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100000004

第4章 书籍的发展和演变(2)

建安时期的作家敢于正视现实、反映社会动荡局面,也有忧国忧民之心,救民水火之愿。后世凡是在创作上反对浮华、注重现实的作家,多以建安风骨为范式。

李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与汉朝一样,唐朝的前代隋朝也是个短命王朝。开国伊始,唐朝统治者总结了隋朝覆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政策,使当时的经济文化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李唐王朝,特别是它的前期,即开国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朝廷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各种思想、流派、宗教都可以自由发展和传播,佛教尤为兴盛,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成为佛教传播史上的壮举。佛经的翻译水平和印数规模也是空前的。唐王朝的统治者姓李,为了神化自己,他们追认道家始祖老子为他们的远祖,并封为太上玄远皇帝。道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尊奉。甚至在唐朝一定时期的科举事等笔记类型的小说发展为唐人传奇式小说。唐朝统治者还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当时有专门学习数学的太学堂,从前代流传下来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都得到较好的整理并出版,供学生作为教材使用。对儒家经典的整理也下了一番苦功,当时政府组织孔颖达等一批经学家,对《五经》加以疏正,编撰成书,颁行天下,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五经正义》。这说明在李唐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也体现在了书籍的创作上。考试中,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庄子》也被列入必读书目。

为了在思想上达到一统,以便于统治,李唐王朝非常重视提倡文学,尤其崇尚诗歌,并且有文学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诗歌发展的最辉煌时期。散文在陈子昂、韩愈、柳宗元的大力提倡下,也有辉煌成就,开唐宋八大家之先河。为了便于诗歌创作,供人们查找典故的类书和查找韵字的韵书也编纂问世。小说也由以前的志怪、灵异、逸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当我们了解宋代历史时,就会为当时的情况惊叹。

宋代李攸撰写的《宋朝事实》中曾经记载了一段宋太宗赵光义的话:“朕每读《老子》,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这可以说是宋太宗对前代统治经验的总结,意思就是说马上打天下,而不可马上守天下,守天下需以文德教化。

基于这样的统治思想,宋代统治者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宋真宗时期,官方指令撰写的书籍就有《崇儒术论》《崇释论》等。提倡佛、儒、道三教合一,相辅相成,因此对佛、儒、道三教经典的整理都出现了空前绝后的局面。宋代统治者起于藩镇,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宋代提倡文官政治,而官员的选拔主要是靠科举制度来完成的。宋代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科举制度,这样就极大地刺激了文人读书应考、谋取功名的雄心。他们潜心学术,倾心文章,崇尚文化。因而在诗歌、词赋、散文的创作上,都出现了极为繁荣的景象。而宋代的印刷技术经过毕昇改造后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为书籍的创作和印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纵观有宋一代,凡是关乎佛、儒、道三教经典,史书、类书、丛书、诸家文集、笔记杂著、诗词歌赋,医术、药书、兵书、立法等方面的著作,都被大量编纂印行。可以说,宋代是我国书籍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元朝统治者是游牧在北方的蒙古贵族,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他们熟谙弓马,对于文化的建设,却并不热心。但在他们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后,也实行了尊经崇儒、招贤纳士、兴办学校等一系列向前代学习的文治政策,在这些政策的鼓舞下,社会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今天看到的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辽史》、《金史》尽出于此时。元代的史学,比起前代和后世,都不够发达,但是元政府编纂史书的任务却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重。因为在元之前曾经有辽、宋、夏、金存在。如何给这四朝编写历史,曾经争论多时。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才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在今天的史学家看来,这些史书的质量并不高。

元代最值得称道的文学样式是元曲。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而立,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明代戏剧家汤显祖非常喜爱元曲,他搜集了许多元曲剧本,共有一千种左右。明代著名戏曲家臧晋叔选编的《元曲选》(其中选入少数明人作品)选录的元曲既富且精,又大多经过臧氏的加工整理,科白完整,并附有音释。在现存的一百五六十种元杂剧中,有很多优秀作品是依靠《元曲选》这部书得以保存和广泛传播的。这些史实足以证明元人杂剧著作之兴盛。现在我们知道的元代著名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廷玉、尚仲贤、郑光祖等等。他们留下很多著名的杂剧,比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郑光祖的《迷青锁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元代杂剧对明代和明以后的戏剧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书籍创作和出版的数量,几乎是以前各个时代书籍生产的总和。明太祖朱元璋一即位就颁布了一道对书籍出版非常有利的政策——1368年八月,明朝廷宣布免除书籍税。

明朝官方还编修了著名的类书《永乐大典》,这部书的出现有非常强烈的政治目的。因为明成祖朱棣夺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这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引起很多人的反抗和谴责。朱棣正是想借编撰大型类书的机会,炫耀文治,拉拢人心,消除朝堂和民间的不平。

《永乐大典》是一部皇皇巨著,共计22937卷,11095册,3.7亿字,用正楷抄写而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抢走、烧毁很多,现在全世界仅存四百多册。

