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600000009

第9章 古代的战车

提起坦克,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它驰骋黄沙黑土的钢铁英姿,但是,人们或许并不知晓,早在4000年前,现代坦克的鼻祖就出现了。

现代坦克的鼻祖是古战车。据史料记载,我们华夏的始祖黄帝最先使用了车。到了夏代,一个名叫奚仲的车辆管理官(当时叫“车正”)对原始车辆进行了改造,使车的行驶性能大为改进,所以,民间将他奉为“车神”,认为他是车的发明人。

大家都知道,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争夺食物和领地,就相互进行攻击。最初使用的武器是天然的石块和树棍。后来,人们发现火,并能用石头“造”火,于是出现了青铜器,进而出现了刀、矛和弓箭。

刀、矛和弓箭都是进攻性的武器,可是人们发现,在战场上不光要巧妙进攻,更要灵敏防守,于是出现了盾。盾是一种防御性武器,那时的参战将士都是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牌,用刀去进攻敌人,用盾防卫敌人的进攻。然而,人们发现这种“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的战法很不方便,迫切希望发明一种既能向敌人发起进攻,又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武器。

这种武器在夏朝诞生了,人们将狩猎用的田车改成了马拉战车,并很快成为主要武器。据资料记载,夏朝的第二代君主夏启讨伐有扈氏的战斗就是战车之间的战斗。战前,夏启向待命而发的将士发出庄严的战斗誓言,誓言中规定了每辆车上的车左、车右和御者的职责。在商汤灭夏的战斗中,商王成汤率战车70辆和敢死士6000人参加剿杀,大败夏桀(jie)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

商代战车已经比较先进,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在河南安阳就曾发掘出一处商代车马坑,战马的遗骨和战车的轮廓清晰可见。这种战车是木质结构,只在重要部位装有青铜件,车厢为方形,独辕,两个车轮,车轮的直径较大,每车有“车左”、“车右”、“御者”三人,“车左”是一车的首领,手拿弓箭;主管射击;“车右”手拿长矛,主管击刺,并有为车辆排除障碍的任务;“御者”主要负责驾驶车辆,只配供自卫用的随身短兵器。

公元前1066年,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打响了。当时正值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行劣政,杀害老臣比干,宠爱妃子妲已,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帮助下,亲自率领300辆战车和3000名武士、45000名甲士进攻商朝的首都,两方军队在牧野发生了激战,周武王借助战车的威力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在周朝,几乎所有的作战均使用战车,战车成为当时军队的主要突击力量。部分历史学家甚至将夏、商、西周直至春秋绵延达千年之久的时间称为战车时代,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从祖先创造的象形字“军”、“阵”等字中均能找到“车”的痕迹。《说文·车部》对“军”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军,兵车也。”《玉篇》和《广韵》又将“阵”解释为:“阵,旅也”,“阵,列也”。把战车按一定作战意图排列起来,叫做军阵。由此更可看出战车在军队中的地位。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诸侯间兼并战争的日益加剧,战车的发展达到鼎盛。“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万乘之君”(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君)等都是表示了这些国家的国势强大。春秋末期的晋和楚;拥有战车的数量已达4000辆以上。公元前505年的柏举战斗中,秦、楚军与吴军交战双方出动的战车约2000辆以上,可见当时车战规模之大!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就曾多次提到战车及其车战。例如,在《作战篇》中,孙武就曾这样写道:“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在这里,孙武为我们描绘了一场无比壮阔的古代车战,你看,“驰车千驷”中的驷指的是四马战车;“革车千乘”的革车指的是用于后勤保障的车辆;“带甲十万”指的是兵卒十万。

