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600000007

第7章 楹联创作入门

(一)对仗工整

对仗是对联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对联创作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律诗对仗限于两句之间,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允许重复。骈文对仗扩大到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允许同位虚字相重。对联对仗的严格要求不亚于律诗,而且将长联同边自对的形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1.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对称

如同前文所讲,不同楹联篇幅长短不一,短的有寥寥两字者,长的可达几百字;对仗形式也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要符合的最基本准则有:

【字数相等】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例外特殊的文字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词性相对】上下联对应相同位置的词,一般要求“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

【结构对称】包括断句一致。几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叫结构。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要对应平衡。上下联在句法上要互相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复句对复句等等。

2.同类词相对、忌合掌、反对为优

【同类词相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非常工整。同类词相对是对仗的基本原则。该联“真”,“假”,“有”,“无”,都是抽象的哲学名词。“作”和“为”是词意相近动词。“时”和“处”在语法上是副词,在字面上“时”又可理解为“时间”,“处”又可理解为“空间”。 “亦”、“还”在字面上是词意相近的副词,在语法上可视为省略了动词“是”。但必须了解其中还有句内自对自重,“真”对“假”,“有”对“无”是反对,而且都重用一次,这才是此联的精华所在。

【忌合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此联为旧时商店通用联。平仄合律,对仗稳妥,而且与“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琢磨会发现,“通四海”“达三江”是一个意思,有“合掌”之嫌。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讲究字字珠玑。要以寥寥十数字提供丰富信息,应尽量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同时避免合掌,可以先从避免同义词相对做起。

【反对为优】“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妙的是欧阳和苏句也皆系沧浪亭本事。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清风明月,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说“近水遥山”对“清风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与“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相反相成,殊途同归。春联“十年宦比梅花冷,一夜春随爆竹来”,上联之冷淡,反衬出下联之热闹,也是“反对为优”的好例子。

3.句中自对、同边自对、相重相对、自重自对

对联的特色在于对仗美,自对是强化对仗美的重要方式之一,故为前人乐用。尤其长联,倘无自对,首读时难有对仗美感,只有二读时,把上下联逐句对照,方有领悟,故长联自对最为普遍。更何况在上下联间对仗不工,或甚至不对仗的情况下,自对还可以起补救作用,所以善于使用自对,对撰写对联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句中自对】只要句中自对都是工对,全联一定是工对。新手入门可以先创作一些简单的叠字回文对确保工对。

【同边自对】“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这是阮元题杭州府贡院联,由三个四言句加一领字(“正”和“看”)组成。贡院是科举乡试场所。上联写考试季节美,秀才们考试时文思泉涌,个个都有中举的希望。“桂”和“槐”隐含“折桂”和“槐厅”之意,即读书,应试,做官。下联讲考试地点美,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应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此联“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分别都是同边自对,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相重相对】“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此联为清人钱湘灵室中楹联,为三峰释硕揆所书。此联作于清初,从语气看,不像自撰。十言联中重了七字,亦少见。说明顺治康熙年间的楹联仍允许同位相重,现在不会有人再做这种楹联了。对联的基本规律是“重”与“对”,由“相重相对”发展为“自重自对”。

【自重自对】“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这是明荆州太守袁箨庵罢官后流落金陵,落魄失意时所撰联。《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论语·卫灵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此联用语,化用经典但已改动,故非集句。妙在庄重中有调侃,不言中有牢骚。上下联各有三字重复一次,可以加强语气。自重自对远比相重相对高明,自然成为楹联的发展方向。

(二)既“对”且“联”,文意切题

【既“对”且“联”】有关楹联怎么“对”已经在前文“忌合掌”“反对为优”等部分有所阐述,而要做到在“反对”的同时,上下联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就必须掌握上下联句法上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关系,如成都武侯祠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连贯关系,如“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递进关系,如“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吹面生”;假设关系,如“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条件关系,如“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转折关系,如“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选择关系,如“但求天长地久,何必朝相暮依”;因果关系,如“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目的关系,如“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等。

【文意切题】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之一是:对联表面上无题,实际上有题。一副好楹联文意必须切题,不能言之无物。也就是说要切人、切物、切时、切景。梁章钜在评论对联时,就用把切题作为评判楹联优劣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如“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一联,乃是徐文长题孙夫人祠联。据陈寿《三国志》:“先主(刘备)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可见孙权将其妹嫁给刘备是巩固孙刘联盟的需要。此联字面上无一字提及“孙夫人”,但字字所指都是孙夫人旧事,揭示出这个身不由己的女人感情上的两难境地,非常感人。

再者如“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这是苏州虎丘花神庙联。虎丘山在姑苏西北七里,寒山寺在姑苏西十里枫桥。一百八记钟声来自寒山寺。虎丘附近多花农,故云吹香七里山塘。正如梁章钜评语:“却移作西湖之花神庙联不得。”

