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400000008

第8章 古稀老人,督修历法

崇祯二年五月初一(1629年6月21日)这天,京城出现了日食。负责观测天象的钦天监按旧的历法推算日食的时间,结果却与实际相差甚大,误差超过半个小时。在封建时代,日食被看成是国家兴衰治乱的征兆,受到高度关注。崇祯皇帝因为这次错误大为恼火,于是修改旧历的任务便被提到日程上来。

其实天文历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历法也一直处在世界历法的先进行列。尤其是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一部历法,比同时期流行在欧洲的《儒略历》准确得多。明代的《大统历》就是在《授时历》的基础上沿袭下来的。但是经过了三百多年,这部历法一直没有修订过,自然出现了不少差错。而1582年的欧洲,已开始使用经科学家们修订过的新历——《格雷高里历》。这部历法吸收了很多科学成果,精密度很高,已超过了中国的历法。西方传教士来华时,也带来了一些关于天文历算的书籍,利玛窦等人在天文学上也很有造诣。徐光启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深深感到参照西方历法改革中国传统历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次修改旧历的任务便顺理成章地落在徐光启的肩上。

从崇祯二年(1629年)到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病逝,他最后几年的心血全部投在了历法的修订上。尽管已是近七十高龄的老人,但徐光启依旧保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奉旨开设修历局之后,讲求实效的徐光启订立了修历的方针:用人必须是务实的,制造的器具必求能够实用,经费决不虚报冒领,时间不可虚度。修历局缺乏天文历法方面的人才,徐光启还大胆地用招聘的方法从社会上募集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要求修历局的工作人员要具备“基本五目”的才干,即“法原”“法数”“法算”“法器”“会通”。“法原”指对天文学基础理论的了解,“法数”指了解天文数据,“法算”指能用数学解决天文上的问题,“法器”指了解天文器材的性能和使用,“会通”则指能把中国传统天文学和西洋天文学融会贯通。徐光启规定,以上各项能精通一项者,就可每月发给禄米一石,银一两八钱,兼通数项的可酌量增加,但怠工者要给予惩罚。由于赏罚分明,用人得当,人尽其才,修历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崇祯修历工作,是继翻译《几何原本》后,中西科学家的又一次重要合作。徐光启的修历局集中了一些西方传教士中对天文学有高深研究的学者。他邀请了澳门的西方传教士邓玉函和龙华民来京协助修历。二人帮助徐光启翻译了一批西洋天文理论著作,并指导年轻的中国实习生编制各种天文用表,还教授工匠们制造出探测天体的大型仪器。在邓玉函病逝之后,徐光启又推荐了两名年轻的西方学者来到修历局,他们就是汤若望和罗雅谷,汤若望后来在清朝也发挥了促进中西交流的作用。

在修历过程中,徐光启十分重视实测的作用。他虽年近古稀,眼力和腿力已渐虚弱,但仍事必躬亲,日夜登台观测天象,以取得最准确可靠的数据。崇祯三年(1630年)严冬的一天,他在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中登上观象台测验器具,不慎失足跌落台下,腰部和膝部都受了伤,不能行动。经过一段休养,虽然伤痛并未痊愈,可徐光启仍然迈着蹒跚的步伐,坚持到测候现场,有时到夜深了,他还和工作人员一起守候在仪器旁观测天象。他给皇帝的上书中说:“非臣目所亲见,实臣心所未安也。”徐光启的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身边人感动不已。明末学者、文学家张溥记述了徐光启对科学研究“老而弥笃,孜孜不倦”的感人情景。他在《农政全书》的序文中写道:“我出生已晚,但在崇祯四年春天,还是有幸获得了我的老师徐文定公的指教。当时我听说老师正在研究西方历学,就约了同学徐退谷一起前去请教。只见老师端坐在斗室之中,奋笔疾书。一丈见方的卧室内,只在床上铺了一条粗棉布的被子,连帐子都没有挂,这哪里像朝廷大臣的住处啊!居住条件之简陋,与贫寒的知识分子有什么区别呢?老师勤奋好学,冬天不烤火炉,夏天不用扇子,分秒必争,专心致志于治学。当年我亲眼看到老师仔细推算纬度,然后把计算结果用蝇头小楷,端端正正地记录下来,每天工作到半夜,方肯罢休。”徐光启对待科学研究的这种勤奋、刻苦和极端认真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精密的天象观测资料,是推算准确的历法的基础;而对天象的观察,又必须借助于各种仪器,其中尤以天文望远镜为最。1608年,荷兰眼镜匠利伯休首次发明望远镜。第二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当徐光启通过西方传教士了解到这一科学新发明后,立刻带人仿制,并把制成品命名为“窥筩眼镜”。经验证,这种天文望远镜完全合格,能很清楚地观测到日月食的变化情况,比传统的肉眼观察或水盆映像法强得多。此时距西方初创望远镜仅二十年,可见徐光启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文明思路之敏锐。徐光启是我国第一个制造望远镜并应用于天文观测的人,这个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徐光启在修历过程中设立“官学生”制度。这些官学生又称为“博士”和“天文生”,是通过当助手而成长起来的实习生。徐光启还聘请了一些年轻老师为官学生讲课。徐光启在临终前,将这些后辈的名字一一列给皇帝,指出他们在制造仪器、测算、编历等工作上的功劳,为他们请赏。这些年轻的讲师和实习的官学生是一批懂得新历法的后备人才,为此后中国推广西方天文学知识开辟了道路,这是徐光启在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又一贡献。

