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400000002

第2章 中医的整体观

(一)整体观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就是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医将这种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性的观点,称为整体观。

(二)中医整体观的范畴

简单地说,中医整体观就是认为人体自身及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因为中医整体观是中医学对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所以中医整体观涉及到的范畴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二是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三是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作为中医整体观范畴之一的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这些内容在天人相应中会做具体介绍,现在,我们就把人体本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介绍。

1.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形体和官窍组成的,而各个脏腑、形体和官窍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结构和功能,这些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又都是整个生命体正常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因此,它们都是人体整体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从而决定了机体在组织结构上的整体统一性。这种对人体的整体性的认识,就如同一棵大树,它是由很多枝干和无数片树叶构成的。在正常的情况下,树的枝干和树叶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维持着大树的正常生命活动,在异常情况下,如果树的枝干干枯死去,失去了输送水分的功能,树叶就会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凋落;如果树叶枯萎凋落,失去了光合作用,那么树枝和树干也同样会干枯而死。所以人体就像一棵大树,在生理上各部分相互联系,以维持机体生理活动上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各部分又相互影响,导致各种临床疾病的发生。

这种人体的整体性不但体现在生理方面、病理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临床诊治方面。

(1)生理方面的整体性:人体本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形神一体观。

中医认为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这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五个生理系统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学术观点,被称为“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支撑作用完成它们各自的功能。这种五脏一体观充分反映了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彼此孤立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在五脏当中,心居主导地位,故在中医学中有“心者,君主之官”的说法(《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灵枢·邪客》)的论述,即把心比作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君主的一言一行可以影响上到王侯大臣,下至贫民百姓,以至于整个国家的兴亡,借此强调了心在人体五脏六腑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是五脏六腑变化的主持。心藏神(此处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神又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故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论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与否,除心为主导外,还要看五脏之间的功能是否协调。在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五脏之间是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如血液在人体的循环,除了依靠心气的推动,还需要肺主气,助心行血,肝藏血,调节外周血量,脾统血,防止血液外溢等功能。又如饮食水谷在人体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的整个过程,就是通过胃、脾、肺、肝、小肠、大肠、三焦和膀胱等脏腑的分工合作、协调作用而完成的。

形神一体观就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体,是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精、气、血、津液等。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人所有的精神情志活动。如果没有了形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就无所依附;如果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停止了,那么形体也不可活。所以形神是不可分离的。概括地说,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由五脏精气产生,所以说五脏功能正常,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也正常。比如思维反应快捷、语言流利等。如果五脏功能失常,那么人的情志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常变化。另一方面,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也能影响到五脏的功能,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调节能力,会影响五脏气机,引起五脏精气的相应病变。例如有这样一位女患者,大学毕业后开始出现沉默不语、情绪低落的症状,且日趋严重,不看书、不看电视、睡眠不安、不愿见人,终日闷坐。经中医诊治属于肝胆疏泄不利,造成痰阻血瘀而出现以上的精神情志变化,医生用中药加减治疗后,情绪恢复正常,以上症状均消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因为“肝为语”,所以肝胆气郁的病人,多见沉默少语等一系列的精神情志异常,所以治疗以疏泄肝胆气机为基本法则,就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2)病理方面的整体性:中医学不仅从生理的角度探讨生命活动规律的整体性,而且在分析病症的病理机制时,也首先着眼于整体,通过对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脏腑组织发生的病变,又不忽视局部脏腑组织病变对整体脏腑组织的影响。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密切配合,完成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一脏的病变往往会影响其他脏腑的病变。如肝功能失常,不仅肝脏本身会出现病变,往往还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出现脾胃功能失常的病变,这就是中医讲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按照中医五行学说的配属,肝属木,脾属土,在五行当中,木克土,所以肝有病,往往要影响到脾的功能。因此,按照中医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一脏有病,便会影响它脏。根据形神统一的观点,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形的病变可引起神的失常,而神的异常也会影响到形发生病变。精、气、血、津液是形体的一部分,而这些精微物质又都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方异常,就会影响到另一方。如气血亏虚的病人,在临床上往往形体比较瘦弱,肝能藏血,血虚使肝失所养,所以这样的患者除了形体虚弱外,严重的还会出现睡眠差、魂不守舍的临床表现。