然而,当时的战车太庞大、太笨重,——辆战车宽约3米,架上4匹马后,全长超过3米,这样,一辆战车占地面积就达9平方米,因而,必须在广阔平坦的地面上才能进行车战。

战国时期,弓箭的射程日渐增大,机动作战能力日益提高,目标高大的古代战车门渐失去优势。当然,战车退出战争舞台的过程是相当漫长和持久的,到战国时期,仍不时发生大规模的车战,如《史记·张仪列传》中就曾记载秦军“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当然,这时战车的主要地位已开始让位,尽管如此,一直到秦汉时期,战车在战争中仍发挥一定作用。

到汉代,汉王朝为了与匈奴军队作战,大量发展了骑兵。敏捷、机动的骑兵很快就崭露头角,日渐取代了战车的主导地位。昔日驰骋疆场、如排山倒海之势的凛凛战车终于被各种地形上均能机动作战的步兵和骑兵所取代。

中国人最早发明了车,但不是战车的最先使用者。约在公元前26世纪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最先使用了战车。苏美尔人的战车为木质,4辆,由2头驴牵引,车轮是很重的实心小轮,行驶速度很慢。

公元前2000年前后,辐条式车轮和马拉战车出现了,战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辐条式车较轻便,马又比驴要敏捷得多,故战车的机动性大增。公元前1674年,希克索人运用机动的战车和投枪、弓箭入侵埃及,以至于埃及人自认为“未经战争”就被希克索人征服了;之后,希克索人统治埃及长达一个世纪;最后,埃及人仿效希克索人,秘密制造出自己的战车,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并称雄于中东之区。

古埃及的马拉战车有2或4个车轮,由1匹~3匹马牵引,车上有2名士兵,其中,一名是驭手,一名是兵器手。兵器手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或投枪,士兵身着铠甲,作战时,车马飞奔,直向敌阵冲杀。

埃及战车使古埃及国威、军威大振。公元前14世纪末,埃及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调集20000余人,战车2000辆,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统治权与小亚细亚的赫梯国王在卡迭石地区展开了会战,赫梯人也调集了20000余人,战车2500辆。起初,拉美西斯二世中计进入赫梯人的埋伏圈,险些全军覆没。后来,埃及的援军以严整的队形三线配置(一线为战车并有轻骑兵掩护,二线为步兵,三线步兵和战车各半),每25辆战车编成一个中队,猛攻对方侧翼。由于赫梯人的战车也较为先进,双方征战多日未分胜负,在之后的16年中,双方不断征战,但都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由此足以可见赫梯战车的性能也极其优良。赫梯战车比埃及战车稍重一些,每辆战车上有3名乘员,第3名乘员是盾牌手。

公元前10世纪后,亚述帝国取代了赫梯人的地位,成为西南亚的霸主。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末,亚述帝国对外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并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亚述帝国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其军队兵种较为齐全,包括有轻装步兵、重装步兵、骑兵、战车兵、工兵等,其中,战车兵配备的重型撞城车是攻坚破城的有效武器。撞城车的车头有巨大的金属撞角,车体外有金属或棉被保护层,顶部很像现代的坦克,里面的弓箭手可以向敌人射箭。亚述战车较重,由牛牵引,有1名驭手,1名~2名弓箭手\两名盾牌手。在100多年的征战中,亚述战车与骑兵、步兵配合,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取代了亚述人,成了横行西南亚的霸主,波斯人进一步加强了骑兵的力量,使战车兵开始退出战场,尽管马拉战车开始在波斯销声匿迹,然而,波斯攻城车却独具特色。后面的章节,我们将专门介绍几种独具特色的攻城车。

到公元前3世纪,战车已被骑兵和步兵取代,然而,各大会战(如公元前333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与波斯王大流世三世的伊苏斯会战)仍投入了相当数量的战车。

到公元前1世纪,尽管在欧洲还有少数国家使用战车,然而,从总体上讲,骑兵已成为当时战场的主宰。

将车辆用于战争,是战争的一大进步,战车从战场上消失,也是战争的进步,经过数千年历史长河之后,坦克这一类似战车的热兵器出现,更是战争的进步,这就是军事辩证法。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密码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生命的密码下(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本套天文馆漫游知识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天文、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探索世界:揭秘古人类

