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8400000010

第10章 秉政(1)

乍着微绵强自胜,荒台古槛一凭陵。

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苍崖梦欲腾。几向远林闻怨笛,独临虚室转明镫。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克文《寒云讽父诗》

【壹】

步上太和殿高高的石阶,在丹陛上远眺,巍巍紫禁,恢弘宫阙,优美廖远,令人浮想联翩。“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这里不单是两千年帝制文明积聚的巅峰光华,在唐朝大明宫早已荡然无存的状况下,这里或许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存留最鲜明的例证,亦是当下中国依然健在,不被激进的物欲损毁的古老文明。

纵然它此时,更像一具残骸。昔日荣华繁盛,一去不返。想起明清两朝的两位皇帝,明朝的万历和清朝的康熙。这两个男人,各自创下了中国历史上帝王这个职业的单项纪录,明万历帝是长达28年不朝,超越了嘉靖帝,创下历史上皇帝怠政的最长纪录。同时,万历这个年号,用了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他亦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清康熙帝长达61年在位,除却乾隆,他可算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比较这二位的职业生涯,是很有意思的。明实亡于万历,清渐盛于康熙。他们同是绝顶聪明的人,行事风格却又是如此不同。

还有一层格外深长的联系,暗与两朝兴衰接替相连。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康熙的先祖努尔哈赤统一北方女真部落,称汗,建立后金,奠定大清基业,秣马厉兵,图谋中原。

时光递进至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皇帝在太和门举行登极大典。这次典礼,由于睿亲王率先头部队到京只有五个月,先前被战火焚毁的皇极殿(清改称太和殿)未遑修整,因此这次的登极大典是在皇极门(清改称太和门)举行,仪式比较简略。

彼时,顺治登上临时设置的宝座,诸王、贝勒、贝子、公等立于金水桥北,文武百官立于金水桥南,王公文武官员跪进庆贺的表文,大学士宣读表文之后,群臣行三跪九叩礼,即告结束。顺治之后的清朝皇帝,均于修缮一新的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典礼隆重庄严,礼仪繁琐。

典礼当日拂晓时分,担任禁卫的步军已经屯守于紫禁城各门。内阁会同礼部、鸿胪寺官员设置放宝玺的宝案于太和殿御座之南正中,设放置群臣进献表文的表案于殿内东间之南,设放置诏书的诏案于东间之北,又设放置笔砚的笔砚案于殿内西间,另设一黄案于殿外丹陛正中,由銮仪卫的官校陈设法驾卤薄于太和殿前广场和太和门直至午门外的御道两旁。典礼中演奏的乐队随之。

一切准备就绪,嗣皇帝先到内廷太后宫中行三跪九叩礼,然后乘金舆,从乾清门左门出,前引后扈大臣、豹尾班、侍卫随行。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在典礼中执事的各级官员先在此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官员各就其位。礼部尚书再奏请即皇帝位,翊卫人等随皇帝前往太和殿,皇帝升御座。太和殿东西檐下,设中和韶乐乐队,当皇帝御宝座,乐队即奏乐,若处在先皇丧期,乐则设而不作,只在午门鸣钟鼓。

皇帝即位之后,太和殿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此时应奏丹陛大乐,若处丧期,亦设而不作,群臣庆贺的表文亦进而不宣。

典礼最后要颁诏。其时,大学士由太和殿左门进殿,从诏案上捧过诏书放在宝案上,由内阁学士用宝(盖“皇帝之宝”印),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内(装饰有云纹的木托盘),由銮仪卫的人挚执黄盖护送由中道出太和门。

阶下再鸣鞭,皇帝还宫,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置在龙亭内,抬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时皇帝返宫,大学士将印玺交回,贮于大内。

