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000000002

第2章 历代重阳节(1)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古人将数字分为阴数和阳数,规定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之中有两个“九”,因而称“重九”,也称“重阳”。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日月并应”指日期和月份都是九。

一个节日的形成是有其渊源的:一是百姓的需要;二是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条件,也就是物质条件。

农谚说:“九月九,大撒手。”指一到农历九月九日,农事就完全结束了。这时,地里即使有未收的庄稼也听任人们随便去取了。在这普庆丰收的时节,人们多么希望有个节日欢庆一下,休息一下啊!九月九日之所以能够成为节日,正是为了满足了人们这一发自于内心的要求。

重阳的源头在先秦时期。

《吕氏春秋·季秋纪》里说:“(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这两段文字是说九月农作物丰收了,人们要祭天帝和祖先,报答天帝和祖先的恩德。

汉朝,人们已经开始过重阳了,但还未定为节日。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汉高祖时,每逢九月九日,宫中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九九与“久久”谐音,因此,从汉朝起,有了重阳之日祈求长寿的风俗。这是受古代采集药物服用、追求长生的影响。

汉朝,重阳这天有大型饮宴活动。这是由先秦时普庆丰收的欢宴发展而来的。

梁朝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汝南桓景随仙人费长房游学,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你家中九月九日有灾,赶快回去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灾可免。”桓景急忙回到家中,率全家人登上高山待了一天。傍晚,桓景回家时,见家中鸡犬牛羊全都死了。于是,后世人们都在九月九日登高辟邪,逐渐形成了风俗。

登高时,人们要饮菊花酒,还要佩戴茱萸囊。

汉朝,重阳增加了敬老的内容,汉朝皇帝敬老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名的。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汉高祖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特殊的待遇。汉高祖下诏说凡50岁以上的百姓,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并与县令一起管理百姓。

到了魏晋时代,重阳登高的风气大盛,有几则文人逸事反映了这种习俗: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少年时即有才名。后来,孟嘉担任桓温的参军,颇受桓温器重。有一年重阳,桓温在龙山大宴幕僚,请大家饮酒赋诗。正当大家酒酣耳热,诗兴勃发之际,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孟嘉的官帽吹落到地上了。这时,孟嘉正在专心作诗,并未察觉。桓温见状,觉得很好玩,便暗暗命令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并趁孟嘉净手时偷偷将嘲笑他的文章放在他的座前。孟嘉回来一看,才知道自己闹了大笑话,落帽失礼了。但他并不惊慌,也未失态,而是提起笔来,从容地作了一篇文章来回应座前嘲笑他的文章。由于他才思敏捷,文辞华美,文章写成后,四座皆惊,无不叹服,当天的宴会也得以尽欢而散。这就是“孟嘉落帽”典故的由来。

重阳佳节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赏菊成了人们喜爱的习俗。在一片萧瑟的秋风中,唯有菊花一枝独秀,象征着中华民族坚毅不拔的精神。孟嘉的外孙陶渊明不但爱菊成癖,而且嗜酒成瘾。一年,重阳到了,陶渊明因家贫无酒,便采了一大把菊花欣赏。这时,忽然有个穿白衣的公差手捧酒坛子前来拜访,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为了结交陶渊明,特地遣人送酒致意的。陶渊明一见有酒了,不禁大喜过望,马上开坛畅饮一番,过了一个痛快的重阳节。这就是“白衣送酒”典故的由来。当时,公差都是穿白衣的。

江南地区,每逢重阳节,都会让妇女休息一天,不做家务,称为“息日”。原来,淮南谢家的新媳妇丁氏,因为不堪严酷的婆婆动辄打骂,逼她日夜操劳,于重阳节上吊自杀了。死后托梦说:“看在为人媳妇者操劳不辍的分上,请让她们九月九日停止工作,休息一天吧!”当地人盖了一座丁氏祠来纪念她,据说十分灵验。而九月九日妇女休息一天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南北朝时的重阳习俗,除了登高以外,还增加了野宴。重阳这天天高气爽,正适合全家人一起登高饮宴。家宴发展到野宴,这是民风进步的表现。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篡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建立刘宋后,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

从此,骑射成了重阳的一大节目,就连南朝陈末帝陈叔宝都十分喜欢骑射。他在《五言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诗》中咏道:“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诗写得很豪迈,反映了重阳骑射的盛况。