    探索世界:揭秘古人类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揭秘古人类(彩图版)》由江文编著,以新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科技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科技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读完这本书后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天文学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文学早已经和其他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不断发展着的天文学,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天体世界的认识,而且给人类的各种“传统”观念以巨大的冲击。过去认为是正确无疑的,后来竟成了错误的;昨天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今天竟然成了合理的;过去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或不可能做到的事,科学家竟把它成了现实。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糟糕的婚恋

    世界上最糟糕的婚恋

    征服不了女人心的拿破仑,为情陨落的普希金,逃婚未成累此生的林肯,多少痴情多少恨的托尔斯泰,风流总统克林顿……本书无意于去翻他们的风流账,谱他们的艳情史,只是从这些或饱含辛酸或饱含遗憾的婚恋当中,让读者领略到他们的真实、凄美、感伤……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的调皮老婆

    总裁的调皮老婆

    她逛着街,突然被一个帅得不是人来的男人拉上了一部红色的法拉利里,那男人还开得想飞机那么快,吓得她眼泪也甩了出来。而他却什么反应也没有,她不停得在车上发疯似的鬼叫,使劲吃奶的力量来打隔壁那个绑着黑面的男人。“靠,你的。”她用普通话蹦出了一句粗话,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你再说一句,我就这样甩了你出去。”古碉翔用手指了指窗外。”先生,你捉我干嘛。“欧阳茨狠狠得盯着他。”你欠我的,茨茨。“古碉翔抑压着心中那股爱意,为防止吓坏他身边的小女人”WHAT.,我什么时候欠你东西呀。我从来都未见过你。“欧阳茨将眼睛睁得大大。他狠当时会什么会让她自己一个人外出,让她从此消失。他像发疯似的找她,却得不到一点关于她的消息。他不会再让她逃出自己的身边的,永远本小女第一次写小说,有什么意见多多说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田园闺事

    田园闺事

    文侯家身娇肉贵的郡主就要挑选夫婿了!左边是身姿英武的大将军,虎视眈眈;右边是权倾天下的太子,磨牙霍霍,面还跟着一个名噪一时的状元爷,吟诗作对……都想娶她?!不会吧?她忙时爱好爬下墙,闲时策划逃了下婚,外加结实的揍了下太子一顿,这也敢娶?即没有旁人漂亮的脸蛋,又没有旁人妖精的身材,怎么突然成了祸水?穿越版的郡主小姑娘正在为难之时,边上某男却炸了:林菀儿,敢给我红杏出墙。不怕摔死吗?此她只好默默画圈圈,一个又一个大圈圈……她真的真的真的不是欺软怕硬的货。
  • 八骏图(沈从文小说全集)

    八骏图(沈从文小说全集)

    《八骏图》是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中的典范之作,描写了所谓绅士淑女们不乏高雅却琐碎做作的情欲表达,沈从文以尖锐的笔法讽刺了都市人的生存方式,寄托了其对故乡自然、健康的生存状态的认同和赞扬。
  • 穿越爆笑江湖

    穿越爆笑江湖

    本文欢脱无厘头,温馨而甜蜜,但作者爱抽风,有逻辑强迫症勿进,“3+3当然等于9了!”“...”;身边美男如云,你只要好好的。避毁三观;且看腹黑仙君如何潜了呆萌仙子,神仙也犯二,穿越跳错门,玉帝暴跳:赶紧把她找回来;重返古代,脱线小仙继续将“二”进行到底,下凡也要在一起的,无奈家有妒夫,可远观不可亵玩,他说:唐小宝,你眼睛往哪瞄,家里已经有个极品了,还看那些伪劣商品做什么。他还说,那绝对是真爱!【新书求包养《腹黑捉妖师:独宠废材萌神》】,在我怀里被我爱着就好
  •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是从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素质出发,结合微软招聘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观念和经验,在比较中美文化观念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书,对中国众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