(三)平仄合律

1.四声与平仄

平仄是由“四声二元化”带来的音韵学概念。南朝文学家周颙、沈约等人总结文学创作经验,归纳出四声,又经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等人完善为“四声二元化”,平仄概念由此诞生。四声是古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四声分别是上声、去声、平声、入声。而平仄则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调,平仄和不拘平仄之争是永恒的话题。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上声”在普通话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而“入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化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大致来说,若作为业余爱好娱乐身心而创作楹联,可粗浅地将第一声、第二声作为平声;第三声、第四声作为仄声。

2.上下联平仄相反,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忌同声收尾

【仄起平收,平起仄收】对联的起句有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与律诗相同,对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的称为仄起,第二字为“平”声即为平起。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之为仄起平落;后来要求放宽松,也可上联平起,下联仄收。

【忌同声收尾】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3.句内平仄交替,忌三平尾、三仄尾,忌孤平或孤仄,忌同声落脚

【忌三平尾、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如“缘深因厚坐莲台”,若将“坐”改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将“能”改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单调上并无二致,为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应将二者都作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忌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 “万事皆如意”,若改为“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 “菩提当下现成”,若改为“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另外,孤平或孤仄,在平仄单调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古今诗联作者,不管对于孤平还是孤仄,都是能避则避。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不仅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是源于现实情况的。不过孤平或孤仄的现象,实际上只存在于五言和六言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

【忌同声落脚】针对上联或下联各分句句脚之间的关系而言,上下联各有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以相同声落脚。如前一分句以“福”尾字,后一分句应避免用“富”“赋”为尾字。

上面分三个层次谈楹联作法。对仗是文字层、平仄是结构层、文意是思想层。三者是互相牵制密不可分的。我们在创作楹联的时候,首先要立意,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选择相应的最佳结构,然后按照调平仄拟定出句,再按照出句考虑对句。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对仗可反复调整,甚至可以推倒重来,重新选择最佳结构,直到满意为止。

同类推荐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土眼洋事之万国聊斋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热门推荐
  • 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这是一部军事历史类的纪实作品。本书以作者首次在日本搜集到的四百多张日方照片和地图为线索,通过对这些照片中的历史信息进行中日史料对照分析和考证,揭示了东北正规军、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于1931年至1945年那段艰苦不屈的抵抗经过,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最强升级

    最强升级

    一名少年没有武魂没有天赋,不料打架竟然能升级,从此一飞冲天战神系统,战斗升级,杀敌升级,不修炼,不吃丹,不吸收灵气,最强升级非我莫属天元大陆,强者为尊弱者受欺,少年誓要超越一切强者!睥睨亿万世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当然,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这条捷径需要你开放脑袋,清除固执和偏见,让你看看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留出一个思想空间,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看他们是怎样做计划、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怎样进行课堂外的学习以及他们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方法。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虚心接纳他们的观点,本书给你一个近距离观察第一名的机会,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些都是你获得成功秘诀的最佳捷径
  • 谈情说案

    谈情说案

    当一个人在笑的时候,往往是另一个人,正在受到伤害。聪明的人,不一定真的聪明……愚钝的人,也不一定愚钝……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只是选择的态度。凶手也好,警察也好,上演的是一幕幕人间悲欢离合……
  • 一梦如是

    一梦如是

    为学武功,替师报仇,入少林,学武功,身兼少林武当两派之长。这和尚吃肉喝酒,这和尚窃玉偷香,这和尚誓拔天诛!这和尚恁地可恶!
  • 老婆,我好好爱你

    老婆,我好好爱你

    她,上流社会的公主。却在一夕间变成孤儿。父母身亡,男友背叛。因为没有钱而放弃了热爱多年的舞蹈。他,邪恶的野心家,俊美的外表下是一颗腹黑的心。白天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晚上他是掌握生死大权的冥皇。切看光线亮丽的王子是如何俘获落魄公主的心。推荐自己的新文《上将老公,滚远点》片段一:一纸婚约书仍在夏夕月面前。她不可置信的瞪大眼:“为什么是我。”只见对面的妖孽轻轻的笑了一下说:“你可以借助我的平台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包括报仇,而我刚好需要一个妻子而已,你我各取所需。”“好,我答应。”片段二:“欧阳瑞,你这个大骗子你说过结婚以后我想去哪就去哪的,我现在想去英国学习舞蹈。”“不行,老婆,你一去就是一个月,你忍心让你的亲亲老公独守空房一个月吗?”“我…。”话还没说完就被突如其来的吻淹没了,接着便是让人面红耳赤的缠绵声。片段三宝宝篇:”爹地,你答应我明天约可可出来我今晚就不和妈咪一起睡了。“只见男人咬牙切齿的说"好。”不愧是我儿子还懂得威胁老子了。“老婆,儿子说今晚不跟我们一起睡了,我想我们前天的那个姿势还可以试试。“”欧阳瑞,你不要脸…。“话还没说完就被男人抱上了床,声音也消失在缠绵声中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老婆,我狠狠宠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