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1800000006

第6章 古代舞蹈的发展与高峰——从秦汉到隋唐(1)

1.秦汉乐舞的继续发展

秦汉时期,先是战乱,继而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我国走上了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国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人民生活较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态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先秦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国内民族之间和我国与外国之间交往频繁,也给我国古代舞蹈带来了许多新的元素。另外,民间俗乐舞取得了合法地位,中央设立乐府,从各地广泛搜集民间歌舞,解决了宫廷雅乐僵化不变的局面。

(1)雅乐舞的继续:手执袖、武器、乐器的舞蹈

汉代的乐舞融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有了舞者手执长袖、武器、乐器等的舞蹈。

以手、袖为主的舞蹈有:《长袖舞》、《对舞》、《巾舞》、《七盘舞》等。四川成都杨子山汉墓出土的“宴饮起舞画像砖”中,全砖共刻有六个人物,均衣冠楚楚,除舞者外,一人鼓瑟、一人击鼓,三人凝神观看。中间有食案,有酒樽,还有各种饮食器具,左思《蜀都赋》:“吉日良辰,置酒高赏……迂长袖而起舞。”在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上,一细腰舞人在跳跃的瞬间舞动长袖,一袖上撩,一袖曳地,体态舒展。沛县一幅“袖舞图”中细腰舞者长裙委地,扬袖回身而舞,对面一男子正垂袖与之合舞。陕西王得元墓汉画像石上,“中刻一亭,亭中坐两人,当是饮宴的贵族。亭左右两侧均有十余人的舞队,大多面向亭子,长裙曳地,抱手而立。其中三人举手张臂,长袖飘拂。脚下长裙两边饰有翘物,裙边上翻。甘肃出土的西汉摇钱树上,也有类似舞人”。“舞巾”在汉画像石中的形象也很多,如山东安丘汉画像石上,就有几个细腰长裙的舞巾人。舞巾舞袖这一表现性极强的舞蹈类别,在汉代已经走向成熟,且源远流长,直到今天,戏曲舞蹈和古典舞神韵中的“水袖”以及“红绸舞”,都是古代巾袖舞的延续发展。

手执武器的舞蹈有:《剑舞》、《棍舞》、《戚舞》、《干舞》、《刀舞》等。《剑舞》在秦汉时代比较普及,因为剑是古代文人墨客君子武士随身佩带之物,《剑舞》有舞单剑、双剑和独舞、双人舞之分,山东汉画像石上有二人对刺的场面;四川彭县汉画像砖上,也有一人抬脚踏鼓、执双剑而舞的形象。《棍舞》即执棍而舞,多是双棍,动作以上下旋转为主,一般合着鼓点的节奏。《戚舞》是执斧而舞,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上能够看到《戚舞》的形象。舞者双臂横开,蹲跨步执戚而舞,很是勇猛。《刀舞》即执刀而舞,汉代的《刀舞》不仅有对战场面,还增加了幻术,如山东曲阜汉画像石中的二武士,其中一人除执刀外,还口中喷火,另一人作惊异状。

手执乐器或打击乐器的舞蹈有:《铎舞》、《鞞舞》、《建鼓舞》、《兆鼓舞》等。《铎舞》是汉代的名舞,铎是一种大铃状的乐器;而从歌辞来看,《铎舞》在魏晋之际已演变成宫廷仪式舞蹈。《建鼓舞》是以木柱穿挂鼓的腰部将鼓竖立起来,鼓面直立,乐人一边击鼓一边舞蹈,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许多“建鼓舞”的形象,但史籍中并未发现“建鼓舞”这一名字,这是舞蹈史家们以其形式命名的,此舞是汉代较阳刚的舞蹈之一,舞蹈形象多为骑马蹲裆或箭步式击鼓,舞姿雄健英武,舞者多为男性,当然也有例外。

(2)明快的叙事性舞蹈:载歌载舞的《相和大曲》

汉魏的《相和大曲》,主要是一种兼有器乐演奏的歌舞曲。也有部分声乐曲和专称为“大曲”的器乐合奏曲。其主要作品有:《陌上桑》、《东门行》、《白头吟》、《步出夏门行》、《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等。

