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00000006

第6章 开口胜金,一语打动人心(1)

——叩开他人心扉的心理操纵术

我们没有办法经常使人感到满足,但我们可以把话说得使人高兴。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对演讲还是对于谈判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国】戴尔·卡耐基

常言道:“良言一句暖三冬。”我们在生活中若能用言语打动别人的内心,就很容易走进对方的世界,而不是被“拒之门外”。这就好像我们自己初见一个人,他的言行举止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力量,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和对方不知不觉地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

先入为主,开头的话要贴心说

首先,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在一个严冬的夜晚,与一位现在很陌生、但希望将来能成为朋友的人见面,你想说些什么作为初次见面的开场白呢?

或许是受西方人们寒暄习惯的影响,大多数人常认为从谈天气切入最好,如“今晚真冷啊”,等等。可是,如果我们单纯地使用这种方式,虽然能彼此引出一些话来,但这些话往往对你们彼此无关紧要,于是,再深一步的交谈也就出现困难了。

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第一句开个好头,然后稍微延续一下即可。例如,你可以这样说:“哦,今晚好冷!像我这种在南方长大的人,尽管在这里住了几年,但对这种天气还是难以适应。”相信,对方若也是在南方长大的,就会引起共鸣,接着你的话头说出一些有关的事;对方若是在北方长大的,他也会因为你在寒暄中提到了自己的故乡在南方,而对你的一些情况发生兴趣,有了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欲望,从而可把你们的交往引向深入。

要知道,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思维能力,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你与对方都会存有一定的戒心,这也是初次交往的一种障碍。而初次交往的成败,关键就要看你们如何冲破这道障碍。

如果你能把开头的话说到对方心里,那么,第一次谈话就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客套了,双方往往会因此打成一片,变得容易接近。想做到这一点,你或许会觉得——应该挖掘一些奇特曼妙的语言吧?其实非也,平常之语即可。你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周围受人拥戴与信赖的人,往往并不是才情焕发、以惊人之语而博得他人喜爱的人,而是话语平常但非常贴心。

贴心开场的三种典型方式

问候式 “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应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姓),您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异。例如,“您的大作《教你能说会道》我读过多遍,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作者风采!”“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高兴能在这美丽的地方见到您这位著名的山水画家。”

攀认式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例如,“你是××大学毕业生,我曾在××进修过两年。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呢!”“您来自苏州,我出生在无锡,两地近在咫尺,今天能遇同乡,令人欣慰!”

心理学指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容易先入为主,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把见面的第一句话说话,说到对方心里。这样,一旦打开对方的心扉,后面的交流自然就容易得多了。

【心术小笺】

虽然说见面的开头交流非常重要,不过,说好了开头的话,仅仅是良好的开端。我们要想和对方谈得有味,谈得投机,还得在谈话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合适的话题,如大家共同感兴趣的事情等,这样才能吸引对方,使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

运用“卷入效果”,消除彼此陌生感

曾经有过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有名的实验,就是选编了三个小团体,并且分派三人饰演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的三位领导人,然后对这三个团体进行意识调查。结果,领导人饰演民主型的这个团体,表现了最强烈的同伴意识。而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这个团体中的成员,大都使用“我们”一词来说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我们”这个字眼,可以表现“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按照心理学的说法,这种情形就是“卷入效果”。

还记得小孩子在玩耍时,经常会说“这是我的东西”或“我要这样做”吗?其实,这种说法是因为小孩子的自我和自己显示欲都是直接表现所造成的。有时在成人世界中,也会出现如此说法,而这种人不仅无法令对方有好印象,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也会受阻,甚至在自己所属的团体中,形成被孤立的场面。

人心是很微妙的,同样是与人交谈,有的说话方式会令对方起反感,有的说话方式则会令对方不由自主地产生好感。卡耐基因此告诉人们,若想把自己表现得更好,形成圆满的人际关系,就应善加利用这种“卷入效果”。