一般人会以为,皇帝上朝处理政务会在前朝的太和殿中,亦即民间传说中的“金銮殿”。实质上,太和殿的政治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功用。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重大典礼的场所,例如皇帝登基,大婚,恭上皇太后徽号,册立皇后,命将出师,新授官员谢恩,传胪,宴飧等……此外每年元旦、冬至和万寿节,一年中三个最重大的节日,皇帝在此举行“大朝仪”,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之前,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殿试”,亦在此举行,后虽改在保和殿举行,殿试后,钦点状元,宣布进士名次的“传胪”仪式,仍在太和殿举行。大的典礼一般在拂晓举行,殿内外燃烛照明,殿内和丹陛下的鼎炉里点燃檀香和松柏等香料,香烟氤氲。时,檐下奏乐,午门鸣钟鼓。气氛肃穆庄严。原谅我有一种错觉。我总是会情不自禁,把此时经过的人想成当年在此劳役的人,转念就觉得自己荒谬,那时在此的人,哪会如现在这般自由、散漫,不拘礼法。来来去去,言行举止自有法度。

举行大朝仪时,亦不是所有人聚集在太和殿里,文武百官在太和殿广场上按品级跪拜,朝贺,丝毫不准错乱、僭越。寻常时日,太和殿广场都严禁人进入。

从太和门走到乾清门,由前朝缓缓步入内廷,跨入那道宫门,亦像是走入两个朝代。站在这两道宫门前,凝望着朱红色大门上斑驳而凝重的门钉,每走一步,离前尘旧梦就更近一些。

乾清门广场,有种岁月涤荡的空阔清寂感。这条狭长的广场,又称“横街”,是紫禁城内的一条分界线。横街以南是外朝,横街以北是内廷。广场两侧各有一道禁门,东为景运门,通往外东路宫区;西为隆宗门,通往外西路宫区。

站在紫禁城的乾清门前,日色朗朗,我始终觉得那是一条通往别处的时空隧道。与外朝的太和门不同,内廷的乾清门,似乎是通往某些人内心深处的一条孤长暗道。它始终给予我这样的暗示和指引。

乾清门建于明永乐年间,其两侧分别是通往东西六宫的内左门和内右门。内左门外东侧有庐房十二间,由东向西依次是当年的散佚大臣(负责侍卫事宜)值班处、文武大臣奏事待漏处(大臣们上朝奏事的等候处)。乾清门广场横街南侧,与排房相对有五间板房,为宗室王公奏事待漏处。

值得一提的是,奏事处是宫内传递公文的机构,分为外奏事处和内奏事处。清代奏事处接到奏折题本,传递谕旨的过程大体是:每日零点,各部院派一笔帖式捧奏匣至东华门,待门开后,笔帖式随奏事官将奏匣交至景运外的外奏事处。

待乾清宫门开之后,外奏事处将奏匣送至内奏事处,由内奏事处的奏事太监送呈御览。凌晨两点左右,乾清门前有一白纱灯放到阶上不久,奏事官即捧前次经御批的奏折出门,发还各部院衙门,并分别说明“依议”、“知道了”、“另有旨”等。

乾清门内正对乾清宫,左右是侍卫值房,内奏事处位于乾清宫西庑月华门南,与外奏事处不同,此间的办事人员全为太监。雍正七年(1729年),因清廷连年用兵西北,战事紧急,军报频繁,雍正帝特命在靠近养心殿的在隆宗门内临时设置军需房(又称军机房),不久,改为军机处。

初时,雍正帝派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等入值,专为办理一切军需事宜。雍正十年(1732年)内改为常设机构,正式命名为“办理军机事务处”。雍正驾崩之后,乾隆曾一度废除军机处,改设总理事务处,不久又重新恢复。

初时,军机处不参与其他政务决策,后来权力渐大,逐渐取代内阁实际秉政处理政务的机构,凌驾于内阁之上。

一旦入住军机,可谓是深入参与到帝国政务的核心层,军机大臣权责如此之大,位高权重令人艳羡。可是实际上,当你站在隆宗门内,面对着那一排军机值房,你会由衷地感觉到为臣子的艰辛和不易。军机值房内的陈设是如此简单,除却必备的办公用品和必要的休息设备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陈设。

为防止君权旁落,清朝皇帝对军机处的限制极严。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不得将奏报的内容事先透露给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不得在军机处办理本部院的事,各部院大小官员不得到军机处找本部堂官请示事务。