应该看到,这次修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存在着新旧两种思想的较量。有一位名叫冷守中的四川老秀才,头脑保守僵化,不相信西洋先进的历法思想,反对徐光启参照西法改历。他用迷信理论制订出一套历法,送到修历局,非说自己的才是最准确的历书,他还指责徐光启用西法修正《大统历》是违反祖宗、大逆不道的举动。徐光启对固执己见的冷守中没有采取压制的办法,而是据实说理,以理服人。他编写了一本题为《历学小辩》的小册子,指出冷守中所依据的方法不过是神秘的数学游戏,并无科学依据。冷守中仍然不服,徐光启便和他约定,两人一同推算崇祯四年四月十五日四川见日食的时刻。如果冷守中算对了而徐光启错了,那就证明冷的方法有理而徐的方法有误;如果冷守中算错了而徐光启算对了,那就该由冷守中认输。到实测的结果出来,冷守中果然错了,误差很大,而徐光启的推算准确无误,冷守中心服口服,收起了他那套理论。还有一位在当时较有名望的天文学家魏文魁,也极力反对徐光启的新法,并给修历局送来两套他自己按旧法编成的历书,要求朝廷使用。徐光启翻阅了他的历书,发现他的推算方法很陈旧,有很多谬误,就建议魏文魁再重新研究一次,同时表示对他“苦心历学”的敬佩,希望他能与自己合作。魏文魁不但不虚心吸取徐光启的意见,反而强词夺理地反驳徐光启,竭力阻挠徐光启对历法的改革。由于这些人的干扰,徐光启改修的《崇祯历法》在他去世后若干年才得以完稿。

崇祯五年(1632年)六月,徐光启被皇帝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是政府首辅,相当于宰相。当时人们把官员进入某阁当大学士叫做“入阁”,认为是相当值得羡慕的事。但徐光启对此安之若素,丝毫没有骄矜之情,而是依旧孜孜不倦地编撰他的大型历书。到崇祯六年(1633年)十月底,这部大型历书基本完成,徐光启感到自己已年过七十,精力衰退,而且入阁后事务繁重,恐怕没有太多精力照顾修历局的事,便向皇帝推荐一位可靠的接班人代替自己在修历局的工作。经过慎重考虑,徐光启向皇帝推荐了当时在山东任职的李天经,并在奏折中称赞李天经知识渊博,沉稳可靠,兼通天文数理,足以担任修历局的负责工作。

在递上奏折八天之后,徐光启病逝于京城。他生前主持修订的历书由李天经最后整理,定为四十五种一百三十七卷。这一套包括天文历法诸方面内容的大型历书,因为在崇祯年间修成,故命名为《崇祯历书》,并分五次向皇帝进呈审阅。但因为守旧派魏文魁等人的百般刁难,这部历书在当时并未得以颁布天下使用。后来,明朝被李自成所灭,这部历书就更顾不上刻印了。直到清朝入关之后的顺治三年(1645年),由投顺清朝的传教士汤若望在原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制,由清朝公布施行,就成为当时称为《时宪书》的新历书,大体上仍是徐光启的科学成果。

