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300000017

第17章 话题进行篇 (7)

主持人插话还要善于突出重点。突出重点的方法有多种,但都要注意与访谈对象的配合呼应,形成浓缩与稀释、抽象与具体、理性与感性的互补、映衬和烘托,而不是甩开对方高谈阔论。

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主持人: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

门修义:路上我们俩交谈,谈到什么事她都懂,好多爱好一样,比方说旅游。我就觉得这个人确实还有个情调。

主持人:有志同道合的感觉。

门修义:哎。

主持人:那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叫您见了杜女士有点儿一见钟情。

郁风:我的矛盾心理你想想,我是属于在党的领导下工作的,他是国民党,这个,不好解决。

主持人(曲向东):有心理障碍。

郁风:这个心理障碍不好解决,所以主要卡到这儿,我想将来我要跟他结婚,那我就变成官太太了,那我怎么情愿呢?你想想。

主持人插话分寸把握得当,既与嘉宾的话浑然一体,又以不同的插话方式使嘉宾的谈话脉络清晰,重点鲜明,便于听众接受,播出效果很好。

在2006年蒙牛早餐奶杯挑战主持人大赛“16晋10”的一场比赛中,“强手如林”环节假定选手在“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现场任主持人,马东给出4个词让选手表达出其中的意思,只见一边是选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边是马东的幽默风趣的点评。

(第一个词形容现场“人山人海”)

宫岩(选手):人太多了,到底有多少很难有准确的数字。不过组委会有一个

确切数字,现场用来维持秩序的保安大概是十万多人!

马东:(认真说明)这是一个保安专场,(众大笑)一个群众都没有。

(第二个词形容现场“闷热难当”)

汪云(选手):如果这个时候下一场雨的话,雨还没落到地面就蒸发了!

马东:(作解释状)我们这雨是下到太阳上了。(全场哄堂大笑)

汪云:在空中被蒸发掉了。

马东:汪云,你真是夸张手法的鼻祖。

(第三个词形容一个演出瞬间现场“鸦雀无声”)

汪云:有一个观众咳嗽了一声,就被保安请出了现场。

马东:那说明这个地方执法很严呐,不觉得是鸦雀无声的感觉?(笑倒一片)

(第四个词形容演出结束后公众与演员“难舍难分”)

汪云:我们从甘肃演出的列车已经回到北京了,发现从返程车上下来一位甘

肃的观众。

马东:(故作认真地询问)你是说他趴在车底下过来的吗?(众笑)

顾斌:演出回来之后一位观众令人印象深刻,他一路爬雪山,过草地,从广东送到广西,从山西送到山东,又从湖北送到了湖南,真是我们的铁杆粉丝。

马东:(话音未落,郑重宣布)这位观众的名字叫:崔永元,他最近正在进行“我的长征”。(全场笑得前仰后合)

总之,主持人的插话要围绕谈话主题,与访谈对象的谈话紧密、自然地配合,把握分寸,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发挥好插话“推进层次、突出重点、控制局面”的作用。

即兴点评

在节目进行中,主持人根据节目宗旨的需要或现场谈话调控的需要,难免要适时地发表意见,或总结、或引申、或纠正、或颂扬,这就是通常说的即兴点评。即兴点评是任何一个主持人节目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支撑节目结构的组织功能。同时,独到的有见地的、精辟的观点,也是主持人树立个性形象的重要手段。

即兴点评在新闻评论性节目中用得最多。吴郁教授在《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一书中对主持人的点评技巧作了以下论述:

三言两语的点评,多用在导语、解说词、串联词当中,每个片段百十来字左右,也许只有十几个字。点评的内容,出自主持人对新闻信息迅速而敏锐的反应。它是主持人对新闻价值的准确把握;它是主持人对社会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点评不是层层展开的东西,而是拎出那值得“说道说道”的、或“非说不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点”,三言两语,点到为是。好的点评应当精辟、到位。点评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示重点