唐玄宗是有名的风流皇帝,文才武略均非等闲。他的骑射本领超人,常在重阳节这天大显身手。为此,还有一段有关他过重阳的传说。

天宝十三年(754年)重阳节这天,唐玄宗和大臣在沙苑打猎。突然,唐玄宗发现一只仙鹤在空中徘徊,便引弓一箭将其射中。不料,这只仙鹤并未掉到地上,而是带着箭飞向西南方了。原来,这只仙鹤是四川青城山成仙道士徐佐卿变的。他回青城山后,把箭留在壁上,对其他道士说:“刚才,我到天上走走,不巧被箭射中。这支箭不是凡人的,我把它留在壁上,等这支箭的主人到这里时,你们再还给他,千万不要遗失了。”说完,在壁上留下了得到这支箭的时间: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于长安陷落前逃往四川,一天到青城山道院观光,发现壁上插着一支箭,拔下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用过的,心中十分奇怪,问道士后才知道其中缘故。

这虽是传说,但也反映了唐朝皇帝在九九重阳之日的骑射活动。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国富兵强,物阜民丰,重阳定为节日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宰相李泌奏请皇帝批准中和(二月二日)、上巳(三月三日)、重阳(九月九日)这三天为三令节,唐德宗准奏。从此,百官都可以在三令节休假了。于是,唐人过重阳的风气更盛于前朝,家家饮宴,处处欢歌。

唐德宗不但给百官放假,而且还提供活动经费。贞元四年(788年)九月二日,唐德宗下诏说:“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择地追赏为乐。每节宰相以下及常参官共赐五百贯,翰林学士共赐一百贯,左右神威、神策、龙武等三军共赐一百贯,金吾、英武、威远及诸卫将军共赐一百贯,各省诸道奏事官共赐一百贯,委度支每节前五日,准此数支付,从本年九月九日起给,永为定制。”

“择地追赏为乐”就是让不同部门的官员自己找地方集体去游乐,国家为这种集体游乐活动提供经费,职位越高,得到的经费越多。

重阳定为节日,全国放假,人们都去尽情欢乐。唐诗是唐朝特有的一朵奇葩,光照文坛。在唐朝,赋诗的风气朝野皆同。唐德宗、唐穆宗、唐宣宗都在重阳节这天大宴群臣于曲江池,并命群臣作诗上呈,评定优劣,为佳节助兴。

从那时起,重阳节的习俗活动更是普及全国。在重阳登高的同时,唐德宗还鼓励人民讲武习射,此风一直沿袭到清代。

唐朝大才子王勃的千古名文《滕王阁序》即作于重阳节。当时,王勃的父亲正担任交趾令,王勃万里迢迢前去探望父亲,于九月九日这天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阎伯屿的女婿吴子章颇有文才,阎伯屿想借此机会夸耀一番,便命吴子章事先作好一篇《滕王阁序》,准备在宴会上拿出来冒充即席之作。宾客皆知其意,因此当主人拿出纸笔请大家作序时,人们都客气地推辞了。只有到南海探父路过南昌的王勃因为不知道个中情由,所以毫不客气地接过纸笔就写。阎伯屿十分不悦,便命令小吏见王勃写一句就上报一句。开头几句,阎伯屿摇头说:“全无新意。”可是,当王勃的功力逐渐展现时,他也不得不微微点头赞许了。等小吏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伯屿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拍案叫绝:“真奇才也!”结果,王勃一朝成名。

唐朝帝王在重阳节这天要登高游宴,要赏菊赋诗,还要骑射,因此,放假一天,时间是不够用的。于是,重阳节就提前到九月八日开始,有时到九月十日仍在过重阳。这样,唐朝重阳节不是一天,而是两天或三天。因此,李白在《九月十日即事》一诗中咏道:“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认为重九是凶日,人会遇到各种灾难,因此要离家登高避灾,要插茱萸、饮菊花酒驱邪。

宋朝时,过重阳节已经发展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了。风俗习惯的改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宋人把茱萸称为辟邪翁,茱萸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可以医风邪,治寒热,去湿气,驱毒虫,并能开郁、宣气、消食。

