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7200000009

第9章 第一次吃香蕉

文/李申

同学老张带着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爱子帆帆来串门。

待客人刚刚坐定,就听帆帆附在老张的耳边说:“妈妈,咱走吧!”

老张不无歉意的看着我,用一只手拍着帆帆的肩,笑着说:“帆帆,忘了妈妈跟你说的话了?刚来就走,太不礼貌了吧!”

没想到帆帆并不买他妈妈的账,反而把小嘴撅起来大声地嚷着:“我就要走,我就要走”。声音中似乎还包含了不少委屈。

老张满脸愠怒:“要走,你自己走!”

站在一旁的我,想赶快让这互不相让的母子俩从不愉快中解脱出来,就把水果篮中的香蕉拿出来,剥了皮送到帆帆面前。

“帆帆,来,吃根香蕉再走,好不好!”

“我不吃。”

“别客气,”我指着老张说:“你妈妈也让你吃。”

“我不吃!香蕉我吃腻了。”

“吃腻了。”帆帆这句漫不经意的话,竟像一股强冷气吹进了我的心里,一下子把我抛向了那遥远的,却记忆十分清晰的四十年前去了。

那是解放前两三年的事。

那时的我比现在的帆帆大不了三四岁,也还是个小学生,五年级的学生。

我上的那所小学是兰州市的一所实验小学。解放前的兰州市在国民党和反动军阀的统治下,还是一个很闭塞、很不发达的地方。我就读的这所“兰园实验小学”是父母经过选择才送我去上的,可以说是当时兰州市的一所很不错的小学了。从我周围一些同学的穿着打扮上看,学校里有不少“阔”小姐。

记得我们班上有姐妹俩。姐姐叫段培馨。比较文静,嘴角上总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和她在一起,总让人感到有一种大姐姐似的温暖。妹妹叫段培薇。她活泼好动,好像她就是为了笑、为了玩而生的。爱玩的我和妹妹段培薇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些。一下课,我们就不约而同地凑到一块,不是踢毽、跳绳,就是坐在教室外边的台阶上抓子儿。

一天午饭后来上学时,看到段培薇比我来得早,站在教室门口似乎专门在等我。当我走近她时,她一把把我拉进教室,一直奔向教室里对着门的那排窗户外的小过道去。她不要我出声,从上衣口袋中拿出了什么东西攥在手里,手背朝上,我一时看不清她拿的是什么,“你猜,这是什么?”只见她手里攥着的是一个有点绿有点黄、弯弯的、散发着一股沁人的清香味的东西。看着它我只是摇着头,说不出是什么。段培薇大概也并不需要我做出什么回答。她自己急急切切地瞪着一双大眼睛说:“这是香蕉,可好吃了。”她把那鲜鲜的东西送到我嘴边。“给你尝一口。这是人家从飞机上带来送给我爸爸的。妈妈给了我一只。我让你吃一口。”那东西虽然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清香,可是我没见过更没吃过,所以还不敢轻易张开我这没有见过世面的口去大胆地尝它一下。

我看着那东西,心里想,它是坐飞机来的,是段培薇的爸爸那种人才能吃到的。我虽然不知道段培薇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可是从段家姐妹平时的穿着打扮上看得出,段家是有钱人家,段父是个阔佬,段家姐妹显然是属于阔小姐那一类。在那个旧社会,除了他们,谁还能吃到从飞机上带来的东西呢“你快吃一口,要不我可全吃了啊。”

段培薇大概等得不耐烦了吧,只见她自己先把香蕉的尖尖咬下去了一口。虽说是一口,那香蕉却下去了四分之一。我终于禁不住那清香的诱惑,全然不顾它是阔小姐吃的,还是穷丫头吃的,也赶紧轻轻的,怯怯的在那香蕉上咬下了一口。啊!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吃在嘴里比闻到的清香味更加浓郁的香蕉啊,它独有的香味在嘴里久久的、久久的留住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

回家后,我把吃香蕉的一幕非常骄傲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并没有显出多么高兴,只是苦笑着说:“可惜兰州市没有香蕉卖。”其实,即便是有卖的,我们也买不起。

我的父母都是教员。父亲曾留学日本,一直在兰州的大学里任教。母亲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大学,一生任教于兰州的中学。在当时他们都属于穷教书匠一类。膝下只有我这么一个女儿。照理说,这样的三口之家,生活该不会是太拮据的。眼下许许多多的三口之家不是过得既舒适又富足吗?可在旧社会却不是这样。我那时虽只是一个孩子,生活的重担还没有压在我的肩上,但生活的艰难已经在我的心灵上留下了印痕。我常常发现,父母如果接到某所学校的聘书。他们的心情会好一些,我们的生活也跟着好过一点;父母如果没有接到学校的聘书,他们似乎显得很阴郁,我们的生活也就没有了着落。记得有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父母都没有被任何学校聘用,自然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就成了问题。只好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寄居。父亲的朋友好像是个书店老板,我们住在书店后院的小屋里,跟着书店职工吃包饭。那包饭就是每人每顿一碗面条,每天是面条,顿顿是面条。一日三碗清水煮面条,里面放几条胡萝卜丝。不谙人事的我,一看见这碗面条就想哭,一点也吃不下去。父母大概怕我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吧,吃饭时总是默默地不说话,也从不看我一眼。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到朋友家去串门,人家给了我一块硬水果糖,我竟把它当成了意外的宝物,舍不得一次吃光,就装在口袋里,一会儿拿出来咬下一点来,慢慢地享受着这宝物带给我的喜悦和甜蜜。

