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2800000007

第7章 商鞅入秦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快速崛起,也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商鞅本不是秦国人,也不叫商鞅。那么,商鞅的本名是什么?他原来是哪国人?他为什么会来到秦国?他又是如何获得秦国国君赏识的呢?

狠下血本揽人才

庞涓兵败自杀后,魏国也从此一蹶不振,丧失了战国首强的地位。与魏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齐国和秦国的强大。

早在春秋中期,秦国就成为了西方霸主。但是,王位可以世袭,霸权却无法世袭,这玩意儿完全靠实力说话。秦穆公一死,秦国就开始衰落了,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陷入内乱,所以后来才被魏国欺负得那么惨。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时,秦国已经快被中原诸侯忘却了,很多重要的国际会议,都没有邀请秦国参加。这时候,谁也没把这个西北蛮夷放在眼里。

当时,河西之地还在魏国手里,秦国基本上无险可守,魏国等于把刀尖顶到了秦国的鼻子上。秦孝公痛定思痛,知道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的资本,于是他一门心思扑到国家的治理上。

可是,一个国家光靠孝公一人来治理肯定不行,人事、劳动、公安、外交、国防、民政、教育、卫生……哪一摊子事儿不得找人专门负责呢?但这又是一个最大的难题,秦国一般人不缺,就是缺能挑大梁的人才。

当时秦国面临的情况是这样的:正儿八经的人才一个没有,凡是有点能耐的都出国了。因为秦国的经济条件实在有些差,人才不愿意留下来。

当时人才集中的国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齐国,一个是魏国。齐国早些年就实行人才引进的政策,还专门在国都西边的一个叫稷下的地方,建造宫室,招揽各国人才。来到稷下的人,都被称为稷下先生,或者博士。

齐国的人才政策是无论身份,不讲职业,只要有一技之长,就照单全收,并且来去自由,不予干涉。所以当时有本事的人,前往齐国的最多,比如后来大名鼎鼎的孟子、荀子,都曾在这儿度过一段光辉岁月。

魏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超级大国对人才自然有吸引力。

人才感兴趣的点一般有两个,一是生活待遇,二是发展空间。孝公就定下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招聘计划,把要求、待遇、升职空间都写得一清二楚;而且孝公开出的待遇,比当时的市场价翻了几番。

秦国满怀诚意招揽人才,表示任何一个有志于建设秦国的东西方人士,秦国都将给予热烈欢迎。秦孝公还放出话来,只要有人能让秦国强大,除了国君的宝座,其他的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一来,前往秦国应聘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民间高手和在别的国家混得不如意的人,都带着各种各样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投奔秦国。

于是,秦国今天来一个讲儒家仁政的,明天来一个讲墨家兼爱的,后天来一个讲道家无为的,搞得秦孝公应接不暇。

为了替老大分忧,秦国又开设了专门的机构,负责招待有志之士,让大家先来这里报到,然后按照程序,一步步地面试筛选。

可是过了几个月,秦孝公依然没有发现自己需要的人才,这让他相当焦虑。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就在秦孝公为顶尖人才的缺乏头疼不已时,一个卫国青年怀揣着建功立业的梦想,踏上了西行入秦之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青年的西行,引领战国历史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趋势。

这名青年当时的名字叫公孙鞅。因为他是卫国宗族的旁支,有着贵族血统,所以也被称为卫鞅。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商鞅。

商鞅最擅长的是法家学说。他原来在魏国打工,老板是魏国的相国公叔痤。公叔痤非常赏识商鞅,让他当相国府的大管家。商鞅理财能力一流,把相国家的财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一直到公叔痤去世。

公叔痤临死前,魏惠王前来探病。他一看老头儿快不行了,就想让他推荐一个接班人。魏惠王对公叔痤说:“您老哪天要一不小心归西了,国家大事应该交给谁处理呢?”

公叔痤答:“臣府中的商鞅是一个奇才,您应该把国家大事交给他。”魏惠王听了之后沉默不语,心里在权衡老头儿的判断准不准。

公叔痤一看魏惠王不说话,就以为他不想用商鞅,赶紧补充道:“您不想用商鞅,那就干脆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让他去其他国家。”

魏惠王一听,心想:“这什么意思,一会儿让我重用,一会儿又让我杀掉,看来老相国真的是病糊涂了。”于是惠王跟公叔痤又寒暄了几句话后,就离开了。

魏惠王闷闷不乐地离开相府,公叔痤以为他准备去杀掉商鞅,于是赶紧派人找来商鞅,一本正经地把刚才的事儿跟他讲了一遍,然后说:“我建议大王把你杀掉是为国尽忠,我告诉你这件事儿是略尽仁义,你赶紧逃命吧。”

听到这话的商鞅心里估计就两个字——呵呵。他对用心良苦的公叔痤说:“您放心,大王既然不肯听您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杀我呢?”

