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2800000009

第9章 书札(3)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自修者,但求大闲①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衡人者,但求一长可取,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材。苟于峣峣②者过事苛责,则庸庸者反得幸全。致恽次山

① 大闲:基本的行为准则。

② 峣峣[yáo]者:才能突出、性格刚直的人。

一般说来,做大事的人不可能只被人赞誉而不被人诋毁,不可能只被别人感激而不被人怨恨。注重修养自身德性的人,只求在基本的行为准则上不逾规矩,不能因为别人的讥嘲议论而泄了自己的深沉刚毅之气。评判一个人,要求别人有一技之长可用,而不能因为一个小缺点而抛弃人才。如果对才能出众而性格刚直的人责备求全,那么,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反而侥幸得志。致恽次山

事会相薄①,变化乘除,吾尝举功业之成败、名誉之优劣、文章之工拙,概以付之运气一囊之中,久而弥自信其说之不可易也。然吾辈自尽②之道,则当与彼赌乾坤于俄顷③,校殿最于锱铢④,终不令囊独胜而吾独败。复郭筠仙

① 事会相薄:世运事机相遭遇。

② 自尽:尽自己所能。

③ 俄顷:片刻。

④ 校殿最于锱铢:在细微的地方较量高下。校,较量;殿最,等级的高下。

世运事机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我曾把功业的成败、名誉的高下、文章的巧拙,都归结为运气这个“囊”中,时间愈久,愈发坚信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但是,我们要尽人事,就应当拼尽全力,与它(运气)在瞬间之间赌定乾坤,在锱铢之间较量高下,总归不让“囊”永远操纵我的命运。复郭筠仙

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窃谓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①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②。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狷亦谬。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故恒言以分别君子小人为要,而鄙论则谓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晻暧③,即为小人。故群誉群毁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④,不敢附和。复郭筠仙

① 黾[mǐn]勉:尽力、努力。

② 和衷:和睦同心。

③ 晻暧:昏暗的样子。这里指糊涂。

④ 穆然深念:独自深入思考。穆然,静思的样子。

大是大非容易辨别,似是而非却很难分辨。个人认为身居高位的人应当把知人(善于鉴别人的才能高下)和晓事(通晓事务)作为自己的本职。知人确实不容易做到,晓事却可以通过后天的阅历与努力获得。一个人晓事,无论是赞同或反对自己的人,都可以慢慢开导,从而消除隔阂,同心协力。不晓事,带着私心做事肯定是错的,然而秉公办事也不对;小人办事肯定错,君子办事也不对;和稀泥的人办事肯定错,有魄力有节制的人办事也不对。再加上不知人,事情做起来便困难重重,最终与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常言道,分辨君子和小人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则认为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君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小人。今天能知人能晓事,今天就是君子;明天不能知人不能晓事,明天就是小人。寅时清醒不偏私,寅时就是君子;卯时偏私糊涂,卯时就是小人。因此,对于那些众人赞誉或指责的人或事,我常常要做一个成熟的考虑,不敢轻易附和。复郭筠仙

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①。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复闻世事。然造端②过大,本以不顾死生自命,宁当更问毁誉?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是以戊午复出③,誓不返顾。复郭筠仙

① 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咸丰二年(1852)底,曾国藩在丁母忧中被起用督办团练。他严厉整治地方治安和军纪,遭到了湖南官僚和军队的强烈抵制,还引起了绿营兵的哗变,差点遭受杀身之祸。咸丰五年(1855)在支援江西时,与以陈启迈和文俊(前后两任江西巡抚)为首的江西官僚发生矛盾,他们处处与曾国藩为难,曾国藩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士饥将困,窘若拘囚,群疑众侮,积泪涨江,以夺此一关而不可得,何其苦也。”

② 造端:所致力的事业。

③ 戊午复出:咸丰八年六月(1858年7月13日),曾国藩被重新起用,出办浙江军务。

我过去在湖南、江西的时候,几乎被整个国家之人所不容。咸丰六年、七年这段时间,真想浩然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然而所致力的事业过于宏大,本来就不应该顾惜生命,哪里还敢在乎别人的诋毁和赞誉呢?然而以真诚淳朴之心参与进来,而以取巧投机之心抽身离去;以忠义鼓励别人,而自己苟安自全;这样做,即使死去,鬼魂也会感到羞耻。因此咸丰八年六月复出,发誓不再回头。复郭筠仙