相和大曲的结构形式多样。有的只用“曲”构成最简单的形式。如《东门行》、《雁门太守行》等;有的只用“艳曲”两部分,如《步出夏门行》;有的只用“曲趋”两部分,如《满歌行》、《擢歌行》;有的只用“曲乱”两部分,如《白头吟》。其完整形式则由“艳曲趋或乱”三大部分组成。

艳:一般用在曲前,个别的也用在曲后。东汉许慎《说文》云:“艳,好而长也。”汉扬雄《方言》:“艳,美也。”今人杨荫浏认为“艳”是用以引起乐曲的一个华丽而婉转的抒情乐段。一般由器乐演奏,有时配以歌词歌唱。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注云:“艳,楚歌也”,看来艳最早可能来自楚声。

曲:乐曲主体,由分为若干“解”的唱段构成。解可多可少,没有定规。如《东门行》为四解,《雁门太守行》则为 八解。杨荫浏据《太平御览》引《乐志》“声徐者为本,声疾者为解”的记载,认为解是每段舒缓的歌唱之后紧接的奔放热烈、速度很快的一段音乐,一般由器乐演奏。

趋或乱:是乐曲结束部分。西汉刘安《淮南子》:“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渌水》之趋。”《释名》:“疾行曰趋。”《礼记·曲礼注》:“行而张足曰趋。”可见它与舞步有关。据现有资料,趋均作为结束部用在曲后,且都配有歌词。据此推测,它可能是一个紧张而热烈的歌舞乐段。个别的如《黄老弹》则只舞不歌。

乱,最早用于商周以来的乐舞。孔子曾说:“《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他满耳都感到“乱”的音乐之美。汉王逸《楚辞章句》曾说:“乱,理也。所以发理辞首,撮其要也。”认为乱的功用在于阐发全曲,总括其要点。三国孙该《琵琶赋》在讲到《广陵》等曲时曾说:“曲终歌阕,乱以众契。”意思是说,乱是在曲结束后将多个“契”(即“合”)加以整理、归纳。正因为如此,所以六朝隋唐间,乱又称“契”。唐人李良辅《广陵止息谱序》称:“契者,明会各之至,理殷勤之余也。”认为契是统一因素的最高表现,也是全曲总的尾声。现存琴曲《广陵散》的曲式结构中乱声十段,由来自大序、正声部分的尾声与来自正声各段的不同曲调相间组合而成。这样庞大的乱声,虽然不是经过总体设计,一次形成,而是经过许多琴家不断进行再创作的结果,但就其曲式的统一性原则而论,仍可证明王逸、孙该、李良辅的解释是符合实际的。乱的节奏紧凑,速度较快,是一个热烈奔放的结束乐段。它与趋的区别,可能在于乱无舞而趋有舞;或者两者曲式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现存琴曲《广陵散》“序—正声—乱声”大部分尚保留着这种完整形式的大致轮廓。

(3)俗乐舞的热潮:百戏、杂舞与女乐

汉代百戏,指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等。当时,并没有“汉代百戏”的叫法,而是多半沿袭秦朝的称法,叫作“角抵”,如“角抵戏”、“角抵奇戏”、“角抵诸戏”、“角抵百戏”等。“汉代百戏”是东汉以后对上述不同艺术表演形式的统称。由于百戏实际上是以杂技为主导的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所以后人也习惯把百戏看成是今天杂技的前身。而百戏真正的兴盛,则是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桂湖新都博物馆陈列有一块《百戏》汉代画像砖:高28厘米,宽49厘米,新都利济出土。画像左边有一位头梳双髻的少女,在重叠的十二重案上表演倒立。穿紧身衣裤,窈窕细腰,双手倒立,反身如弓过肩,拆腰并足,凌空昂首,体态轻盈。案为长方形四足,层层叠起,间隔分明。右边一位椎髻,上身裸袒,足登木屐的男子,双手舞弄五丸,动作敏捷,侧头而视,神情自然。中间有一女子双手舞袖,双足踏在地上的盘子和小鼓,随曲起舞,姿态优美。这就是盘鼓舞,把杂技表演和舞蹈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了。《百戏》汉代画像砖为古代中国和世界最早的杂技图。

