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2400000005

第5章 排众议助子登皇位

(一)运机谋顺治继大统

正当大清意气风发,准备大举进攻明朝之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亥时,年届52岁的皇太极突然中风,猝死寝宫。皇太极死得太突然了,臣属后妃们毫无思想准备。皇太极去世之前仍照例忙忙碌碌理国政,没有察觉有什么病兆。后来,有人认为皇太极很可能是在一场政治阴谋中遇害的。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据史家考证,皇太极中年发福,身体肥胖,加之出征时披上沉重的铠甲,连胯下剽悍的战马都承受不了。

皇太极猝然撒手人寰,诸王、贝勒、大臣们都惊呆了,一时不知所措。皇帝一死,要拥立新主。新皇帝的治世水平如何,将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与稳定产生重要作用。在朝廷内,皇帝也有仨亲俩厚,对诸大臣贝勒自然亲疏不等。新皇帝一登基,自然要选用自己的亲信,进行权利的再分配。因此,在这一非常时期,诸王贝勒都企望与自己最亲近的皇子继承皇位,以安享荣华富贵。诸皇子也都活跃起来,不惜冒杀头危险,向权利顶峰挺进。

因后妃太多,所以皇太极的子女数也没有一个准确统计。仅据有史确载的十五名后妃作为统计依据,皇太极共有子女二十五人。其中,儿子十一人,女儿十四人。女儿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可以不去考虑。但皇子就有十一个。

当时长子豪格34岁,智勇双全,屡建战功,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只有两岁半。除福临外,其他五个皇子都非出自五宫,血统不够高贵。按照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遗训,有资格作为继承人候选对象的,不仅有众多皇子,皇帝的弟弟和侄子也可以。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对皇位继承做出任何决定,这就给皇位继承造成了很大麻烦。宗室内部围绕着皇位继承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这几乎葬送了大清蒸蒸日上的国势和皇太极未竟的事业。在这一关键时刻,庄妃出面调和,才使得剑拔弩张的形势缓和下来。

当时,最有实力争夺皇位的,是皇太极32岁的异母弟睿亲王多尔衮以及皇太极34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豪格虽为长子,但由于是继妃乌拉纳喇氏所生,所以当时没有被立为太子。豪格本是正蓝旗主贝勒,皇太极亲领的正、镶两黄旗誓立豪格,图格尔、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他。正红旗主贝勒礼亲王代善也表示要立他为皇子。就在两黄旗大臣穿梭于肃亲王之家,紧锣密鼓地筹划立豪格的同时,多尔衮和豫王多铎的两白旗也在积极筹划力主拥立多尔衮继承皇位。

多尔衮为人机敏,他此时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但却依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有轻易对下属表态。阿济格和多铎没那么多心眼,他们见多尔衮不动声色,不知在犹豫什么,便齐齐跪在他面前,问:“你不继位,莫非是害怕两黄旗大臣吗?舅舅阿布泰和固山额真阿山都说了,两黄旗大臣同意让皇子继位的就这几个人,我们在两黄旗的亲戚都支持让你继承皇位。”的确,除了两白旗之外,两黄旗内部也有支持多尔衮的。即使如此,多尔衮审时度势,没有轻易表态。因为他清楚,目前正处在一触即发的紧急关头,如果他对阿济格和多铎的恳请略一颔首,他们就有可能率领白旗士兵与黄旗人马兵戎相见。一时间,双方暗中较量,难分伯仲。多尔衮对皇位垂涎已久,但面对豪格的逼人之势,也犹豫不定,不敢贸然继位。