以勤以本,以诚辅之。勤则虽柔必强,虽愚必明;诚则金石可穿,鬼神可格①。复陈舫仙

① 格:感动。

把勤奋当作做人的根本,辅之以真诚。一个人勤奋,即使柔弱,也能变得刚强,即使愚笨,也能变得聪明;真诚能穿透金石、打动鬼神。复陈舫仙

逆亿①命数是一薄德,读书人犯此弊者最多,聪明而运蹇②者,厥③弊尤深。凡病在根本者,贵于内外交养。养内之道,第一将此心放在太平地④,久久自有功效。与李眉生

① 逆亿:猜想,预料。

② 运蹇[jiǎn]:时运不济。

③ 厥[jué]:其,他的。

④ 太平地:平静安宁的状态。

揣测命运是一种缺乏德行的行为,很多读书人都容易犯这个毛病,聪明而时运不济的人,这种毛病尤其严重。凡是病在根本上的,需要内外同时调养。调养内在的方法,首先是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安宁,长久地坚持下去,自然会有效果。与李眉生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与李幼泉

一个人如果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磨炼自己的内心,勤勉努力做事,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成就。与李幼泉

养生与力学①,皆从有恒②做出,故古人以有恒为作圣之基。复陈松生

① 力学:努力学习。

② 有恒:有恒心,坚持不懈。

养生与治学都贵在“持之以恒”,因此古人常常把“持之以恒”作为成就圣贤的基础。复陈松生

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①二字痛下工夫。致李宫保

① 耐烦:不怕烦琐,有耐性。

如果遇到非常棘手的事情,请从“耐烦”两个字上多下功夫。致李宫保

用兵之道,最忌势穷力竭。力,则指将士之精力言之;势,则指大计大局及粮饷之接续、人才之可继言之。致李宫保

用兵的方法,最忌讳势穷力竭。力,指的是将士的精力;势,则指的是战争的全局规划、粮饷的供应及人才的接续性。致李宫保

阁下此时所处,极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能勉宅①其心于宽泰②之域,俾③身体不就孱弱,志气不致摧颓,而后从容以求出险之方。致陈舫仙

① 宅:寄托。

② 宽泰:宽舒安泰。

③ 俾:使。

您现在所处的是人世间最艰苦的境地,此时进行自我调养,最应该注意一个“宽”字。让自己的心时时处于通泰宽舒的境地,而后身体才能不至于孱弱,志气才不至于颓丧,最终从容地找到走出艰难处境的方法。致陈舫仙

事功之成否,人力居其三,天命居其七。复刘霞仙

一件事能不能成功,人的努力占三分,天意占七分。复刘霞仙

外境之迕①,未可滞虑②,置而遣之,终履夷涂③。致陈碧帆

① 迕[wǔ]:违反,违背。

② 滞虑:陷入忧虑。

③ 夷涂:平坦的道路。

外部环境不顺,也不必长期忧心忡忡,只需要把它放在一边,暂时不去理睬,终有踏上坦途的时候。致陈碧帆

君子有高世①独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窥;有藐万乘②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致王少鹤

① 高世:清高脱俗。

② 万乘:万辆兵车。

君子有高超出世、特立独行的志向,却不会轻易让人看出来;有藐视千军万马的气概,却从不随便表现出来。致王少鹤

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①,近于伪。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②、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复杨芋庵

① 矫:诈,伪。

② 晏起:很晚才起床。

但凡道理都不能说得太高深,太高深就近于做作,近于虚伪。我与僚友相互勉励,只求做到不晚起、不说谎这两件事,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对身心却大有益处。复杨芋庵

君子欲有所树立①,必自不妄求人知始。与张缄瓶

① 树立:建树。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具备不刻意追求虚名的心态。与张缄瓶

危险之际,爱而从之者,或有一二;畏而从之,则无其事也。与李次青

在危难时刻,出于敬爱之心而仍然追随自己的人或许有一两个;但因为心怀畏惧而追随自己的,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与李次青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①,则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耳。与李次青

① 气象:气度。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成功失败都应该听从天命,诋毁赞扬让别人去说,只有自己的胸襟气度,可以自己做主。也就是说,不要因为别人的高兴或恐惧而改变自己。与李次青

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只争临阵须臾之顷①。复胡宫保

① 顷:片刻。

平时费尽千言万语,绞尽脑汁进行谋划,最后的成败得失只取决于战场上的一瞬间。复胡宫保

立法不难,行法为难。以后总求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应事接物①时,须从人情物理②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与李申夫

① 接物应事:待人接物,与外界接触。

② 人情物理:泛指一切人情事理。

订立法规并不难,难在时时按照法规办事。希望我们在订立法规以后能切切实实地执行,并能坚持不懈。待人接物时,应该从人情事理最浅显的地方着眼,而不应当从深细的地方探求。与李申夫

先哲称利不什①不变法,吾谓人不什不易旧。复陈作梅

① 什:十倍。

前代的贤人说没有十倍的利益就不能变法,我说没有超过十倍的民众也不能改变旧的制度。复陈作梅

君子不恃千万人之谀颂①,而畏一二有识之窃笑。复郭意城

① 谀颂:阿谀赞颂。

对于君子而言,千万人的阿谀颂扬不算什么,但一两个有见识的人的暗自讥笑却能让他感到畏惧。复郭意城

古人患难忧虞①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宽,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②,必不至于内伤。复陈舫仙

