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400000009

第9章 太上皇帝:识时务者为俊杰

李渊为李氏家族打下江山后,开始露出真面目:沉迷酒色,安于享乐。李渊虽然改革了府兵制,防止了外贼的篡位夺权,但他虽为开国之君,却无实际兵权,在处理争夺皇位的问题时又拖泥带水,不够公允,只得自食其果,无奈之中当了太上皇。

随着各地的统一,高祖李渊的思想松懈了下来,他开始逐渐沉迷于酒色,安于享乐,对政治事务不再像以前那么关心了,朝政日趋废弛,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直接导致了皇储问题的产生。

李渊共有二十二个儿子,窦皇后生有四子,即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武德元年(618年),根据立长不立幼的传统,长子李建成被册立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参与了晋阳起事的策划,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屡建战功,但李世民不是嫡长子,按照规定,不能成为皇太子。

李建成作为储君的主要职责是帮助高祖李渊处理日常政务,而领军作战、平定各地割据势力的任务基本上都由秦王李世民承担,这在客观上为其建立显赫的战功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的局面。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成为唐军的重要领导人,他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开置文学馆,招揽四方文学之士。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谋臣策士,李世民每与学士们谈至深夜。此外,李世民南征北讨,网罗了不少勇将猛士,如初唐名将李世勋、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等。拥有众多的谋士与勇将,秦王李世民与他的属下形成了当时政治上一个强有力的集团,直接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在专制政体之下,政治权力是具有排他性的,太子李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未来皇位的继承权,必然要起而与秦王李世民抗衡,希望能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李建成具有太子的合法身份,因此得到了一大批皇亲国戚的支持。他长期留守关中,在京城长安有着坚实的基础,连宫廷禁卫军也在他的控制之下。高祖李渊也处处袒护他,接二连三地委托他以军国大事,是想在大臣和诸子中树立他的威望,为将来继承帝位打下基础。可李建成在体察民情军心上总是有负高祖李渊厚望。

为了让李建成熟悉军国大事,李渊每天临朝,都让他坐在自己附近,参加各种问题的讨论。遇到不太重要的问题,就由李建成全权处理。又命礼部尚书李纲、民部尚书郑善果为太子太保,帮助李建成出谋划策,决断各种问题。二人尽心竭力辅助太子李建成,但李建成却不习诗文,不理政务,整日无节制地饮酒,和宫人嬉闹淫乱,把两个尚书的规劝全当成了耳旁风,无奈之下,二尚书先后托病辞职离去。

武德后期,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争愈演愈烈,而李渊却认为太子、秦王各谋其位,可以相安无事,但事实与他所想像的正好相反。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使高祖李渊的帝王生涯提早结束了。

这年夏天,突厥进犯唐朝边境,李建成向李渊推荐齐王李元吉为出征元帅,想借机把秦王府里的大将与精兵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再达到除掉秦王李世民的目的。不料这一密谋被李世民得知。李世民先发制人,向李渊密告太子、齐王淫乱后宫,李渊信以为真,决定诘问二人。次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当太子、齐王途经玄武门时,将二人杀死。随后,李世民派心腹尉迟敬德披带盔甲入宫向高祖李渊报告。此时李渊正和裴寂、萧瑀坐在小船上,荡漾在南海池中,他见尉迟敬德全身武装站立在池边,十分惊讶。尉迟敬德说:“太子和齐王谋反,秦王已将二人处死,特派臣前来保驾。”高祖李渊听后吓得目瞪口呆。萧瑀赶忙劝李渊把国事托付于秦王李世民,李渊无奈,被迫下诏,写下“手敕”,命令所有军队皆受秦王管制,制止了东宫和齐王府军队的骚乱。