军机大臣每日分两班轮值,办理皇帝当日交办的事情,随时听候宣召。军机处的印信由内廷收藏,需用时,由值班章京亲自通过内奏事处“请印”,用毕即还,不得延误。连军机章京(军机处办事人员)的值房,亦不许闲人窥视,违者重处不赦。为了执行这些规定,每天都有一名御史,从旁监视。

晚清时,张之洞入内觐见,到军机处找恭亲王奕议事,想起先朝遗训,这位老于宦海的权臣,依旧不敢僭越,止步阶下不前。

【贰】

千秋史册自有其公允之处,对一位皇帝的功业的评价,从不是以他在太和殿举行过几次大典、威仪如何来评断,而是以他日常施政的得失来评断。

一个庞大的帝国运转起来,一日事有万千,仅仅是一年三次的“大朝仪”远远满足不了处理政务的需要。

清朝皇帝普遍较明朝勤政。日常所做之事有御殿视朝(后改为御门听政)、御殿传胪(殿试发榜召见新科进士)、懋勤殿勾到(每年秋后,皇帝亲自审批判决死刑的案件)、宫中日常视事(批阅奏折、召对臣工、引见庶僚)、接见外国使节等。

皇帝的主要工作是处理政务,上朝听政,谓之“常朝”。永乐年间,因三大殿建成之后毁于火灾,当时又战事连连,常朝遂改在三大殿的正门——奉天门举行,并逐渐演变成“常朝御门仪”,俗称“御门听政”。

明朝旧例,文武官员每日拂晓时分到奉天门参加朝会,皇帝接受朝拜、处理政事。届时午门击鼓,文武大臣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鱼贯而入,按品级,文东武西,分列于太和门两侧广场上。(悲剧的是无论皇帝本人是否有兴致出现,文武百官都得每日到此聚集。而明朝后期的皇帝多以怠政出名,大臣们深受其苦。)如果皇帝大人如约出现,辰时(7~9点)升座,阶下鸣鞭,大臣行一跪三叩礼,九卿六部大臣依次奏事,当班的内阁学士负责记录皇帝意见,退朝之后拟旨,颁行天下。奏事毕。鸣鞭,皇帝乘舆还宫,百官依次退出。

朝仪制度极严,其时有监察御史纠举礼仪,众臣不得喧哗、耳语、吐痰或牙笏坠地,步履不稳重,否则将以失仪罪论处。

电视剧里王公大臣议事,在朝堂上熙熙攘攘、吵翻天的景象,在真实的仪轨中,是绝不允许出现的。皇权至威,岂容纵容挑衅。有一步行差踏错,足以获万死之罪。

清朝自顺治起,就有“御门听政”之举,到康熙时,“御门听政”更加频繁。许多军政大事,都是在听政时决策的。雍正帝以后一直没有间断,直到咸丰初年以后,由于朝政日趋腐败,皇帝体弱多病,“御门听政”渐渐不行。到同治、光绪年间,由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御门听政”遂告废止。

如遇大风、雨、雪天气,“御门听政”也可停止或改期。乾隆二年(1737年),“御门听政”正赶上大雨,奏事官员都淋湿了。事后,乾隆分赏官员两匹纱,侍卫和执事官各一匹。

有赏也有罚,“御门听政”时,奏事官员是不许迟到或不到的。道光十六年(1846年)二月,一次因奏事官未到齐,道光帝对迟到的官员分别处以罚俸二到四年的处分。

清朝的皇帝按时举行“御门听政”。每次“御门听政”之前,都由皇帝事先传旨内阁,由内阁传知在京各部院衙门,各部院官员将要进奏事情写成奏本装入奏匣内,准备好当面呈奏。

“御门听政”举行前,乾清门首领太监将皇帝宝座、屏风陈设于乾清门正中,宝座前设一黄案,案前再放一毡垫,供官员跪拜进奏时用。乾清门侍卫在宝座前左右翼立,丹陛以下,有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豹尾班及侍卫持枪佩刀分左右相对而立。各部院前来奏事的官员先在朝房恭候。

