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100000007

第7章 达到最佳激励效果的好办法

激励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阳光。激励是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激励教育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孩子与父母健康互动、孩子幸福成长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激励犹如孩子的营养剂。只要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激励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使学坏了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孩子不断进步,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其中父母的心理激励则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正常发展、快速成长的金钥匙。激励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从古到今的中外教育家都有共识:《学记》中提出“强而弗抑”(鼓励而不要指责压抑);清代王筠指出“故遇笨拙执拗之弟子,必多方以诱之;既得其机之所在,即从此鼓舞之”;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心理学研究证明:激励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而赏识教育专家周弘也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是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会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少些责骂,多些激励,亲子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激励作为一种十分主要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为人父母者可能都用过此法。不过,激励孩子也应当联系孩子的心理特点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不然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好比有的家长老是一味地用美言来激励孩子,孩子反而“油盐不进”,毫无“胃口”;有的家长喜欢用拔高的方针来激励孩子,结果却常常使孩子心灰意冷;有的家长老是在布满火药味的空气中激励孩子,最终往往闹得不欢而散,陷入尴尬的境地。那么,父母应该怎么激励孩子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1.珍惜孩子的第一次成功

小双总是安静不下来,他是个缺少耐心的孩子。他没办法安静地坐着看电视,也没办法安静地吃饭,更没办法安静地做功课了。

爸爸妈妈对这个过分活泼的孩子很头疼。因为他太爱动了,总是把大人的计划弄得一团糟。爸爸说:“小双,如果要你安静的坐下来做一件事情大概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吧?”

小双说:“那也不一定呀,爸爸。”

爸爸说:“我觉得那是一定的。”

过了两天,小双回家来告诉爸爸妈妈,学校要组织一次钓鱼比赛,自己已经报名了。

爸爸大笑着说:“你参加钓鱼比赛?那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你知道钓鱼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呀,爸爸?”

“是耐心呀儿子,你几乎没有一分钟可以安静地坐下来,你觉得你可以钓到鱼吗?”

“我觉得我可以。”

爸爸说:“那就试试看吧。”

到了钓鱼比赛的那天,爸爸和妈妈都去给小双打气。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孩子居然真的安静下来了,他那么专注地盯着水面,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小双这么有耐心地做一件事情。最后小双真的是第一个钓上鱼来的孩子,获得了胜利。

爸爸说:“我们今天全家去庆祝一下。”

小双睁大了眼睛:“是因为我赢了比赛吗,爸爸?”

爸爸说:“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的儿子第一次用他的耐心成功地做成了一件事情,我觉得很骄傲。原来我的儿子是可以克服困难去做自己原本做不到的事情的。”

小双激动地点头:“是呀,爸爸,我说我能做到的。”

爸爸又说:“那我相信我的儿子以后可以有耐心做好任何一件他想做的事,对吗?”

小双肯定地点头,从那以后,他没有耐心的习惯果然改进了许多。

案例分析:

在孩子的一生中,最具有激励效果的是他在第一次取得成功时所得到的及时肯定与鼓励。这将使他对未来充满自信。第一次成功对孩子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他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更为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而自豪。于是他就有了自信,有了进一步努力的动力。所以,珍惜孩子的第一次成功,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它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激励目标要切合实际

天天和小俊是同班同学,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不多,都能进入班上的前十名。半期考试过了,天天考了第五名,而小俊是第七名。

两个孩子的妈妈一起去学校接孩子放学,天天的妈妈知道了孩子的成绩很高兴,说:“好儿子,真聪明,这次比上次进步了一名呢。你还是很有潜力的,咱再加把劲,说不定下次呀就拿全年级第一啦!还有你这次数学考得最好,我的儿子将来有一天可以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呢。”

小俊比上次下滑了一名,有一点失落。妈妈对他说:“小俊,名次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知识。虽然下滑了一名,但是并不代表什么。一个学生,要力求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是最关键的。我们回去看看自己薄弱的地方是哪里,补充一下能量,那咱们不是又可以恢复以前的名次了?”