杂舞是中国汉魏时期的俗舞。包括《公莫舞》、《巴渝舞》、《杯盘舞》、《白纻舞》、《鞞舞》、《铎舞》、《拂舞》等。《乐府杂录》说,这些舞“始皆出于方俗,后寝陈于殿庭”。魏晋以后,以鞞、铎、巾、拂四舞用于宫廷宴餐;隋代以后,去掉了所持器具,在宫中与杂技同时演出。

女乐,也就是乐舞奴隶,她们是继巫而起的真正专业歌舞艺人。到了秦汉,女乐活动更加普遍。《后汉书·马融传》:“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而且女乐的拥有者从先秦到秦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由宫廷所有,到西汉后期出现了私家蓄女乐的现象,东汉以后私家蓄女乐则更为普遍,并且有时还被称之为女倡。这表明私家女乐自东汉以后开始向倡伎转变。汉代女乐作品繁多,最著名的是《盘鼓舞》,这一舞蹈技术娴熟、情感强烈、独舞与群舞并举、艺术表现力极强,它既有“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飘逸美妙的舞姿,又有“浮腾累跪,跗蹋摩跌”的高超复杂技巧,几乎代表着整个汉代舞蹈的最高水平。

2.魏晋南北朝的各族舞蹈大融合

(1)民间舞蹈:《清商乐》

清商乐,亦名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一种音乐。它是晋室南迁之后,旧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发展起来的“吴声”、“西曲”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相和歌的直接继承和发展。由相和歌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权的重视,设置清商署。两晋之交的战乱,使清商乐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这两者的风格虽较柔婉抒情,但由于语言、风俗习惯等差异,各具不同的特色。

清商乐与相和大曲相比,又有新的发展。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有四至八段器乐演奏的序曲,称为“四部弦”或“八部弦”;中间是全曲的主体,由多段声乐曲组成,每段歌唱的结尾都有一个“送”的尾句,称为“送歌弦”(张永《元嘉正声伎录》);结束部分又分几个器乐段,称为“契”或“契注声”,这部分可以是多件乐器合奏,也可由一支笛子独奏。这种曲式结构发展到后来,便是唐代大曲。

清商乐的伴奏形式多种多样,“吴声”通常用箜篌、琵琶和篪(或加用笙和筝)组成的小型乐队伴奏,有时也单用一件筝伴奏,如《上声歌》“初歌《子夜曲》,改调促鸣筝。四座暂寂静,听我歌《上声》”(《乐府诗集》),就是用筝自弹自唱的实例之一。《西曲》有时是用筝和一种叫“铃鼓”的击乐器伴奏,歌唱者不奏乐器,站在伴奏者身边表演,称做“倚歌”。

清商乐中采用的“吴声”、“西曲”,多为五言四句一曲,比较齐整。也有少数歌词是由长短句构成的。《古今乐录》说:吴声“凡歌,曲终皆有送声”。从曲式上看,在每一唱段,即每一“曲”之后总要加一个尾声,称为“送”或“送声”。如《子夜》“送”的歌词为“持子”,《凤将雏》为“泽雉”。有时除“曲”尾的送声外,在“曲”的中间也可用“送声”,如《子夜变歌》(《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常见。”(送):“持子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送):“欢娱我。”

清商乐中的题材,以表现爱情或离别之情居多,也有一些作品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如“吴声”中的《阿子歌》:“野田草欲尽,东流水又暴,念我双飞凫,饥渴常不饱。”它通过对一双鸭子的描述,曲折地反映了浙江嘉兴地区人民在东晋门阀士族统治下饥寒交迫的生活。在东晋和刘宋初期,宫廷清商乐创作中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其中以东晋桓伊创作的笛曲《三弄》比较著名。宋、齐、梁、陈各朝,清商乐的创作虽然大部是脂香粉气的艳曲,如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等,但也间有清新可爱值得玩味的佳作,如传为刘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的《乌夜啼》和南齐檀约填词的《阳春》。