就在这种形势下,庄妃毅然出面,她找到皇后——姑姑哲哲商量此事。在这种关键时刻,皇后的特殊身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尔沁蒙古在清宁宫的权力还没有丧失之前,庄妃要利用和依靠这棵大树,她要运用这个权利去拼争,她要为国家的未来和儿子的未来去考虑。她向善良温顺的姑姑分析了目前的形势。她想好了一个把儿子福临推上皇位的折中方案。儿子是自己的命根子,自己的命运、科尔沁蒙古的前途,押在儿子身上。庄妃的性格、才智、勇敢促使她进行了一次冒险的尝试。她冷静分析形势后,首先去奉劝多尔衮从大清大局出发,权衡轻重,清军入关在即,内部必须精诚团结,并明确指出:“各贝勒各怀私心,您与肃亲王之间,无论立谁都不免一场内乱,到那时,恐怕难以收拾局面。现在只有您出面退避风争,再改立皇子,唯如此双方才能接受,这才是上策。不知您意下如何?”多尔衮听罢,觉得她见识果然不凡,不由得以敬佩的目光望着这位年届三十依然风韵犹存的皇嫂,问道:“以您之见,该立哪位皇子?”庄妃平静地回答:“皇子福临。在诸皇子中,他与皇十一子都出自我们五宫,血统地位最为尊贵,立福临为皇帝则诸王贝勒大臣都能够认可。况且他是科尔沁蒙古的外甥,满清结盟是太祖定下的国策,蒙古是满洲坚定的盟友,也是我们入主中原必须依靠的力量,他的舅舅们也正率蒙古骑兵为我们大清冲锋陷阵。但福临继位之后要由您和济尔哈朗辅政,众人才无话可说。”多尔衮微微点头。

8月14日,王公大臣、各旗贝勒举行大会,正式议立嗣君。会场外,两黄旗精兵严阵以待,大有兵戎相见之势。多尔衮推辞了多铎和阿济格在立嗣会议上要他继帝位的建议。此时,豪格以为大位非他莫属,也故作姿态,表示谦让,离开了会场。两黄旗将领群情激昂,誓死要立皇子。当会议几近陷入僵局之际,多尔衮见时机成熟,起身宣布:“既然诸位倡言要立皇子,现在我与肃亲王又退让不愿意继位,不如立先帝之子福临为皇子,因其年幼,由我和济尔哈朗左右辅政,分掌八旗军兵,待其年长,当即归政。”多尔衮此言一出,大大出乎众人意料。不过,两黄旗见由皇子继位,自己仍为天子亲率之旗,当即表示接受;济尔哈朗得以辅政,也尝到甜头,自然不反对;支持多尔衮的一方更无话说。这一妥协折中的议案就这样决定了。这一结果,既维护了八旗贵族的团结,又照顾了各自的利益,还使多尔衮等人的才干得以发挥,保证了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入关作战。

此番皇位角逐的平息,庄妃表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魄力。为了避开“母以子贵”之嫌,授人以柄,她接受当年努尔哈赤死后,多尔衮的母亲——大妃纳喇氏阿巴亥被逼殉葬的教训,主动请求为皇太极殉葬,其意在堵众人之口。诸王贝勒纷纷以福临年幼需要由母亲训养为由,全力劝阻,坚决请她勉留此身。毫无疑问,通过这件事庄妃已开始在政治舞台上表现出过人的才智了。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这是大清国举国欢庆的日子,新的皇位继承人福临在盛京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福临即位后,改次年为顺治元年。庄妃被尊为皇太后,因清太宗皇太极谥号称“文”皇帝,故在庄妃死后又称之为孝庄文皇后。

(二)太后下嫁真伪谁知

继位后不久,大清王朝就在多尔衮的率领之下入主中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王朝。清朝初年,政局动荡,事务繁忙。而且其中还夹杂着各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庄妃为了维护儿子的地位,可谓是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只希望他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自己也可以安心了。

身处孤儿寡母境遇之中,聪明过人的孝庄太后,也不得不心中有所计策。摄政王多尔衮在入关过程中建立首功,大权在握,随意出入宫廷如入无人之境,甚至有时就在皇宫住宿。多尔衮虽然控制了军政大权,但他毕竟没有得到皇位,心里有所缺憾。在权势欲望一步步膨胀的情势下,他越来越有夺取皇位的念头。

