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000000003

第3章 元宵节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在我国古代,正月被称为元月,也被称为“宵”,而正月十五的晚上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或庆祝活动,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按习俗,每到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都会观灯、走百病,但最流行的莫过于吃元宵(南方称汤圆)。那么,为什么要在元宵节吃元宵呢?关于这个问题,民间流传着几种说法,较常见的一种是与楚昭王有关的。

相传春秋末年,楚昭王在回国的途中经过长江,发现江面上漂浮着一个白色的圆形物体,船工便把它捞起来献给楚昭王。昭王把圆形物体剖开,见里面的瓤红得像胭脂一样,闻起来香味扑鼻,吃起来味道甜美,便问左右大臣这白色的圆形物体是什么。大臣们都没见过这种食物,没有人答得上来,楚昭王就命令人去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听了十分高兴。因为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楚昭王以后每逢正月十五这一天都会让人用面粉仿制这种食物,并煮熟了吃,以盼吉祥好运。从此,便产生了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并一直流传至今。

这种说法当然只是传说,并无确凿根据。根据史料记载,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渐渐落入吕后手中,吕后家族也逐渐扩大了势力,吕后一死,吕氏家族担心权力不保,便发动了叛乱。汉朝众臣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平定了吕后家族的叛乱,为了庆祝胜利,汉文帝大赦天下,与百姓同乐,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到汉武帝时期,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节日,祭祀“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的神)的重大活动也在这一天举行。由此可见,元宵节最晚产生于西汉时期,但是当时的史料并没有记载在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史料最早见于南宋诗人周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在南宋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在元宵节食用“浮圆子”了,只是并没有人记载此事。这里所说的“浮圆子”就是元宵。南宋时的浮圆子由糯米制成,有实心和带馅两种,做法是“秫粉包糖,香汤沐之”,因其煮熟之后就会上浮,当时的人们就称它为浮圆子,又因为浮圆子是圆形,人们也称它为汤团、汤圆。当时,人们吃的浮圆子品种已经非常丰富,常见的就有珍珠圆子、乳糖圆子、山药圆子、金橘水团、澄沙团子和汤团等多种。后来,因为浮圆子是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人们逐渐就叫它“元宵”,元宵才成了这种食物的名字。从宋朝发展到明朝,元宵节吃元宵这一习俗在北方已经非常普遍了,据《明宫史》记载,当时的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可见,当时的元宵已经和今天北方的元宵一样了。到清朝时,元宵佳节吃元宵的食俗已经非常流行了,清朝诗人李调元就曾做诗对元宵节的景象作如下描绘:“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可见,元宵已经成为元宵节必备的食物。

那么,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呢?具体的原因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长期以来,人们都根据元宵团团圆圆的形状赋予它团团圆圆的意义,而汤团、汤圆这些名称也与团圆字音相近,因此,元宵就一直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元宵节这天,月亮正圆,人们吃元宵就有了“团团如月”的美意,不但象征着团圆,更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直到今天,正月十五人们阖家欢聚时还每人端一碗热腾腾的元宵,感受着月圆人圆的气氛。

元宵作为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一直非常受人们的欢迎,发展到今天,从选材到制作都形成了很多鲜明的特点。首先,元宵的选材不仅丰富多样,还有鲜明的南北差异。元宵由皮和馅儿两部分构成,元宵皮的材料除了传统的糯米面外,还有粘高粱面、黄米面和包谷面等。形成南北差异的主要是元宵馅儿,北方的元宵一般有桂花白糖、豆沙、枣泥、芝麻、山楂、五仁等甜味馅儿;南方称元宵为汤圆,馅心一般是酸菜、肉丁、豆干、火腿、猪油、笋肉等荤素兼有的咸味馅儿。近年,元宵的南北差异逐渐模糊,“汤圆”这种叫法逐渐流行,很多经典的品种如橙羹小汤圆、拔丝小汤圆、核桃酪汤圆、肉汤圆和酒锅汤圆等,无论甜还是咸在南北都很受欢迎。此外,汤圆中还出现了玫瑰椰露汤圆、香蕉奶皇汤圆、雪中送炭汤圆、桂花南瓜汤圆、心汤圆、三色汤圆等新奇的品种,可见,元宵的选材越来越丰富多样。

其次,元宵的制作在南方和北方也有差别。我国南方人做元宵时,会先用水将糯米粉做成元宵皮,然后再包馅;北方人则习惯先把元宵馅儿捏成均匀的小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断加入清水使馅儿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一直到大小合适。制作元宵时,并没有固定的大小,但一般会把元宵做成核桃或黄豆大小,核桃大的元宵较常见,一般都是带馅儿的;黄豆大的元宵一般没有馅儿,被称为“百子汤圆”或“珍珠汤圆”,一般和着蜜或糖吃。