不久又到了期末考试的时间了,成绩一下来,大家都很惊奇小俊的进步,这一次他考了全班第三。再看天天呢?他仍然还是第五名。

案例分析:

由于孩子的进步大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父母的激励目标也应具有渐进性。因此,家长不妨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将激励目标逐步向孩子提出来,切莫一下子就把“标杆”竖得高高的。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设立的激励目标,应该是孩子在经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之后能够实现的目标。过高的激励目标,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还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目标太过高远,甚至完全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外,就显得虚幻而不真实,孩子无从努力,也没有办法把握方向,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就是一落千丈。所以家长在激励孩子努力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为孩子制定目标,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3.激励孩子也要注意语言的艺术

若若的妈妈是一个清洁工人,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尽管这样,她在照顾孩子方面还是不遗余力,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无微不至地关心。如果女儿学习上有一点懈怠,她就经常这样跟孩子说:“妈妈没念过什么书,是没办法啦,就是这个样子了。你不一样啊,妈妈这么辛苦照顾你,你要好好念书才行啊。”如果女儿学习有一点进步,她又这样说:“孩子,妈妈辛苦供你读书,不容易啊。你看你现在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妈妈一分钱一分钱存出来的,你现在好好念书就是为了将来有出息,不然怎么对得起妈妈呀。”

若若经常听妈妈这样说,慢慢地变得闷闷不乐。老师觉得她有些反常,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我妈妈老是这样说我,好像她今天关心我照顾我就是为了将来要我回报一样。她总说她没有办法就是这个样子了,那她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呢?就算她是个清洁工,可是她能扫出最干净的马路,我也会很佩服她的,我不喜欢她这样。”

案例分析:

教育专家为家长们指出误区:千万别用这样的话“激励”孩子。人人都应该努力,都应该追求美好的未来。孩子是这样,家长也是这样。如果总是用这样的话语来“激励”孩子,孩子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父母今天鼓励我要多努力并不是为了我好,而是为了他们自己。一旦产生这样的想法,就丧失了往前走下去的希望和兴趣。其实父母只要注意好了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自然会以父母为榜样。一直不停地对孩子提要求,而且是空洞的要求,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脆弱敏感,觉得自己如果做得不好就愧对了父母。严重的还会让孩子丧失信心,自暴自弃。

4.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

金金家有一个很漂亮的碗,金色的镶边,上面画满了精美的图案。爸爸妈妈和金金都很喜欢这个碗,都喜欢用它来吃饭。于是大家有了一个约定,就是如果谁能做到令全家都肯定和满意的事情,就可以用这个漂亮碗来吃饭。

一天,金金约了甜甜到家里来玩,爸爸妈妈就留甜甜在家里吃饭。金金告诉爸爸妈妈她在班会课上被同学们选为中队长了,爸爸妈妈很高兴。这时甜甜说:“我也被选为中队长了,我妈妈还买了礼物奖励我呢。”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很精美的文具盒。这个文具盒正是金金存钱一直想买的。

妈妈看到了,怕女儿不开心,就悄悄和女儿说:“我知道你可能会有点不开心,尤其你这么努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选你做中队长。爸爸和妈妈都为我们的女儿感到骄傲,所以我和爸爸一致举双手赞同咱们金金今天应该用最漂亮的碗吃饭!”

金金看了看甜甜的文具盒,想了想,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最漂亮的碗比文具盒还要棒,因为它是我自己努力得到的!”

案例分析:

金金的父母用“可以拿最漂亮的碗吃饭”来刺激孩子,通过孩子及时的自我激励来化解外界环境对他的影响,目的是培养孩子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识。自我激励是习惯内化的结果,孩子重视的不再是父母的表扬或者物质上的奖励,而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并能正确面对物质诱惑,相反,不恰当的物质奖励会使孩子变得完全依赖于他人的赞许。帮助孩子形成这种力量的最佳做法是:指出他所做的事情值得给予荣耀,然后提醒他要从内心里承认自己。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离不开父母的尊重、信任、指导及影响,这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并保持继续努力的积极态度。

5.用奖励激励孩子

贝贝总是能从妈妈那里得到很多不同的奖励。妈妈给他编了一张表,里面有很多项目,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收拾自己的玩具、画一张漂亮的图画……很多很多。每天贝贝只要很好地完成其中的一项,妈妈就会在那一栏贴上一朵鲜红的小花。不过没有做到的地方,妈妈就会保留空白,并不特意地指责贝贝。

贝贝很喜欢每一栏都贴满小红花,看着一朵朵小花他觉得做起事情来特别有劲儿。不过有的时候贝贝也会偷懒耍赖。比如这天早上他就不愿意自己穿外套,因为他头一天晚上画了几张自己很喜欢的画,他想要妈妈看看他的画。

妈妈看着赖在床上的孩子,并不急着动手去帮他,而是说:“你希望妈妈看你的画是吗?”

