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800000004

第4章 又见兵变—陈桥驿(1)

(一)谣言下的出兵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农历的新年使得后周宫廷中处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小皇帝和大臣们准备迎接这一个传统佳节的到来。然而,正当人们沉浸在欢庆祥和的佳节气氛中时,镇(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县)两州的边关来报,上写:“辽师南下,与北汉合兵,进攻周境,形势十分紧急,若不马上增兵,辽兵必将长驱直下,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这只是赵匡胤制造出来的假消息,他率军出发的目标不在北方而在皇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赵匡胤的计划悄悄泄露了出去,京城里人心惶惶,许多人已经在收拾东西,打算逃离即将到来的政权交替。但后周皇室还被蒙在鼓里,也有一些大臣对赵匡胤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打算在临行前把他除掉,但终因当权者们的麻痹大意而未能施行。当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向宰相范质求救。而后周的两位宰相范质和王溥闻听后慌了手脚,两人并未核查消息是否属实,便急令当时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御敌。但是,赵匡胤此时却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无奈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在获得可以调动全国兵马的大权之后,显德七年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从京城开封出发,带着军队过了黄河。这时的北周君臣才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慢慢地恢复了先前的平静。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个比契丹和北汉联合入侵更加可怕的阴谋这时正在步步得以实现。

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就起了一阵谣言,说赵匡胤将做天子。因为人们都依然记得,十年前河北边境入报,契丹犯边,当时身为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奉命率大军北征。当军队抵达澶州(河南濮阳)时,郭威忽然发动兵变,自立为帝,建立了后周政权。再加上此前早就流传“点检做天子”之说,人们只觉得眼前之事宛如当年的翻版。因此,当位高权重的赵匡胤奉命北上时,京城中流言四起,到处都流传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谣言传遍汴京城的大街小巷,一时满城风雨,民众乱作一团,民心浮动惊恐。短短几十年间,皇帝们走马灯似地你方唱罢我登场,老百姓们早看腻了。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那点残破不堪的可怜家当和手中屈指可数的几枚铜钱的去向。“自唐末五代,每至传禅,部下分扰剽劫,莫能禁止,谓之靖市,虽王公不免剧劫。”每一次兵变成功后都将京城翻转过来彻底洗劫一遍,被洗劫得多了,老百姓们也就自然而然生出条件反射,变成了惊弓之鸟,没有心思再去详察流言的真假,一有风吹草动卷起包袱撒腿就跑。

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知一二,负责京师防务的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并未将这一异常情况向后周的中央核心领导层报告,所以“惟内庭晏然不知”。以致到最后,蒙在鼓里的只有当时后周的上层统治者。

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东京城内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理,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技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而当大军刚出城门时,有个号称通晓天文的军校苗训指着天上说,他看到了两个太阳在相互搏斗,并对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这是天命所归。这类说法无非是改朝换代之际惯用的伎俩而已。

事实上,赵匡胤当晚抵达距都城汴京只有四十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就驻军不前,兵变计划就在此开始付诸实践了。

(二)兵变——黄袍加身

尽管是谣言,但在京城中流传的传言却迅速在军中传开,军中将士议论纷纷:“现在的皇帝年龄太小,不懂朝政,我们即使舍生忘死地杀敌,也没人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先立赵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到北方抵御敌人。”军营管理官都押衙李处耘,把这件事情告诉赵匡胤的弟弟皇宫内殿侍从总管(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赵匡义及归德军区(河南省商丘县)节度掌书记赵普(被后世称赞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话还没有说完,将领们就带着兵器吼叫说:“军队已经决定,准备推举太尉(指赵匡胤,但是他此时还只是摄理太尉,这里应该是略称)做皇帝!”赵普的回答是:“太尉是非常忠于国家的,他绝对不会原谅你们的言行。”赵普的这个回答很难说是规劝还是撺掇,但不管意图如何,将领们听了之后心里都很纳闷,有些人就慢慢散去了。没过多久,众将领又回来了,而且手里还拿着刀剑,冲着赵普大声嚷嚷:“按军规,在军队中聚谋的要被灭族。现在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如果太尉不同意,难道我们就甘心被灭族吗?”面对这一提议,赵普对着激动的将领们大声呵斥:“册立天子是件大事,咱们应该认认真真地做个计划,你们怎么能这么放肆呢?”众将领听到这句话之后,就安静了下来。赵普又说:“现在敌兵压境,你们谁有对付的办法?不如咱们先把敌人打跑了,回来之后再商量这件事。”众将领听了赵普的建议,当时就一口拒绝了:“现在政出多门,等打退了敌人回来的时候,谁知道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呢?现在咱们必须马上回京城,拥立太尉当皇上,然后再出兵北征,击退进犯的敌人一点也不难。”众将领还表示:“如果太尉不同意的话,那我们也不走了。”这时赵普转变了口气,对众将领说:“覆灭一个王朝,新生一个王朝,虽然说是上天的意思,但是实际上还是取决于人心向背。前军昨日已经渡过黄河(赵匡胤率军出征时慕容延钊一支),各节度使驻兵四方,如果京城发生了动乱,那么外寇(指契丹军队)势必趁火打劫,坐镇四方的节度使们也一定不会闲着。全国必会发生变乱。如果你们能够严格约束自己的部下,不让他们烧杀掳掠,首都汴京(河南省开封市)的市民自然人心安定,京城的人心不乱的话,那么,全国其他地方的人心自然也会安定,不会发生变乱。这样,你们各位日后的荣华富贵自然就不用忧虑了。”赵普所谓使诸将“长保富贵”的政策,自然取得了将领们的支持,于是大家立刻遵守诺言,分别部署军队。