诸多事实证明,人们在听别人说话时,对方说“我”、“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他采用“我们……”的说法,因为采用“我们”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对等的感觉,并由此产生团结意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

甲、乙两个好朋友一起出去散步,在路上,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到路中央的一锭金子。

甲赶紧跑过去,捡起那锭金子,对乙说:“你看,我的运气真好,我捡了一锭金子。”说着准备把金子独自放进自己的口袋。

这时,失主找来了,他不仅要回了金子,还诬告说甲偷了他的金子,要拉他去警察局。

甲有口难辩,很无辜地对乙说:“这回我们可麻烦了。”

乙听后立即纠正他说:“不是‘我们’,你应该说‘这回我可麻烦了’才对!”

正是甲前面脱口而出的“我”,使乙大大疏远了他。事实就是这样,交流中使用“我”和“我们”,给人的感觉会完全不同。正如亨利·福特二世曾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因此,在开口说话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多说“我们”,用“我们”来做主语,这样有助于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心术小笺】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就会使对方渐渐感到你的自我,与你交往也会形成障碍。谦卑有礼的人,会懂得多用“我们”来使周围的人产生认同感,使对方感到受尊重。

与询问相比,解释更能消除对方疑虑

小超是一个发烧级的动漫爱好者,最近又迷上飞机模型的制作,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叫赵彦的模型高手,两人一见面就谈了起来。

小超:“听说你是这方面的行家是吗?”

赵彦:“也不算吧,只是喜欢玩而已。”

小超:“你做这个多少年了?听说这行里的有些人很神秘,之前都是专门制作飞机的?飞机的原理是不是很复杂?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透露一下?”

听了小超的这几句话,赵彦的面部表情突然严峻了起来。

“你问这些干什么?我不知道。”

感到对方有明显的抵触心理,小超连忙说道:

“不好意思,我解释一下,我之所以问你飞机原理的事,是因为我最近在学着做飞机模型,我朋友没跟你说?”

赵彦摇摇头:“他只说你想认识我一下,没说具体是什么原因。”

“噢,那就是我的不对了,我应该提前告诉你我那么问的原因。除了飞机原理,我还想知道咱们国内制作飞机模型的整个状况,比如经费,材料源,等等,毕竟我刚接触这个,这方面的知识还非常缺乏,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一解释我就明白了,不然一见面就问我飞机原理,我以为你是间谍呢。”

“哈哈,我的错,我的错。”

第一次见面,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总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就这样问了出来。殊不知,这样的问话方式会给对方造成不适之感,对你本就不熟悉的另一方,戒心会更重。相反,如果在问话前先说明你的目的,那么对方就很容易开口说话。

正如上例中的小超,就犯了只顾问而没有解释的错误。他的问题让对方疑虑重重,甚至因为问题的敏感怀疑他是间谍。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对方的心就会关闭的更严,交流自然无法畅通。

所以,生活中,当我们与某人第一次见面时,不管有多想了解对方,一定不能忽视问话禁语的问题,要耐下心来慢慢诉说,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一些需要解释的问题之前做出必要解释,跟对方说明自己这样问的意图,这样才能让他最大程度的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也会更加了解这个人。

【心术小笺】

一般情况下,社交疑虑多由我们未给予对方充分信息所致。因为双方掌握的信息量有出入,对方会处于疑惑的状态。如果不消除对方这种疑惑的心理状态,我们与他沟通任何事情,哪怕是请他帮个小忙,他都会懵懵懂懂,甚至不知如何与你合作。

激发对方情绪,让他滔滔不绝

由于人类的群体性本能作祟,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有与他人交流的欲望,当然,很多时候也会是出于社交、办事等情况的需要。但无论哪种情况,我们要尽力使自己的谈话显得有趣和富有刺激性。

尤其是和陌生人谈话,再加上场合有时是不可选择的,那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很容易抑制大家说话的勇气。这时,就必须想办法挑起一种快乐的情绪,从而让双方都能参与到交谈当中来。

廖鹏正坐在火车上,虽然已经坐了很久了,但前面还有很长的路程。他闲的无聊,便想与周围的人讲讲话。

坐在自己旁边的一位是个中年模样的男士,廖鹏颇想知道他的底细,于是便搭讪道:“对不起,你有火柴吗?”