皇帝御驾到来之前,先传旨。官员得旨之后,马上到乾清门阶下按次序分品级,东、西相对而立。记注官、科道官、翰林等也分别到规定的地方站好。

皇帝升座之后,各部院奏事官依次将奏匣放在黄案上,再跪向皇帝呈奏。当面承接旨意。若奏有机要之事,科道官侍卫等退场,大学士、学士升阶,由满族内阁学士跪奏,皇帝降旨遵行。

【叁】

穿过横街,进入乾清门,从高台甬道步上乾清宫月台,这座内廷正殿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规制与前朝太和殿同,为内廷后三宫之首。

甫入殿内,就有一股阴凉袭体,好像遁入古旧时空,与门外的光鲜亮烈无涉。乾清宫的高大廊柱,有种岁月浸润的沧桑之美。明朝14位皇帝以及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位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处理日常政务。

仰望御座,凝望“正大光明”四个字,念想最深是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极,在位61年,威加海内,励精图治,无数次力挽狂澜,毕生勤政不怠,政事绝不假手于人。又能量才任用,不拘满汉,终奠定大清盛业,成一代圣主明君。

“正大光明”这四个字,原来的匾额由顺治御笔亲书。这仿佛是冥冥中一种托付。顺治帝一直厌恶自己的帝王生涯,恨其不得自由。他的儿子康熙却没有他的挣扎和不甘愿,坦然将帝王这个职位打理得极其称职到位。

如果说,真有“天命所归”,那么“天命”的意思应该不是说谁生来应该做皇帝,而应该理解为谁当之无愧,天生适合做皇帝。比起他儿子雍正的兢兢业业,康熙这皇帝做的是游刃有余,乐在其中。

若非乐在其中,他不会有那么持久的激情和毅力。数十年来,殚心竭力,犹如一日。他生来并非太平皇帝。清室定鼎中原,玄烨冲龄践祚,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世非承平。前有权臣制约,清朝贵胄伺谋皇权,后有三藩之乱,沙俄犯境,彼时台湾仍在明朝旧臣郑氏父子手中,而蒙古诸部内乱频生,噶尔丹叛乱未平……又兼黄河水患,年年灾患不断,时时流寇四起,民间有人以朱三太子之名,煽动民众逆反。种种忧患,不可细述尽言……治家尚不易,治国犹难千万倍。天下事,按下葫芦起了瓢,这情况古今皆同。身为外族,玄烨治国的难度,更倍于明朝所谓正统皇帝。换做是另一个人,一定焦头烂额,身心倦怠,苦不堪言。幸而他个性刚毅果断,又不失宽忍,英明,内任贤臣,外委良将,终将国家大事调理得清清明明。

自亲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只要身在宫中,他几乎日日勤政不辍。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大学士奏请皇帝,隔三四日听政即可。康熙道:“朕听政三十余年,已成常规。不日日御门理事,即觉不安……”其勤勉自制、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足以令明朝皇帝羞愧,集体掩面而逃。

皇帝本人精力十足,百分百敬业,因此清代“御门听政”的时间也早的吓人,春夏季是卯正(早6点),秋冬季在辰初(早7点),一些住所远离皇宫的大臣,为了早朝不迟到,半夜就得动身。长此以往,绝对熬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有大臣向皇帝奏请,“分班启奏”,“或令满汉正佐轮流。”康熙闻奏后,将每日御门听政的时间修改为春夏季辰初初刻(7点15分),秋冬季则改在辰正初刻(8点15分)。

同时放宽条件,允许体弱多病者适时请假,年事已高的大臣可坐轿进入紫禁城,下轿处是景运门外的箭亭,离乾清门稍近。这是他体恤大臣之处。而有明一代,未有大臣获此优恤。

同类推荐
  •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文摘小说精品:校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青春是一首歌,演绎着浪漫的童话,这里有我们青涩的成长历程,有我们甘之如饴的美好回忆。任时光流转,最初的亦是最美。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以抒情为主,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热门推荐
  • 战友老姜和夏天

