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6900000010

第10章 完美

文/蓄忆

大三了,罗蓝身边的好友渐渐都“嫁”了出去,她依然一个人挎着单肩包穿梭在拥挤而又空旷的校园里。碰到有男生冲她吹口哨,她总是酷酷的,面无表情地继续朝前走。

罗蓝的感情史很简单,一次刻骨铭心的暗恋和一次非常失败的恋爱。暗恋之所以刻骨铭心,是因为那是她从来没来得及开始的初恋。情节讲起来有些老套,对方是高二转到隔壁班的男孩,很高很帅,有暖暖的笑容和忧郁的神情,篮球打得很酷。罗蓝最终没有向他告白,是因为要高考,也因为害羞没有勇气,还因为一切并不确定。那一天,她躲在一旁,远远地看他和他们班的同学合影留念互道珍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个场景那份心情,在几年后的今天,她依然清晰地记得。

大一下学期,在一次校报记者聚会上罗蓝认识一个叫伟的男孩,他们在白色的月光下靠着栏杆从文学政治谈到历史地理,从名人轶事谈到人生哲学,用“相见恨晚”来形容罗蓝当时的感觉一点也不过分。虽然后来罗蓝认为是美丽的月光、朦胧的夜色以及伟帅气的外形让她产生了“爱”的错觉。

罗蓝和伟的交往从开始到结束不超过三个月,分手的原因很简单。伟不了解她的雀跃,也不了解她的沉默。罗蓝渐渐厌倦伟的夸夸其谈,甚至厌倦他那张格外棱角分明的脸。和伟在一起,她觉得压抑。爱不是可以轻易开始的事情,罗蓝这么想,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上合适的人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之后,罗蓝就一直一个人,上课,泡图书馆,闲时看网站敲键盘,在论坛上发帖子,生活倒也并不无聊,只是有时候会觉得寂寞有时候还会很寂寞。迷恋上王菲,总是在睡觉前听王菲空灵飘渺的吟唱“我听见一场海啸,没见过你的微笑”“时间是怎样划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罗蓝了解爱情于自己是多么地重要,这些年许多想法改变过,许多梦想放弃过,唯有爱情是她一直不会放弃的梦想和追求。因为如果放弃相信未来有个人在等她,她会觉得生活很难继续下去。罗蓝经常会想起高中时代那个高高帅帅的身影,却从来不会回忆有关伟的点滴,包括那个当初觉得很美的有白月光的夜晚。“一个人是一份寂寞,两个不懂的人在一起是两份寂寞”和伟后期的交往让罗蓝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后来每当有男孩说喜欢她时,她会扬起她高高的眉头问“你了解我多少?”然后就和普通朋友一样偶尔一起吃饭谈谈天地,激不起火花,而对方也终于失去孔子求学的好品性。就这样,罗蓝身边的异性兜兜转转换了一批又一批,她仍然一个人提两壶开水,一个人抱着书上自修室。偶尔在路上看到那些曾经说喜欢她的男生搂着另一个女孩无限幸福的情景,她有些许伤感有些许失落。当然,也会有一两个例外。

有一个本班的男生几乎对所有的人都说过喜欢她却从来不主动跟她说话,就算是罗蓝主动跟他讲他也不回话。罗蓝觉得很奇怪。

还有一个叫晓,罗蓝在校园论坛上遇到他。论坛里彼此侃得天花乱坠。晓说想真正认识她时,她说好啊,我叫罗蓝,有能耐你找到我。罗蓝当这是玩笑,整个学校两三万学生,同名同姓的都说不定有好几个,他要怎么找?