在概述消息要点中,稍加议论,引导受众注意新闻的重点,既有提示作用,又有解释作用。

2008年5月1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全国默哀日,是为哀悼“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而设立的。那天央视对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默哀活动进行直播报道。3分钟默哀之后,导播突然改变原来的直播计划,将镜头切入了天安门广场群众自发集会的画面,这时主持人康辉对着画面说出了下面这段感动人心的即兴语:

观众朋友,现在我们在电视机中看到的画面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刚刚为在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结束之后的无数的群众仍然聚集在广场上,大家手举着国旗,呼喊着“加油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这样的口号。“汶川挺住”、“坚强中国,坚强汶川”,在广场上的无数群众,代表的是十三亿中国人民,我们心中呼喊着同一个声音,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大的自然灾害,把我们的家园重新建设得更加美好。当十三亿人民为同胞失去的生命,为同胞遭受的苦难,我们的泪流在一起,我们的心连在一起的时候,向世界传递出的是这样的信号:中华民族对生命有极大的尊重,中华民族有着顽强、钢铁一般的意志,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当十三亿人的泪水流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就有希望!当十三亿人的心、手都相连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打垮我们。中国挺住!四川挺住!

主持人对这条消息的点评,是在尊重客观事实报道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主观”的“解释性”、“凝聚性”话语不仅使受众对该消息的重点“一听了然”,也感染了电视前的所有观众。

二、.倡导方向

对所报道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或事,针对受众的思想做画龙点睛的剖析,鲜明地突出我们的倡导方向,引发受众的思索。

凤凰卫视《凤凰全球连线》2004年12月2日做了以防治艾滋病为主题的连线采访,在节目结束时,主持人胡一虎现身说法,引发由衷的感受和议论:

希望我们今天的节目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艾滋病患者。我记得7年前在(中国)台湾访问一名艾滋病患者的时候,当时他说得口沫横飞,但是我心里当时却吓得七上八下,生怕一个艾滋病患者的唾液可能会让我也变成了病患者。这就是无知,误解是最致命的刀剑。希望今天的节目能够让大家正确地认识艾滋病,就像篮球明星姚明他握住艾滋病患者约翰?逊的手,表面上是握手,其实是打开两人的心。看完他的握手之后,也该是我们主动握手的时刻了。

三、引发共鸣

主持人在议论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升华的议论相结合,能激起受众的共鸣,产生意味深长的传播效果。

特别节目《岩松看日本》,靖国神社是此行采访重点之一,主持人白岩松在从游就馆出来时,带着满腔的愤懑理性地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引起了所有有识之士的共鸣。

白岩松:出来了,可能是心情决定的原因,不想在里头待的时间太长,你要问我此时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我觉得用生气或者愤怒这样的字眼并不能准确地概括,或许用荒唐这样的字眼来概括的话,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因为面对历史,如果有一定差距的话还有辩论的可能,但是如果差距太大,甚至变成黑白之间的问题的时候,可能你的感受就变成了一种荒唐。

在我结束了今天这个采访,即将走出靖国神社大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就在靖国神社大门的正对面,就是东京理科大学这样的六个大字,其中一个“理”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任何的一种历史观应该讲理、有道理,要有理性,因为我们所有人应该信奉一句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四、点到为止

主持人对某些事件的报道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引导人们举一反三,联想类似的现象,思索症结所在。主持人并不直接下结论,不以教育者自居,点到为止,让人觉得即亲切又耐人寻味。

在《非常6+1》中,李咏对一个非常热爱篮球的,怀揣着NBA梦想的小伙子进行了一段访谈,谈到小伙子经常半夜忍不住起来打篮球,把楼下住的一个奶奶的心脏病都快“打”出来了。李咏还说道,他去找小伙子,把小伙子带走那天,老奶奶特感谢他,恨不得送他一面锦旗,上面绣上四个大字“为民除害”。

李咏:最后我想问一下,你知道是谁推荐你来《非常6+1》的吗?