元宵做好了,就要讲一讲如何烹制了。元宵一般用水煮,下锅前先用手轻轻捏一下元宵,使它稍微带有一点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比较容易熟,软滑可口;元宵下锅后用勺背轻轻推一推以免粘锅底;元宵浮起后要改用小火煮,否则元宵会不断翻动,因为受热不均而外熟内硬;每次水开时应加入适量的冷水,使锅内保持平静的状态;这样开两三次后元宵就熟了,会十分松软香甜。元宵的烹制方法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用水煮外,还可以油炸或干蒸。炸元宵一般是炸熟元宵,如果是生元宵的话,可以先将元宵粘上鸡蛋清再放进

锅里炸,这样炸出来的元宵有鸡蛋香味。需要注意的是,炸元宵之前,要用针在元宵上扎两个小孔,以免元宵炸裂溅油伤人。蒸元宵时一般把元宵放在涂了油的金属盘里,再放进锅里蒸熟,熟后取出撒上绵白糖就可以吃了。

元宵虽美味,食用时也需注意不可贪多。一因元宵是由糯米做成,比较粘,不易消化。因此,一般大小的元宵普通人吃五个左右即可,消化不好的人或病人更要少吃。其次,元宵馅儿的含糖量比较高,糖尿病患者切忌多吃。吃元宵如果贪嘴不注意上面两点的话,很容易身体不适。

年年有正月,岁岁闹元宵,元宵佳节已经陪我们走过了两千多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很少自己制作元宵食用了,一般都是买现成的回家做熟了直接吃。小小的汤圆,陪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元宵节,企业生产使元宵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不过,何时吃元宵都不如在元宵节吃,因为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福,表达了人们祈求新的一年事事如意的美好愿望,人们也只有在正月十五圆圆的月亮下品尝甜美的元宵,才能感受到元宵中蕴含的团圆温馨。

同类推荐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读故事 学管理

    读故事 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
  • 绝世高手调教大宋

    绝世高手调教大宋

    宇宙之中,最神秘的是人体。人体三百六十五穴,对应周天三百六十五种星辰。他自创不死神功,穴窍不碎,不死不灭,穴窍破碎,炼化星辰为穴窍。一路从最底层开始,成为宇宙间永生不灭的大能。ps1:本书名,正名当是绝世高手,只是这个名被人占了。。ps2:本书中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_~本书交流群号:168191031。
  • 时政谈屑

    时政谈屑

    争取和平环境、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理论界要为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体系 、关于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内容组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它是艾米莉?勃朗特短暂文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部作品。尽管多年来世界各地的评论家一直乐此不疲地评论它、研究它,但奇怪的是,在它问世之初,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很少有人重视它,甚至有人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初学写作者的天真幻想之作。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呼啸山庄》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西方评论家高度评价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特种部队之中东、意大利、印度篇

    特种部队之中东、意大利、印度篇

    这支特种部队极受以色列总参谋部器重,并得到了政府财力、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总参侦察营的任务重点是进行越境侦察和突袭,同时,为了避免重蹈“101”部队的覆辙,总参侦察营制订了严格的军纪,并对所有行动都进行面面俱到的周密计划,以确保不再出现任何疏漏。
  • 营销员为什么要读毛选

    营销员为什么要读毛选

    不打无准备之战。在毛泽东的革命思想里学营销。“一切为了群众”与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人民服务”与服务创造价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品牌营销;“农村包围城市”与市场推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与营销调研;“集中优势兵力”与重点市场突破;“统一战线”与关系营销,与人斗其乐无穷!
  •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超市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超市

    本书系统全面地总结出卖场设计规划、商品管理、顾客服务、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的方法和技巧,为超市经营提供参考。本书从超市常见的情景入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比较,给读者提供全新的管理认识和借鉴方法。本书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合超市老板及管理者阅读。
  • 王爷,别过分

    王爷,别过分

    与太子大婚当日被拒之门外惨遭凌辱沦为笑柄,转眼间便改嫁给太子的皇叔成为当朝最富盛名的轩王正妃。嘲笑我身残?奚落我无能?说我是克二娘克亲娘又克自己的扫把星,只是占着太师嫡女的尊贵身份,才有幸做上了王妃,其实就是天下第一的废物?切,姑奶奶我是真心不想计较。若不是我神机妙算道行高,怎么能亲自设计把自个儿嫁给了如意郎君?瘸女成王妃,是继续掩盖风华还是尽显傲姿绰妁?在太师府隐忍偷生只为不招人耳目活的清静,奈何上天不肯给她这个机会。那她只有奋勇直上,褪尽铅华,将绝代风姿傲立在本属于男儿的朝堂之上,笑傲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