想想也是,魏惠王如果相信公叔痤,他就一定会重用商鞅。他要是不相信公叔痤,怎么会去杀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呢?

果不其然,魏惠王既没有杀商鞅,也没有重用他。商鞅觉得连相国的推荐都没用,那看来自己在魏国是混不出光明未来了。

刚好在这个时候,秦孝公招贤纳士的消息传来。于是,商鞅收拾好行囊,踏上西行之路,准备到秦国碰碰运气。

商鞅一路风尘仆仆,总算来到了秦国的接待处。此时接待处的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前来投奔之人个个衣冠楚楚,张口闭口都是帝王之道。

商鞅看着那帮人,心里头特别蔑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投秦之人大多数是为了争一时长短,为了蝇头小利而来。能做到目光深邃、敢于淡泊名利的没有几个。

商鞅不屑于同他们为伍,冷笑几声后扬长而去,没有加入应聘者的行列中。庸才才按部就班,强者都是给别人制定规则的,很显然,商鞅是后者。

商鞅的变法主张是限制贵族,扩大王权。如此离经叛道的主意,若是被秦孝公手下那些负责面试的人知道,肯定会把商鞅扫地出门。所以,他必须想个办法,单独见国君。

法家一出手,立马就能有

商鞅要见秦孝公,这就跟刺客要搞暗杀一样,之前得把目标人物的日常行为和特点搞清楚。他从别人口中得知,秦孝公每次喝酒玩乐时,身边必定有一个伺候的人——景监。

景监是个宦官,而宦官的心理一般都不健全,所以想搞定他们不是很容易,但是商鞅成功了。也不知道他究竟用了什么法子,很快就跟景监打得火热。最后,景监答应把他引荐给孝公。

商鞅和秦孝公见了好几次面。第一次见面时,商鞅讲帝道,啰里啰唆地说了一大堆,从盘古开天地说起,从伏羲说到炎帝,又从黄帝说到大禹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搞得秦孝公一会儿睡一会儿听,心里烦透了,根本没心思听下去。

秦孝公心想:“你跟我这儿上历史课呢?你说的这些事儿对我们秦国有帮助吗?没有,你啰唆个鬼啊!”所以商鞅前脚走,孝公后脚就把景监叫来骂了一顿。

挨了骂的景监就把孝公的话,毫不含糊地传达给了商鞅,然后把他数落了一番:“没本事你跟我这儿瞎吹什么?差点儿把我也拖下水了!”

商鞅赶紧跟景监一通解释,说他昨天晚上没睡好啊,吃饭没吃饱啊什么的,然后又请求景监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他还得再见秦孝公。

景监也拿不准商鞅到底是个什么人才,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他心想:“万一这小子被主子看中,还能有我的好处,没看中大不了再被骂一顿。”所以五天后,他再次安排秦孝公会见商鞅。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商鞅学乖了。他不再跟秦孝公谈三皇五帝,而是讲王道,谈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不知道这次上课时秦孝公有没有打瞌睡,反正下课后,他又逮住景监,把他狠狠地臭骂了一通。回过头来,景监又把商鞅骂了一顿。

等到景监骂完了,商鞅又跟他解释:“这两次谈下来,你们家秦孝公是个什么水平我已经摸透了,如果下次再见面,我就知道该说什么了。”

后来,还真的有了商鞅和秦孝公的第三次见面。不过,这次见面不是景监安排的,而是几天之后秦孝公主动要求的。估计是秦孝公仔细琢磨了几天后,认为商鞅虽然没有多么了不起,但还是有点意思的,所以希望再面试他一次,看看有没有惊喜。

果然,到了第三次会谈时,商鞅谈的内容和前两次的都不一样,他开始讲霸道。他从齐桓公当上齐国国君开始,一直谈到楚庄王进入洛阳,也就是春秋五霸的那些事儿。

秦孝公越听越有精神,商鞅越说越激动。就这样,他们俩一宿没睡,一直聊到天亮。直到两个人都困得实在不行了,才各回各家睡觉。

送走了商鞅后,秦孝公对景监说:“你找来的这个人还真是有水平。”

过了不久,秦孝公又想商鞅了,于是再次召见他。商鞅这次讲富国强兵之术。他们这一次的会面,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回,秦孝公也是越听越认真。他还跟商鞅互动,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秦孝公对伏羲、炎帝、商汤、周文王不感兴趣,而听齐桓、晋文的故事时,却津津有味呢?