(3)诊治方面的整体性:人体是一个内外紧密联系的整体,因而内脏有病,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便可反映于相应的体表官窍,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所以通过观察人体局部的、体表的病变,也可推测人体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进而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灵枢·本藏》说:“视其外映,以知其内脏,则所知病矣。”即通过观察人体疾病的外在表现,就可以得知人体疾病所属的内在脏腑。比如黄疸的病人,临床最早会出现目白睛发黄,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所以通过眼睛局部的病变就可以了解人体内肝脏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有“从阴治阳,从阳治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论述。这些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所以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对疾病的临床诊治时都贯穿着人体整体观的思想。

2.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不仅生存于自然界之中,也生活于社会之中,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复杂,如事业的成败、贫富的差异、仕途的沉浮、感情的得失、人际关系的好坏等因素,对人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比自然界因素对人的影响要强烈且直接得多。人和社会是不可分离的,人生活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生命活动必然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为人与社会环境是协调统一、相互联系的。人既是生物个体,又是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一员,所以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婚姻、人际关系等许多的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和心理活动,而人也在整个生命活动中认识和改造着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人通过与其生存的社会的交流,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而且也通过这种活动保持着社会环境的平衡、稳定、协调、有序,这种对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性的认识,即为人与社会的整体观。

社会环境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又对人体的病理变化有相应的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使人身心健康;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环境,可以使人精神压抑,破坏人体原有的协调、稳定状态,可以引发某些身心疾病,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而且还可以使某些原发疾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社会生活环境不同,造就了个体的生理机能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这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会给人的生活环境、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带来相应的改变,从而给人的身心机能带来变化。金元时期有一位著名医学家曾指出,处于战乱时期的人民,身心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快节奏的生活、就业压力等诸多问题,都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目前由社会因素引起精神抑郁的患者特别多见,这就要求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一定要学会适应社会,适当调节自己的心情。

同类推荐
  •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被人们争相阅读?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部书的集成性和实用性。这部成书于明代的奇书蕴藏着众多养生保健,随着人们对中医和自然养生观念的日益推崇,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观点与知识,几乎囊括当世所有医典著述中的精髓,而且《本草》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即使是略通文字的普通百姓也可在其中找到自我保健的妙方。拿《本草纲目》中针对长寿抗衰相关内容的著述来说,被称为千古医书之首的《本草纲目》又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词汇。为什么《本草纲目》时隔数百年仍然焕发无穷魅力,书中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
  • 医道还元注疏

    医道还元注疏

    作《医道还元》“注疏”,在“注疏”的规范性上难以把握。因为就《医道还元》正文的九卷,都分为“总论”和“洋解”两个部分,“详解”对“总论”进行逐句解释。如果把“详解”当作“注”,那所做的只能叫“疏”;如果把“详解”当作“总论”的“分论”,那所做的则叫“注”。从这个角度,《医道还元》原文本应该叫《医道还元注》才合适。就文本的实质而言,“详解”与“注”无异。既然原文本已经含“注”,那后来在此基础上做的工作,只能叫“疏”了。鉴于原文难以界定,所以本书名为《医道还元注疏》,此“注疏”的意思可以多熏理解:既可以理解为在“注”上作“疏”,又可以理解为有“注”有“疏”。
  •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影响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一一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强调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应从婴儿抓起,《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增加了婴儿情绪和行为障碍及心身疾病的内容,介绍了发达国家中已兴起的“婴儿精神医学”;为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2版)》特设专篇讨论预防问题;鉴于我国儿童少年精神医学起步较迟。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婆别不爱我