科学家们认为,由徐光启主持编订的《崇祯历书》,是我国近三百年来天文历法科学发展的基础,它结束了郭守敬之后我国天文学近三百年的停滞落后状态,复兴了我国的天文学,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天文学人才,为清朝天文学的发展储备了人才。

具体来说,《崇祯历书》的科学成就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这次历法的修订采用了不少西方数学的新成就,把几何学的计算系统引入天文历法的运算,这里包括欧洲人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他被欧洲人称为“天文学之父”,这是当时人们所使用的最为精确的天文数据。第二,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天文和地学科学观念。《崇祯历书》引进了“地球”的概念,认为地是圆球形的,而且确立了地理经纬度的概念,这使计算日食、月食的准确度比用旧法前进了一大步。第三,历书开始采用欧洲通行的度量单位,把周天分为360度,一日分为24小时96刻,并采用60进位制。这使东西方在立法运算上逐步靠拢,便于交流与发展。此外,《崇祯历书》还引进了西方历法的蒙气差校正和黄道坐标系统等,使这部历书在科学方法上向前跨了一大步。总的来说,《崇祯历书》的修订对中国天文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使中国古典式的天文学走上了与世界天文学同步发展的道路。

在修订历法的同时,徐光启还进行过其他一些很有价值的科学活动。崇祯二年(1629年),他主持了一次天文大地测量,这次测量的规模比唐代一行、元代郭守敬主持的测量规模要小一些,但这是一次引用西方先进科学测量方法的实测,这就使它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此外,徐光启还在当时的条件下,主持绘制了一份最完备的星表和星图,后来称为“徐光启星图”,这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包含南极天区在内的大型全天星图。徐光启还主持制造了多种仪器,包括当时最流行的望远镜、自鸣钟等,这些都是他对我国科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同类推荐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热门推荐
  • 宅女恋人

    宅女恋人

    一个有离奇过往的宅女,与一个气场神秘、经历更匪夷所思的传奇人物李欢,从视彼此为累赘到相依为命,她见证了李欢由最底层的小人物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点点滴滴——绿茵场一战成名、荧幕上脱颖而出、选秀赛粉丝千万、股海里身家近亿……面对这不平常的一切,她宠辱不惊,却不知在被她视为“段正淳”的李欢那孤傲的内心世界里,能与他共享荣耀的,只有她一个而已。
  •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凤临天下:独宠傲妃

    我本是娇娇女儿身,怎奈冒名三皇子?没关系啦,反正父皇是明君,母妃最得宠,还有帅帅大皇兄,伦家好幸福!突然有一天,母妃失踪,父皇病故,奸妃篡位……这一切,我发誓,要替父皇讨回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山村贵妇