可是对方一句话也不讲,只是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递给了廖鹏。廖鹏点了一支烟,在还给对方火柴时说了声“谢谢”,那人又点了点头,然后把火柴放进了口袋里。

廖鹏继续说:“真是一段又长又讨厌的旅程,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是的,真讨厌。”那人同意着,而且语调中包含着不耐烦的意味。

“若看看一路上的稻田,倒会使人高兴起来。在稻谷收获之前的一两个月,那一定更有趣。”廖鹏继续说着。

“唔,唔!”对方含糊地答应着。

同类推荐
  • 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犹太家庭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有一种没有性质、没有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做是种智慧,修身是智慧的升华。本书从做人和修身两方面帮大家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在道德上完美、做人上成功的人。
  • 做人要小心

    做人要小心

    在本书中,我们尽全力为你提供那些应该加倍小心,而又常被忽略的“小心”故事,在细致的评析和点拨中,深入浅出地为你展示一个新的世界。
  • 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智慧背囊)

    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这本《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是该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李继勇。《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收录了《轮椅上的小提琴家》、《坐以待毙的地主》等故事。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重新振作起来?
  • 优秀青少年要养成的好习惯、好性格、好心态(大全集)

    优秀青少年要养成的好习惯、好性格、好心态(大全集)

    本书是一本心理励志著作,全书分为三篇,分别从习惯、性格、心态三方面来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心灵指导。该书联系实际,运用生活典型案例来指导青少年塑造更完美的习惯、性格和心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知识大餐。
热门推荐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说辞

    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说辞

    总有一些伟大的声音能够长久地萦绕在人类前行的队伍上空,或激昂、或委婉、或充满斗志、或弥漫着浓重的个人情感。而所有的这些都倾注了演讲者的智慧与心血。聆听伟人精彩的演讲,如一杯好茶,馨香萦绕,久久不忘。
  • 最倒霉的穿越:妃子不受宠

    最倒霉的穿越:妃子不受宠

    人家的皇后都雍容华贵,母仪天下。朕的皇后:把皇上卖到歌坊,小赚一笔,够买酒喝。勾王爷,没事敲诈下,再不听话,就杀了。再没事,整治后宫的美人们,逗逗太后,践踏践踏皇上。他迎进宫的是皇后,还是妖孽。后宫怨声载道,皇上好想逃。??
  • 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当你打开这本书,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 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 理想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理想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一个美男不可怕,可怕的是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七个光秃秃的和尚,那才叫噩梦。睁开眼后,她发现自己穿越成了公主。美貌,金钱,美男一样也不缺,只是这公主声名狼藉,美男多成灾,让她苦不堪言……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生命不息

    生命不息

    超越《返老还童》的情节构思,奥普拉鼎力推荐,畅销全球28个国家,2013英美第一畅销小说,英国科斯塔奖年度最佳长篇,媲美《偷影子的人》的奇思妙想,Goodreads读者票选2013年度最佳小说,《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亚马逊,邦诺书店,BookPage, Goodreads,《西雅图时报》等20多家媒体“2013年度最佳图书”,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100本人生必读书”之一,《暮光之城》制作方购下电影版权,影片改编进行中……
  •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广泛记载了我国上古时代的经济状况、社会生活状况,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生老病死、诉讼征伐、婚丧嫁娶、祭祀、经商、天文历法等诸多内容。因此,它不但是一本哲理书,也是一部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易经的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对《易经》原文进行逐一讲勰,无惊世骇俗之论,无虚远玄妙之谈,没有天方夜谭的奇闻,没有照本宣科的套话,作者力求古今通鉴,史论结合,举一反三,启人遐思,借古圣智慧,益今人心力,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