其实,高祖对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斗争早有察觉,但始终没有插手解决,这里面不难说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李渊由关陇军事贵族起家,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建立李唐王朝之后,他大封宗室,让儿子、叔侄诸王掌握重权,以维护和巩固李氏家族的统治地位。李世民军功卓著,李渊论功行赏,他的地位之高不言而喻。秦王集团与太子集团产生矛盾,高祖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首先维护了太子集团的利益。他曾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秦王的地位和势力加以控制。诸如在关东未平定的情况下命李世民班师回朝;又在后宫妃嫔的挑唆下训斥李世民,表示出对他的不满;曾命李世民的谋士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离开秦王府,把李世民手下的一些武将纷纷调离等。但李渊在限制秦王的同时,又不得不依赖秦王。李世民在巩固初建的李家政权中,称得上是一大顶梁柱。加上突厥屡屡进犯边境,秦王当然要统兵抵挡突厥的侵扰。秦王与太子集团双方各自有强大的势力,朝中大臣们也分附一方。高祖李渊自己并没有直接掌管兵权,所以无论消除哪一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出于种种原因,李渊对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缺少明显的表态,遇事时各打五十大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在偏袒太子李建成的同时,又以不伤害秦王李世民为恰到好处,企图在维护太子地位的同时抑制秦王的势力。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高祖在对待儿子们的事情上显得拖延而终酿大祸。可以说,李渊在处理儿子们的关系上拖泥带水、不够公允的态度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当秦王除掉太子、齐王,局势已明朗之时,他也无力改变秦王李世民的储君地位了。玄武门喋血之变,并没有引起朝中大乱,朝廷中大多数官员均表示拥立秦王为太子,这也就维护了李唐皇室的根本利益,所以高祖李渊也就顺水推舟,让出帝位,于武德九年六月一日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此时,全国局势基本上已被李世民控制,李渊表示愿早些退位。八月,李世民正式即皇位。

从此,61岁的李渊被尊为太上皇,徙居太安宫,过着修身养性的生活。太上皇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他的父亲庄襄王追尊的称号,所谓太上就是比皇帝还要尊贵的意思。李渊以开国之君做了太上皇,历史上恐怕仅此一人。李渊也是李唐王朝的第一任太上皇,他与太宗相安无事地度过了9年的太上皇生涯。在他的后世子孙中,还有不少人年纪轻轻即做了太上皇。李渊做太上皇,尽管有不得已的因素,但是他能够在面临突发事变时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避免了在中央中枢政治当中引起更大的政治危机,也不失为一种万全之策与明智之举。

李渊当了太上皇后,自知大权已被李世民掌控,自己心灰意懒,也就不再干预政事。在太安宫生活期间,李渊除了参加太宗举行的一些酒会外,几乎不曾离开过这里。太宗经常到九成宫(即隋朝的仁寿宫,位于今陕西麟游)避暑,李渊也不愿意随行。李世民对李渊的享乐需要尽量满足,并准备在长安城东北修建大明宫,作为李渊的养老享乐之所。李渊明白李世民的用意,所以也乐于过太上皇生活。李渊的这种做法,既减少了宫廷斗争,又为太宗施展才华创造了环境。

李渊临终前,要求后事“务从俭约”。李渊死后,群臣为他上谥号“大武皇帝”,庙号“高祖”。贞观九年十月,安葬于献陵(今陕西三原县内),其妻窦氏也加号太穆皇后祔葬。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唐王朝李氏家族中最耀眼、最显赫的人物,是李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一直被后世称为“明君”、“英主”。李唐王朝建国之初,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征战南北,不仅推翻了隋朝的统治,还剿灭了各地藩镇割据,并打击了农民起义军,最终取得了全国的统一。李世民在位时期勤于政务、广泛纳谏,得到了朝臣与百姓的拥戴。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施政纲领,使唐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同类推荐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 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

    爆宠狂妻:神医五小姐

    (正文已完结)她是将军府的五小姐,却是东辰国第一废物,花痴成性,因为追求男子,被跟班失手打死;她是天之娇女,却被害身亡,惨遭家族灭门,从此背负血海深仇。当天才穿越到废物的身上,再次睁眼,命运从此不同!!!炼丹、炼器很难?她手到擒来。驯兽师很稀少?她一不小心就成了帝王驯兽师!逼婚?!你是美男你很拽?她一把拉过身边的妖孽男:魔王兄弟,他要抢你的位置。某妖孽冷眸一瞥,身形一动,下一秒渣男已经不见。转身,某妖孽笑容蛊惑:幽幽,继续刚才的话题,我们要个孩子吧!
热门推荐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一个中国留学生因为一起奇怪的飞行事故在欧洲丧身,也因为那件事故使他接下了一个奇怪的任务.复活的他被卷入了二战的硝烟之中.这里讲述的就是他如何为了生存和理想在那个世界战斗的故事公布作者QQ,52083814.本书新建书迷群第四群,号码5389638名称:复活新兵训练营,想要加入的朋友尽快申请,谢谢大家的支持、公告,书友建立复活五群。群号15929148,群名:复活大本营。想要加入群组讨论的朋友敬请加入。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特工傲妃:医女风华