(2)中外舞蹈的交流与融合

同类推荐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假婚隐爱:无你不欢

    假婚隐爱:无你不欢

    他低调、冷酷、无情却能宠她上天,他温柔如棉,却如一把刀捅着她的心,她无心无肺的活着却偏偏又执着得要命。他苦涩地弯弯嘴角垂下眼眸,暗哑地说道:“那我等你一辈子,或者我们就这样过一辈子。”“这样的话你太不划算了……”他的脸一寸寸深沉下去,如泼了墨的黑,“什么划不划算?娶一得二,怎么个不划算了?”
  • 伴君:不屑为妃

    伴君:不屑为妃

    天啊,怎么会这样?不过是一时被五百两的酬金迷了眼睛,怎么就成了史上第一位女太傅?不过是禁不住六百两黄金的诱惑,怎么就被要求嫁给皇帝当老婆?不,绝不,我,安小琬,还有大好的青春要享受,不屑为妃!
  • 步步为赢②老公,我爱你

    步步为赢②老公,我爱你

    新文:http://m.pgsk.com/a/1176517/*他极尽万分的宠爱与无法辨清真假的柔情令她步步沦陷……*她忘了曾经的顾忌,忘了自己的身份,以为真的能够成为他的夫人。*岂料,婚礼的前一天,她锒铛入狱……一瞬之间,她被家族抛弃,一无所有……*入狱两年,她日日夜夜地等他,直到出狱后听见他即将结婚的消息……她这才知道,原来,过去和他所拥有的点点滴滴都只是他替他心爱女人报复她的计划,他从来就没有爱过她……*原以为彼此将形同陌路,孰知,他竟得知了她在服刑期间中生下了他的孩子……*
  •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老板要给员工讲的365个故事

    本书搜集、选取了老板最应该讲给员工的365个故事,旨在启迪员工心智、增强企业战斗力,让员工和企业实现双赢发展。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反复琢磨故事中的道理,仔细思考: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你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或者能否避免同样的错误?最后,真诚地希望你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感悟故事中的道理,领略故事中的魅力,并将其运用于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完善自身心智的同时,和企业一起扬帆远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雁翔红楼

    雁翔红楼

    此文已半价红楼一出,为之辗转反侧痛彻心扉之人不知几许!“情”之一字,千回百转,却又有谁能料得到,参得透?林雪,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穿越到红楼,成为那个世外仙姝林黛玉的婢女----雪雁.熟知历史进程的她,竭尽全力去改写红楼女儿的悲情命运。到最后,她能否于愿以偿呢?谁又是她最终停驻呢?看秀丽睿智的女子翱翔红楼,如何在红楼闯出一片自在广阔的天空!
  •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逗宠俏王妃

    逗宠俏王妃

    公元二零一零年五月三十日。和风日丽,晨起的太阳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跃然上空,林立的高楼大厦被包裹在一片柔和的金光中肃穆安详。某科研机构实验室。“教授!您不要开国际玩笑好吗?我需要在那个破地方那么长的时间吗?稍微转圈不就好了吗?您别逗我了,再说那个什么玄墨火麟玉肯定不会那么好找的,你派别的人去吧!”子赢娇俏的脸上一片焦急。搞什么飞机,这是什么乌龙状况啊,……
  • 骗仙记:天才少女升级录

    骗仙记:天才少女升级录

    一次许愿池边的意外,少女苏翩紫穿越到陌生的千云大陆,成为邪道骗子世家的一员。骗的人越多,修为实力就越高?这是什么古怪的修练方法?人人以为苏翩紫是一个不能修练的废物,最后却发现她才是真正的大BOSS。正当她春风得意之时,大BOSS的天敌、正义的使者、修炼天才郑皓弈出现了!天赋实力样样不输于她就罢了,怎么可以比她还腹黑奸诈?!郑公子你不是正道第一世家的道德典范吗?怎么可以比我这个骗子世家的圣女还会骗人?!【全文完结出版】简体书名《翩紫姬》,繁体书名《千王之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