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00000029

第29章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镇。他父亲想让儿子过得比自己好,于是给他取名为景润。

抗战胜利后,陈景润随父亲从三明回到福州。尽管这时候父亲已是邮电局局长,家境不错,但年少的陈景润节俭惯了,平时仍穿着粗布旧衣服,还经常拣哥哥不要的衣服来穿。

陈景润平时沉默寡言,遇到同学只是笑一笑,算是打招呼。和善、老实加木讷是中学同学对他的总体印象。

陈景润虽然不爱说话,但学习却非常勤奋。每天都是他第一个来上学,上课时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微微张着嘴巴,思绪随着老师的话语缓缓流动。老师说到精彩处,他边听边不停地点头。上完课背起书包就回家,然后一头又钻进他的书堆中。由于长期看书,并且喜欢躺在床上看,结果眼睛高度近视,只好戴上一副镜片厚厚的眼镜。那眼镜的一边框架不知怎么断了,他就用一根线绑着。初一看,那样子还真有点滑稽,也显得寒酸。当时,学生们把那些用功读书的学生叫“booker”,这并非是英语单词,而是福州方言“书呆子”的意思。陈景润就是班上有名的“booker”哦。

在诸多功课之中,他最喜欢数学。遨游在数学的殿堂,陈景润马上变得口齿伶俐,面对数学,他不再沉默寡言。他自己也说:“只要是谈论数学,我就滔滔不绝。”同学们都弄不明白,他怎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升到初中,当时江苏省一所大学从沦陷区迁到了山区,大学教授也来到中学教书。其中有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就是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

那一次,沈元老师给大家讲到一个叫“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难题,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的水,沸沸腾腾地讨论起来。“哥德巴赫猜想”是1742年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现象: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例如10,可以写成7+3。为什么会这样呢?却无人能证明,连他自己也无法证明它。后来他写信给当时意大利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证明,欧拉穷尽一生的劳作也没有成功。这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二百多年过去了,仍然仅是一个“猜想”。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夺目的明珠!”下课前,老师这样跟大家说。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心为之一颤:“‘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少年陈景润的心汹涌澎湃。

1950年,陈景润考取了厦门大学数学系。在大学里生活一向俭朴的陈景润,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他如饥似渴地钻研,日日解题不息,并乐在其中。

1953年,陈景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教中学,由于身体原因,也由于他内向孤僻的性格不适合做这项工作,他又回到了厦门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工作。除了每天的日常工作外,他就躲进图书馆学习数学。他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终于,他把华罗庚的书吃透了,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论文。华罗庚看到他的文章,慧眼识英才,将陈景润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

1957年,陈景润进入数学所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诸多数学问题上都有建树。这些成绩已经是很大的贡献了,但陈景润又以他惊人的毅力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

1966年,在六平方米的小屋中,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陈景润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一步之遥的辉煌。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正式全文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世界数学界震动了,密切关注陈景润的外国数学家真正信服了!世界著名数学家哈勃斯丹立即将陈景润的“1+2”写入他的专著中,并以“陈氏定理”命名。美国著名的数学家阿·威尔在读了陈景润的论文后,充满激情地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巅上行走。”陈景润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精彩点评:

陈景润,一代英才,一位怪人,他以生命为代价,置换数学定理,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科学苦行僧的奋斗之歌。这曲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一直回响在中华大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陈景润从幼年起就痴迷数学,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数学。即使在不正常的政治环境和极其恶劣的工作条件下,陈景润仍痴心不改,坚持科学研究。常人有时难以理解陈景润对数学的追求和迷恋,而恰恰是这种精神使他登上了一座座数学高峰。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景润的成就,是他用心血铸造的,是他刻苦攻读与钻研的结晶。陈景润的刻苦钻研精神,非一般人能企及,他舍弃人间的一切生活情趣,像一个科学的苦行僧,在数学王国里默默地耕耘,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历史当然有用,以古鉴今,读史明智。我为什么反复说没用呢?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现在的功利性太强了。功能说得太多,难免庸俗化……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绝顶聪明大测验

    绝顶聪明大测验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人物解谜(走进科学)

    人物解谜(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这些简短的故事中获取人生的智慧: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待同学和朋友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本好的故事书,使孩子们懂得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
热门推荐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爆笑母子:天才儿子奇葩娘

    爆笑母子:天才儿子奇葩娘

    穿越以来苏三三得以过上吃饭睡觉打豆豆的小日子,无奈身后跟着一个妖孽儿子,最为无奈的是她连孩子她爹是谁都不清楚。闲来无事遛遛妖孽儿子调戏调戏帅哥,吃干抹尽继续走人。某日妖孽宝宝问:“娘亲,我爹爹来了,说要带我们回家。”苏三三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微微斜着看了一眼,懒散的问:“哪儿呢?”“喏,就在这里。”顺着妖孽儿子的指引,苏三三方才看到前面站着几个一个比一个长得妖孽却冷冰冰着脸的男人。苏三三暗暗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淡定,这才一扬手道:“想要我和儿子是吧?是不是得表示一下?”
  • 付出与收获

    付出与收获

    故事发生在1994年,马克和妻子在迈阿密过着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他并不知道,那年的11月他的人生和他的家庭就会永远改变,就算最奇怪的梦境也比不上发生的故事。这本书里马克讲述了他被蓄意绑架险些遭人谋杀的经历。本书会让你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给你关于这个事件独一无二的视角,看看他怎么身心抗争挺过了这段经历。看到马克的经历,你会发现,别人可以从一个人身上夺走一切,唯有精神和求生欲是别人拿不走的。起初没有人相信马克,连警察也不例外,但马克坚持不懈,终于在犯罪分子再次向别人下手之前将他们绳之以法。这是本拿在手里就很难放下的书,过去20年最吸引人的故事。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论语与算盘

    论语与算盘

    《论语》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算盘”意指商人的经营管理,追求赚钱之术、获取财富之道。涩泽荣一先生用一生作为实践,从道德修养与物质财富的关系出发,解读人心社会与商业经营的和谐之道,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