宋人称菊花为延寿客,极为钟爱。

宋人过重阳节时,从宫廷到民间都要买菊、赏菊、饮菊、簪菊、咏菊,还点菊花灯,吃菊花糕,重阳节简直变成菊花节了。

同类推荐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刀碎星河

    刀碎星河

    “钛级身,第九重!”“九阳真经,第十二层!”林峰悬空而立,钛级身峥嵘而现,氤氲紫气环绕全身。手中九幽雷刀高举,引动天地惊雷,轰鸣不止,彷如霸王项羽附身,无坚不摧。“古武学,燃木刀法!”“新武学,铀核爆!”银河系两大超级强者的较量,古今对决,毁天灭地。“小李飞刀……”噗嗤!“你!!!”来自地球的少年,掌至宝‘万里长城’,叱咤宇宙亿万界!上架后承诺万字更新,小小已有数部完本作品,请大家放心收藏阅读^^
  • 步步惊情:总裁的复仇妻

    步步惊情:总裁的复仇妻

    第一次见面时,两个人剑拔弩张,她为了完成任务,他逼供套取信息;第二次见面时,她应聘他的助理,一是为了任务刻意接近,二是为了自己深藏的目的;”对你,我一直很认真,我会对你负责的。““我不喜欢她,因为我爱她,至始至终都只爱她。”他的温柔体贴,让她动了情,动了心,原以为找回了自己失去的身份,亲人和爱人,想要过回普通人的生活,事情却远没有她所想的这么简单.....
  • 第一狂妄娘亲

    第一狂妄娘亲

    穿越便遇上了临盆产子,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生出来的是个肉球?还是三年怀孕所致。肉球里跑出粉嫩小萌宝,岂料腹黑而强大!杀手成为异世界天生煞体,无法修炼?NO!NO!NO!越是无法修炼,她还是就偏偏修炼给你们看!娘亲嚣张,萌宝腹黑,且看母子俩是如何把这异世界闹的天翻地覆的!“娘亲,那人长的好像我,是爹爹吗?”“NO,你爹是太监!”“太监是什么?”“太监就是太监!”某男幽幽道,“你见过这么美的太监么?”
  • 夜妃

    夜妃

    时间好像静止了,四周一片静谧。只有他们彼此的心跳声回荡在耳边。须臾,珞溪阴沉着脸色,犀利的望着云渭尘问道:“你再说一遍?!”云渭尘彻底转过身体,背对着她冷冷的说道:“我要送你进宫,把你献给逐月国的皇帝。”珞溪听到他的话,微微冷笑,犀利的说道:“云渭尘,你以为自己是谁?凭什么这么做?我不会去的!”说完后,她猛地转身,大步便要离开书房。“珞溪!”云渭尘咻的转身,直直的望着她的背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异世红妆:弃妃当自强

    异世红妆:弃妃当自强

    【醉香楼卷】她是人人唾骂的贱妇。满面脂粉、嘴唇红腥、香味刺鼻竟也有人强制性拉她上床好巧不巧那人还是名震京都的冥王偏偏那人还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再强调是她包藏祸心,别有居心爬上了她的床她一忍再忍,索性卖身,结了这冤孽。他却是半路杀出来,非把她买回家当丫鬟。为了让她明白冥王府的可怕,断了她的念头【冥王府卷】她为了躲避纠缠自己多年的梦魇他为了泯灭她心中对他的幻想她是受人操控的神秘身份他是天煞孤星的天生宿命她奋力抗争自己的命运他再次陷入情感的漩涡。。。。。。。。。。。。。。。。。。他对她渐生的情愫让府内的妻妾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面对陷害、危难她坚强、倔强,不懂屈服坚守自己的一片天空。。。。。。。。。。。。。。。。。。误会、伤害最能断人肠………………………………有一天她抛却所有一切的束缚去看天边云卷云舒那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就像那被洗净的铅华一般【天地间卷】跳下山崖的那一刻萧初薰便死了重生的她有憨厚善良的老公有“可爱听话”的孩子岂料平静的生活十分短暂村子里来了个游荡的傻子那是……同时得知冥王因通敌罪而被全国通缉所有的生活定义再一次被推翻热乎乎的第一期视频出来了:http://m.pgsk.com/410970549/blog/1226823613这文满热,越往后越精彩哈!亲们表急。。。*每天一更,若无意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