    战友老姜和夏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少主滚开别挡老娘的道

    少主滚开别挡老娘的道

    凤箫离,雪雾老头最不成气武功最差的弟子。腹黑狡诈,聪明机警,疯疯癫癫。计划偷跑,竟然被一人另加一堆黑衣人杀进来?——滚你丫的,你们打架就不会选地方?紫凛,紫凤岭中身份尊贵王者之气的少主。冷峻狂傲,翻云覆雨,偶尔抽风。这女人的武功怎么打得这么诡异,要形没形,要力没力,简称猥琐!——打跑了一堆黑衣人?有意思!坑爹对话!!1、“少主,离小姐你不能娶,真的不能娶!”“为啥?”“少主,你忘记了你自小有婚约在身,迎娶的只能是琉芜小姐1”“阿白,难道你忘记了我这次出行的目的是什么了吗?”“是什么?”“就是,逃婚!”“……”“少主,你夜里翻墙去离小姐的房间里做什么?”“阿白,你想我脱光衣服躺在她的床上她会不会上我?”“……”“你这是什么眼神,你是说你少主我的身体完全没有吸引力?”“……”故事越到后面越精彩,期待你们的支持!!!再次说上谢谢一句!!
  • 嫁错良人

    嫁错良人

    成亲四年,她温婉贤淑,却美中不足,没有替左家生下一男半女,没人知道她的相公是个无能,她至今仍是处子之身。左家老夫人急,要替相公纳妾,她赶紧身体力行,摆开桌子替夫选妾,她竟不知道想嫁入左家的有这么多人!选吧,她倒是看看,那个女人能治好他叫相公的无能!哀家Q群136360266//167169679(错嫁良人)左家小表妹也来凑热闹,哄得老太太新欢怒放,一口一个姐姐,其实居心叵测,心怀不轨,她冷眼笑,就这么个小女人,也敢在她面前耍刀子,送她两个字找死。她是谁,段家独女太傅爱女重皇子心中的梦里情人,她哄婆婆,治家教,装傻充愣,贤良淑德,堪称巾帼楷模,她玩的不亦乐乎呢。有人却忍不住要扫她的性……一天,无能老公说,“娘子,我们生个娃如何?”然后,她的天风云巨变,春天来了,桃花开了,然后泛滥了,泛滥成灾了……一:“不是赝品我还舍不得送呢。以后多买点赝品放家里?”“嗯?小姐,你还想拿赝品送别人!”“当然,改明儿再来一个云烟小姐,紫花姑娘的,难道要我拿珍品送!对不起,我的银子可不会用这里?”二、“如果你寂寞的话,爷可以赔你啊,爷的心肝小舒娘?”十一王爷轻佻的抓了一把段云舒的屁股。段云舒一脚就朝着了十一王爷的屁股上踹去。“敢摸我屁股,死!”段云舒叫,站定,看着扑在地上的十一王爷,吐出一口气,赶紧的恢复了淡定。十一王爷摔了一个狗吃屎,“段云舒,你敢踹本王。”三、“输掉三千而已,怎么把镯子当了!”四王爷将手镯奉上,“这里是一万两,你先拿去用,等不够了我在给你……不用不开心!”“四哥,我家有钱!”“有钱又不是你的!”确实,是左家的四、“相公你拿那么的银子做什么!”“养小妾!”左清平脸不红心不跳的道。“养妾用你自己的私房钱,别动家里的银子!哼!马上给我还回来……”“我要是不还呢?”“那你就跟你的妾一起滚出去,左家不养闲人……”五、“相公,我生不出儿子怎么办?”“继续生!”“要是一直都生不了呢?”“一直生!”还是生不了呢?““接着生……”汗!“你能提个有建设性的意见吗?比如你去讨几房妻妾,养几个小老婆……你去找别的女人吧!”日日欢爱,她快要被他折腾死了……“左家不养闲人!娘子,我们继续造人吧“六段云舒身子一歪倒在左清平怀里,“相公,救命!”左清平看着跳墙而走的男人,愤怒之极,“段云舒,屋子里怎么会有别的男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魅惑女皇情