战国时代,拼的就是一个实力。在这样的时代,所谓的伏羲和周文王那一套,的确不现实。帝道和王道虽然可以获得长久的效益,但是见效太慢。没等你把仁政推广下去,你的国家可能就被灭掉了。

如果要推行帝道和王道,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不受威胁的中央王朝做后盾。而这个条件,战国时代的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具备。

所以,在那个时代,孔孟之道流行不起来。孔夫子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推广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结果到哪儿都不招人待见,连他自己都说自个儿惶惶如丧家之犬。

商鞅把自己最擅长的法家思想,向秦孝公倾囊相授。法家都出了些什么人?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和吴起都是法家。法家一出手,立马就能有。虽然法家不受老百姓欢迎,但却为国家强大提供了一条捷径。所以,商鞅正是秦孝公最需要的人才,而他的主张也正是秦孝公最想干的事儿。

开个宫廷辩论会摸摸底

秦孝公和商鞅在改革方向上达成一致后,就要进行实践了。

他们君臣二人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术派知识分子,而是身处权力旋涡中心的政治家。学者可以坐而论道,但政治家一定要审时度势,讲求策略。俩人面对秦国的国情时,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施行变法的方法和步骤。

秦孝公虽然深信商鞅的变法是货真价实的超级思想武器,但他不能确定秦国各阶层会怎么看——是赞成是反对,有多少赞成有多少反对,赞成到什么程度,反对到什么程度。

所以,秦孝公决定先举行一场辩论会,一来为将来的变法做好思想铺垫,二来检验下商鞅对变法的理解是否到位,三来他也想试探下其他人对变法的态度。

这次辩论会在大殿之上举行。商鞅滔滔不绝,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样。

商鞅对秦孝公说:“咱们不能跟一般人商议改革计划,只能与他们分享改革成果。只要可以强国,又何必拘泥于传统呢?”

秦国的大夫起来反驳道:“只有按照旧的典章制度办事儿,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才能安定百姓。”

商鞅斥道:“大错特错!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怎么能只用一种方法呢?只要对国家有利,什么招好使就用什么招,干吗非要学习古代呢?常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陷入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做个守法的官吏倒是可以,但却不能和他们商讨变法大事。聪明的人制定法律,愚笨的人受制于法律,贤德的人因时而法,无能的人墨守成法。”

商鞅这几句话,毫无疑问的是讽刺秦国那些墨守成规的大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当然,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孝公,不会轻易被这几句话打动。实际上,在他听到这些话以前,就已经被商鞅打动了。

这次辩论只是秦孝公试探群臣的引子。不管结果如何,秦孝公已经铁了心要变法。

秦孝公绝对没有想到,这次变法不仅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还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这次变法到底是怎么施行的?它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同类推荐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11月26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开播。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热门推荐
  •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关系密切。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约14%可出现心肌梗死,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在男性患者中,高血压病人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2~4倍。其次为临界高血压,而血压正常或偏低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低,这说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 绝世婚宠

    绝世婚宠

    一年前。在监禁,束缚,失格这些下三滥玩意儿的迫使下,她一咬牙,就豁出自己去帮了他。时间辗转一年后。她,从威风凛凛的驻外记者沦落为不受重视的小娱记,没钱,没势,没后爹,只有一颗高智商脑袋。他,仍然是名门贵胄,首席总裁,说一不二的霸主,为人低调却让各国征要闻风丧胆。什么?只有爆他花边儿新闻才能复职?谁不知道他是女人绝缘体,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不服输的她决定接受挑战,没料就给他造料,豁出小命儿也要去采访那个军火巨头。可谁知道招惹容易,摆脱难,从此小命儿就彻底由不得她掌控了。◎她说,“老公,明天我要去F国采访。”“去吧。”他欣然点头。背后,冷眸一凛,他拿起电话,轻易一句话决胜于千里之外,“停止对F国一切军火供应。”薄唇一扬,没军火连仗都打不成了,看你怎么采访,还不乖乖回家!◎一个是崇尚世界和平的反战分子。一个是恨不能导弹满天飞的战争贩子。这就是一个俩激进分子互斗互爱,边爱边宠的故事。深情一对一,男主腹黑强大,女主机敏顽强,狂宠无虐,结局完美团圆。◎吐血推荐【姒锦】都市文《史上第一宠婚》二叔史上最强《《婚情-撩人》纯爷们狂制爱《溺爱成瘾》渣男金女先上后爱《步步惊婚》擦枪走火的旷世奇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战帝系列(十五)