赵匡胤早已知道军中将士们议论之事,他暗中部署,派亲信郭廷斌秘密返回京城,与心腹将领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候王审琦约为内应,一旦大军返京,便由他们打开城门。同时,在大军到达陈桥驿这个地方的当晚,赵匡胤以酒肉犒劳军将,自己佯装酒醉早早睡下,他的弟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以及几个心腹则按照预先的部署,进行着紧张的兵变准备。到了清晨时分,一夜未眠的将士们握刀持剑,早已环立帐前,呼声四起。有些将士全副披挂,准备径直入帐。守在帐外的赵匡义和赵普见状,连忙进帐唤醒赵匡胤,拥他出帐。帐外将士一见赵匡胤出来,便齐声高喊道:“我们现在没有了可以效忠的主人,愿意推戴太尉您作为我们的天子。”

赵匡胤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旁边的人马上将一件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然后下面的人纷纷拜倒,山呼万岁,扶他上马往南方走。赵匡胤拉住马头作出吃惊又迫于无奈的样子说:“你们贪图富贵,强立我为天子,我心存感谢,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你们如果能服从我的命令,我就当这个天子,否则就请诸位另请高明。”将领们马上下马齐声高呼:“我们定服从命令。”赵匡胤见目的已达到就不再客气,当即约法三章:“少帝及太后,我曾北面称臣,文武百官都同我并肩共事,对他们,你们不能随意侵犯凌辱,近代帝王起兵初入京师时都纵兵大肆抢掠,今天你们不得再这样劫掠都城民众,掠夺府库财物,服从命令的将得到重赏,不服从命令的将杀无赦。”大家异口同声地响应:“不敢违命。”于是赵匡胤立即整饬军队,率兵变的队伍回师首都汴京,果真秋毫不犯。

(三)新王朝的建立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爱恨忠奸,是非不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是一本关于历史的通俗读本。在《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精华版)》中,涵括了博物、地理、地名、名胜、典故、风俗、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生活等诸多方面,并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加以编纂。从而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查阅。溯古可以明今,鉴往能够知来。了解了一个历史常识,就是阅读了一则精彩纷呈的故事、掌握了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增进了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紫风传说

    网游之紫风传说

    武学高手进网游,穿着新手服,左拥美女,右揽神器,声名远扬……
  •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踏进帝语贵族学院的一刻,命运就开始在他们三人中流转。冷酷霸道的他,“遇上我的那一刻起,夺了你的初吻。要定你,没商量。要报仇,我帮你。”温柔多情的他,“我这个人一向不喜欢和人争什么,但遇上你我想争一争。”被称为冷公主的她该如何选择?是他?是他?亲情,友情,爱情,她会如何处理?请拭目以待吧。
  • 一诺千命

    一诺千命

    从而陷入到历史的“罗生门”中,在真相与假象之间徘徊,曾经鲜活生动的著名人物,变得众说纷纭,或者由于别有用心者的篡改修饰,莫衷一是;变得扑朔迷离,或者由于岁月的风吹雨打,真假莫辩……,曾经脉络清晰的重大事件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分别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心理养生、日常起居养生、四季养生、保健养生各方面给大家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更加关爱自己、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生活中的养生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
  • 休夫皇后

    休夫皇后

    朱家三小姐,貌丑无才,二八年华,无人问津。一道懿旨,她被狡猾的太后阴了一招,成了中宫之主。于是,当今极品妖孽帝王,就开始了他与丑女皇后的斗智、斗勇、斗野蛮、斗无耻的高端较量!那,这会是人类最原始的搏力之战,还是智慧之战?
  • 东女国传说

    东女国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在四川西部的嘉绒藏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征讨战争,史称“清廷征讨大小金川”,民间称“乾隆打金川”。泽旺编著的《东女国传说》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史诗画面,揭示了史诗背后令人欷歔的人文情结。《东女国传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浓郁,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嘉绒藏区风情画卷。
  • 异界之开山立派

    异界之开山立派

    一个武痴,一次醉酒,一场穿越,一帮兄弟,一次霸业,一场偶遇,且看一个习武成痴的少年如何在异界凭借强有力的古武术和神奇道法,站在这个异世界的巅峰!成为异世界的古武开山鼻祖。开创异世界的斗士新体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豪门仇爱:娇妻尤不得

    豪门仇爱:娇妻尤不得

    一场豪门婚姻困住三个人,隐形的枷锁是谁给她套住的?挣扎着手中的枷锁,一不小心卷进了家族的纷争中,残酷的豪门用的是精致装裱,然而那陈腐的过去却也逐渐露出原本的面貌,声势浩大的豪门恩仇确然由来已久。一切尘埃落定,曾经爱的还爱吗?曾经恨的还会恨吗?那些诺言,又能信吗?
  • 蛇王烙印:迷糊小新娘

    蛇王烙印:迷糊小新娘

    英明神武、俊美帅气得人神共愤、受万众拥戴敬仰的蛇王却被新娘子拒于新房外。就因为她是人,而他是蛇王,他绝对不接受这见鬼的借口。