① 忧虞:忧虑。

② 外感:外来的刺激。

古人处在艰难困苦境地的时候,正是德行与功业长进的关头。他们在德行与功业上的增长,一方面能够使自己胸怀坦荡,同时又能使自己身体健康。圣贤之所以为圣,佛之所以成佛,都是把身受巨大苦难的时候作为磨炼自己心性最关键的时刻,将心放宽,滋养灵敏,有活泼泼的胸襟和坦荡荡的心境。如此,即使身体遭遇外界刺激,内心也不至于受到干扰。复陈舫仙

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坏国丧家亡人,皆猜忌之所致。《诗》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①,仆自省生平惩咎②,不出忮、求二字。今已衰耄③,旦夕入地,犹自憾拔除不尽。因环观当世之士大夫,及高位耇长④,果能铲除此二字者,亦殊不多得也。忮、求二字,盖妾妇、穿窬⑤兼而有之。自反既不能免此,亦遂怃然⑥愧惧,不复敢道人之短。复郭中丞

① 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语出《诗经·邶风·雄雉》篇。意思是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忮,嫉妒;求,贪婪;臧,善,好。

② 惩咎:罪过,过失。

③ 衰耄[mào]:衰老。

④ 耇[ɡǒu]长:亦作“耈长”,年老长者。

⑤ 穿窬[yú]:凿穿或翻越墙壁盗窃。

⑥ 怃[wǔ]然:怅然失意,形容失望的样子。

之所以会发生灾祸,最大的原因莫过于猜忌。这是自古以来的通病。国家遭到破坏,家邦遭到丧亡,自身遭到杀身之祸,都是由猜忌导致的。《诗经》中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我反省自己平生的过失与招致的怨恨,原因基本都在“忮”“求”二字上。我现在已经步入老年,半截入土了,仍然没能将这两个字铲除干净。放眼当今的士大夫,以及身居高位的长者们,真正能把这两个字铲除干净的也不多见。忮与求,兼有女人浅狭的心思与偷盗者的恶行。反省自己都没能克服,便心生惭愧恐惧,不敢再说别人的短处了。复郭中丞

人才非困厄①则不能激,非危心②深虑则不能达。复袁小午

① 困厄:困苦危难。

② 危心:指心存戒惧。

人的才干不经历困顿厄运就不能激发出来,没有忧患意识和长远的谋划就不能通达。复袁小午

同类推荐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热门推荐
  • 幽宫记

    幽宫记

    一个是清纯又性感的绝色佳人,一个是光鲜而万众瞩目的平民王子,他们聚集在恶魔城堡,在寻找秘密宝藏的时候,他们擦出爱的火花,危险时刻他们从来没有松开过对方的手,他们感动了恶魔主妇,但是他们的爱情终究是童话,可歌可泣,永远平行在两个世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重生之暖爱成婚

    豪门重生之暖爱成婚

    沈沐希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爱了五年的男人最后竟然为了别的女人和孩子,要了她们母子的性命。许君翔:沈沐希,娶你不过是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得到沈家;爱你,不过是为了得到你的骨髓给我的枫儿;宠你,不过是为了要你儿子的肾脏换给我的菲儿!沈轻枫:姐姐,这就是你跟你儿子存在的价值,没有你们母子,我们母女又怎么能活下去呢?沈沐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被硬生生的夺走了一颗肾脏,像个破布娃娃一样躺在手术台上,双眸竟流出血泪来:许君翔,沈轻枫,我就是化作厉鬼也绝对不会放过你们!未曾想到,她没死,一遭重生,回到了刚...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野蛮生长的秘密

    野蛮生长的秘密

    中国私营企业顺利成长的实践指导读本,中国民营资本自立自强的危机自救方略。本书汇集优秀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以商战实例为素材,融哲理和操作方法于一体。它传递的不仅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方法,更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智慧,勇于开拓的勇气,以及自主自立的民族情感。
  • 无名少年

    无名少年

    天仓山,天仓山,云吞雾吐不见边。巴山为老大,我为老三。米香滔滔送东家,穷人只沾边。只有景致拿不去,是公产,是公产。河对岸山名为五峰山,山腰有个最穷的人住在岩洞,人称陈三麻子。从来穷人多富人少,穷人养富人。土财主呢?如山中的菌子,哪儿不长几朵?
  • 总裁大胆

    总裁大胆

    她是凤朝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凤凰公主,亦是天下第一美人,被自家皇兄以死相逼,无奈穿越到二十一世纪,绝世容颜被刻意遮掩,美女变平凡,从此踏上了为兄寻妻的苦逼不归路外加一朵超级无耻的烂桃花。他是E市的一方霸主,家底雄厚,是所有人趋之若附的对象,碰上她注定是他这辈子的劫。最后,他发现他妈的就好她这一口,所以将她娶到了手…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