像我们三口之家的生活,尚且如此。更有许多生活还要艰难的人家,连蔽体果腹都解决不了,哪里谈得上吃什么飞机上带来的东西呢。恐怕连想也从未想过吧“可惜兰州市没有香蕉卖。”这句话当时在我听来,只不过是妈妈也想尝尝香蕉味道的普通话语。但当我成人以后,当我有条件吃到香蕉时,妈妈的话就像一柄重锤常常敲击着我的心。这是一个母亲的幽幽的沉重的心啊!特别在我吃香蕉的时候,妈妈的话似乎总在提醒着我什么,告诫着我什么,它从少年伴随我步入了老年。

第一次吃香蕉那浓郁的清香是绵长的、是永久的,它根本不会“腻”,它根本不该“腻”啊!

同类推荐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

    《书缘与人缘》是由高为编写,《书缘与人缘》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鹤坪印象》《谁的悲哀》《不可小觑的旧版书》《伪书盛行谁之过》《传记只读前半部》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冷总猎爱:亿万新娘不好惹

    冷总猎爱:亿万新娘不好惹

    某男笑问,刷卡还是付现?打破了一只亿元的花瓶,她赔不起。无计可施,只好答应做他的女人。可她却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个无情又霸道的男人。而他却桃花频频,当旧爱和新欢相聚一堂,共处一屋,她要何去何从?当她离去,多年之后她带着儿子,挽着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他面前,冷漠一笑,鄙视地说道。“冷总,你已经被我OUT了。”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燕家有恶女

    燕家有恶女

    兄台,听说过燕家堡吗,没听过燕家堡你还算江湖中人?什么,你不混江湖?那你总见过的燕形标记的茶馆、酒楼、当铺,听过燕家小姐的传闻。燕家小姐,出生克死了娘亲,满月就送到了尼姑庵。十二岁第一次回家,逼死了继母,逼疯了幼弟,逼走了父亲。十七岁嫁给指腹为婚的飞鱼山庄少庄主,才三天就红杏出墙被休回家。从此,纵横商场,游戏江湖,抢得美少年无数,连当今皇上最宠的七皇子都躲不过。若是你连这些惊世骇俗的事儿都没听过,真是白做了几年人,问问别人,谁不知道燕家有恶女。。晚上更,一周断更一天。。场景一:她斜睨父亲的盛怒,抱紧怀里吓得失神的少年,“你真不认弟弟当儿子了?”“住口。这贱种不是我的儿子。”“你不要我要。以后,他就是我的夫君了。”“你可知道夫君是什么?”燕傲天问那个在尼姑庵里住了十二年的女儿。“不就是要一辈子在一起,全心全意爱他宠他对他好。”她坦然说。…“好,罢了,”看到她沉静的眸子,燕傲天觉得自己老了,“以后你就留在家里继承家业吧。你的名字,就叫燕惊鸿。”“惊鸿?”她邪气一笑,“父亲大人,你的名字取晚了。我自取了名字,叫笑悠。我先是燕笑悠,再是你的女儿燕惊鸿!”。。场景二:“你就是我要嫁的夫君于修朗吗?娶我可不代表娶了燕家堡。”“好。”他微笑,眸中印着她的容颜。…“修朗,你等我一年,北方的生意出了一点问题。”“好。”他仍是微笑,淡淡地,掩着些许寂寞。…“修,你再等我一年,南方水患,有许多商铺受损。”“好。”他淡淡微笑,忍下心中的不舍。…一年复一年,她十七岁,在外地查帐时,听说他纳妾的消息。于是,一身嫁衣到了飞鱼山庄门口,三日夫妻换得一纸休书。“于修朗,你是我第一个男人,也是我唯一能容忍跟别人分享的男人。从此,你管你的飞鱼山庄,我管我的燕家堡。我们只言商,不言情。”。。场景三:“我知道燕家堡是朝廷控制江湖的工具,父亲让我继承燕家堡自然让我继承所谓的职责。”她低笑,不掩饰眼中的算计。“不过,这是我家祖宗定下的狗屁誓言,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要我做的,只要有利可图,我当然会做。你想扶持谁,我会帮忙稳固他的势力,你需要钱财赈灾,我就是抢也会给你,你要掌握邻国的动静,我连皇帝床上的话都能一字不漏的传给你。我要的是通商的自由和便利,还有,别打你家小七的主意,我定下他了,绝不让他去当什么皇帝。”皇帝震惊,指着她说不出话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请旨承婚:狂傲夫君来接招

    请旨承婚:狂傲夫君来接招

    她本是个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本本分分的小娱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兢兢业业过日子。不料阴差阳错,弄巧成拙,一朝穿越。既来之则安之,为了生存,小心翼翼。为了身份不被暴露,她步步为营,玩得风生水起。安史之乱后,歌舞升平,且看一介良民如何玩转大唐。------------------------------------------------------------------“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