唐太宗有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历代开国时都非常重视对前代灭亡经验加以总结以吸取教训,于是编修前代历史成为必然,明代也不例外。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当年的十二月,朱元璋便下令编写《元史》,并说:“文辞勿致于艰深,事迹勿令于明白。”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朱元璋非常重视历史的教化作用,要求文辞简单,事迹清晰,可以让更多的人看懂,也就扩大了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编写《元史》仅用了331天的时间,而雕刻印版也只用了100天的时间,这在中国出版史上是不多见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这正表明了明代书籍编修、印刷技术的娴熟。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大城市中的个别产业里出现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商业日益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不断增加,市民阶层出现。市民阶层对精神文化有相当的需求,为了迎合市民的需求,戏剧、小说的创作也日益繁荣起来。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中,书籍创作最大的特点是考据学类书籍大量出现,古籍整理类书籍层出不穷,表达自我思想的书籍却少之又少。

清代的学术是由明代遗民顾炎武等人开创的,他们在明朝灭亡以后,认真总结了明亡的原因。认为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术空泛,不能经世致用造成的。于是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重学问、重考据、重实证、重应用,直接为后来清代朴学大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朝,为了维护统治、钳制思想,连续大兴文字狱,文人为了避祸,大多谨小慎微,钻入故纸堆中,以不厌其烦的考证来远离政治,逃避现实。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清代考据学著作如此繁多,一是顾炎武等人提倡向实精神的积极影响,二是文字狱的消极影响。

与明代相似,清代也曾编写了大部头的书籍,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打着弘扬古代文化的旗号,广泛征集天下书籍。被征集来的图书待遇是不一样的: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书籍,一律被销毁,触犯清朝政治忌讳的书籍一律禁止流通。对于整本书文字尚可,个别文字有不利统治的书籍,则实行删改。所以有人说编写《四库全书》的过程是“寓禁于征”。

对于《四库全书》我们应该有个大致的了解:四库全书是部巨大的丛书,共计有三千四百余种书收入囊中,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当时共抄写了七部,这些书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后来以江南乃人文

《四库全书》是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许多典籍多赖《四库全书》得以传世,所以说《四库全书》对保存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磨灭的。但是在《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由于对当时存世的书籍区别对待,也导致大量图书禁毁,对典籍的任意删改,也对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所以有人说《四库全书》的编撰,既是功魁也是祸首。渊薮、人杰地灵之地,政府又组织抄写了四部,藏于南方的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当我们细看这些藏书楼的名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带有三点水旁,因为书籍是最怕火灾的,有了“水”则不再发生火灾。位于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因为曾有“水漫金山”的传说,就不再需要“水”了。

同类推荐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仍发人深省。,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根源何在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热门推荐
  •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口才是金,它能让你如鱼得水,助你迈向成功。本书从实际出发,对做人办事所需要的口才知识做了完备详尽的介绍。
  • 我的丈夫是豆丁

    我的丈夫是豆丁

    爱情是什么?是命运赐予女人的万劫不复,是怯懦者遁世的垫脚石,是权谋着悬于胸前炫耀的勋章,是开在我心上的一朵金莲,它跌落尘埃,堕入地狱,在我心深处并蒂莲理,随我尝尽孽缘苦果,看一段人世浮华……
  • 草木春秋演义

    草木春秋演义

    虽半属游戏,或补或泻或润或燥,以治人之病,然其中金石草木水土禽兽鱼虫之类。其功果非细焉。靡不森列,黄帝之尝百草也,以代天地器物之名,疗人之疴,不亦当乎!,性之寒热温凉。予因感之而集众药之名,演成一义,盖辨其味之辛甘淡苦,以传于世
  • 牛X皇妃:帅哥你欠削

    牛X皇妃:帅哥你欠削

    她媚眼如丝,“你,果真无能!”男子暴怒,“你,果真够贱!”她反唇相讥,“人不犯贱必有缺陷!”众人唏嘘,难不成这英威神勇的皇上竟有缺……看牛X皇妃,如何将奶油邪皇收拾的外焦内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金属魔手(魔力校园)

    金属魔手(魔力校园)

    月初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小男孩,他的爸爸醉酒颓废,而他却努力地维持着这个家。他有一个秘密:他能够操控金属!暑假里,月初成为了模型组装高手,而被月初感化的爸爸在银行当了保安。月初为了保护爸爸和朋友安小小,陷入了重大危机,连月初的爸爸也被暗黑巫师控制,成为了傀儡!
  • 遍地鬼子

    遍地鬼子

    读者朋友,这部作品是我继“红色三部曲”之后,奉献给您的又一部关于诠释英雄主题的作品。如果您喜欢石光荣、高大山、柳秋莎这些红色英雄的话,那么,我相信,偶然性也会同样喜欢这些胸怀激情的平凡英雄,他们平淡地生、平淡地活、也会平淡地死。但当遍地鬼子来了的时候,他们有了血性,有了侠骨柔肠,有了英雄豪气。我喜欢活得有血性的平凡人,因为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亲爱的朋友,您呢?
  •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本书针对当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分析,再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根据本书提供的方法进行纠正,以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另外本书针对外界给现在学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对中学生的道德及行为规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 随身空间:宠妻无下限

    随身空间:宠妻无下限

    花颜的人生目标:收齐世上所有植物,挑选最合适的男人,留下花家的血脉,让空间升级,连接异世通道……奋斗,奋斗,奋斗!只是,她本来想要一个最强的男人,结果找到的,居然是一个腹黑萌物!她是穿越的方式不对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