    魅惑女皇情

    魅者,惑天下也。芳华落尽,在世界的顶点,谁能与之共舞?雪灵儿——胆小爱逃避,被爱人背叛,跳水身亡。女主穿越到她身上,成为一个顽皮又捣乱的皇女。明旭阳——个性温柔但有些懦弱,被逼做了负心人,却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他在等,等她能原谅他,再次扑入他怀中。一次次的伤害,换来什么后果?欧阳可琳——牙尖嘴利,是雪灵儿从小的好友,她被雪灵儿所吸引,愿意做她的影子,保护她。诸葛明月——当朝国师,温文尔雅,才华横溢。对人极为冷淡,却唯独对她不一样轩辕逸——少年将军,俊酷有型,冷漠的表情,深邃幽褐的眼眸,带着勾人心魄的魅力,几次三番救了雪灵儿。忆尘——跟雪灵儿青梅竹马,绝美妖娆、面若桃花,对灵儿痴心不悔。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不愿意离开她。温澈——霸道不讲理的小郡王,从不将任何人看在眼里,眼高过顶。水冰月——水之国皇子,天生拥有勾人心魂的魅瞳,凡是女子看到他,无一不痴迷不已,目光再也无法移开。他带着目的来和亲,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雪灵儿。……………………保留添加美男的权力!!!正版简介:观赏五百年一次日食的我穿越了,一美丽妖娆的男子靠得我很近很近,状以关心地凝视着我。“你是谁?”我皱皱眉毛,装大头蒜地问。“殿下好坏,老是这样逗弄人家。”他状似害羞的模样,风情万种,撩拨得我心儿砰砰跳。他的一惊一乍破坏了我对他美好的幻想。他冷淡冒出一句:“天下美男何其多,何必单恋一棵草。犯不着为了区区一个男子而想不开……|我倒!魂穿!一风风火火的女子闯进来,一把我狠狠抱起:“臭灵儿,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我更加疑惑,待她如黄河犯滥般的话说完之后,无比认真地眨眨眼睛:“你是谁?”她的眼神顿时像在看一只会说话的蛤蟆般,眼圈一红,怔怔半天冒出一句:“灵儿,别伤心了,那浑小子瞎了狗眼了。”原来我被人抛弃了,是个弃妇?不,还未成亲,不算弃妇。少年将军轩辕逸高傲慵懒,潇洒帅气,天性不愿受拘束,但对我唯独不同。眸光定定地望着我勾起一抹邪笑:“|果然六皇女如传闻一般,不好男色。专情不二。”我心里大呼:冤啊!我喜欢美男,但不喜欢你这样的。绝色俊逸的国师诸葛明月,白衣胜雪,飘飘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可怜兮兮地望着他:“人家就想跟你在一起嘛!”温文尔雅的明旭阳就是抛弃我的人?他眼里的忧伤满溢而出,心疼的眼神望着我,却始终保持沉默。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妖孽教主的田园妻

    妖孽教主的田园妻

    李朵朵,现代社会一直霉运缠身的人,连雷劈这种小概率事件都碰上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劈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成了,嗯,据说跟男人乱搞昏在了路上的农家女。从此,她就成了花家村的耻辱,要不是这里没有河沟,她早就被浸猪笼去了。老爹是个妻管严,什么都帮不到她。后母嫌弃,姐姐欺负,色鬼异母哥哥居然想轻薄于她。挺着个大肚子,花朵看着那一帮子落井下石的人,眼眸一眯,非常可爱的草泥马在心中奔腾了一遍又一遍。你们以为老子稀罕住在这里,老娘搬出去还不成?左选右选,尼玛,这村子也太那拥挤了吧,一跺脚,拍拍垫着的大肚子,“孩儿乖,娘亲我找个大大的房子给你住”。于是,某女踏上了那全村子人都惧怕的怨鬼林,找上了那个看似很厉害的妖孽“男鬼”。“醉月死鬼,帮我个忙,让你那些鬼子鬼孙给我盖间房。”某只妖孽祸水型男鬼慵懒地坐在一棵老槐树上小憩,听着女人的话,淡淡挑眉。“好啊。”从此,“怨鬼道”旁,有了一间三舍的精致小竹屋,里面住着个大肚子的妇人。花朵开始了她的幸福种田生活。只是,当某只踏进某“鬼”一步步设下的温柔陷阱之后,悲催地抱着怀中的娃儿,欲哭无泪。儿啊,这尼玛居然是你爹啊!片段一:村中的灯火慢慢熄尽,待早出晚归的农人都进入了梦乡。怨鬼道上开始亮起一盏盏的红灯笼,带来一点点昏黄的光亮。“大伙儿幸苦了,真是太感谢了哈。”花朵坐在躺椅上,吃着瓜子,喝着薄荷茶,悠闲地看着在地里劳作的“男鬼女鬼”。她的身旁,某只妖孽正拿着一只橘子,动作优雅地剥着皮。“来,娘子吃瓣橘子。”某女眯着眼,满足地吃下那送到嘴边的橘子。“谁是你娘子?少给老娘乱喊,人鬼殊途懂不懂?”终是反应过来,她白了一眼身前人。某男嘴角一勾,但笑不语。这就是一个妖孽相公陪着自家少根筋的娘子演一场“倩男幽魂”的故事,最后,男主角“还魂”,两人终于幸福滴生活在一起的故事。至于有没有像“燕赤霞”这类惩恶扬善的“捉鬼之士”,不好说,不好说。
  • 家有情兽相公