可事实证明玩笑也能成真。一次周日晚点名,晓站在她的教室门外,伸出手对她说,“你和我想象的一样漂亮。你好,罗蓝,我是晓。”罗蓝当时惊讶得有些反应不过来,愣在那里不知道要去握他伸过来的手。

晓的出现,罗蓝的确措手不及,不过她没有觉得应该爱他。因为,因为,晓不高,不帅,而且只踢足球,不碰篮球。他不是她心中的王子。罗蓝不只一次地对晓说,“别对我太好,我会有压力”,晓酒会回答她“你不要太自恋,我又没说要你做我女朋友,我做我想做的事而已,至于我心里怎么想那不在你的意识控制范围之内。”罗蓝无可奈何。慢慢晓的关心和宠溺竟成了罗蓝不经意里的理所当然。下雨时晓要是忘送早餐过来她会在心里生闷气;天气降温时手机里没有晓提醒她多穿点衣服的短信,她就会真得冷到感冒;心情郁闷时他若不能第一时间陪他压马路,她会伤心得想哭……生活看起来依然很平静地在持续,至于她和晓之间的关系,她懒得去想,她情愿努力去回忆高中时代那个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虽然她知道她是在刻意地回忆。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整个校园陷入一片恐慌,也让罗蓝的生活无法再平静地持续。晓站在罗蓝的宿舍楼下大声叫她的名字,罗蓝慌乱的心在那一刻突然安定下来,她几乎是冲到他面前。晓咧开嘴笑得很温柔,露出洁白的牙齿。罗蓝突然发现其实晓的笑容一直很温暖也很好看。晓不停地对她说“不要害怕,没事的,我经历过几次这种小震,没问题的。”罗蓝终于忍不住,“我有说我很害怕吗?傻瓜。”于是两个人一起哈哈大笑。

当晚,全校师生都在操场上露宿,担心晚上再次发生余震。罗蓝和班集体在一起。躺在地上,睁开眼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寒风时不时地吹过脸颊,钻进原本就没有温度的被子里,冷得她打颤。闭上眼,脑子里闪现的全是白天的情景:晓在宿舍楼外面看到她下来笑得很温柔的样子;上午余震时晓紧握她双手的样子;晚上分开时说“不要怕,有什么事call我”样子……心理涌起一股暖流,她意识到她心中的那根爱情弦动了……快凌晨一点的时候,罗蓝有些困了,朦胧中听到有人在叫她,“罗蓝,起来把姜汤喝了,身体会暖和些。”罗蓝坐起来,她看见黑暗中晓的笑容、闪闪发亮的眼睛以及不断呵出来的白色的气,一下子清醒过来。接过杯子正准备喝时,看见他在搓他的双手。她突然想到他要如何能在到处是人的黑夜端着一杯姜汤找到她,又想到当初在论坛里认识的他如何“神仙”般地出现在她面前,她的眼眶湿润了。

后来,罗蓝说反正睡不着坚持要和晓一起坐到天亮。他们就背靠着背,握着彼此的手,一直聊啊聊:

“……罗蓝,你知道吗?我在你跟我提过的网站搜过你写的文章。”

“呵呵,你看我隐私啊。怎么样?我编的还挺有水平的吧!”

“我知道你想要唯美的爱情,是完美主义者,也了解爱情在你心中是多么地重要”

“恩……我……”

“可是我也知道你是心灵寂寞的小孩,虽然你讲话总是一副很拽的样子。我费了很大劲找到你不能说对你没有幻想。不过我更尊重你的思想,也喜欢你的唯美情结。你不要因为我对你好而有压力或者…或者因为感动歉疚而产生错觉。”

“不是错觉,不是。是我笨,是我不了解爱情。最最完美的爱情一直在我身边。不是因为感动更没有歉疚,因为……因为我想在你突然站在我面前对我说‘你和我想象的一样漂亮时’我就……我就……”

……这一夜很安稳。天快亮的时候,罗蓝靠在晓的怀里睡着了,嘴角是一抹甜蜜而幸福的微笑。

同类推荐
  • 精神自治(修订版)

    精神自治(修订版)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律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热门推荐
  • 日版呼啸山庄:金色夜叉