当时顺治帝年龄太小,外事俱由多尔衮主持,内事都由孝庄处置。多尔衮诬陷肃亲王豪格举止放荡,将他去职幽禁在宗人府,豪格的妻子美貌,多尔衮就将她留在自己府中。与多尔衮同居辅政王之位的济尔哈朗,很知趣地将权利拱手相让,但是多尔衮疑心重重,把济尔哈朗降为郡王,排除在决策层之外。多尔衮依靠两白旗,笼络正红旗,安抚了镶红旗,分化了两黄旗,打击了两蓝旗,势力如日中天。为了废掉皇帝,多尔衮还有意让福临荒于教育,致使他十四岁亲政的时候,还不识汉字,福临的皇位岌岌可危。

孝庄在多尔衮的步步紧逼下,只得以柔克刚,处处隐忍、退让,委曲求全。她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以使多尔衮不能废帝自立。起初,她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紧接着又加封皇叔父摄政王,允许他面见皇上无需跪拜。每逢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这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多尔衮觊觎皇位的野心,稍微化解了孝庄母子的危机。

历史往往给后人留下一些迷雾和疑团。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一事便是清史研究中的一大疑案。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朝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

上寿觞为合卺尊,

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

大礼恭逢太后婚。

张煌言此词写于顺治七年(1650年),孝庄皇后的寝宫在慈宁宫。词中“春官“是指礼部官员,这首词的意思是说慈宁宫张灯结彩、喜气盈盈;昨天礼部呈进了拟定的礼仪格式,为太后举行婚礼,对大清祖制礼仪加了新的解释。当时清宫的太后有两位。一位是正宫孝端文皇后,当时年近50岁;一位是孝庄文皇后,当时37岁。如果太后举行婚礼显然是指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他一些“证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当与太后下嫁有关;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有“亲到皇宫内院”罪行,似乎暗指多尔衮迫使太后与之为婚;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似有难言之隐;其四,满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素有“兄亡弟娶”的旧俗。

太后下嫁之事,正史没有记载,这是不争的事实。著名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证据,一一予以驳难。孟老先生认为,张煌言是明朝遗臣,对清朝怀有敌意,一直从事抗清活动,他的诗句很难说不是编造出来的故事,是对势不两立的大清王朝的诽谤之词。皇太极死时,庄妃才37岁。庄妃是天生的丽人,皓齿明眸、似玉如花。而仰慕姿容、贪恋女色,又恰恰是多尔衮的特殊嗜好和追求。在世人眼里,年轻貌美的寡嫂与雄才伟略的小叔子之间理应存在着“英雄美女”一类的情事,况且这也是现代影视文学作品刻意发挥的极好题材。慈宁宫是皇宫里的“寡妇宫”,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寡妇门前是非多”。至于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这里的“皇父”是对多尔衮的尊称,中国古代的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的也不乏其例。清兵入关后,多尔衮带领八旗子弟以摧枯拉朽、风扫残云之势,横扫大江南北,为大清立下了不世之功,顺治继承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封多尔衮为“皇父”,也理所应当。况且,清宫“粉黛三千”,多尔衮即使乱宫,也不至于把这个“屎盆子”扣到“寡妇”孝庄皇太后的头上。

迷雾并不难辨,疑团也非费解。孝庄皇后也不会因为迷雾和疑团的存在而失去她照人的光辉。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阿根廷现代文学大家,拿大现代文学大家普拉特大家,墨西哥现代文学,尼加拉瓜现代文学大家 智利现代文学大家等美洲地区国家的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荣获二十多项大奖,现象级家庭教育图书!本书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2009年一经出版发行,即引起巨大轰动,数年来一直高居各大图书榜榜首或前列,全球总销量已近600万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好的记忆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端正记忆的态度,树立信心。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不断的应用各种精彩的记忆方法到记忆中去,才能真正的提高你的记忆力。再次就是创新的精神和习惯。
  • 极品宠妻:爆笑夫妻耍无赖