    家有情兽相公

    尼玛,谁能告诉她到底怎么回事,不就是逛个街,买件衣服,进入更衣室后,头有点晕。然后一醒来,竟然穿越了,穿了也就算了,是个丫鬟我也认了,可是为毛是个代替小姐出嫁的丫鬟啊。老娘我在21世纪从没泡过美男,还打算来古代泡遍天下美男滴,可谁知,一穿过来就要嫁人。既然逃不掉,那就嫁吧,嫁过去捞点银子再想想跑路的问题。可是,这个相公实在是太好了,吃饭的时候会帮忙夹菜,睡觉的时候不但会暖床,啥,还会讲宫中野史,江湖秘辛给娘子当催眠曲听,无聊的时候会带娘子到处玩。好吧,既然相公这么好,那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个被相公溺宠的乖乖米虫吧。小剧场一:某男人看着正在狂吃点心的某女人:娘子,为什么你比我大,却没有我高呢?某女人头也不抬:因为你吃的比我多。某男人一脸委屈:明明就是娘子吃的多,吃过饭后还吃了两窜葡萄,一个苹果,三个桃子,还有这盘点心。某女人:因为你是男人。某男人一脸不解:可是,隔壁的王员外也是男人啊,他家夫人和小妾都比他高耶!某女人大怒:好啊,你敢背着我看别的女人。某男人可怜兮兮:娘子,我错了。某女人:一句错了就完事了,那还要捕快干嘛,罚你去书房把男人的‘三从四德’抄十遍。小剧场二:某女人闲得很无聊,于是屁颠屁颠地跑到书房去找某男人:相公,我听外面的人说咱们家挺有钱的。某男人急忙放下手里的书:娘子,走这么远是不是累坏了,来,相公给你揉揉肩膀按摩按摩腿。某女人撒娇道:相公还没有告诉人家,咱们家是不是很有钱?某男人:咱们家很穷的,穷的剩下大把的钱没地方放了。某女人双眼放光:相公,人家想看金子。看完金子后。某女人道:相公,人家明天想看银子。某男人连忙吩咐小厮:听见少奶奶的话不,限你们一天之内把金子全部换成银子。某女人又道:相公,人家后天想看铜板。某男人看向小厮:知道该怎样做吗?众小厮:知道了,少爷,奴才们一定把这事干的漂漂亮亮,保证让让少奶奶看得心花怒放。小剧场三:某女人怀孕后,被某个天天紧张兮兮的男人勒令不准到处跑,并且这也不准干,那也不准干。于是,某女人思索再三,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带着肚子里的宝宝离家出走。话说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某女人支开身边的所有人,收拾好包袱,卷走大把的银票,在墙的两头架好梯子。谁知刚爬上围墙,就看见某男人笑的一脸灿烂:娘子,家里不好玩,咱们私奔去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