    山村贵妇

    ☆苏春花,一个来自四川山区的小学老师,因为爷爷年轻时的一个约定,她误打误撞嫁入了A市顶级豪门玉家。☆偌大的豪宅里面,没有人知道她就是这里的女主人,每个人都把那个嚣张的小三当成他们未来的少奶奶。☆原本,她只是想要安安静静的度过自己的余生,可是那一夜,她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他真正的妻子。只是,令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原来,她只是他用来报复别人的工具。“把你的孩子打掉,立刻,马上!”男人死死的捏着她白皙的小手,眼中没有一丝的留恋,仿佛那个孩子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他也是你的孩子,你就真的那么狠心吗?”“我以后会有孩子的,但是绝对不会从你肚子里生出来。”“那好,我马上就去打掉,绝对不会留下来!”她忍痛说出违心的话,却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当管家再次把一堆脏衣服扔到苏春花的脸上,高傲的说道,“这是我们未来少奶奶的衣服,你赶紧拿去洗了,记住,用手洗。”春花面带微笑把衣服抱在怀中,只是到了没人的地方,她却一把火烧了那些衣服,然后冷冷的笑了起来。未来少奶奶?这个称呼还真是讽刺啊,从今天起,她就要他们知道,到底谁才是这豪宅里面的女主人。从此以后,大家眼里的乡巴佬土包子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少奶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原本属于自己的新房里面,她的丈夫正和那个嚣张的小三忘情承欢,她推开门,一声不响的坐在他们床前,看他们现场表演。“可恶,谁允许你走进这里的?”男人一丝不挂,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怒气和厌恶。“这里是我的房间,我为什么不能进?对了,明天我会去找律师,我会起诉离婚的。”春花说完便潇洒的离开了房间,手里拿着数码相机,里面有她刚刚拍到的照片。☆那一夜,她怀揣着离婚协议书,决然的走出那栋豪宅,没有一丝留恋和不舍。她只穿着自己当初来时的那一身衣衫,没有带走任何一样不属于她的东西,如果硬要说她带走了什么,那么也只是带走了对那个人的恨,深入骨髓的恨!两年后,再见面,她已是上市公司的总裁,一口流利的英文,一身大方得体的长裙,还有那精致的五官,掩盖不住的迷人气质,她已经完全蜕变。“回来吧春花,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爱你。”他面容憔悴,浑身酒气,衣衫褴褛出现在她面前,卑微的请求她的原谅。“对不起先生,你认错人了,我叫苏菲。对了,麻烦请你出去,我们这里应该是不欢迎你的。”说完指着门口的牌子,让他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废材逆袭:萌萌宝贝天才娘

    废材逆袭:萌萌宝贝天才娘

    她,暗杀世界的女王,国际顶尖武器设计师,身家上亿,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她的梦想是数钞票数到手软,抱美男抱到手酸!可是……不带这么坑爹的吧,穿越就穿越,这是神马情况?冷家第一废物?未婚生子?孩子父亲身份不明?家族耻辱中的耻辱?凤凰涅槃!身材干瘪、面黄肌瘦的她,摇身一变成了史上第一治愈系天才。肥嘟嘟、傻兮兮的儿子原来也是天才召唤师?就连他身边那个流着哈喇子的萌宠也是魔宠界的帝王?那孩子他爹究竟是谁?居然这么狠心扔下他们母子不管!她最恨这种不负责任的男人!被她找到,他就死定了!
  • 逆天特工妃:废物五小姐

    逆天特工妃:废物五小姐

    (正文完)她是紫荆大陆出了名的废物,家族的耻辱,更因貌丑无能,被欺辱至死,再次睁开眼的,是21世纪顶级特工,天都四强之首——紫云傲!废物?笑话!你见过会驾驭空气的废物吗?那些泼过我冷水的人我会烧开了还给你们!天下皆知,紫氏五小姐,左脸血色胎记,丑倾四方,可又有谁知,守宫砂破,毒斑消失,颜倾天下,风起云涌!她赚进天下财富,手握神力,不曾报复,却让陷害过她的人闻风丧胆,当21世纪的顶级特工穿越到这片紫荆大陆,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倾尽天下!他,是紫荆大陆闻名遐迩的鬼王皇君奕,出生便毒死了自己的生母,日夜药不离身,更被断言活不过二十……废物与药罐珠联璧合,共谱一世一双人的传奇。
  • 邪尊的宠妻

    邪尊的宠妻

    我愿站在三生石上、忘川河边三千年,乞求与你生生世世的痴缠,爱恋永不灭。那一夜的大火,烧去了她全部的爱恋灭门之恨,江湖风雨一朝红颜醉倾尽万古柔当她浴火重生,再临尘世万丈光华,灼了谁的眼?玉洁冰清,迷了谁的情?他将她一手带大,她是他捧在掌心的宝,谁敢动她,他必天涯海角,虽远必诛!他是她指腹为婚的夫君,却辜负了她的一颗真心。权倾武林又如何,当他察觉时,那抹身影早已不在身旁。他是隐宗的左尊,是整个江湖无法超越的神话。他狂傲不羁,恣意风流,却为她心动,只想倾尽所有去疼她宠她。还有他、他、他……是谁守护了谁七世,毫无怨言是谁辜负了谁七世,追悔莫及是谁找寻了谁七世,再不放手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这一次的擦肩是谁辜负了谁的情,又是谁会错了谁的意?宠文、慢热,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