的不正常阅读、社会机构的衙门化、文化界的造假。“世相”部分深刻揭示出当今社会的阶层已经出现固定化的趋势,个人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尊重消费者权利、尊重公民的权利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热门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玄天至尊

    玄天至尊

    众人的追杀,天生白痴的他。成就威名。且看白痴小子如何开启异世之旅,成玄天至尊!,得散仙一缕残魂,又有半仙器级的储物芥子。九岁时一夜间恢复神智,被形式所逼,卷进大陆纷争
  • 明宫绝恋

    明宫绝恋

    她,四岁入宫,经历过皇朝四代,从宫女到贵妃,看尽了后宫翻云覆雨;她从一个小宫女跻身于集至尊荣宠和权力于一身的贵妃,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美貌如杨贵妃、妖娆如赵合德,功夫不亚于潘金莲?她大她的皇帝夫君十七岁,但他却对她宠爱了一生;他虽然没有为她争得一“皇后”名分,但他却给了她一生的宠爱。她一死去,他也紧跟着离世,这是怎样一个痴情的皇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本文有点戏说,但没有违背历史框架;存在虚构,但基本符合史实。请勿对号入座!……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加我的qq群:487412177加入时请报作品任意一个角色名
  • 凶案追击

    凶案追击

    听说的未必都是传闻,眼见的也不一定是事实。华丽面具的背后,或许面目狰狞,想要还原真相,必须洗刷人为的粉饰。扭曲的事实背后,总有扭曲的人性和心灵。想要看透迷雾,还请睁大眼睛。小莫的V群:200144356欢迎任意书中主配角名+读者ID+粉丝值来敲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雪黎皇后2

    雪黎皇后2

    她5岁的时候被带到了皇宫,被独断霸道的皇帝喜欢上是幸还是不幸?长大的她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她喜欢上了那个穷苦却才华横溢的人,而皇上却百般阻拦。她该怎么办?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以及生活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每个故事皆充满智慧,本书精心挑选了100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体现创意,给人启迪;每个故事配有精彩独到的点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挖掘故事深层的智慧,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