“嗯。”

“那你希望妈妈看你的画是急急忙忙地看一眼就算了,还是可以和贝贝一起好好地欣赏呢?”

“当然是和贝贝一起看啦,贝贝还有画里的故事要讲给妈妈听呢。”

“那么如果你现在仍然赖在床上的话,妈妈就会没有时间看你的画了。但是如果贝贝现在立刻穿好衣服的话,就会节约出很多时间,那么妈妈在送贝贝去幼儿园的路上就可以听贝贝讲画里的故事了。”

妈妈话音刚落,贝贝就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并且穿好了自己的外套。

案例分析:

奖励孩子的积极行为意味着关注他们做的好事。你关注哪种行为,哪种行为就会增多。当孩子的行为在控制中的轨道上的时候,你需要表示赞赏,将赞赏实物化会加强孩子的印象,让他们有强烈的兴趣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种实物化的奖励并不一定要是礼物,比如一颗闪亮的星星或者漂亮的小花,都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而当孩子的行为在控制之外的时候,你不妨试试这个任何时候都有效果的奖励,就是时间的奖励。你只需要对孩子说:“如果你现在抓紧时间,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了。”你只要让孩子明白,他们配合的真实后果就是他们的确有更多时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就足以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你的要求。

6.巧借“名人效应”

小剑晚上放学回家来的情绪很不好,爸爸问了问才知道原来他早上上课迟到了,被老师严厉地批评了。

爸爸问:“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迟到的,能给爸爸说说吗?”

小剑说:“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个耍猴子的,我觉得很好玩,就看了一会儿。结果忘了时间,就迟到了。”

爸爸点点头:“那你这么生气是因为老师批评你的原因吗?”

小剑摇头:“不是的,我觉得老师批评得对。”

爸爸问:“那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小剑说:“我只是觉得自己很没用,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迟到,我还说长大了想做一个伟人呢。我想我是做不了了,那些伟人小时候一定不会像我这样管不住自己的。”

爸爸拉过小剑:“那爸爸给你讲一个故事好吗?”

小剑眨眨眼,不明白爸爸的意图。

爸爸讲道:“以前有一个小孩子,也是上学的时候迟到了,先生批评他说:‘以后要早到啊。’这个小孩子也跟你一样觉得很不好意思,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于是他用小刀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雨,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小剑问道:“那这个小孩子是谁呀?”

爸爸说:“就是鲁迅先生。”

小剑睁大了眼:“原来是鲁迅先生!他也会迟到吗?”

爸爸笑了:“傻孩子,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犯错误很容易,但是能以这个错误来激励自己,并且坚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很不容易了。爸爸并不是教你也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在桌上刻字,但是你可以在自己的心里刻一个‘早’字。让它督促你,这样不是也很好吗?”

小剑点点头:“爸爸我知道了,我会把鲁迅先生作为榜样,也时刻提醒自己,再也不会迟到了。”

案例分析: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敬佩的人,小孩子更是容易将一些有成就的人当成自己的偶像来崇拜,他们会梦想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那样的人。因为有这样的理想,当错误发生的时候,他们就特别会容易沮丧,会否定自己。这时的父母就不妨借助一下“名人效应”,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儿时的励志故事来激励孩子,让他们知道在人生中犯错其实是很平凡的事。即使是他们想要效仿的这些了不起的人物在儿时也是会犯错误的。这样孩子就容易从沮丧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并重新燃起希望,这时再告诉他们错误其实是推动人前进的动力,这样他们就会很快鼓起勇气,用自己偶像的事例来激励自己,避免再有同样的错误发生了。

同类推荐
  • 胎教百问百答

    胎教百问百答

    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的生命,其中的量变和质变是如此地震撼人心。生命,在不断的孕育与诞生中,在无穷的体验与感受中,从远古洪荒向我们走来,走过了千万年。生命的每一过程,是那样难以捉摸,但每一个阶段,现在却都能被父母所把握。诚然,在了解生命最初阶段时,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第一个月的胎儿是什么样的?”“胎儿有记忆力吗?”“胎教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双亲的遗传对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影响?”“音乐对胎儿是有益的吗?”……如果你浏览一下手中的这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对关于胎教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现在的中国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千辛万苦的家长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他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爱,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事实上,有很多中国孩子都不快乐,物质上富有的他们在精神上似乎缺少了什么。现在的孩子到底最缺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做,成为一个千万家长关心的话题。
  •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我的第一本育儿书