参与者:不知道。

李咏:就是那个向我告状的,快得心脏病的老大妈。现在你对着电视机你得给跟人家奶奶承诺一下,以后夜里两点还打不打球了?向人家赔礼道歉。

参与者:(对着摄像机)奶奶,对不起,我打扰您了,您身体有病,我一直觉得很不好意思。只是那会儿觉得太忍不住了。以后这样,夜里两点我都到外面打去。

李咏:以后夜里再在屋里打怎么办?

参与者:(对着摄像机)您打我屁股。

李咏:好!

五、深化意义

在点评中进一步剖析新闻信息或报道背后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像“黑体字”一样突出强调其普遍意义,引起警觉,发人深省。

例如,《柴静解读于丹》特别节目中,编导还特别请来了嘉宾易中天,在节目的最后,柴静进行了如下的总结:

易先生有一句话,历史可以用来酿酒,但是有三个前提条件,第一是目的,第二是乎艺,第三是运气。你跟于丹二人,目的,你们已经说过了;手艺,大家看得清清楚楚;说到运气,以我自己来揣度,这个运气多多少少是指,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百家可以开坛的时代,一个人可以发出不同声音的时代。大家评价一个人,不是靠他的职称或者声望,而是靠他的智慧和乐趣的时代,一个历史和文化不仅仅属于学术和政治,同时也属于每一个普通大众的时代,所以,我们在这里祝愿《百家讲坛》能够酿出更多的美酒。

六、预见警策

对消息报道中崭露头角的又有些盲目性的事物,主持人应有洞察端倪的分析。这种具有预见性、警策性的议论,需要对事物发展规律、有关政策、社会现状作综合性的分析。

2006年4月1日《中国周刊》的“本周视点”关注当时“油价上涨”和“清退民办代课教师”这两条消息,主持人白岩松对此发出慷慨激昂、意味深长的议论:

这是两个重要的变化,为什么如此硬邦邦的呢?油价上涨的原因解释起来含含糊糊,语焉不详;而清退代课教师更是缺少一种人情味儿,缺少温暖和详尽的解解。这样的变化效果会好吗?会不会有后遗症呢?我们的一些政策出台之前和出台的同时欠缺哪些工作呢?

……

教育部打算清退近五十万代课教师的新闻,一定让他们(指代课教师)思绪万千,委屈、担心、不解,各种感受估计都有,“清退”二字非常无情,像是对犯了错误的人们用的词汇。然而,几十万的代课教师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历史阶段里,为中国教育的贡献可以说是人所共知,而在贡献的同时,他们几乎拿着最低的工资,甚至在西部的一个贫困县,70%的代课教师,二十年里只拿着每月40块钱的工资,是很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1/6。人们疑惑,面对他们该用“清退”这样的词汇吗?我们的一些新的政策的出台可不可以更温暖一点呢? 两个不同的新的政策的出台,在本周激起人们心中同样的情绪。

归结起来有这么几个词儿,一个是透明,一个是被动,还有一个是情义和沟通。在油价上涨之后有媒体明确写道,消费者不满被动接受涨价的原因,希望一些垄断的企业公布账目的要求是一声高过一声,没错儿,任何新的政策的出台,在当下的时代,人们都需要更加透明和真实的解释,如果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显然新的政策的推行就将有障碍。而与此同时,在新的政策出台前,如果真明白“以人为本”的含义,就应该多与民众进行沟通,使冷冰冰的文字能多一些温暖和情义,人们也就更容易理解,而这些新政策也就更易于推行。除非我们的政策不考虑这些,而只是一部分群体利益的需求,但显然不是这样!

中国的改革行进了二十八年,而且还将行进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改革的政策出台,该怎么做、怎么出?本周呢,亮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黄灯。也许踩一脚刹车,仔细地思考思考,将来可以走得更快。

七、纠偏补正

有时某些跟随式纪实性报道,真实倒是真实,却存在偏颇之处。此时,主持人必须以点评方式提出正确的看法,以清醒全面的判断纠正偏颇,弥补缺憾,以正视听,这是主持人的责任。