    日版呼啸山庄:金色夜叉

    故事从贯一和阿宫两个男女主角说起,贯一从小父母双亡,因贯一的父亲有恩于阿宫的父亲,故阿宫之父就负起养育贯一的责任。男女主角青梅竹马般快乐地成长,贯一对阿宫一向呵护备至,阿宫父母也许诺让两人成婚。阿宫终于长成美丽的少女,在一次宴会上遇见了当地一个银行家之子,她被他手上闪亮的大钻石戒指吸引,心想若能嫁给这样的人,或许会有幸福快乐的一生吧!而银行家之子对出众的阿宫更是一见钟情,回去后立刻说动父亲出面提亲。阿宫一家毁弃了对贯一的承诺,同意了这门婚事。贯一受此刺激开始自甘堕落,成为金色的夜叉,一个金钱的奴隶,做起他原先最瞧不起的高利贷生意,一心只想赚大钱。而嫁为人妇的阿宫并没有得到想。
  • 围婚

    围婚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长相和身价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性情和爱好上也没有特别之处,对于婚姻,他们渴望,却有着自己严格的筛选标准,想得到却又害怕受到伤害。于是,他们不停在婚姻门口徘徊,被人们称为“围婚一族”。个性,是围婚的代名词,渴望,是围婚的真心话,而相亲,就成为围婚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试金石,投鼠忌器还是勇往直前?优柔寡断抑或立场坚定?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星座无关,而是实打实的一辈子.筱曦和雨辰,温和的一对;爱星和大川,纠结的一对;淑娴和雨峰,失调的一对;梦珂和辛亮,世俗的一对~总有一对,是你们~
  • 山海经密码2

    山海经密码2

    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的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
  • 阑珊

    阑珊

    童年,在小镇的戏台下,佰草与林初染相识。之后佰草还见到了初染的好朋友沈家程,便蓦然心动。随后,进入一中的佰草拒绝了初中时一直暗恋她的纪天旻,并将对沈家程的心思深深埋藏心底。她看着初染与家程的亲近知心,只在心中默默用力。初染因为家事和性格而与众女生不和,佰草真心维护,却经常对她暗生醋意。因为佰草认为,自己的优秀才配得上家程……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将军别拽,过妻不奉陪

    将军别拽,过妻不奉陪

    新婚没有洞房,蜜月不见踪影,这个郎君还真的特别……欠教训!她一路风尘,追至军营,不想探夫之旅意外变成了探秘之行!原来亲爱的夫君另有所爱,而她这个明媚正娶的夫人,眨眼间成了棒打鸳鸯的那个人!好吧,感情勉强不来,咱也是明理之人,主动让出将军夫人头衔,还积极帮忙寻找那只鸳鸯,他不领情也罢,竟污蔑她害死那只鸳鸯并掘了人家的坟!拜托,欺人不要太甚!公主不发飙,你真当我是任人搓扁捏圆的软面疙瘩?!
  • 无法承受的爱情凄绝:金粉记

    无法承受的爱情凄绝:金粉记

    民国六年,位于南京附近的苏和镇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镇,蓝映阙和母亲在镇上靠着骗人的巫术糊弄乡邻。某天,一场大雨,附近的山泥塌陷,竟惊现一座清乾隆年间的墓穴。而同时,南京城里来了一封求救信。映阙就读于女校的妹妹蓝立瑶,因牵涉到一桩杀人案件,成为疑凶。映阙为了替妹妹洗脱嫌疑,只身来到南京,因而结识了死者的老板青年才俊萧景陵。彼此互相吸引,情愫暗生。经过一连串的调查,死者的女秘书似乎最具嫌疑,可就最关键的时候,女秘书意外死亡。萧景陵顺势将所有的罪名都归咎在女秘书身上,令蓝立瑶得到释放。事情看似圆满。
  •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一书最初的创作只是为了配合斯迈尔斯的演讲。1856年前后,斯迈尔斯经常到利兹市去作演讲,对象是一群困苦无助的年轻人。讲座地点是个简陋、空旷的大房子,本来是用于治疗霍乱的临时病房。在演讲中,斯迈尔斯尽力让这群迷茫的年轻人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奋、学习、自律和自制。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演讲的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斯迈尔斯的预期。于是他开始将演讲内容整理城文字,按照斯迈尔斯自己的说法,“毕竟,书籍要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他把书名定为《自己拯救自己》,他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一名称更切合主题的了”。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