    这些情况在80后父母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他们通过书本、网络或是孕前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育儿知识,但从产后住院期间看,大部分父母都不会照顾婴儿。
  •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父母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其实,孩子有坚强、自信、乐观、快乐,感恩等优秀的品质,懂得与人和谐相处,能够明事理,懂是非,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五个方面入手,为父母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重点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用性强,是父母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的必备参考书。
  •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要想让孩子成为富有的人,并不需要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而是应把他培养成一个可以创造财富的人!本书汇聚了多位成功父母的经验,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拥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学习能力,如何与命运抗争。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世界,以诚实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开发。有了这些,让孩子成为“富一代”将不再是梦想!
热门推荐
  • 气死夫君不偿命:冷宫皇后乐逍遥

    气死夫君不偿命:冷宫皇后乐逍遥

    想把她贬入冷宫就贬?想恢复她的皇后身份她就得感激涕零,乖乖跟他回去?否定否定还是否定。她的命运,才不要系在一个专制的男人身上。逃出宫去,天地之间,任我逍遥。妨碍她逃跑?别怪她气得他双脚跳。皇后要出墙,皇帝很后悔。后悔?晚了。
  • 有一种心态叫开放

    有一种心态叫开放

    天光之下,鸢飞鱼跃,青山妩媚,粉蝶翩跹,是何等美好的景色,但这总要打开窗子才能看得见,而清凉新鲜的空气也总要打开窗子才能流泻而入,把熏人的碳酸气赶走。打开窗子让封闭的空间开放,就是心地开朗,与人为善,汲取新知,创造希望,使自己的精神常新,生命力源源不竭。正如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曾说:“凡系统,开放则生,封闭则死。人亦如此。”本书契合开放的时代,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人生价值观讨论,倡导开放式人生。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要成就精彩人生就必须善于变化,不能因循守旧。我们应紧跟时代节拍,顺应时势,以变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寻找出路,不然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 头发

    头发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战帝系列(一)

    战帝系列(一)

    屋内一青衣人正背向正门负手而立,他的目光停留在悬于壁上的一幅画上,画中一座青峰直耸云霄,气势凛然。听得此声,他方缓缓转身,道:“刑破,你回来了。”但见此人四旬有余,风姿慑人……
  •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职场中有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员工,当外界的环境不如自己的意时,就想着另外寻觅一个地方安身;却从来不想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自己。这则寓言的寓意是,频繁地更换外界条件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现状,才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本书告诉你如何在职场上通过想法把事情做好,做一个不瞎忙不乱忙的高能效职场精英!
  • 繁华落尽莫不静好

    繁华落尽莫不静好

    靖康末年,中原大地惨遭金人铁骑的蹂躏,三千多皇室子女被掳北上,唯有仁福帝姬在心上人岳飞的帮助下逃出魔掌,谁知素来亲近的九哥哥做了皇帝,反而暗害于她。且看女主如何反击并与心上人终成眷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家有田

    仙家有田

    本仙有田,田里有泉,材料自产。跟人打个架,杯具地穿了。问个路,洗具地被拐了。入了修真门派,因为年纪太大,餐具地只能打水烧饭。人生啊……好在小手链里自成天地,师兄的地里偷点草,长老院里捞个蛋。别惹我,我随时可能发火!别跟我扯皮,拳头才是硬道理!新书:《聚宝铃》书号:1918542简介:身怀聚宝铃,聚天下灵物。那欺她的,压她的,且看谁能笑到最后!
  • 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

    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无论是官场、商场还是职场都是需要一个领导者的,而这个领导者就是我们的火车头。从另一方面讲,领导者有的时候也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个集体中的地位或者前途,而与领导者的关系相处的如何尤为重要。怎样让自己学会与领导沟通的技巧,或者是怎样改善自己与领导的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李洁等编著的《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以通俗易懂的哲理故事告诉你怎样与领导沟通。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财迷心经:帮你打理口袋里的钱

    财迷心经:帮你打理口袋里的钱

    你打算一辈子都靠工资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吗?你打算人过中年还要为今后的养老而疲于奔命吗?理财路上,你,我,他,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理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