    特工傲妃:医女风华

    就连眼睛也被毒瞎,然而却依然难掩智谋锋芒,光华万丈,剧毒攻心,人人唾骂的柳家废柴从此破茧成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废柴变天才,她夺目耀眼。家族相争,一头银丝白发,皇权相迫,她步步惊心,她一朝穿越,一夜蜕变,脱胎换骨,再睁眼,颠我众生,覆之天下!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蛇蝎倾城妃

    蛇蝎倾城妃

    他害她亡国,却又阴差阳错救了她。江山美人亦不能同时拥有,他不得不为国舍她;她,是他一见倾心的女子,却奉命去杀他。凤冠霞帔、红烛摇曳下,他不识旧时相识,无法挽回的伤害后,才惊觉他的心早已在多年前沦陷。为弥补曾经的伤害,他倾尽全力,可她的心,却早已不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南洲翁遗训

    南洲翁遗训

    西乡隆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誉为日本最后的武士。《南洲翁遗训》是西乡隆盛的语录汇编,也是西乡哲学的精髓体现。在这本遗训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敬天爱人”。这个理念后来影响并成就了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成为稻盛哲学的主体内容和他重要的经营理念。
  • 邪皇傻后

    邪皇傻后

    据说,当今皇帝要娶皇后了,当然这一消息并不能震撼朝野,惊骇市集。因为皇帝娶后实乃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若皇帝迎娶的这位皇后,不仅疯疯癫癫,痴痴傻傻,一出生便克死了亲娘。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煞孤星呢?据说,这位傻皇后深受太后喜爱,因为是太后的全力支持,她才得以登上凤座的,可是…“皇后,若你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哀家猜想,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用皇帝的死,换取你的生,这是你惟一的选择”太后嘴角嗜血的一笑,妖冶的甲套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据说,这位傻皇后深受皇帝宠爱,皇帝曾为她罢朝十日,红烛帐内,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他轻咬着她的耳垂,语气温柔的道:“皇后,你可知道装傻是犯了欺君之罪的?”她掩饰住眼眸深处的慌乱,流着口水,小手挥舞道:“哥哥是坏蛋,乱咬人家耳朵,我打你打你。”他邪魅一笑,粗鲁的撕碎了她的红装,双手死死的捏住某浑圆处道:“朕没有咬你,朕是在宠爱你!”她内心一阵颤抖,随即眼泪汪汪的道:“呜呜呜。。。哥哥是坏蛋,又咬人家又捏人家,人家好疼啊,人家不要跟坏哥哥玩啦!”据说,这位傻皇后深受王爷的痴爱,一向温柔飘逸,于世无争的王爷为了她,曾几度与皇帝交锋。可是…“皇嫂,你千万要小心了,可别拆了自己辛苦维持的傻子招牌,否则只怕你的命会不久长哦!”王爷眼眸深邃,贴在皇后的耳边轻轻道。“王爷哥哥,你在说什么啦?人家听不懂啦!”某女歪着头,咬着手指道。“很好,就这么演下去,不过你要记得哦,等我当上了皇帝,你成为我的皇后时,你就不用再演了。”王爷低语完,扬长而去。→☆→☆→☆→☆→←★←★←★←★←★←片段一:面对恶妃的挑衅——傻后眼眸一转,猛然扑上去扯起了恶妃的发髻。“漂亮姐姐,我们一起来玩转圈圈吧!”“咯咯。。。漂亮姐姐不喜欢转圈圈吗?那我们来玩抓脸脸的游戏吧?抓脸脸很好玩的!”“啊。。。你个死疯子!”恶妃崩溃的大喊道,脸上火辣辣的疼。“呜。。。姐姐说尘儿是疯子,姐姐是坏人,尘儿不喜欢你了。”傻后的小手连续的往恶妃脸上招呼了起来。霎时,劈里啪啦的巴掌声夹杂着骇人的惨叫声,传遍整个长廊。片段二:面对太后的质问——“尘儿,母后问你,你为什么要打蝶妃啊?”“母后,蝶妃是什么东西啊?是不是会飞的蝴蝶啊?”某女装傻的问道,顺便暗暗骂了骂恶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