如2006年早春,曾出现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子踩死猫的全过程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在短短几天之内,愤怒的网民便通过“人肉搜索”锁定了视频中的女当事人。央视《新闻调查》以柴静为首的小组采访了网民、三位当事人及他们同事,探询真相及背后的动机。4月26日播出的调查《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主持人在节目结束时的一番话,引导人们跳出就事论事的义愤,做了更深广的冷静思考,发出了与大多数媒体不尽相同、更胜一筹的议论:

同类推荐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热门推荐
  • 萌妃嫁到

    萌妃嫁到

    冷倾心,丞相府的大小姐,十岁便要嫁给齐国东王为正妃,成为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王妃。这本是喜事一桩,可是偏偏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天竟然不见了!这可如何是好?那东王殿下可是喜怒无常,谁都不放在眼中的!就在所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刚刚好,出现了一名“救星”,相似的脸庞,相似的年纪.于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必须得嫁!XXXXXXXX这就是刚刚莫名其妙来到陌生的时代的冷青心所听到的版本。正主临阵脱逃?让她顶替出嫁?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不干!绝对不干!可是不能不干!谁让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求她(其实有点夸张啦),谁让她现在一没钱,二没势,肚子还饿着(这才是原因!)。没办法,认命吧!反正想她堂堂一百八的高智商才女,不信到时候逃不出狼窝.片段一:*“王爷,王妃偷偷溜出府了。”“派人跟着就好。”王府太闷,让她出去玩玩也好。“可是,王妃说她想看看能不能回家。”刚说完,凳子上的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感觉到身边一阵疾风刮过。该死的,她只能呆在他身边,哪也别想去!*片段二:“王爷,王妃说想吃冰。”“那就去取啊!”“可是冰窖里的存冰已经被王妃用完了。现在又是三伏天,就是在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去,拿着我的令牌进宫告诉皇上,就说本王需要冰块,越多越好。没有的话.就告诉皇帝,很抱歉,本王最近身体不好,恐怕得提前退隐了。”来人额头滴下了一滴冷汗。皇帝听了之后,猛地一拍龙案,“混账,这家伙居然威胁朕!”他以为他会妥协吗?一刻钟过后,“来人,去把朕给云妃存下的冰块送去给东王府。”哎,只有稍后向云妃解释了。*片段三:“王妃,你今年多大了?”某女故意开口问道。“十岁。这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事情你居然不知道?笨。”“。。。。”就算不知道什么叫世界,但是她可是听见对方是在骂她笨了。不过,忍耐。“是啊,你才十岁,但是王爷可是个正常男人,所以.”欲语还休的望着冷倾心,意思是这么说你懂了吧!她是懂了,但是,“大婶是什么意思?”无辜的眨着眼睛,哼,她现在可是只有十岁!大婶?某女气岔了,忍耐,她还是个孩子,不懂应该的。刚想开口,忽闻一男声,“在说什么?”冷倾心笑颜一展,直接跳入那个她专属的怀抱稳稳呆着,“刚才这大婶问我你是不是正常的男人。”“卖入青楼,我不想再看到那张脸出现在本王面前。”某女一听,脸色变得惨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姥爷

    姥爷

    全书以第一人称。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本书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动人心扉。,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
  •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做一个会穿衣会打扮的女人

    教你如何穿衣,做一个会打扮的四季漂亮的女人。从阳春三月到寒冬腊月,展示了大量实用又易于搭配的穿戴方案。每一小节里另附穿戴小贴士,给女性着装更多丰富、细致的细节提示。期望女性通过阅读本书提升对时尚潮流的感知力,塑造最适合自己的美丽女性新形象。
  • 极品闺蜜傲娇夫

    极品闺蜜傲娇夫

    白泽芝和丁蔷薇,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闺蜜,一个文静内敛,一个活泼张扬。她们个性截然不同,却彼此吸引,感情深厚。白泽芝的每一段感情经历,都会被丁蔷薇“截胡”,她真的每一次都会原谅她吗?在事业上,她们从开始的协作共进,到后来的敌对立场,最后,好姐妹会就此分道扬镳吗?白泽芝从小就做同一个神秘的梦,她一直想要寻找到梦中的那个人。她能解开谜底,如愿找到自己的真爱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