    老婆别不爱我

    筱萋自己做的视频,好久以前的了,大家可以去看看。&pstyle=1她八岁生日,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儿。遇见他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她全身心的爱与付出,却是富家子弟眼里的笑话。她只是一个不被人期待的傀儡,不该有自己的想法,更加不该对他动了情,动了心。为了爱,她变得无理取闹,看着他与别人缠绵的画面,她脆弱且无助的尖叫,尘埃落定,她决然离去,物是人非。曾经年少的他,游戏人间,伤了名义上的妻子,娶她,只是更适合做一个傀儡妻子,曾经的迷恋,他以为是爱情。然而,他错过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做父亲的权利。残忍的莫不过就是,当你深爱我时,我不爱你,当你离开我时,我已经在思念,当你不爱我时,我的爱早已侵入骨髓,融入血液。***************十年后,当她,还有她的老公和女儿出现的时候,乱了,一切都乱了,原本以为早已经没有了资格,可是老天居然给了他最后一张王牌。只是,最后才知道,他的女儿原来……原来有些人并不会一直站在原处,等待你的悔悟。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只是他付出的代价太过惨重了。****************樊希弛: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傀儡。玉紫蝶:原来你要的只是傀儡?樊希弛:我以为你是。玉紫蝶:所以你失望了?樊希弛:谈不上失望,你想要什么都提出来吧!我会满足你的要求。玉紫蝶:如果我装作不知道,有一天你会不会回头看着我?……最后他放弃的不仅仅是婚姻,还有他的灵魂。*********************崔宇熙:蝶儿,我会照顾你一辈子,除非是你先放开我的手,否则我绝对不会放弃你的。玉紫蝶:所以为了这样的誓言,连自己的幸福也不会追求了吗?********************周凡:为什么你是我最好朋友爱的女人,为什么十年前遇见你的那个人不是我?玉紫蝶:周凡,如果你真的喜欢我,就不要让我为难,爱情让我等了又等,也被伤的很深,不想再要了。*********************郑世贤:蝶儿,请你记住,不管你是不是爱着别人,我只要你知道,如果有一天,你无路可退的时候,请记得还有我。玉紫蝶:郑世贤,十年前你没有注意我,说明我们之间无缘,何必苦苦还在挣扎呢?*********************玉果尔:樊希弛,你是我妈妈的前夫吗?很好,请记住我的话,离她远远的,不要再来打扰她的生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温柔校草霸上失忆女

    温柔校草霸上失忆女

    “你爱我吗?”女孩仰起天真的脸问道。“爱,你呢,爱我吗?”男孩一脸的期待。“不爱,因为我不认识你。”女孩很决绝的说着,然后背转身离开了,留下伤心欲绝的男孩。
  • 剑神独尊

    剑神独尊

    内力被废,反而以外功重塑武者肉身,天赋少年被流星意外砸中,修成奇特魂体,闯仙魔遗址,收复灵兽,踏仙戮魔,重新踏上强者之路
  • 平阳奇冤

    平阳奇冤

    清嘉庆年间平阳知县徐映台私加田赋,中饱私囊,生员庄以莅上书举报,知县徐映台闻讯前去捉拿,遭当地武师许鸿志救走。于是,诬陷庄、许“煽动民变”。闽浙总督未经核查即下令镇压并将“民变”谎报朝廷。结果庄、许遭捕,后虽觉察平阳并无“民变”,但为维护嘉庆皇帝御旨“尊严”,屈杀庄、许二人。期间,庄以莅的表弟林钟英清白无辜,被疑私藏案犯,遭抄家毁产,林母及幼女惨遭严刑逼供。官场腐败、官官相护,即使个别贪官污吏遭到整肃,但为了维护其体制利益与皇权威严,真正冤案终不得平,庄、许一直含冤九泉,酿成真正的“平阳奇冤”。
  • 好父母 教品德

    好父母 教品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成才呢?难道成才就是考高分,拿高学历吗?难道有了很高的学历就是成才了吗?未必呀!对孩子来说,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他的品德。儒家经典《大学》中说道:“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德行,财富是次要的。孔门四科(孔子门生必修的四门课程)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位,而文学,即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后一位。
  •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家里和家外的女人

    我都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可谁知道它是那么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其实,换一个人,并不会天色正常。
  • 野人奥秘

    野人奥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不断增长,世界交流日益扩大。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制,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