    战帝系列(十五)

    “人总会是要变的,如果是当年的我,你就没有机会说这么多废话。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九极教在不久的将来,仍将会成为天下第一教,不二法门将从此被取代,就像当年不二法门取代九极教一样……”勾祸得意地笑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替身千金

    豪门替身千金

    宁愿让你死,也别想离开,”她抬起头看着面前说话的男人,眼里充满了血丝,声音里不再是一如既往的冰冷,而是充满了愤怒。莫名其妙的,她笑了,自己居然有这么大的本事,将千年老妖级别的李谢缘逼成这样,然而她若是决心想离开,他是拦不住她的。两年的替身时间,让他们足够的了解彼此,却都没发现,对方最脆弱的部分是自己。豪门的替身千金,是灰姑娘华丽的改变,还是命运安排的血淋淋的撕扯?从初恋朴怀远到“哥哥”李谢缘,再到林敬言,谁才是最后的终结者?谁放不下谁的旧爱,谁发现不了谁的新欢?命运的车轮,跌跌撞撞,那些风一样的誓言,仅仅是渲染过的记忆。
  •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史前人类社会、古代文明的曙光、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世界格局。这里有爱琴海散发出的来自远古时代的文明讯号,也有强盛的罗马帝国以及埃及艳后的动人传说。正是这些灿烂多姿的历史事件,才成就了世界史,历史的车轮才得以不停地旋转,前进
  • 桃花扇

    桃花扇

    一个可以让戏剧日久弥新的时代如约而至。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适当删减,简化了情节,强化了故事性和趣味性,并重新编撰目录,划分章节,配以精美彩图。赏菊芬芳你我,品戏演绎人生。
  • 混世王妃的温柔王子

    混世王妃的温柔王子

    上一世,她深深爱过一个人,把他当作她人生中最明亮的星星,可最终,他却以一句“我给你的承诺多了,哪一个实现了呢?”结束了她的幻想。上一世,她为他做尽违心之事,助他登上皇位,可他却在事成之后,残忍杀掉她挚爱的姐姐,带着她的妹妹进府,废掉她的王妃之位。上一世,人尽皆知,相府二小姐自小体弱多病,形容不足,已经十八岁了,却还是十三四岁的样子,脑袋也不是很机灵,经常会忘记刚刚才发生的事情,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孩子。虽说她长得唇红齿白,肤如凝脂,再加上一身空灵的气质,仿若下凡的仙子,可是哪个男人愿意娶一个只能看着,还得好好养着却不能碰的瓷娃娃回家呢?屈辱的死去,幸运的重生到五岁那年,刚好是她中毒的那一年,也是改变她一生的一年!什么二娘三妹丞相爹爹,她都不会往眼里去!至于那些纠缠着她的王公贵族,她也给他玩一回用完便丢!这一世,她要做一个混世小魔王!她发誓,既然老天给她这个机会看清一切,那么,那些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纵使做尽天下恶事,也在所不惜!纵使当一个无心的人,她也不会后悔!犹记得,初见时那残酷的少年因她心甘情愿的一跪而动容的样子。犹记得,年少时那个把人当礼物送给她的王子,长剑一挥,道:你若不要,我就杀了他!犹记得,当她故意闯下大祸,那少年在她和他最爱的母妃之间左右为难的样子。……今生她注定是无心之人,注定要伤害爱她的人,若是那人能够不辞冰雪为卿热,若是那人愿意一生护她平安喜悦,结局,是否会好一点呢?可她最终,还是用计离开,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看强悍的混世小魔王如何玩转人生吧!
  • 爱在上海之爱的救赎

    爱在上海之爱的救赎

    上海是一袭华贵旖旎的袍,浪漫而又唯美。生活则是里面的丝线,阡阡陌陌,织成了万万千千个故事,也织出了乔家两姐妹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