    极品宠妻:爆笑夫妻耍无赖

    [全文完]有便宜不沾是傻帽,所以她沾了他的便宜。“沾完便宜就想跑?没门!”某男很跋扈。“便宜都沾完了不跑等什么?”某女理所当然耍无赖。“不行,沾完还得沾!”某男这是被沾便宜沾上瘾来了?不就那点小事吗?他居然赖上了她。“你到底想干什么?”某女无奈了。“嫁给我!让你沾一辈子便宜!”某男居然还自以为很大气的道。某女直接下巴掉一地,亲,你的节操呢?腹黑女配蔫坏男?哎吆喂,无风要起浪咯~~~
  •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共收录各科方260首,每方中药饮片在8味以内,个别方超过8味但都不超10味。每方列组方、用法、功效、主治、说明,尤其说明部分,概括中医方解及其主治现代病证,分析发病机制,阐述各药(饮片)现代药理研究,以探明其方治疗作用之合理性、科学性。同时,配以中药饮片图片(少量缺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冀希望能一册在手,以备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一时之需,又能满足中医爱好者保健之需。
  • 娇妻哪里逃

    娇妻哪里逃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第一次见面,是在他和第一百零八号女友的分手宴上,而她,是他第一百零八号女友的闺密,她一个过肩摔,不仅让他的男性自尊受到了创伤,也让他的心,泛起了一丝异样的涟漪;第二次见面,是在自己好友的婚礼上,她小鸟依人的依偎在自己的另一个好友的怀中,那灿烂的笑容,让他的心,在那一霎那被深深的刺痛了;第三次见面,她勇斗歹徒,只为抢回一个年迈老人的皮包,那飒爽的英姿,在他的心里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第四次见面......第五次见面............世间女人千姿百态,万种风情,全部都在她的身上展现,既然如此,他甘愿为了她,而放弃全部花海;于是,一整套的猎妻A计划在他的大脑中迅速成型,实施!小女人,别逃!新文,亲们多多捧场!
  • 美男傍身:皇帝要我嫁

    美男傍身:皇帝要我嫁

    别逗了,21世纪IT精英,东方科技公司董事长的老爸竟然是古代人?那也就算了,如今老妈要她东方歆然替老爸穿越回去?简直就是重男轻女,重色轻女……曾为太子的老爸告诉她,这是宿命的安排?谁能告诉她,这是在做梦?她的美男啊,穿回去还会有的吗?时光穿梭,日月轮回,一路轻歌,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 白痴(超值金版)

    白痴(超值金版)

    许多左翼的“进步”文学家、评论家纷纷指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社会主义的反对,指责他以宗教的精神鸦片毒害人民,更是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立场上清算了作家。宣扬忍耐和顺从。他们尤其不能容忍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虚无主义、自我矛盾的世界观,和他对于人的毫无信心的悲观立场。,《白痴》问世之后在引起轰动和赞誉的同时,宣扬放弃反抗、放弃革命。革命领袖列宁的激烈批评:“对最拙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拙劣的模仿”,也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他们需要和欣赏的是拉赫美托夫那样的“坚贞不屈和充满毅力的职业革命家”
  • 名门骄妃

    名门骄妃

    星二代沈晴穿越了,大抵是上辈子将好运用尽了,这辈子她总缺些运道。成了官宦小姐,可惜家道中落,官爹入狱。有个哥哥,可惜不是一个肚皮爬出来的,厌她入骨。公主嫂嫂倒是嫡亲,可惜是前朝公主。好容易生了一张倾城面皮,可惜本主临死前几刀子毁了,嗯,身段是真不错,可惜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病秧子……旁人穿越步步莲华,她拼命挣扎,越混越差。从良家女到奴婢再到婢妾。好在,夫主是倾世无双的美男子,外表仙姿秀逸,温润如玉,可惜内里心性如冰,冷如利刃。得,还是甭挣扎了,做个姨娘,有吃有喝,睡睡极品美男,日子也不错。等等,夫...
  •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她穿越而来,是清朝唯一生育皇帝的嫡皇后,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是嘉庆皇帝的原配妻子,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她贤良淑德深受乾隆皇帝青睐,她洞悉历史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爱她的人用生命守护她誓死方休,她爱的人因政权和她背道而驰。是残酷的皇权改变了他对她的真情?还是她用付出成全了他的千秋大业?望断秋水,回得了过去,回不得曾经。这一切不过是前世今生的牵绊罢了……【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